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立体声论文-才思远

虚拟立体声论文-才思远

导读:本文包含了虚拟立体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虚拟立体声,头部传递函数,混响,声音变调

虚拟立体声论文文献综述

才思远[1](2015)在《虚拟立体声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声音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构造完美的虚拟听觉空间,虚拟立体声技术是构建虚拟听觉空间的关键。随着数字信号处理的高速发展,虚拟立体声的实现逐步成为可能,虚拟立体声技术也逐渐成为音频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由于部分录音条件并不能完成双声道的录音,而虚拟立体声技术至少需要双声道的声音信号,所以该系统主要是将单声道声音信号作为输入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双声道声音信号,并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的方式使处理后的声音信号带有空间位置信息和混响信息。本文首先介绍了虚拟立体声的发展过程和目前虚拟立体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人耳生理学进行了阐述,并且介绍了目前评价立体声效果的方法。然后,对声源定位、混响系统和变调系统进行综述,重点对声源定位方式和混响系统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耳机声音信号重放的特点,完成通过以单声道信号作为输入信号的声源定位系统、混响系统和声音变调系统的设计。并针对不同的声源定位方式和不同的混响系统模型对单声道信号进行处理,完成了matlab仿真实验。最后对双声道虚拟立体声系统进行了真人的效果测试,测试中对声源定位位置准确性、声音混响系统效果和差频信号播放条件下对虚拟立体声效果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测试,并针对相应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通过测试结果验证了双声道虚拟立体声系统的可行性,并针对测试结果中的不足提出了该虚拟立体声声音处理系统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指出以后的改进方向。(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2](2013)在《走进虚拟、立体、声影俱全的敦煌世界——访《人间净土》展览设计师Sarah Kenderdine & Jeffery Shaw》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气候的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也同样影响到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保护所面临的迫切形势,为各方人士所普遍关注,运用虚拟实景技术,以缓解世界遗产所面临的保护方面的压力,已经为各世界遗产地所逐渐采用。2012年12月3~8日在香港举行的"设计营商周",是香港(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遗产》期刊2013年01期)

庄庆鸿,李宁,丁莹,龚光红[3](2009)在《虚拟环境中的低成本实时立体声显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维的听觉信息在多模态交互与集成的虚拟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基于HLA平台的装甲兵对抗演示系统为背景,探讨了叁维的听觉信息生成和显示问题,根据系统对声音显示节点的要求,研究了扬声器阵列的立体声显示原理、影响人对声音感知的因素、虚拟环境中声音的定位以及声音的距离仿真。基于矢量基幅值相移(VBAP)的方法,提出了在长方体的演示厅空间中建立扬声器阵列的方法,并在系统仿真过程中将虚拟环境中声源分为循环声、非循环声和环境背景声,并对它们的实现和处理过程以及实体可听距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09年08期)

王超[4](2009)在《多通道立体声虚拟重建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广泛研究的课题。其中的虚拟声重建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一门边缘交叉科学,涉及听觉心理学、听觉生理学、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多个研究领域。虚拟声重建技术广泛应用到多媒体技术、各种计算机3D游戏以及虚拟战场等科学研究和消费电子领域。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多通路立体声进行相互之间的虚拟重建。在声像定位研究的基础上,把5.1通路立体声转换为2通路立体声(以下简称为5->2),实现2通路耳机对5.1通路声源的有效播放,增强耳机播放的环绕效果;把2通路立体声转换为5.1通路立体声(以下简称为2->5),实现5.1通路播放设备对2通路声源的有效播放,达到一定的环绕效果;最后把两者相结合,实现2通路立体声到5.1通路立体声再到2通路立体声的转换(以下简称为2->5->2),增强了原始2通路立体声的环绕感与包围感。本文的5->2转换算法主要基于声像定位技术,介绍了基于HRTF的声像定位原理,通过对常用定位方法的分析,利用虚拟头部转动的方法,改进了水平面声像定位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水平面上声像定位的准确率,并且提出了叁维空间的虚拟声信号处理方法,即用叁维空间的HRTF数据进行信号的馈给,进行了叁维声像定位角度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在转换以后听者可以感受到更好的叁维立体感与包围感。本文的2->5转换算法主要基于信号去相关处理,对已有的去相关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24个临界频带的子带随机延迟法,即把声频信号分为24个子带信号,分别对左右声道各个子带信号进行随机延迟处理,提高了算法的去相关性能,使得生成的后方环绕声不影响前方的声像定位,并且提供一种叁维立体感与包围感。本文将5->2和2->5转换算法相结合,把2->5转换以后的结果,再依据5->2的转换方法,生成新的2通路立体声。在2->5转换中产生了后方环绕声信号,并且在5->2转换中引入一个3D处理模块,同原始两声道信号相比,转换后的2声道信号将具有更好的环绕感和立体感。本文的研究最终在PC平台上实现了一个多通道立体声的相互虚拟重建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不同通道数的音频信号进行相互之间的有效转换,可以提供给不同的音频播放系统。尤其是经过2->5->2处理以后的普通2声道信号,用耳机重放具有更好的立体感与环绕感。(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9-01-01)

李旭华[5](2008)在《立体声放大器特性的虚拟分析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子工作台(EWB:Electronics Workbench)上,对立体声放大器电路进行直流工作点、瞬态、零-极点、噪声、失真、温度扫描的分析。从各种角度来看立体声放大器电路的性能,从而设计出高质量立体声放大器。(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08年08期)

袁大江[6](2006)在《虚拟环绕声技术在调频立体声广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目前比较有影响的6种虚拟环绕声技术,详细地叙述了基于QSurround技术的QS7779芯片在调频立体声广播中的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电声技术》期刊2006年08期)

周蕙瑜[7](2006)在《双通道立体声的虚拟重发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周围环境的声音能帮助我们判断物体的方位和距离,以及环境的细节。为了使使用虚拟现实系统的用户能完全沉浸在虚拟环境中,虚拟系统必须符合人类的可靠感知系统。虽然大多数虚拟系统重点在视觉方面,然而叁维声音系统能使听者感知声源的位置及环境的变化,提高环境声学的声音交互作用。因此,虚拟声定位技术是当前计算机、视听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声学仿真的音频输出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当前研究热点。人类听觉生理学和心理学是研究虚拟声定位技术的基础,本论文回顾了心理声学相关听觉系统以及听觉特性,包括音频定位因素的影响和哈斯效应,掩蔽效应等因素对多音迭加的影响,为本文奠定了研究基础。接着描述了人类感知声音的过程,介绍了音频定位的依据,引入双耳听觉传输原理的核心部分——头部相关传输函数(HRTF)。然后简述了麻省理工学院和CIPIC实验室测量HRTF的方法,通过声波的散射理论以及利用人头模型提出一种简化的理论计算对头部尺寸对声音定位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利用心理学测试验证利用匹配数据库实现HRTF的个性化。根据心理学家对声音频谱定位特性的研究,分频段对HRTF进行增益改变以尽量减少虚拟声前后声像混淆的发生。为了得到更真实自然的虚拟运动声源,研究了HRTF的空间插值以弥补空间测量HRTF数据不足的缺点。以上几点为音频定位系统奠定了基础。在多媒体计算机虚拟声重发的实际应用中,要求对音频信号进行实时处理。文中探讨了多媒体计算机音频的实时处理方法,强调了数据处理模块的运算速度要足够快。在本论文,针对项目环境的要求,提出了包括静止单声源的音频定位的生成方案;静止多声源的音频定位系统方案以及音频混音的算法;叁维动态声源的音频定位的生成方案,重点研究了音频信号处理过程的实时性。最后,本论文通过利用CIPIC实验室测量的HRTF合成双通道虚拟声的音频定位仿真系统,对该仿真系统进行感知测试,验证了双通道虚拟声音频定位系统实现方案的可行性,并总结出该音频仿真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法。(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6-04-01)

王敏荣[8](2006)在《基于TMS320C6711虚拟环绕立体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的虚拟环绕立体声系统,将普通双声道音频信号经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处理,转变成具有环绕立体声效果的双声道音频信号。通过分析DSP的数据格式和字长对音效处理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以TMS320C6711为核心的虚拟环绕立体声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案。整个系统分为音频信号接收、音效处理、DAC、音频放大输出和控制等模块。音效处理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6711,将普通双声道声音转变成环绕立体声效,其音频数据的接收和发送通过DSP的多通道缓冲串口(McBSP)完成。控制模块采用微控制器AT89C51,完成系统的模式设定和音量控制。论文完成了DSP的输入输出软件和微控制器的控制软件。另外,在分析DSP自举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TMS320C6711的引导程序,并结合实践过程,阐述了DSP外部FLASH的加载过程及其注意事项。该虚拟环绕立体声系统已完成硬件电路、框架软件的设计和实际调试。(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6-01-01)

蔡阳生,谢菠荪,饶丹[9](2005)在《双通路立体声的叁扬声器虚拟重发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现有的、将双通路立体声信号转换为前方叁扬声器重发信号的虚拟声信号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加入了音色均衡的信号处理。同时对该方法进行了主观和客观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经虚拟声信号处理,叁扬声器重发不但可得到和普通立体声重发一样的声像效果,而且可提高声像的稳定性,扩大听音区域。(本文来源于《电声技术》期刊2005年04期)

李宁,彭晓源,杨振鹏[10](2004)在《虚拟环境中的空间立体声显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虚拟环境中面向扬声器的空间立体声生成和定位的研究现状、矢量基幅值相移算法,讨论了有关声音仿真的若干问题。针对某大型分布式虚拟战场环境,构造并实现了DIS/HLA体系结构下实时3维空间立体声系统,分析了该系统中空间扬声器阵列声音显示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声觉信息显示包围球的概念,进而提出了一种以虚拟观察者/听者为中心的包围球内声源目标快速检索算法,解决了分布交互仿真中感兴趣区域大量实体声源的实时显示问题,该方法用于实际系统,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4年04期)

虚拟立体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全球气候的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也同样影响到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保护所面临的迫切形势,为各方人士所普遍关注,运用虚拟实景技术,以缓解世界遗产所面临的保护方面的压力,已经为各世界遗产地所逐渐采用。2012年12月3~8日在香港举行的"设计营商周",是香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虚拟立体声论文参考文献

[1].才思远.虚拟立体声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2]..走进虚拟、立体、声影俱全的敦煌世界——访《人间净土》展览设计师SarahKenderdine&JefferyShaw[J].中国文化遗产.2013

[3].庄庆鸿,李宁,丁莹,龚光红.虚拟环境中的低成本实时立体声显示[J].计算机仿真.2009

[4].王超.多通道立体声虚拟重建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5].李旭华.立体声放大器特性的虚拟分析技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

[6].袁大江.虚拟环绕声技术在调频立体声广播中的应用[J].电声技术.2006

[7].周蕙瑜.双通道立体声的虚拟重发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

[8].王敏荣.基于TMS320C6711虚拟环绕立体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

[9].蔡阳生,谢菠荪,饶丹.双通路立体声的叁扬声器虚拟重发的实验研究[J].电声技术.2005

[10].李宁,彭晓源,杨振鹏.虚拟环境中的空间立体声显示[J].计算机工程.2004

标签:;  ;  ;  ;  

虚拟立体声论文-才思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