导读:本文包含了重译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刚经,菩提流支,鸠摩罗什,梵汉对勘
重译本论文文献综述
王继红[1](2019)在《从梵汉对勘看《金刚经》菩提流支重译本的异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刚经》现存鸠摩罗什、菩提流支、真谛、笈多、玄奘和真谛等六种汉译本。菩提流支译本是《金刚经》的第一个重译本。因为有鸠摩罗什和玄奘两位译经巨匠的译本,菩提流支译本未能得到足够重视,被看作是与鸠摩罗什差异不大而无新意的译作。但通过梵汉对勘与同经异译的比较可知,鸠摩罗什译本表现出明显的归化翻译特征,菩提流支的译本则表现出相对较为明显的异化翻译特征,在翻译上尊重佛经原典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特点,保存了印度文化的特征,务求译出与佛教教义及礼俗相关的内容。菩提流支译本已经对鸠摩罗什的归化翻译方法进行了修改,这种修改得到了玄奘的认可与承继。(本文来源于《宗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顾嫄媛[2](2019)在《《喜福会》程乃珊重译本的风格再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喜福会》是华裔美国文学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小说的中文译本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众多针对《喜福会》及其汉译本的研究中,鲜见有人从原作风格及其再现的角度进行深度探讨,也少有人对程乃珊的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选择程乃珊于1992年、2006年出版的两个译本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两个译本对原作风格的翻译,分析重译本在风格翻译上是否更贴近原作。基于杰弗里·利奇和米克·肖特的文体分析模式,本文从词汇特征、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语境四个层面解读原文风格。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发现《喜福会》在词汇、语法、修辞、语境四个层面的风格特征表现为词汇简单、口语化、多中文表达的变异,句式简洁,修辞丰富,第一与第叁人称叙述相结合。本文从翻译文体学的角度对两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重译本在风格再现、情感表达等方面更为贴近原文。具体而言,词汇层面,重译本多使用简单、口语化的词汇,且删除了旧译本中的冗余词汇;语法层面,程乃珊在重译时更为关注原文简单句式中体现的情感;语境层面,力图重现原作副文本因素对原文读者的认知影响。然而,重译本在修辞的处理上依旧存在局限,有待改进。(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29)
孙依静[3](2017)在《《老人与海》余光中重译本的风格再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格的翻译。重塑原文风格是无数文学译者的不懈追求和艰巨挑战,同时也是翻译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话题。迄今为止,国内关于文学作品风格再现的研究多注重于单译本研究或是不同译者译本的对比研究,而甚少关注同一译者对同一文学作品重译过程中的风格变化与风格再现研究。基于其《老人与海》1957年译本,余光中于2010年出版重译本,为该话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以余光中1957年和2010年的《老人与海》译本为例展开对比研究,旨在探索两个译本对原文风格的翻译,并从认知文体学角度分析重译本是否在风格上更为贴近原文本。作为风格再现的个案研究,本文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方法,分析原文本和两个译本的风格。基于杰弗里·利奇和米克·肖特的文体分析体系,从词汇、语法和修辞叁个层面解析原文风格。借助英语语言分析软件Wordsmith和Python,再结合对比与描述性分析方法,得出《老人与海》原文在词汇、语法和修辞叁个层面的风格特征表现为词汇简单,口语化,人称代词和西班牙语词汇的变异,句式简洁,句式内部变异以及大量修辞方法的使用。本文从认知文体学的角度,对比分析《老人与海》的两个译本对上述风格特征的处理,发现余光中2010年的重译本更加注重风格在情感表达,"硬汉"形象塑造和主题深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加贴近地再现了原文风格。具体而言,在词汇层面:通过删除旧译本中过于书面、古语的表达,代之以简单、平实的词汇,删除冗余成分使语言更加简洁;采用口语表达,注重原文中对话、独白和思想中情感的再现使语言更加口语化;同时改进一些西班牙语词汇的翻译使其更能体现老人的内心情感。在语法层面:句式简洁这一风格特征主要通过句子结构调整和冗余词删减来实现;句式变异中的长句的翻译注重突出句子的着重点,再现句式的张力,强调句子的内涵和句中的情感表达。此外,在修辞层面,注重修辞手法中认知状态和认知效果的重塑。然而,重译本在人称代词变异和大部分西班牙语单词的处理上依旧存在局限,有待日后改进。(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4-26)
周志莲[4](2016)在《基于重译本比较的过程性翻译教学模式——以《快乐王子》比较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基于重译本比较的过程性翻译教学模式的成因、内涵、实施方案和实验结果。以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考虑译者、翻译目的、译着读者、作者、原着、翻译技巧等因素的基础上,比较《快乐王子》的叁个重译本,改革传统翻译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评价译文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翻译水平。调查发现,学生的翻译水平因此得到提高,译文具有更高的创造性。(本文来源于《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李天宇[5](2015)在《翟理斯《叁字经》重译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宋王应麟撰写的《叁字经》,叁字成句,两字一韵,短小凝练,是中国着名的传统启蒙读物之一,涉及内容广泛,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实用价值。自明朝起,该书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各种版本,流传到世界的各个地方。本文以翟理斯《叁字经》重译本为研究起点,从译本的编辑、语言、文化叁个方面分析翟理斯对原文的忠实和改写,探讨为了再现原文内涵和艺术形式时,翟理斯采用的翻译策略。希望本论文能为以后研究翟理斯及其作品的人提供参考,也为中国古典诗经的翻译提供一些翻译经验。本论文包含七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目的和意义,回顾《叁字经》英译本的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创新点和论文结构。第二章论述促使翟理斯重译《叁字经》的原因。翟理斯始终坚持“正确、忠实地翻译中国文本,并同时保证读者能读懂译文”的翻译观。然而,中西文化、语言都存在巨大差异,所以翟理斯必然会对原文本进行创造性的改写。创造性的改写是为了更好的忠实于原文。第叁、四、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编辑、语言、文化叁个方面探讨了翟理斯对原文的忠实和改写,以及为了再现原文内涵和艺术形式时,翟采用的翻译策略。翟理斯不仅翻译了《叁字经》,还对《叁字经》进行了重新编辑。翟理斯将正文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翻译部分和说文释义部分。在语言层面,翟理斯采用了一些适当的翻译策略以再现原文的艺术形式,最大限度地迎合西方人的表达习惯。翟为了保证译文的忠实性和正确性,把大量的文化信息放在说文释义部分,营造了语境,试图再现原文的文化内涵。第六章主要是探讨翟理斯译文的成功原因。第七章总结了论文研究成果,并指出本论文的不足和限制。无疑,翟理斯重译本是忠实、创造性编译的结晶。翟理斯重译本的成功为中国古典诗经的输出提供了宝贵的可操作性实践经验。(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5-05-01)
滕梅,李怡雯[6](2015)在《儿童文学重译研究——以杨静远《彼得·潘》重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儿童文学翻译在中国翻译界的地位日渐提升,但对儿童文学的重译一直未获得足够重视。在众多儿童文学翻译家之中,杨静远是为数不多将自己的原译进行重译的译者。简要阐述我国儿童观、儿童文学观的发展历程,并通过比较1991年版杨译《彼得?潘》与2010年版重译本的不同点,分析译者儿童观、儿童文学观以及翻译观这叁方面的变化,提出进行重译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刘昊博,林玉娟[7](2014)在《翟理斯《叁字经》重译本的忠实性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字经》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统蒙学经书是"中学西传"翻译研究与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叁字经》的英译版本中以翟理斯1900年出版的重译版影响最大。选取翟译作为样本,分析其翻译动因,从语言张力、句式行文、文学特征等方面评析忠实原则在翟译中的翻译对等性效果。(本文来源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于佳玉[8](2014)在《莎剧重译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哈姆雷特》堪称莎士比亚戏剧代表作。问世以来,其旺盛的生命力与经久不息的魅力至今仍吸引着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译者孳孳不息地追求用不同文字将该剧加以重新演绎。就该剧汉译而言,从1921年田汉的节译本《哈孟雷特》开始,该剧的汉译本便层出不穷,名家辈出,不断加深这中国读者对这部经典的解读。2012年,王宏印先生出版《哈姆雷特》新译本,经初步研究,发现它呈现出了诸多不同以往的特色,为中国读者解读《哈姆雷特》带来了新的角度。因此,有必要在莎剧汉译传统背景下,对王先生的译本进行研究,以阐明这个译本对传统的继承和取得的突破和成就。本研究旨在以王宏印《哈姆雷特》译本为案例,研究《哈姆雷特》复译的创新性与继承性问题。本研究的对象是王宏印《哈姆雷特》新译本。研究问题主要有王宏印《哈姆雷特》重译本的翻译特征如何?该译本与二十世纪《哈姆雷特》主要汉译本之间有什么样的继承关系?有哪些创新之处?在研究方法上未采用传统译本研究的“正误性批评”和“译本优劣”的批评方法作为主要方法,而是将目前中国国内影响较大四个《哈姆雷特》译本,即朱生豪,梁实秋,孙大雨,卞之琳译本的对比分析研究为基础,结合译例分析,以此来分析总结王宏印《哈姆雷特》译本的继承和创新,重点考察王宏印译本独有的文学审美特色,并说明经典文学作品复译这一既定的历史现象。同时,关注王宏印先生作为新世纪莎剧译者和研究者在保持《哈姆雷特》文学特性方面做出的继承性努力。因此,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首先对《哈姆雷特》汉译与研究情况进行了考察,进而通过大量译例研究,进行了新译本的创新性与继承性研究。研究认为王宏印复译本在保持莎剧经典的文学特性与前人译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继承性,例如继续沿用一些词语和专用名词的译法和每幕结束的对句的处理方式,同时也在诸多方面实现了创新,主要表现在译本基本面貌、翻译原则和语言运用,例如叶边注释,独有的民歌翻译方法,原文深层理解、哲学化解读等方面,在莎剧汉译版本学方面,译本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页边评点方式,这是前所未有的。总体倾向上,新译对原文的理解更准确,翻译方法更灵活、细致,文化信息更显豁,语言运用更注重自然化、形象化和表演性。总之,该译本在总体风貌、语言运用、文学艺术上达到了很高水平。这部译作标志着莎剧汉译领域新的重要成果,是国内新一代莎剧学者对莎剧研究与汉译版本的新贡献。(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4-04-01)
马爽[9](2011)在《从动态对等角度看同一译者对同一名着重译的必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典作品的翻译中,重译现象极为普遍。重译主要分四种:转译、回译、不同译者对同一名着的翻译,以及同一译者对同一名着的再译,本文着重研究最后一种重译现象。法国翻译理论家亨利·梅施尼克认为,对文学作品的初次翻译能让作品呈现在各国读者面前,重译会使文学作品的魅力久经不衰。本文侧重研究重译时译者对原着的理解是否加深,能否更正原译中的错误,以及能否使译作更贴近原着,由此论证名着重译的必要性。目前国内研究重译的文章多集中在以不同译者的不同译本为例来论述重译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必要性上,研究同一译者的重译文章在文学翻译界寥寥无几。本文主要以尤金·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作为依据,分析翻译家刘重德1982版和1993版的译作《爱玛》,通过描述性研究分析重译能否更加贴近文学原着,由此证明同一译者对同一名着重译的必要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推动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批评,以及比较文学的发展。尤金·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信息的过程”。本文通过判断目标语读者阅读后的反应是否与原语读者阅读后的反应相似来论证重译较原译更加优秀,由此证明名着重译的必要性。刘重德1944年初次翻译文学名着《爱玛》,1982年匆匆浏览一遍便稍作更改,1982年版主要以直译为主,一些译句不甚通顺,1993年刘教授对这一作品进行重译。本文对刘教授1982版和1993版进行描述性比较研究。在本文的分析部分,首先介绍了刘重德重译《爱玛》的原因,接着先后分析《爱玛》重译本与原译本相比较取得了那些进步,以及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在1993年重译本中,译者更正了翻译中的误译和漏译问题,使重译本中的措辞更加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摆脱直译的束缚,同时随译者阅历的丰富对原着的理解更加深入。虽然如此,重译本在以上四个方面仍然有不足之处,本文也对此做了详细分析。(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1-06-01)
[10](2010)在《不在形似而在神似——《〈高老头〉重译本序》》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代翻译大家,傅雷生前未能完成一部有关翻译论着的宏愿。他留下论翻译的文章只有《翻译经验点滴》和《〈高老头〉重译本序》两篇。尤其是后文,开宗明义地提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这样宣言式的(本文来源于《文学界(专辑版)》期刊2010年09期)
重译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喜福会》是华裔美国文学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小说的中文译本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众多针对《喜福会》及其汉译本的研究中,鲜见有人从原作风格及其再现的角度进行深度探讨,也少有人对程乃珊的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选择程乃珊于1992年、2006年出版的两个译本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两个译本对原作风格的翻译,分析重译本在风格翻译上是否更贴近原作。基于杰弗里·利奇和米克·肖特的文体分析模式,本文从词汇特征、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语境四个层面解读原文风格。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发现《喜福会》在词汇、语法、修辞、语境四个层面的风格特征表现为词汇简单、口语化、多中文表达的变异,句式简洁,修辞丰富,第一与第叁人称叙述相结合。本文从翻译文体学的角度对两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重译本在风格再现、情感表达等方面更为贴近原文。具体而言,词汇层面,重译本多使用简单、口语化的词汇,且删除了旧译本中的冗余词汇;语法层面,程乃珊在重译时更为关注原文简单句式中体现的情感;语境层面,力图重现原作副文本因素对原文读者的认知影响。然而,重译本在修辞的处理上依旧存在局限,有待改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译本论文参考文献
[1].王继红.从梵汉对勘看《金刚经》菩提流支重译本的异化特征[J].宗教学研究.2019
[2].顾嫄媛.《喜福会》程乃珊重译本的风格再现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3].孙依静.《老人与海》余光中重译本的风格再现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4].周志莲.基于重译本比较的过程性翻译教学模式——以《快乐王子》比较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
[5].李天宇.翟理斯《叁字经》重译本研究[D].河北大学.2015
[6].滕梅,李怡雯.儿童文学重译研究——以杨静远《彼得·潘》重译本为例[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
[7].刘昊博,林玉娟.翟理斯《叁字经》重译本的忠实性评析[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
[8].于佳玉.莎剧重译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研究[D].鲁东大学.2014
[9].马爽.从动态对等角度看同一译者对同一名着重译的必要性[D].北京交通大学.2011
[10]..不在形似而在神似——《〈高老头〉重译本序》[J].文学界(专辑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