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目的探究不典型颅咽管瘤患者核磁共振断层扫描(MR)检查的表现以及诊断情况。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不典型颅咽管瘤患者中随机抽取的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MR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了解患者MR检查结果。结果20例不典型颅咽管瘤患者MR检查中鞍内及鞍上区10例,仅位于鞍上区7例,第三脑室内3例;类圆形不典型颅咽管瘤患者3例,椭圆形不典型颅咽管瘤患者3例,不规则形不典型颅咽管瘤患者14例;实质性病灶4例,囊性病灶8例,囊实性病灶8例。结论不典型颅咽管瘤患者诊断中通过对MR检查结果的分析能够提升对各类肿瘤类型诊断的准确率,能够为临床治疗打好基础,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不典型;颅咽管瘤;核磁共振断层扫描(MR)
不典型颅咽管瘤的病变位置主要是鞍区,是颅内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属于良性肿瘤,发病原因主要是胚胎时期遗留的Rathke囊的上皮细胞,发病人群主要以儿童为主,成年人的发病率相对较低[1],诊断难度较大,随着MR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其检出率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鞍区组织结构较为复杂,病变发展类型也较多,很容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情况,需要对MR诊断结果进行详细观察和分析,根据其实际表现进行分析诊断,确保临床诊断效果的提升[2]。将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不典型颅咽管瘤患者中随机抽取的2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典型颅咽管瘤患者核磁共振断层扫描(MR)检查的表现以及诊断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不典型颅咽管瘤患者中随机抽取的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5-32岁,平均年龄(19.6±1.2)岁;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头晕、头痛、视力墨迹等,经视力检查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情况,部分患者会出现多尿、多饮情况,且部分女性患者会出现提前闭经情况。患者均无其他系统疾病,患者无其他颅脑系统疾病,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目的、内容以及注意事项等均完全知晓且自愿配合。本次研究已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并获批准。
1.2方法
患者均由相同的检查人员使用同型号超导核磁共振仪器进行扫描检查,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及头围选择相适合的头颅线圈,头颅检查过程中扫描参数如下:TE113ms,T2WITR4000ms;TE2.46ms,T1WITR250ms;扩散加权成像检查中TE91ms,TR4100ms,B值设置分别为0、500s/mm²以及1000s/mm²,检查中层厚为5毫米,层间距为1.5毫米。垂体薄层扫描中参数设置如下:TE83ms,T2WITR4000ms;TE2.6ms,T1WITR250ms;检查中层厚为2毫米,层间距为0.4毫米。增强扫描中扫描对比剂选择为10%钆喷酸葡胺,对比剂使用剂量为0.1mmol/kg,根据患者的实际体质量调整对比剂使用量,扫描检查过程中的位置为矢状位、横断位以及冠状位,所有患者MR检查结果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进行分析诊断,如存在意见分歧则邀请主任医师进行综合评断。
1.3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20例不典型颅咽管瘤患者MR检查表现,确定患者肿瘤病灶的存在未知,肿瘤组织的形状以及肿瘤组织的类型。另统计不同类型肿瘤的信号状态以及强化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软件对数据分析,(±S)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测,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通过x²检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0例不典型颅咽管瘤的MR表现
20例患者中不典型颅咽管瘤MR检查中鞍内及鞍上区10例,仅位于鞍上区7例,第三脑室内3例;类圆形不典型颅咽管瘤患者3例,椭圆形不典型颅咽管瘤患者3例,不规则形不典型颅咽管瘤患者14例;实质性病灶4例,囊性病灶8例,囊实性病灶8例。
2.2不同类型的肿瘤信号状态以及强化情况
对不同类型肿瘤信号状态分析及强化情况分析可见,实质性肿瘤病灶的信号类型主要为T1等低信号,T2信号相对较高,经增强扫描查看后可见均匀强化情况,肿瘤组织中的多发斑点状微小部位未见强化情况,整体病灶呈现“网格状”变化。囊性肿瘤病灶的信号类型主要为T1信号较低,存在高、低或者高低混合等不同程度的信号,T2信号相对较高,囊性成分未见强化情况,囊壁可见强化变化,囊壁较薄呈均匀状分布,经增强扫描查看可见出现“环状”改变。囊实性肿瘤病灶的病灶强化程度并不均匀,且内部观察可见明显线的低信号无强化病灶,另存在较为明显的强化的粗分隔。
3讨论
不典型颅咽管瘤属于良性肿瘤,该类肿瘤的发展速度较慢,据相关临床统计分析可知,该肿瘤生长速度相对较快的年龄段主要有两个,分别是5-10岁以及40-60岁,如未能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处理很容易对周围组织器官造成影响,会导致颅脑内压力增加,另外会对患者自身视神经造成一定压力,引起视觉障碍,甚至对第三脑室造成压迫,促使发生脑积水,诱发内分泌异常情况[3]。由于不典型颅咽管瘤的发病部位并不固定,病灶类型变化比较大,肿瘤组织的成分差异也比较差[4],因此,在MR上的表现也比较复杂,临床诊断中首先要对肿瘤的类型进行划分,确定其属于实质性、囊性还是囊实性,完成后根据病灶类型对其信号状态以及强化方式进行分析,并与相邻的组织结构进行联合分析,将多项观察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鉴别确定各肿瘤组织的实际情况,降低误诊以及漏诊的发生,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5]。
本次研究中,20例患者中不典型颅咽管瘤MR检查中鞍内及鞍上区10例,仅位于鞍上区7例,第三脑室内3例;类圆形不典型颅咽管瘤患者3例,椭圆形不典型颅咽管瘤患者3例,不规则形不典型颅咽管瘤患者14例;实质性病灶4例,此类患者的信号类型主要为T1等低信号,T2信号相对较高,经增强扫描查看后可见均匀强化情况,肿瘤组织中的多发斑点状微小部位未见强化情况,整体病灶呈现“网格状”变化;囊性病灶8例,此类患者的信号类型主要为T1信号较低,存在高、低或者高低混合等不同程度的信号,T2信号相对较高,囊性成分未见强化情况,囊壁可见强化变化,囊壁较薄呈均匀状分布,经增强扫描查看可见出现“环状”改变;囊实性病灶8例,此类患者的病灶强化程度并不均匀,且内部观察可见明显线的低信号无强化病灶,另存在较为明显的强化的粗分隔。
综上可知,不典型颅咽管瘤患者诊断中通过对MR检查结果的分析能够提升对各类肿瘤类型诊断的准确率,能够为临床治疗打好基础,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军梅,刘朝霞,徐作霖,等.β链蛋白和BRAFV600E在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7,33(06):600-604.
[2]黄昊.对比分析CT、磁共振(MRI)检查对诊断鞍区肿瘤的临床价值[J].智慧健康,2018,4(35):6-7.
[3]李向荣,秦宇红,蒋牧良,等.幕上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误诊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38(01):34-38.
[4]郭亚飞,程敬亮,张勇,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鞍区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与颅咽管瘤中的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37):2903-2907.
[5]朱焕敏.CT与磁共振检查诊断鞍区肿瘤的价值[J].临床医学,2018,v.38(0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