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碱性染料废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印染废水,碱性橙2,碱性橙21
碱性染料废水论文文献综述
马振英,郭浩[1](2017)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印染废水中3种碱性染料》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印染废水中碱性橙2、碱性橙21、碱性橙22叁种碱性染料的检测方法。采用乙酸乙酯-环己烷混合溶液(体积比1:1)萃取碱性染料,经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浓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结果表明:3种碱性染料在5.0~100.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 6;检出限在2.5~5.0mg/L之间;回收率在88.6%~98.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3%~2.7%之间。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样品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结果准确可靠、回收率和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印染废水中叁种碱性染料残留量的同时测定。(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7年07期)
符婧[2](2012)在《高压脉冲放电对酸性和碱性染料废水降解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染料废水因其治理难度大而成为当今环境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可以将染料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毒或低毒易降解的小分子。因其具有简便、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染料废水处理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从染料分子的不同化学结构入手,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种酸性染料(甲基橙和伊红)及2种碱性染料(碱性橙和亚甲基蓝),采用板—板式气液串联放电反应器,对比研究了高压脉冲放电反应对单组分酸性和碱性染料的脱色及矿化效率,探讨了不同初始条件对反应液降解效率的影响。本文同时考察了在相同放电条件下两组分酸性混合或碱性混合染料的降解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单组分染料进行了对比。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分析,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对于单组分染料而言,该反应体系对4种供试染料都具有较高的脱色效果,9mmin的脱色率均已经达到90%以上;各个染料的脱色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相同化学结构的酸性染料的脱色率略高于碱性染料。染料的矿化程度明显低于其脱色效率,各染料21min的总有机碳(TOC)去除率仅为19.9%~32.6%,所研究的两种酸性染料的矿化效率均高于碱性染料。(2)对于双组分染料而言,混合后各组分染料的脱色率和溶液TOC去除率均有所下降。但与单组分染料相比,该反应器用于处理混合染料时的能量利用效率明显升高,21min时处理酸性混合染料及碱性混合染料的能量效率分别为7.16g/(kWh)和3.44g/(kWh)。并且,酸性混合染料的脱色及矿化效率均优于碱性混合染料。(3)反应液的初始浓度对染料的降解效率有明显影响。各单组份染料及混合染料的降解率均随着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反应器的能量效率却得到了提高。双组分混合染料的矿化程度还与组分染料的配置比例有关,当两组分浓度相等时,混合溶液的降解率达到最大值;当两组分浓度不相等时,初始浓度较高的一方在混合溶液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4)反应液的初始pH及初始电导率对各染料的降解效率均有明显影响,且本实验研究的单组分染料及双组分混合染料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对于酸性染料而言,降解率与溶液初始pH值呈正相关,碱性染料则恰恰相反;溶液的初始电导率对各染料影响的总趋势一致,即溶液降解率随着初始电导率的升高逐渐下降。(5)羟基自由基捕获剂的加入对酸性或碱性染料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且随着所投加捕获剂剂量的增加,对染料降解的抑制作用增强;相反,双氧水的加入则对染料降解有促进作用,但当双氧水浓度达到饱和后,过量的部分对染料的降解没有影响。(6)根据对各染料降解过程中溶液pH值与电导率的变化的研究,以及借助紫外—可见光全波长扫描仪和液相色谱等仪器的分析推断,染料的降解首先是发色基团的断裂,之后苯环开环破裂,生成一些小分子的酸,随着放电时间的延长,进一步矿化为无机离子。(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2-06-01)
黄佳佳[3](2008)在《粉煤灰合成NaA(X型)分子筛及其对碱性染料废水的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碱熔融法合成了NaA和NaX型分子筛。经X射线衍射和IR光谱分析,合成产物是无杂晶生成的NaA和NaX型沸石。扫描电镜分析表明,产物分别具有NaA和NaX型沸石的立方体和八面体晶体骨架结构。DTA分析表明了合成产物中沸石水的存在。实验结果表明:NaOH和粉煤灰的摩尔比与晶化时间等是影响产物合成过程的重要因素。以粉煤灰为原料合成的NaA和NaX型分子筛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分别达到了相应商品分子筛的82.93%和84.31%,比表面积达到83.6%和66.9%,孔容则分别为83.6%和66.9%。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合成的分子筛对碱性染料废水中的亚甲基兰(MB)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初始溶液的pH值、吸附温度及吸附剂用量等参数对吸附进程的影响,探讨了其吸附行为。结果表明:NaA和NaX型分子筛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模型,并以此为依据算出了热力学参数(△H,△S和△G)。MB在水溶液中的存在方式和大小是影响它们吸附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动边界模型推算表明:NaA与NaX型沸石对MB的吸附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为液膜扩散,MB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方程,在所有的吸附实验中,NaX型分子筛对MB的吸附能力都要大于A型分子筛,再生后的NaX和NaA型分子筛对MB的吸附结果显示同样如此。(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8-06-01)
蔡冬鸣,任南琪[4](2006)在《δ型层状MnO_2治理碱性染料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层状粉末MnO2为处理剂,对含碱性染料罗丹明B的模拟印染废水进行静态脱色试验。考察了处理时间、体系pH值、MnO2投加量和温度等对脱色的影响,得出了吸附等温方程;采用FT-IR和XPS初步分析了脱色机理。结果表明,投加不同量的MnO2后,10 m in内基本可达到脱色平衡;较低的pH值和较高的MnO2投加量有助于脱色;温度对脱色影响不大。pH值为3和7时,MnO2对罗丹明B染料的吸附符合Lang-mu ir和Freund lich等温方程;该脱色过程是羟基键合与电性吸附的迭加。(本文来源于《印染》期刊2006年15期)
陈爱凤[5](1993)在《以二氧化硅作为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碱性染料》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二氧化硅作为吸附剂去除纺织废水中的碱性染料(Blue 3)的反应动力学研究发现吸附作用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了多种影响吸附效率的因素,如温度、染料溶液的浓度、系统的pH值和吸附剂的数量。在研究等温线的基础上,计算了多种热力学参数。研究表明电解质和表面活化剂对废水染料的去除率存在影响。(本文来源于《国外环境科学技术》期刊1993年02期)
碱性染料废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染料废水因其治理难度大而成为当今环境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可以将染料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毒或低毒易降解的小分子。因其具有简便、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染料废水处理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从染料分子的不同化学结构入手,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种酸性染料(甲基橙和伊红)及2种碱性染料(碱性橙和亚甲基蓝),采用板—板式气液串联放电反应器,对比研究了高压脉冲放电反应对单组分酸性和碱性染料的脱色及矿化效率,探讨了不同初始条件对反应液降解效率的影响。本文同时考察了在相同放电条件下两组分酸性混合或碱性混合染料的降解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单组分染料进行了对比。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分析,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对于单组分染料而言,该反应体系对4种供试染料都具有较高的脱色效果,9mmin的脱色率均已经达到90%以上;各个染料的脱色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相同化学结构的酸性染料的脱色率略高于碱性染料。染料的矿化程度明显低于其脱色效率,各染料21min的总有机碳(TOC)去除率仅为19.9%~32.6%,所研究的两种酸性染料的矿化效率均高于碱性染料。(2)对于双组分染料而言,混合后各组分染料的脱色率和溶液TOC去除率均有所下降。但与单组分染料相比,该反应器用于处理混合染料时的能量利用效率明显升高,21min时处理酸性混合染料及碱性混合染料的能量效率分别为7.16g/(kWh)和3.44g/(kWh)。并且,酸性混合染料的脱色及矿化效率均优于碱性混合染料。(3)反应液的初始浓度对染料的降解效率有明显影响。各单组份染料及混合染料的降解率均随着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反应器的能量效率却得到了提高。双组分混合染料的矿化程度还与组分染料的配置比例有关,当两组分浓度相等时,混合溶液的降解率达到最大值;当两组分浓度不相等时,初始浓度较高的一方在混合溶液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4)反应液的初始pH及初始电导率对各染料的降解效率均有明显影响,且本实验研究的单组分染料及双组分混合染料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对于酸性染料而言,降解率与溶液初始pH值呈正相关,碱性染料则恰恰相反;溶液的初始电导率对各染料影响的总趋势一致,即溶液降解率随着初始电导率的升高逐渐下降。(5)羟基自由基捕获剂的加入对酸性或碱性染料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且随着所投加捕获剂剂量的增加,对染料降解的抑制作用增强;相反,双氧水的加入则对染料降解有促进作用,但当双氧水浓度达到饱和后,过量的部分对染料的降解没有影响。(6)根据对各染料降解过程中溶液pH值与电导率的变化的研究,以及借助紫外—可见光全波长扫描仪和液相色谱等仪器的分析推断,染料的降解首先是发色基团的断裂,之后苯环开环破裂,生成一些小分子的酸,随着放电时间的延长,进一步矿化为无机离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碱性染料废水论文参考文献
[1].马振英,郭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印染废水中3种碱性染料[J].当代化工.2017
[2].符婧.高压脉冲放电对酸性和碱性染料废水降解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3].黄佳佳.粉煤灰合成NaA(X型)分子筛及其对碱性染料废水的吸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
[4].蔡冬鸣,任南琪.δ型层状MnO_2治理碱性染料废水[J].印染.2006
[5].陈爱凤.以二氧化硅作为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碱性染料[J].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93
标签: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印染废水; 碱性橙2; 碱性橙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