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促卵泡素论文-罗刚

重组促卵泡素论文-罗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重组促卵泡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毕赤酵母,猪促卵泡素,重组表达,融合蛋白

重组促卵泡素论文文献综述

罗刚[1](2018)在《毕赤酵母表达重组猪促卵泡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猪促卵泡素(pFSH)是由猪垂体前叶合成分泌的糖蛋白促性腺激素,由α和β亚基组成。FSH在雌性和雄性动物性腺发育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卵泡发育和成熟的关键。在家畜繁殖管理中,pFSH主要应用于诱导卵泡发育。由于生产效率低、半衰期短、活性不稳定等原因,pFSH在家畜繁殖管理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表达系统具有产量高,纯化方式简单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重组蛋白的工业生产。但是pFSH在毕赤酵母的重组表达却始终面临着效率低的瓶颈,仍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本研究旨在利用一系列分子策略,并通过优化发酵条件,提高pFSH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和表达效率。在分子策略方面,本实验分别探讨了菌株筛选、密码子优化、融合蛋白表达等对pFSH重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Muts表型菌株KM71(在甲醇培养液中生长缓慢)相比,pFSH在Mut+表型菌株GS115(在甲醇培养液中快速生长)中的表达量能够提高96%,提示GS115更适合pFSH的表达。接下来,本实验以pFSH的主要活性亚基pFSHβ为模板,探讨密码子优化和融合标签对pFSH重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密码子识别效率、RNA二级结构及mRNA自由能,pFSHβ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提高143%和22%,并初步确认密码子适应指数(CAI)大于0.8和G+C含量大于40%的条件下,pFSHβ表达效率更高。为了进一步提高融合蛋白的产量,本实验比较了不同融合标签、融合方向和融合蛋白间的连接序列对pFSHβ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融合蛋白HSA-pFSHβ在毕赤酵母中的产量明显地高于蛋白pFSHβ或SUMO-pFSHβ。另外,改变HSA与pFSHβ的融合方向或者二者之间的连接序列,并不能进一步提高融合蛋白的产量。通过分析胞内蛋白,本实验发现大量重组蛋白仍残留在胞内,不能有效地被分泌到胞外,且重组蛋白在C端发生了降解。为了减少HSA-pFSHβ的降解或提高其分泌效率,本实验尝试了YPS1基因(编码的蛋白能够从C端切割碱性氨基酸)缺失性菌株或更换信号肽。结果表明,敲除YPS1基因能够减少上清中降解片段的产生,HSA或MSP信号肽能有效地将HSA-pFSHβ蛋白分泌到胞外,但是YPS1基因缺失或更换信号肽均不能进一步提高HSA-pFSHβ的胞外产量。为了验证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本实验构建了同时表达HSA-pFSHα和HSA-pFSHβ蛋白的H3-3菌株,并在H3-3菌株基础上,摸索HSA-pFSH蛋白表达的最适pH值、甲醇浓度及在高密度发酵条件下的产量。结果表明,摇瓶水平上HSA-pFSH蛋白表达的最优pH值和甲醇浓度分别在5.0-6.0和1.5-2%之间,且上清中的重组蛋白经纯化后产量可以达到40.8 mg/l;高密度发酵条件下HSA-pFSH的产量可以达到6g/l的水平,但是大量蛋白发生了降解。接下来本研究构建了稳定表达猪FSHR的HEK293细胞系(HEK293-FSHR),并通过胞内cAMP的变化来检测HSA-pFSH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重组HSA-pFSH蛋白可以有效地刺激HEK293-FSHR细胞中cAMP的合成,提示重组HSA-pFSH具有生物学活性。此外,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实验中,HSA-pFSH可以显着地刺激卵丘卵母细胞(COCs)扩张,同样证实其较好的生物学活性。另外,本实验探究了不同抗氧化剂及共表达分子伴侣对HSA-pFSHp分泌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抗氧化剂A可以明显地提高HSA-pFSHβ蛋白分泌效率,而且其作用效果可能与分子伴侣或囊泡转运有关。其他抗氧化剂并没有类似的效果,提示抗氧化剂A提高重组效率的机制可能并不依赖其抗氧化活性。另外,本实验发现添加抗氧化剂A与共表达分子伴侣PDI、ERO1或BiP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将胞外HSA-pFSHβ的产量提高4-15倍。综上所述,本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一系列的分子策略和培养条件优化,重组HSA-pFSH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量提高15倍,为大规模重组表达pFSH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12-01)

张春花,谭小兰,滕晓,禤丽,余绍玲[2](2018)在《重组促卵泡素β与高纯度尿促卵泡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重组促卵泡素β(r-FSHβ)与高纯度尿促卵泡素(HP-uFSH)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行IVF-ET长方案助孕的患者511例,按促性腺激素(Gn)种类不同,分为r-FSHβ组297例,HP-uFSH组2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FSH、LH、E_2值、Gn启动量、Gn用药天数、Gn总量、获卵数、MⅡ数、胚胎数、优胚数、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胚数、临床妊娠率、流产率、OHSS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FSH、LH、E_2值、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胚数、临床妊娠率、流产率、OHS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uFSH组Gn启动量、Gn用药天数、Gn总量高于r-FSHβ组,而获卵数、MⅡ数、胚胎数、优胚数较r-FSHβ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IVF-ET周期中,HP-uFSH和r-FSHβ具有相同的临床治疗结局,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李湛军,李晶,张慧,梁誉龄,李懿[3](2018)在《第1批重组人促卵泡素生物测定用国家标准品的制备与标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并标定第1批重组人促卵泡素(recombinant human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ollitropin,rh FSH)国家标准品(生物测定用)。方法:以WHO第2批重组人促卵泡素国际标准品08/282作为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216卵泡刺激素生物测定法,联合4个实验室参加协作标定。蛋白含量及纯度测定采用SE-HPLC法,解离亚基与聚合体测定采用SDS-PAGE电泳法,RP-HPLC法测定氧化α亚基等主要理化指标,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生物制品标准YBS00172015进行;采用N端测序、肽图等方法对标准品制备用原液进行了结构确认,并对待标品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重组人促卵泡素待标品经协作标定,最终定值其生物效价为每瓶174 IU;每瓶重组人促卵泡素含量11.5μg,纯度96.46%,测定聚合体、解离亚基、氧化α亚基等相关物质理化指标,均符合规定;稳定性考察合格,N端测序和肽图结果均符合理论要求。结论:本批待标品确认为重组人促卵泡素,可作为第1批重组人促卵泡素(rhFSH)国家标准品,以供重组人促卵泡素及相关制剂的生物效价测定用,本批标准品生物效价为每瓶174 IU。(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陈鸿雨[4](2017)在《重组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的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促卵泡素(Follicular Stimulating Hormone,FSH)是一种由动物脑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激素,属于糖基化蛋白质激素,对机体的发育、生长、性成熟和繁殖等一系列生理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促卵泡素不论是在畜牧生产还是在人类不育症的治疗上均有重要应用价值。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重组促卵泡素具有更高的活性,更稳定的结构和更低的价格。为客观评价重组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的毒性,本研究对重组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分别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重复染毒试验和致突变试验,为随后进行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1.急性毒性试验20只清洁级ICR小鼠,雌雄各半,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肌内注射染毒。结果表明,广州威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重组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肌注LD50大于2g/kg b.w.。根据WTO有关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进行评价,重组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属实际无毒。2.重复染毒试验8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受试物重组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设1000U/kg b.w./d、500U/kg b.w./d和50U/kg b.w./d叁个剂量组;另设一生理盐水对照组。在大鼠后肢大腿外侧肌肉内注入药液,每天一次,连续给药14d。在最后一次染毒结束后24h内采集所有存活大鼠血样测定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并进行病理解剖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试验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在试验条件下,重组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连续14d重复肌内注射不会对实验动物大鼠产生明显毒性副作用。3.致突变试验3.1精子畸形试验60只清洁级ICR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2只。重组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给药剂量分别设为375 U/kg b.w.、187.5U/kgb.w.、93.75 U/kg b.w.,另分别设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和无菌水阴性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腹腔注射给予,连续5天,从首次给予受试物计第35d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取双侧附睾制片,每只动物计数1000个精子中的畸形数,计算畸形率。试验结果显示,重组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对小鼠精子无影响,表明重组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对生殖细胞无遗传毒性。3.2微核试验选用50只清洁级ICR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重组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给药剂量分别设为375U/kgb.w.、187.5U/kgb.w.、93.75U/kgb.w.,另分别设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和无菌水阴性对照组。于第二次给药后6h取材、制片,计算微核率。试验结果显示,重组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对小鼠骨髓细胞的微核率无影响。3.3 Ames 试验通过对重组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进行SD小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评价该药的潜在致突变性。用重组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制备混悬液进行试验,采用平板掺入法,计数TA97、TA98、TA100和TA102标准测试菌株在4个不同浓度下,于37℃培养48h后的回复突变菌落数。结果显示重组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在50180.U~80 U范围内,无论有或无代谢活化系统(S-9)时,各剂量组均未引起测试菌株回复突变菌落数的明显增加,因此试验结果为阴性。表明重组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致突变性。综上所述,急性毒性试验、重复染毒试验和致突变试验结果表明,重组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对实验动物无毒性和致突变作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7-04-01)

王义贤,谭季春[5](2016)在《尿源性促卵泡素与重组促卵泡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影响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尿源性促卵泡素与重组促卵泡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ET长方案助孕患者755例,其中尿源性促卵泡素(uFSH)组314例,重组促卵泡生成素(rFSH)组4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FSH、LH、E2值,GN用量及时间、获卵数、MII数、卵裂数、胚胎数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基础FSH、LH、E2值及GN用量及时间、获卵数、MII数、卵裂数、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在受精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上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uFSH组患者不孕年限长于rF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SH组移植优胚数多于uFSH组,优胚率、着床率也高于uF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VF-ET周期中,应用uFSH与rFSH超促排卵可获得同样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且uFSH组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6年11期)

吴茜雅,杨军,曾晓霞,吴淑卿[6](2016)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与重组促卵泡素β在控制性超促排卵中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与重组促卵泡素β注射液在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的疗效和临床结局。方法选择139例行IVF-ET/ICSI的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43个治疗周期。按促性腺激素(Gn)种类不同,用药分为A、B两组:A组69周期,B组74周期。分别予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与重组促卵泡素β注射液促排卵,比较两组Gn启动剂量、Gn总量、用药时间、HCG日≥14 mm卵泡数、获卵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 A组Gn启动剂量低于B组,HCG日≥14 mm卵泡数及OHSS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VF-ET超促排卵中,无论采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还是重组促卵泡素β注射液都能获得同样的妊娠成功率,但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卵泡募集数及OHSS发生率较高,提示需更谨慎地选择启动剂量和调整用量;低反应的患者选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促排可能会增加成熟卵泡数。(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6年01期)

张梦苑,卫茂玲,耿丽红,吕兴钰,李霞[7](2015)在《高纯度人尿促卵泡素与基因重组促卵泡素对超促排卵周期影响比较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高纯度人尿促卵泡素应用于超促排卵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7期)、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14年7月。收集试验组采用高纯度人尿促卵泡素进行超促排卵治疗,对照组采用基因重组促卵泡素进行超促排卵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试验(CCT)。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 Man 5.2软件对两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成熟卵数、获卵数、超促排卵刺激天数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RCT,4 784例患者。两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成熟卵数、获卵数、超促排卵刺激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1.01,95%CI(0.90,1.14),P=0.83;OR=1.04,95%CI(0.91,1.19),P=0.56;MD=-0.21,95%CI(-0.80,0.38),P=0.49;MD=-0.12,95%CI(-0.82,0.58),P=0.73;MD=-0.40,95%CI(-0.91,0.11),P=0.12〕。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获卵数和超促排卵刺激天数与原结果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漏斗图左右呈大致对称,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高纯度人尿促卵泡素在超促排卵周期中的临床疗效与基因重组促卵泡素相当。但由于受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的限制,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研究加以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5年29期)

冀淑英[8](2015)在《国产尿促卵泡素和瑞士产人重组促卵泡激素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国产尿促卵泡素(u FSH)和瑞士产人重组促卵泡激素(r FSH)治疗不孕症临床疗效。方法 107例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54例,应用u FSH治疗,B组53例,应用r FS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排卵率、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 A、B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1%、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率、妊娠率、OHS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尿促卵泡素为理想促排卵药,效果与瑞士产人重组促卵泡激素相当,但经济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5年19期)

徐仰英,甄秀梅,李蓉,陈立雪,刘平[9](2015)在《基因重组卵泡刺激素和高纯度尿促卵泡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治疗结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基因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和高纯度尿促卵泡素(HP-uFSH)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过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采用长方案的患者共5 608例,并将其按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用药的不同分为rFSH与HP-uFSH组,比较两组之间在用药时间、用药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激素水平、获卵数、胚胎情况、妊娠结局及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及活产率方面的差异。结果HP-uFSH组Gn用量及用药天数高于rFSH组,hCG注射日雌激素及黄体酮水平明显低于rFSH组,获卵数目、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明显少于rFSH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宫外孕发生率、流产率、活产率、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方面,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IVF治疗中,应用HP-uFSH促排卵作用相对较温和,但具有与rFSH等同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杨凡,黄虎,李屹晨,邓衡露,吴茂柏[10](2014)在《新型长效重组促卵泡素的纯化和性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用于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由于FSH的半衰期较短,需要频繁注射给药,因此制备长效FSH制剂一直是该类药物的研发方向。首次将来自绒促性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中的羧基端肽(carboxy-terminal peptide,CTP)和人免疫球蛋白G2(immunoglobulin G2,IgG2)Fc片段变体(vFc)与单链FSH有序连接,通过基因工程和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实现了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稳定表达,然后利用Protein A柱层析手段进行纯化,制备了新型重组FSH-CTP-vFc融合蛋白,同时分析了不同细胞培养时间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的理化性质和体内外活性。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纯化的FSH-CTP-vFc融合蛋白具有显着的体内生物活性,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该重组融合蛋白的半衰期是重组FSH的近10倍。这种新型长效重组FSH-CTP-vFc融合蛋白在临床上可大大减少注射次数和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4年02期)

重组促卵泡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重组促卵泡素β(r-FSHβ)与高纯度尿促卵泡素(HP-uFSH)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行IVF-ET长方案助孕的患者511例,按促性腺激素(Gn)种类不同,分为r-FSHβ组297例,HP-uFSH组2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FSH、LH、E_2值、Gn启动量、Gn用药天数、Gn总量、获卵数、MⅡ数、胚胎数、优胚数、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胚数、临床妊娠率、流产率、OHSS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FSH、LH、E_2值、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胚数、临床妊娠率、流产率、OHS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uFSH组Gn启动量、Gn用药天数、Gn总量高于r-FSHβ组,而获卵数、MⅡ数、胚胎数、优胚数较r-FSHβ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IVF-ET周期中,HP-uFSH和r-FSHβ具有相同的临床治疗结局,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无明显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组促卵泡素论文参考文献

[1].罗刚.毕赤酵母表达重组猪促卵泡素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

[2].张春花,谭小兰,滕晓,禤丽,余绍玲.重组促卵泡素β与高纯度尿促卵泡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8

[3].李湛军,李晶,张慧,梁誉龄,李懿.第1批重组人促卵泡素生物测定用国家标准品的制备与标定[J].中国新药杂志.2018

[4].陈鸿雨.重组促卵泡素-Fc融合蛋白的安全性评价[D].扬州大学.2017

[5].王义贤,谭季春.尿源性促卵泡素与重组促卵泡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影响的比较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

[6].吴茜雅,杨军,曾晓霞,吴淑卿.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与重组促卵泡素β在控制性超促排卵中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6

[7].张梦苑,卫茂玲,耿丽红,吕兴钰,李霞.高纯度人尿促卵泡素与基因重组促卵泡素对超促排卵周期影响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

[8].冀淑英.国产尿促卵泡素和瑞士产人重组促卵泡激素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5

[9].徐仰英,甄秀梅,李蓉,陈立雪,刘平.基因重组卵泡刺激素和高纯度尿促卵泡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治疗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5

[10].杨凡,黄虎,李屹晨,邓衡露,吴茂柏.新型长效重组促卵泡素的纯化和性质及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4

标签:;  ;  ;  ;  

重组促卵泡素论文-罗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