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新疆库尔勒841000
摘要:当前,GP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也毫不例外。其能够精确的对所需要测量的点进行定位,现如今工程测绘受到的重视程度很高,而如何获取更好的测绘方法以及测绘技术也将成为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的重点关注对象,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种测绘技术、测绘方法、测绘设备也在不断的被改善,GPS技术的产生为测绘技术带来突飞猛进的发展。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以其高效率,低成本,高精度,不需要通视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
关键词:GPS测绘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应用
引言
在以往建筑工程中,利用比较传统的方法来获取建筑施工数据,众所周知,利用传统技术获得的数据具有很大的缺陷,无法满足现阶段对建筑工程高质量要求。GPS全球定位系统在房屋建设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技术的不足,也打破了传统技术的限制性,不仅能对房屋建设提供较准确的数据参考,还能提升房屋建设的质量以及效率,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1GPS测绘技术概述
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具有使用便捷、测绘时间短、操作方便、测量精准度高等特点。实践表明,GPS测绘技术可在50km以内的距离达到百分百的准确定位。并且在300km~1800km的工程测绘定位中,可进行长达1h以上的定位操作,测绘出的平面信号误差为零。随着GPS测绘系统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对25km以内的距离定位静态的物体进行测量,只需要13min~15min,能够对静态物体进行快速的定位测量。当流动与标准的距离在15km以内时,流动的观测时间只需要1min~3min,而后GPS测绘系统就可利用自身的定位功能随时进行系统定位,每个流动站的观测时间都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另外,采用GPS测绘技术具有高保密性、多功能性等优势,所以,GPS测绘技术在各领域应用广泛。GPS测绘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拓宽,随着卫星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GPS测绘技术的发展前景更广阔,也成为了更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在GPS测绘技术的基础上,实时动态测量系统也随之不断发展起来。所以,实时动态测量技术促使人力、物力得以有效的降低,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在工程中的施工放样、工程测绘以及数字化测图过程中都可以广泛的应用。在某地区的行政服务中心等大型建筑综合体的建设过程中,通过GPS测绘,确保了该工程的精准性,误差满足建设工程要求,具有非常实际的作用。
2工程概况
某房屋建筑工程为市内重点建设工程,该房屋建筑体量大、位置重要,测量控制难度大,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应该合理的、有效的构建控制网,进一步统一交界面上各段轴线的消差方法和放线方法。并且,该建筑工程建筑布局较为复杂,在部分功能区域上部,楼层平面和楼板的主控线存在一定的不连续性,需要采用合理的测量方法进行控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需采用GPS测量技术。
3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3.1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主要使用GPS定位仪,利用6个不同的GPS高程以及GPS坐标,在这个基础上增设4个导线加密点,使用全站仪(高精度)实现有效的数据采集。根据详细的使用要求,在施工区域内布置的导线加密点应该符合以下原则:第一,布置的导线加密点必须具备3个或者3个以上的通视方向,从而为下级测量提供便利;第二,点位的基础稳定且坚实,要符合长期作业要求,并且要能够体现出安全作业方面的要求;第三,布置的导线加密点必须要保证视野的开阔性,在其视场内,障碍物的角度需控制在15°以内;第四,点位设置要避开交通道路以及其余构建(筑)物。
3.2控制桩的埋设和保护
3.2.1控制桩埋设
二级控制桩设置采用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二级控制桩的桩径为0.5m,场地设计标高下0.3m为二级控制桩的桩顶标高,其顶部需要设置10cm×10cm的钢板。中心位置需要设置直径为1mm的铜芯,然后在其顶部设置水准点,水准点的高度需超出钢板7mm左右。
3.2.2控制桩保护
为避免控制桩受外力破坏,控制桩四处需要加盖、砌井,并利用木方或者钢管,构建1.5m×1.5m的防护框架,增设醒目的标记。另外,在设置保护装置的过程中,还要尤其注意确保控制桩之间的通视度,以此来为此后的测量工作提供便利。
3.3数据分析
为确保测量精度,工程采用闭合导线平差方法对数据进行校核、计算,然后再引入三角形闭合差计算。具体的计算方法为:根据数据内容,将其以“纯量”的形式求出三角形闭合误差“ω=L1+L2+L3-180°”,三角形闭合差中误差为,计算结束后,将闭合差平均分配至各个角点。
3.4施工放样
为保证测量精度,在二级控制网的基础上,需要构建合理的、完善的轴线,然后将轴线逐步引至施工区域,从而构建出一个立体的轴线网,从而为校对方位角提供便利。
3.5全站仪放样
在基础施工阶段,需要利用全站仪(高精度)进行可靠、有效的放样,为保证测量精度,放样需要同时在两个控制桩上进行,每一个待测面需要具备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控制点,这样才能够将测量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长轴线的放样,需要在利用极坐标定点后,利用三点挑直的方法,根据经纬仪校对结果,弹出一条轴线。在测量前,应该对经纬仪的角度、距离进行校核,确认无误后,再循序放出平面上的细部线条位置以及轴线位置,为便于施工、便于参考、便于校对,各个施测面的控制点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一致性。
3.6内控点布置
内控点主要利用激光铅内仪控制法进行控制,内控点的间距需要控制在30m以内,各个流水作业段需要控制在3个以上,在选择控制点的过程中,需要避开柱子、梁等部位,以此来保证各个点之间的通视度。
3.7基准控制点传递
基准控制点传递过程为:激光发生器递进→利用计算机查看偏移方向→根据计算机显示的偏移量移动激光接收靶→激光靶和控制基准点重合→将激光中心线有效延长至混凝土楼层→测量孔封闭→传递结束。
4GPS测绘技术应用前景
GPS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工程施工速度以及工作效率,GPS测绘技术与传统的测绘技术比较来看,其优势较为明显,比如监测效率高、监测的精准度高,GPS测绘技术易于操作,功能较为全面等等,工程测绘领域中GPS测绘技术的运用不亚于一次新的技术革命,这种技术依托于测量理论的基础之上,能够打破原有测绘技术的局限性针对传统的测量方法进行改善,被广泛运用发哦现代工程测绘工作中,根据现阶段的GPS测绘技术情况来看,其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技术的完整性不断的进行改善,在今后的工程测绘工作中GPS测绘技术势必会更加智能且全面化的方向发展,拥有更加强大的空间和更广阔的发展途径。
结语
GPS定位系统测量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定位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测量数据精准度的同时,保证了工作质量以及效率,推进了建筑行业发展进程,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不断研究,使GPS定位测量技术在房建筑工程以及其他方面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志强.关于GPS在建筑工程测绘中的特点分析及应用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下半月刊),2018(10):271-272.
[2]刘贺春,郭秋.超高层建筑GPS实时动态监测技术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9):133-136.
[3]李超,文鸿雁,田晓龙,等.GPS与常规方法在变形测量中精度对比[J].全球定位系统,2011,36(6):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