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主动脉弓动脉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力量之塔,Ⅲ型主动脉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主动脉弓动脉瘤论文文献综述
郭挺,韩莉,朱倩倩,徐菲,胡小铭[1](2019)在《力量之塔技术在合并Ⅲ型主动脉弓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力量之塔技术在合并Ⅲ型主动脉弓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8月~2018年8月介入栓塞治疗的合并Ⅲ型主动脉弓颅内动脉瘤22例。使用力量之塔技术建立导管路径栓塞颅内动脉瘤11例(实验组),使用常规导管系统栓塞颅内动脉瘤11例(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动脉瘤在栓塞术中导管稳定性、栓塞时间、动脉瘤致密栓塞率、术后复发率及脑梗死发生率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22例动脉瘤均成功栓塞,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栓塞术中导管稳定性高(81.82%vs 27.27%),栓塞平均用时短(61.82±11.34 vs 82.72±14.79)min,致密栓塞率高(90.91%vs 36.36%),术后脑梗死发生率低(9.09%vs 63.64%),术后复发率低(18.18%vs 44.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力量之塔技术辅助下栓塞合并Ⅲ型主动脉弓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导管稳定性高,手术时间短,致密栓塞率高,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技术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9年23期)
何敏,刘志强,刘艳龙,朱晓钢[2](2018)在《主动脉弓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及开窗术后支架移位致急性脑梗死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主动脉弓动脉瘤是主动脉病变中的一种严重血管疾病,是较少见的大血管病变之一。血管内修复是治疗主动脉弓病变的有效方法,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及原位开窗术是主动脉弓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主动脉弓血运重建的一种可行方法[1],在临床上广为运用。江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17日收治1例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及原位多处开窗术后,因支架移位导致左颈总动脉闭塞,继发急性脑梗死。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赵翠婷,孙阳,王永槐,李光源,孟平平[3](2018)在《二叶瓣合并右位主动脉弓动脉瘤及Kommerell's憩室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主动脉瓣二叶畸形(简称二叶瓣)是最常见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畸形之一,发病率在0.5%~2%之间。二叶瓣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升主动脉扩张是二叶瓣最常见合并证,其发病率约为20%~84%。但是,二叶瓣合并主动脉弓部异常非常少见。我们报道一例超声心动图结合CT血管造影(简称CTA)诊断二叶瓣合并右位主动脉弓动脉瘤,左锁骨下动脉异常及Kommerell's憩室的罕见病例。患者男性,38岁,因心前区疼痛3月余来我院就诊。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主动脉瓣由一大一小2个瓣叶构成。左心室长轴切面可见主动脉瓣关闭后呈一偏心性闭合线。左心室短轴切面可见二叶瓣较大者中央处有一嵴,该嵴指向左右冠状窦之间。多普勒超声提示主动脉瓣跨瓣压正常。冠状动脉起源与内径均正常。左心室舒张末期及射血分数亦在正常范围内。胸骨上窝切面可见主动脉弓部存在一动脉瘤,主动脉弓依次发出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以及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来源显示不清。为明确主动脉弓血管分支来源,进一步行CTA检查,结果提示右位主动脉弓合并主动脉弓动脉瘤。同时提示主动脉弓血管分支异常:左颈总动脉为主动脉弓部第一分支,随后依次为右颈总动以及右锁骨下动脉。食管前方降主动脉起始部可见一憩室,左锁骨下动脉起源于该憩室。该患者临床诊断为主动脉瓣二叶畸形(Ⅰ型,左右瓣叶融合)合并右位主动脉弓动脉瘤;左锁骨下动脉异常,Kommerell's憩室。由于该患者无外科手术指征,临床建议每半年复查以明确疾病的进展。对我院在过去6年内诊断为二叶瓣的患者进行回顾,仅此一例为二叶瓣合并右位主动脉弓动脉瘤,左锁骨下动脉异常及Kommerell's憩室。二叶瓣患者往往合并主动脉的畸形,单独采用一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常不能明确诊断。故在诊断二叶瓣畸形疾病时,应采用超声心动图结合CTA,以准确全面进行做出明确诊断。(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2-07)
许凌,尤庆生,林雷,蔡俊锋,周黎瑾[4](2018)在《主动脉弓部夹层动脉瘤治疗方法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综合评价叁类主动脉弓部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生存率,为弓部夹层手术提供相关临床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搜索在2004-2014年发表在Pub Med、Web of science、西文医学生物期刊叁个数据库中关于主动脉夹层弓部相关手术的文献,采用MINORS条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相关数据通过Stata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统计时采用并发症的发生率、生存率及95%可信区间(CI)进行结果描述。结果本Meta分析纳入文献共33篇,每篇文献病例数在21~411例之间,所有文献均采用回顾性研究。其中开放手术组7篇,支架组16篇,杂交手术组10篇。开放手术组:总NS并发症发生率为5.4%(95%CI:3.9%~7.0%);二次手术率为7.8%(95%CI:5.8%~9.7%);1年生存率为91.1%(95%CI:86.6%~95.7%);5年生存率为89.5%(95%CI:86.5%~92.6%);支架组:二次手术率为5.0%(95%CI:3.0%~7.0%);术后30d内死亡率为3.2%(95%CI:2.1%~4.2%);支架内漏发生率为64%(95%CI:5.0%~7.8%);1年生存率为91.3%(95%CI:89.4%~93.2%);5年生存率为79.1%(95%CI:76.2%~82.0%);杂交组:二次手术率为7.6%(95%CI:3.9%~11.2%);术后30d内死亡率为7.4%(95%CI:5.2%~9.7%);支架内漏率为6.9%(95%CI:4.7%~9.1%);1年生存率为84.9%(95%CI:81.6%~88.3%);5年生存率为73.9%(95%CI:68.3%~79.5%)。叁类手术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的合并:总NS并发症发生率为5.5%(95%CI:4.6%~6.5%);术后30d内死亡率为4.2%(95%CI:3.4%~5.0%);支架组和杂交组术后支架内漏发生率为6.5%(95%CI:5.3%-7.7%);总的1年生存率为88.8%(95%CI:86.5%~91.1%);5年生存率为79.4%(95%CI:74.4%~84.5%)。结论开放手术对夹层的治疗效果显着,有较高的远期生存率,适合年龄较轻、基础疾病少、主动脉瓣及弓部病变严重的患者。介入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早期疗效好,尤其适合高龄、基础疾病多,有足够锚定区的弓部夹层患者。杂交手术是对于高龄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而不能耐受体外循环或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患者较为安全的手术方式,适合全身情况较差、锚定区不足的弓部夹层患者。(本文来源于《老年医学与保健》期刊2018年04期)
李莉锦,滑少华,尹静[5](2016)在《超声诊断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38岁。咳嗽1月,胸背部疼痛3d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创伤、感染等病史。超声心动图:升主动脉内径约33 mm,主动脉弓处可见一瘤样凸起,瘤腔大小约66mm×45mm,与主动脉弓相通,开口处内径约12 mm,瘤体周边可见不规则低回声附着,彩色多普勒显示瘤体内双期双向血流信号(图1);提示:主动脉弓处异常瘤样凸起并瘤体内血栓形成。主动脉全程CTA(图2):主动脉弓处可见一假性动脉瘤,大小约54 mm×65 mm,瘤口大小(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10期)
谢鑫,莫伟[6](2016)在《1例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患者综合护理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是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形成血肿,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部,病因可为创伤或动脉硬化。病例报告多见于误食鱼刺或异物使食管穿孔,造成严重的感染等并发症,发病时间越长(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下旬刊)》期刊2016年10期)
石璨,陈昕,郭洁,杨军[7](2016)在《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病例男,63岁,主因声音嘶哑1个半月,咳嗽伴背部疼痛5天为主诉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最高200/145 mm Hg(1 mm Hg≈0.133 k Pa),糖尿病史5年,双侧脑梗病史5年。经胸超声心动图所见:主动脉弓左外侧可见一无回声区,与主动脉弓有沟通,沟通口径约为9 mm,并可见往返于动脉与无回声区之间的血流信号。胸腹主动脉CTA显示:主动脉弓左上壁明显增厚,呈团块状,其内可见团状造影剂,与主动脉腔径一短颈相连,造影剂密度略低于主动脉腔内,颈宽约1.0 cm,邻近(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6年09期)
王小龙,方颖慧,王茜,付志达,魏新广[8](2016)在《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术中灌注效果的监测与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术中单泵双管灌注期间的血液灌注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4月我院实施主动脉弓全弓置换手术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9例、男28例,年龄19.0~72.0(48.1±10.8)岁。患者术中体外循环均采用单泵双管灌注,采用血流检测仪进行上、下半身灌注管路流量监测,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血氧饱和度(rSO_2)监测装置实时监测脑组织内的灌注状况。结果 37例患者总体体外循环(CPB)时间为136.0~277.0(195.8±40.5)min,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为5.0~35.0(21.6±5.6)min。降、复温阶段腋动脉插管流量约占全身灌注管路灌注流量的31.5%~40.8%。2例患者停循环期间rSO_2监测和大脑中动脉血流显着低于术前,提高灌注流量至15.0 ml/(kg·min)后监测指标恢复,患者顺利康复;2例类似病例未处理,术后1例死亡,1例有脊髓并发症。结论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术中体外循环单泵双管灌注技术合理有效,脑灌注监测有助于发现术中灌注异常。(本文来源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刘元庆,盛国太[9](2016)在《杂交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动脉瘤2例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杂交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瘤的方法。方法 2013年至2014年我院2例病例主动脉弓部瘤实行经颈部横切口,行头臂动脉搭桥+主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 2例病例均成功完成头臂动脉搭桥+支架腔内隔绝术,释放支架后即行主动脉造影证实主动脉弓部瘤完全封闭、无内漏,人工血管桥通畅。出院前及术后3月复查主动脉双源CTA示支架位置良好,桥血管通畅。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心血管重要事件发生。结论杂交手术为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相对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2016年04期)
梁奕,胡庆华,梁小萍,杜柏林[10](2015)在《右位主动脉弓合并永存寰前节间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儿女,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头部后仰,继而出现双上肢强直,不自主抽动,持续数秒后自行缓解,每日发作次数不等。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体检:体温37℃,血压120/74 mm Hg,心率88次/min,窦性心律不齐,心脏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神智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为3 mm,光反射存在,双侧眼球运动正常,伸舌居中,(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5年12期)
主动脉弓动脉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动脉弓动脉瘤是主动脉病变中的一种严重血管疾病,是较少见的大血管病变之一。血管内修复是治疗主动脉弓病变的有效方法,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及原位开窗术是主动脉弓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主动脉弓血运重建的一种可行方法[1],在临床上广为运用。江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17日收治1例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及原位多处开窗术后,因支架移位导致左颈总动脉闭塞,继发急性脑梗死。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动脉弓动脉瘤论文参考文献
[1].郭挺,韩莉,朱倩倩,徐菲,胡小铭.力量之塔技术在合并Ⅲ型主动脉弓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9
[2].何敏,刘志强,刘艳龙,朱晓钢.主动脉弓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及开窗术后支架移位致急性脑梗死1例报告[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3].赵翠婷,孙阳,王永槐,李光源,孟平平.二叶瓣合并右位主动脉弓动脉瘤及Kommerell's憩室一例[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4].许凌,尤庆生,林雷,蔡俊锋,周黎瑾.主动脉弓部夹层动脉瘤治疗方法的Meta分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8
[5].李莉锦,滑少华,尹静.超声诊断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
[6].谢鑫,莫伟.1例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患者综合护理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
[7].石璨,陈昕,郭洁,杨军.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1例[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
[8].王小龙,方颖慧,王茜,付志达,魏新广.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术中灌注效果的监测与评估[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6
[9].刘元庆,盛国太.杂交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动脉瘤2例报道[J].江西医药.2016
[10].梁奕,胡庆华,梁小萍,杜柏林.右位主动脉弓合并永存寰前节间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