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数学建模课程与竞赛选拔创新模式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数学建模课程与竞赛选拔创新模式探究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行业正在与互联网+技术深度结合,从而迸发出新的行业发展与运营形态。高校作为培养祖国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互联网+技术背景影响下发生了很多变革。本文对高校传统数学建模课程与数模竞赛选拔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技术提出新的数学建模课程与竞赛选拔建议,支持高校更好的开设和组织数学建模及其相关竞赛。为高校互联网+应用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教学经验。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数学建模课程;竞赛;创新模式;高等数学

一、互联网+技术对数学建模课程与竞赛培训的作用

互联网+技术概念对于目前的高校来讲并不陌生。每年许多高校都会定期举办相应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对于互联网+的概念,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加各个传统行业的融合。但这个加并不是指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使用诸如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和云储存服务、大数据技术等发展新的行业发展形态。在高等教育方面,对于高校的数学建模课程与竞赛培训如线性代数、概率论、离散数学等内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更进一步的创新,使得互联网+技术更好的为数学建模的课程开设和竞赛培训提供多元化的建设。比如目前很多高校在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时都会统一进行相应的校园比赛选拔参加省比赛的数学建模队伍,在进行校园竞赛时所出的题目往往都是校内老师编写的,这些题目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让同一个区域的多所高校进行相应的数学建模地区联赛,联合地区的高校老师进行统一竞赛与评分,这能够更好的将数学建模校内选拔赛做得更加完善。同时,在高校数学建模培训课程开设中,由于部分学生的选修课时间与数学建模课程相冲突,所以不能及时到场参加数学建模课程培训。而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将老师的数模课录下来,分享在学校的互联网+教育平台上,那么很多学生就能够多次学习和复习数学建模老师的课程内容。

二、高校数学建模课程与竞赛培训存在问题

2.1高校数学建模课程不生动且形式单一

在高校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程过程中,许多高校依然沿用了过去传统的PPT加做题的培养方法,讲的往往都是很多年前的内容。组织学生完成的校内数学建模题目,也都是校内老师编写的数模试题,这对于刚刚参加数学建模的学生往往有一定新鲜感,但对于已经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培训的学生来说,不仅形式单一,而且内容也不生动。而随着数学建模竞赛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学建模竞赛题目变得更加的开放和先进,如概率论中的解题方法可以放在大数据模型中进行更加生动的阐述。同时过去数学建模竞赛中的数据分析可以使用,办公自动化office软件进行相应的数据整理。但现在的新数学建模试题,数据运算量和运算方法则比较多,需要学生学习大数据软件进行数据整理。而有些老师在讲授数学建模数据整理方面,对于大数据软件的教授许多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让学生们进行相应的操作和实践。这使得很多学生在听完数学建模课程后,在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中,仍然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2.2高校数学建模竞赛队伍人员组合不合理

在高校数学建模学生选拔制度方面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数学建模竞赛要求的是三个人一个队伍,这三个人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分别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在这三名学生队伍中首先要有一名学生对于数学建模的编程和图像的生成能做到比较熟练。另外两名学生对于数学建模问题的文字阐述和数据整理能做到比较熟练。而许多高校在数学建模学生队伍的选拔中,往往都是让学生自主选择队友,这使得有些数学建模参赛队伍人员配比不均衡。

2.3学生缺乏对数学建模课程与竞赛的参加兴趣

学生缺乏对数学建模课程与竞赛得参加兴趣也是目前高校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数学建模的确是一个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型实践思维的竞赛。但由于有些高校宣传的力度较低,这使得很多想要参加数学建模课程培训的学生没有及时报名参加相应的数学建模课程培训。有些高校由于数学建模方面的指导老师较少,使得有些想要参加数学建模课程和竞赛的学生没有机会参加。

三、运用互联网+技术改善数学建模课程与竞赛培训措施

3.1使用互联网+教育更好进行数模课程与竞赛培训

互联网+教育是目前教育的新方向。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云服务等功能,能够使高校教育更加的多元动态化。比如使用互联网+的技术,将传统的数学建模课程开设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可以逐步形成一套数模慕课体系,在慕课平台上,学生可以点播数学建模的相关课程并且可以与老师进行互动。在慕课视频的制作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软件加入更多的视频原理演示。这样就能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聆听数学建模课程。对于数学建模所需要的大数据分析软件,数学建模培训老师,可以将软件的具体操作录制成视频模拟演示相应的数据输入和处理。同时数学建模培训老师还可以整理出相应的数据题目,给学生们进行实地操作,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掌握大数据分析软件的操作流程。在数学建模校赛试题的出题方面,同一地区的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根据近年来数学建模题目的方向和难度共同出题,最后对数模校赛的作品共同收集和分配评分任务,更加合理的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水平。

3.2通过互联网+改善高校数模队伍选拔制度

在高校数学建模队伍的选拔制度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对高校选拔数学建模学生的队伍组成进行优化。比如过去许多高校都是让学生自主选择数模队友而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将学校内想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信息录入到互联网+数学建模竞赛平台上。并且把学生所擅长的技能和自我介绍都能写在平台上,这样学生们就能通过平台选择合适的数模队友。在进行校园选拔赛的过程中,对于数模校赛的作品,一方面可以由数学建模竞赛指导老师进行评分。另一方面可以由参加数学建模的各个队伍相互给分。这样就能更好的选拔合适的数学建模队伍参加省赛。最后学校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分析与整理得到各个数模队伍在文字写作数学建模编程算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每一部分给出修改意见。

3.3通过互联网+技术提高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的积极性

对于不同高校的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有些学生想参加,而有些人不想参加,这些不想参加的学生肯定有他们的原因。在提高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知识这方面,我建议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数据分析平台,了解到目前学校学生不愿意参加数学建模课程与竞赛的主要原因。比如有些学生对于数学建模课程与数学建模竞赛不是很了解。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需要加大数学建模宣传的力度让更多的学校学生知道学习数学建模课程与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所能带来的益处。如果是有一些学生对数学建模的知识掌握的不牢固,所以不想参加数学建模,那么学校就可以安排更加详尽的数学建模课程基础班和提升班,组织没有基础的学生参加数学建模课程的基础班,已经参加过数学建模或者对数学建模有一定认识的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提升班。同时高校可以将数学建模课程与竞赛与学生的学分挂钩,如果学生参加完了数学建模课程,将给予学生一定的学分。如果学生代表学校获得了相应的数学建模奖项,学校将额外给予学生更多学分。这些都能够促使高校学生更加有兴趣的参加数学建模课程和参与数学建模竞赛。

参考文献

[1]李宗锴.浅谈数学建模与信息的优化传输问题[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1):17.

[2]欧阳娟.浅谈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探索[J].科教文汇,2018(12):48-49.

[3]张俊友,王凡予,王树凤.数学建模思想在交通工程“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2018(12):15-17..

标签:;  ;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数学建模课程与竞赛选拔创新模式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