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洋时空数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定量反演,MODIS数据,叶绿素,时空变化
海洋时空数据论文文献综述
范宪创,郑新,李李漫丝,周超,陆天启[1](2019)在《基于MODIS数据的海洋叶绿素浓度时空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表叶绿素的反演及其时空变化分析,在海洋-大气系统的碳循环、赤潮灾害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海南岛西南海域作为研究区,采用MODIS 250 m分辨率数据,基于研究区内最优算法模型,反演研究区内叶绿素浓度。基于该模型反演结果,采用相同点位变化曲线以及差值图像等方法对叶绿素浓度进行年间和季节的时空变化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空间上,由近岸到深海,由高纬度到低纬度,叶绿素浓度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时间上,整体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结果表明,海洋叶绿素浓度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同时也受到洋流、温度、陆地生物以及河流的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娉[2](2019)在《海洋时空大数据助力卫星海洋精准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10月8日讯 日前,从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举办的“海洋时空数据与应用”论坛上获悉,国内高分卫星、“吉林一号”、“珠海一号”等卫星遥感数据资源将在青岛与海洋科学数据相结合,拓展海洋时空数据应用前景。海洋大科学中心分别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本文来源于《青岛日报》期刊2019-10-09)
李卓然[3](2019)在《基于海洋时空大数据的船舶航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时空大数据挖掘是近年来数据挖掘领域研究的热门内容之一,从交通数据中提取道路信息对时空数据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与陆地交通时空大数据不同,从海洋时空大数据中提取船舶航道是一个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由于海洋大数据其远海区域船舶轨迹数据的质量非常低,所以轨迹数据在近海和远海不同区域的质量差异极大,这种分布情况造成从海洋时空大数据中提取航道信息成为困难和挑战。论文基于海洋时空大数据航道提取开展研究,主要工作有:1).提出一种面向航道提取的船舶轨迹大数据预处理方法,经去噪、插值、轨迹分段、采样平均,并基于GeoHash编码的轨迹聚类实现对数据简化,通过Map Reduce并行计算框架实现。此预处理方法使得原始大数据得到了有效的清洗和规范化,并被较大的简化。2).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叉树的并行的精度自适应的船舶航道提取方法。该方法基于四叉树的数据结构存储预处理后的栅格集数据,包括基于四叉树的并行合并过滤算法及局部滑动窗口过滤算法,可以过滤得到表示航道信息的栅格集数据。最后将Delaunay叁角剖分方法应用于栅格集数据,有效地提取出多精度船舶航道边界结果。实验选用2016年6月东海区域的油轮数据,可达到89.7%的准确率和89.3%的召回率,在准确率和召回率上也普遍高于同类基于OTSU方法和NiBlack方法。3).论文实现了航道提取的实验验证性原型系统,提供了相应的业务用户操作界面,支持从覆盖近海和远海范围的不同质量的船舶轨迹大数据中自动提取不同精度的船舶航道结果。(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6)
宋苗苗,李文庆,王文彦,刘世萱,王晓燕[4](2018)在《面向分布式共享的海洋监测时空数据表达与传输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海洋时空监测数据分布式共享中的网络传输性能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共享式编码与实时压缩的时空数据表达与传输模式,建立了面向服务的海洋时空数据分布式共享框架,采用GML、KML、Geo JSON实现了海洋监测数据的编码式表达,采用压缩算法实现了数据实时高效传输。基于阿里云计算平台,设计和部署了面向海洋应用的分布式GIS系统作为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Geo JSON和Deflate-6/GZIP建立海洋监测时空数据表达与传输模式,在分布式共享与集成系统中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和较突出的性能优势。(本文来源于《山东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杨明远,刘海砚,朱新铭,苏晨琛[5](2018)在《MFSTR-tree:面向Argo海洋浮标的时空数据索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Argo海洋浮标数据的准实时性、海量性、时空异变性等特点和多种查询应用需求,分析了当前时空索引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一种多频率STR-tree索引与格网索引的混合索引结构MFSTR-tree。该方法在首先轨迹束层利用动态轨迹束作为叶节点生成STR-tree结构,将STR-tree索引结构灵活、数据冗余少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接着通过轨迹束的多种频率在采样点层构建格网索引,实现在查询效率上的提升;同时给出了该结构插入算法和查询算法的具体描述。本文以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提供的2015年海洋浮标数据为例,将该方法与HR-tree和STR-tree方法进行了构建效率和查询效率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了构建存储效率和时间效率的同时,有效改善了原有STR-tree应用于Argo数据中的查询效率问题。(本文来源于《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邵桂兰,侯涵涵,李晨[6](2018)在《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渔业碳排放时空分异研究——基于省际数据的ESD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判别我国各省份海洋渔业碳排放层次、发现我国省际海洋渔业碳排放空间关联模式所存在的特点以及问题,利用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2004-2014年我国沿海11个省的主体区域海洋渔业碳排放生产效率,借助探索性时空分析(ESDA)的研究方法,分阶段研究了我国沿海11个省的主体区域海洋渔业碳生产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结论是: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表明全国范围内海洋渔业碳生产效率整体相关性不断加强,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显示全国各省之间碳生产效率相关性差异不断扩大,在山东省周边形成了H-L高低集聚区,福建省周边形成了H-H高高集聚区,地区极化效应显着。因此,海洋渔业发展要严格遵循海陆统筹、集中集约用海、海洋开发与保护同时并举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原则,促进海洋渔业经济低碳化发展。(本文来源于《山东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胡求光,余璇[7](2018)在《中国海洋生态效率评估及时空差异——基于数据包络法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生态效率引入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中,提出"海洋生态效率"这一概念。参考已有研究成果,构建海洋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0-2014年我国沿海11个省市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法(DEA)对我国海洋生态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第一,总体来看,2010-2014年,我国海洋生态效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第二,区域差异方面,海洋生态效率区域差异明显,静态上呈现"北低南高"的格局,动态上显现"北增南减"的趋势;第叁,资源消耗方面,海洋渔业中过度捕捞问题形势严峻,而经济活动能耗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小于欠发达地区;第四,环境污染方面,污染物排放呈现"北气南水"的形势。今后要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海洋生态效率,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黄冬梅,季丽伟,袁小华,王振华[8](2015)在《基于时空一体化的海洋大数据快速展示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大数据的展示是海洋信息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多源、异构和多维等海洋大数据特性给数据的快速展示带来技术挑战。本文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考虑,设计并实现海洋大数据快速展示平台。平台首先针对海洋大数据的语义异构问题,实现基于本体驱动的数据预处理;同时,在时间维度上,利用PLR_LM算法,实现对海洋时间序列数据的压缩和降维;接着在空间维度上,采用多分辨率金字塔模型,实现海洋空间数据的分层和分块处理。平台保证展示数据准确的前提下,能有效提高海洋大数据展示的速度,为涉海行业研究者快速展示数据提供了新方案。(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5年05期)
李彩霞,宋元,王艺,李智,程小林[9](2015)在《基于数据感知的海洋水文时空数据可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水文数据建模与可视化过程中充分挖掘数据时空依赖关系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借鉴位置社会感知思想,提出一种时空数据感知模型(spatio-temporal data awareness model,SDAM):用数据语义标签描述采样点时空信息上下文、温盐密等非视觉物理量值;用叁线性插值法感知空间邻近域数据语义,通过挖掘时空频繁模式感知(推演)时间邻近域数据语义,构建表征时空耦合特征的水文感知数据集;对高分辨率的底层感知数据进行相似性度量,通过时空聚类构建时空特征类簇,获取宏观的、低分辨率时空主题应用数据集。通过对中国沿海2014年第一季度海洋温盐深数据Web环境下叁维可视化描述,验证了水文时空数据感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魏永星,于金花,常哲,赵淑坤,周莹[10](2014)在《海洋环境噪声数据处理及时空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环境噪声是水声信道中的一种干扰背景场,限制水声设备性能发挥。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对实测海洋环境噪声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1/3倍频程结果,并进行适当的时空特性研究,得到该研究海区的整体环境噪声水平,可以为水声设备的设计应用提供必要的依据,也为更广泛的海洋环境噪声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4年14期)
海洋时空数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10月8日讯 日前,从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举办的“海洋时空数据与应用”论坛上获悉,国内高分卫星、“吉林一号”、“珠海一号”等卫星遥感数据资源将在青岛与海洋科学数据相结合,拓展海洋时空数据应用前景。海洋大科学中心分别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洋时空数据论文参考文献
[1].范宪创,郑新,李李漫丝,周超,陆天启.基于MODIS数据的海洋叶绿素浓度时空变化分析[J].海洋湖沼通报.2019
[2].王娉.海洋时空大数据助力卫星海洋精准监测[N].青岛日报.2019
[3].李卓然.基于海洋时空大数据的船舶航道分析[D].北方工业大学.2019
[4].宋苗苗,李文庆,王文彦,刘世萱,王晓燕.面向分布式共享的海洋监测时空数据表达与传输模式研究[J].山东科学.2018
[5].杨明远,刘海砚,朱新铭,苏晨琛.MFSTR-tree:面向Argo海洋浮标的时空数据索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8
[6].邵桂兰,侯涵涵,李晨.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渔业碳排放时空分异研究——基于省际数据的ESDA分析[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
[7].胡求光,余璇.中国海洋生态效率评估及时空差异——基于数据包络法的分析[J].社会科学.2018
[8].黄冬梅,季丽伟,袁小华,王振华.基于时空一体化的海洋大数据快速展示平台[J].海洋环境科学.2015
[9].李彩霞,宋元,王艺,李智,程小林.基于数据感知的海洋水文时空数据可视化[J].系统仿真学报.2015
[10].魏永星,于金花,常哲,赵淑坤,周莹.海洋环境噪声数据处理及时空特性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