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

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140例妇科住院患者入院时间的顺序前后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70例)与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7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平均住院时间两项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护理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而平均住院时间则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94.3%)与对照组患者(84.3%)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提高妇科临床护理效果有明显作用,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妇科;护理效果评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216-02

妇科临床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特殊性,其在生理上的不适症状将显著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对患者的心理、生活、工作等均造成不利影响。给予妇科临床患者良好有效的护理,对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均有重要意义[1]。本次研究中随机抽选140例妇科临床患者并对其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中140例妇科住院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以其入院时间及顺序先后为分组标准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患者中年龄由低至高分别为22岁~70岁,平均(33.8±4.2)岁,本组患者疾病类型涵盖子宫肌瘤22例、卵巢囊肿9例、异常妊娠2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1例;对照组(70例)患者中年龄由低至高分别为22岁~72岁,平均(33.4±4.9)岁,本组患者疾病类型涵盖子宫肌瘤21例、卵巢囊肿10例、异常妊娠27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1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上述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由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院内环境介绍、患者疾病介绍、患者药物指导、患者症状护理等多项护理内容。

观察组患者则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优质护理服务小组:由护士长牵头组织涵盖整个妇科疾病的优质护理小组,针对妇科患者的实际病情及护理人员的擅长领域将其划分为不同疾病的优质护理小组内,要求每个优质护理小组必须能够接受小组长的科学管理,同时由护理小组负责完成对不同疾病、个性的患者的护理服务工作;

(2)制定优质护理服务计划:护理小组应结合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不同疾病的实际护理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针对患者的病情症状给予前瞻性、预防性、及时性、优化性的护理服务。要求护理计划的制定必须能够考虑到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护理需要,针对患者入院阶段、治疗阶段、出院阶段的护理内容给予明确规定,同时积极查询资料并吸收行业内先进护理经验,确保护理人员工作标准相较于常规护理能得到有效提高。护理小组应持续询问调查患者的护理需求,对护理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预先评估以及调查监督,确保护理计划能够结合患者的治疗进展不断落实;

(3)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护理人员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落实过程中应充分关注患者心理、生理等不同方面的护理需求,针对患者的治疗、休息、锻炼、生活、知识、人际等多项内容给予全面的护理服务,严格执行护理计划并针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加强人文关系及护理安全管理,向患者普及各项健康知识内容,保证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也能遵循健康的生活状态。

1.3观察指标

(1)护理效果评分:由患者对其治疗进程中的护理效果进行问卷评估,问卷内容主要针对患者护理后生理症状、心理症状、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疾病了解等多项内容的改善情况进行自我回答,评分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则代表患者对本次研究中的护理效果评分越高;

(2)护理满意度:由患者对本次研究中所用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估回答,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项内容,护理满意度计算方式为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占所有问卷患者的百分比例。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软件完成统计,计量资料使用(x-±s)进行表达的同时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进行表达的同时使用χ2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0.05者表示两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平均住院时间两项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护理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而平均住院时间则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x-±s)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94.3%)与对照组患者(84.3%)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调查结果中非常满意者35例、基本满意者31例、不满意者4例;对照组患者调查结果中非常满意者25例、基本满意者34例、不满意者11例。

3.讨论

妇科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科室,其护理质量好坏关系着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优秀与否。而由于妇科患者数量较多、病情复杂、人员复杂的情况,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并非易事。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模式应用,其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的一项优化措施就在于优质护理小组的建立,由此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更加合乎患者需求的护理计划,为后续护理内容的落实、护理标准的提升提供了坚定的保障基础。临床研究显示[2],优质护理模式能有效提升妇科临床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对建立患者健康的生活状态有重要作用。而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及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94.3%)与对照组患者(84.3%)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尤此可见,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临床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在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提高妇科临床护理效果有明显作用,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安旭菁,王均萍.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16):111-112.

[2]刘歌.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3):211-211.

[3]匡桂英,李勇,付利,王晓燕.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病房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9,03(22):126-129.

[4]侯妍.中医特色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探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5,02(13):189-191.

[5]谭晓艳,郭伟航.手术患者术中需求与满意度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06(26):181-183.

标签:;  ;  ;  

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