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台风灾害评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韧性评估,全过程,韧性矩阵,台风",山竹"
台风灾害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李镝,李雪琦,孙宇虹,杨柳[1](2019)在《台风灾害情境下全过程的韧性评估——以广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韧性城市的建设背景下,梳理总结了国内韧性评估相关研究的局限性,提出评估"韧性"应当是一个包括"防灾-受灾-恢复-适应"四个阶段的动态过程,由此通过韧性矩阵(resilientmatrix),从组织、物质、社会、信息四个维度,尝试构建了一种"全过程"的韧性评估方法,并以台风"山竹"袭击广州为例,从台风灾害的情境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乡村韧性明显滞后于城市韧性;②重应急、轻规划的现象突出;③防灾意识和舆情导向有待引导和培养。最后,提出韧性评估应该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静态、带有预测性质的脆弱性评估,另一个是动态、实际的基于具体灾害事件的韧性评估。脆弱性评估根据研究区现状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建设情况建立相应指标体系进行评估,有助于理解各方面防灾减灾的完善情况;基于特定灾害事件的韧性评估更注重于对受灾全过程、各方面情况的分析,有助于检验抗风险评估中各方面"预测值"的实际情况。(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期刊2019-10-19)
郑永强,盛钰仁,张岩,李璋,李润姝[2](2019)在《台风灾害情境下的广东省城市韧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人类社会急剧增加的建设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全球极端气候条件出现频率和强度大大增加,台风灾害的频发性、高强度、复杂性的特点为人民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提升城市防灾减灾的能力和保障城市运行的稳定,韧性城市的理念被应用到城市中来。本文正是基于韧性城市理论,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首先统计分析了广东省遭遇台风的历史受灾损失,结合综合灾情指数得到测度了历史受灾程度,然后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评估模型,从城市韧性的抵抗力、恢复力、适应力3大属性出发,建立在台风灾害情境下城市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对广东省各城市韧性进行评估及排序,并分类为强韧性城市、中韧性城市、弱韧性城市叁类,指出了广东省现有的区域防灾减灾能力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构建综合韧性体系以及一体化综合减灾服务体系的强韧建议。(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期刊2019-10-19)
洪凯,纪蔓梓[3](2019)在《基于不同重现期的南沙港区台风灾害风险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台风是对港口威胁最大、影响最广而评估难度最高的自然灾害之一,港口台风灾损评估对于国际大港密布的中国尤其重要。利用1997—2015年的台风气象观测资料及广州市南沙港区资产分布统计数据,采用国际减灾战略评估模型,重点测算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不同重现期下南沙港区台风灾害风险的分布特征和经济灾损状况。评估结果显示,南沙港区的台风风险水平呈现出空间非均衡性,二、叁期工程风险水平较一期工程更高;当遇重现期50 a以下台风时,港区经济灾损较小,一旦超过100 a一遇等级,则可形成巨灾;港区不同部位的风险水平差异明显,其中供油、通信、空箱、给水、消防的风险水平偏高;在不考虑易损性前提下,500 a一遇台风可导致经济灾损达1.404亿美元。基于PGIS法将本地风险知识应用到GIS软件中,开展多种情景下南沙港区台风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可移植到其他港口的各类气象灾害损失研究。(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明洁,张京红,张亚杰,李文韬[4](2019)在《海南台风灾害实时评估分析——以1816号台风“贝碧嘉”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816号台风"贝碧嘉"为例,本文选择了依据可拓理论建立的海南台风灾害实时评估系统,对1816号台风"贝碧嘉"给海南造成的灾害进行了灾前、灾中和灾后的实时动态评估,且通过与民政部门的实际灾情统计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吴文菁,陈佳颖,叶润宇,李杨帆[5](2019)在《台风灾害下海岸带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估——大数据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莫兰蒂台风对厦门城市社会-生态系统造成重创,该系统在灾害影响下的脆弱性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新浪微博平台进行大数据挖掘,结合统计年鉴及空间基础数据,建立台风灾害影响下基于暴露-敏感-应对-恢复力体系的海岸带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评估灾前灾后台风对厦门不同地区的影响;同时根据微博大数据的定位信息,对不同受灾信息进行灾情跟踪及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次台风灾害中思明、湖里区表现出的脆弱性较低,而海沧、集美区表现出的脆弱性较高,主要是由于思明、湖里区的应对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各区,从大数据显示的恢复情况来看,除海沧区外,其他叁区在电力方面的恢复速度都较为迅速。研究成果能够为台风灾害背景下的城市脆弱性评价提供新的方法与技术,为灾前防治、灾后恢复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陈楷俊,陈艺仪,陈菁[6](2019)在《近30年粤东地区台风灾害风险评估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粤东地区各县(区)的1989—2017年台风资料,以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为指导,利用GIS技术方法对粤东地区台风灾害危险性、承灾体的脆弱性、减灾防灾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台风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体系,获得粤东地区各县(区)台风灾害风险分布。结果表明:(1)粤东西南地区是台风灾害发生的高频区,也是危险性高值区,这一地区应提高台风警预性;(2)承灾体脆弱性高值区集中分布在榕城、潮阳、金平、龙湖、澄海、南澳,这些地区应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高人口素质和台风灾害的防御能力,从而降低承灾体的脆弱性;(3)陆河的防灾减灾能力最低,该县应加大对医疗卫生投入和提高事业保障能力。根据评估结果,台风灾害风险高值区主要在陆河、陆丰、惠来、南澳,这些地区应成为防御台风灾害的重点区。(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尚志海,曹海玲,林妙萍,詹惠怡[7](2019)在《国内农业台风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台风是中国沿海地区复杂的灾害系统,尤其是农业生产深受台风灾害的影响。从灾害风险的形成机制出发,对台风灾害的发灾场、致灾力、承灾体,以及农业台风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进行了全面综述。总结现有研究发现,国内学者主要是通过移动路径和最大风速来确定台风的发灾场范围,使用大风、暴雨及其共同影响来衡量台风的致灾力,运用遥感技术提取农作物面积表达承灾体的暴露性,并对区域尺度的防灾减灾能力进行了研究。在灾害风险评估上,数理方法与GIS的结合成为了主流,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仍待提高,风险评估实例仍然集中在大中尺度的研究上。农业台风灾害风险的理论研究、评估工作的精细化及动态化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9年02期)
侯慧,耿浩,肖祥,黄勇,吴昊[8](2019)在《台风灾害下用户停电区域预测及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台风灾害会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对停电区域进行预测及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气象因素、电网因素及地理因素,提出一种台风灾害下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用户停电区域预测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1km×1km网格进行历史样本数据的收集整理及特征选取;其次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及验证,建立停电区域预测模型;再次,为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对预测停电网格进行重要性评估,进而得到用户停电区域的预测评估结果。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科学性及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伍俊杰,黄浩,潘晨[9](2019)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台风灾害经济风险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1945—2015年广东省台风登陆的数据以及台风登陆时间对应的多维度数据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算法对数据作出处理与分析。可为相关部门在潜在台风灾害中的防灾减灾工作的实施和结果评价提供相关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9年03期)
林江豪,阳爱民[10](2019)在《基于BP神经网络和VSM的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统计了对广东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台风数据,包括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等评估因子,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归一化处理,作为验证模型的数据集。建立BP神经网络和空间向量模型(VSM)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初步预测,基于VSM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从而构建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将收集的历史台风经济损失数据分为训练和测试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检验。经验证,采用BP神经网络和VSM相结合的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模型能够有效降低训练数据不足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平均误差率由30%降低到14%。(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9年01期)
台风灾害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人类社会急剧增加的建设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全球极端气候条件出现频率和强度大大增加,台风灾害的频发性、高强度、复杂性的特点为人民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提升城市防灾减灾的能力和保障城市运行的稳定,韧性城市的理念被应用到城市中来。本文正是基于韧性城市理论,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首先统计分析了广东省遭遇台风的历史受灾损失,结合综合灾情指数得到测度了历史受灾程度,然后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评估模型,从城市韧性的抵抗力、恢复力、适应力3大属性出发,建立在台风灾害情境下城市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对广东省各城市韧性进行评估及排序,并分类为强韧性城市、中韧性城市、弱韧性城市叁类,指出了广东省现有的区域防灾减灾能力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构建综合韧性体系以及一体化综合减灾服务体系的强韧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台风灾害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1].李镝,李雪琦,孙宇虹,杨柳.台风灾害情境下全过程的韧性评估——以广州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2019
[2].郑永强,盛钰仁,张岩,李璋,李润姝.台风灾害情境下的广东省城市韧性评估[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2019
[3].洪凯,纪蔓梓.基于不同重现期的南沙港区台风灾害风险评估[J].热带气象学报.2019
[4].张明洁,张京红,张亚杰,李文韬.海南台风灾害实时评估分析——以1816号台风“贝碧嘉”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吴文菁,陈佳颖,叶润宇,李杨帆.台风灾害下海岸带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估——大数据视角[J].生态学报.2019
[6].陈楷俊,陈艺仪,陈菁.近30年粤东地区台风灾害风险评估与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9
[7].尚志海,曹海玲,林妙萍,詹惠怡.国内农业台风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灾害学.2019
[8].侯慧,耿浩,肖祥,黄勇,吴昊.台风灾害下用户停电区域预测及评估[J].电网技术.2019
[9].伍俊杰,黄浩,潘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台风灾害经济风险评估[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
[10].林江豪,阳爱民.基于BP神经网络和VSM的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估[J].灾害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