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关中现代民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观众民居,建筑,设计,传统
关中现代民居论文文献综述
程露[1](2018)在《关中民居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建筑说带保护,而这其中,又是以关中民居的建筑奇特为其中的代表之一。关中民居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风格别具一格,他们当中的建筑院落风格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也是我国珍贵建筑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8年91期)
杨梦娇[2](2018)在《关中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科学化模式与现代设计应用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各国绿色建筑相关文件政策的颁布及我国住建部于2016年提出的八字(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方针,绿色建筑引起了建筑师的关注;同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民居在人类社会发展和变迁中正走向一条自我转变、自我更新的道路,且相关数据表明,民居建筑占建筑能源消耗的绝大部分,因此倡导传统民居进行绿色节能设计成为其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主流趋势,而如何使传统民居在保留地域特色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建筑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中传统民居是在适应地方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建筑形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绿色智慧,因此在“十叁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专项子课题“西北荒漠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1的支撑下,本论文以关中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实态调研后,从中心、基座、结构、屋顶与外部空间方面归纳提取关中传统民居的建筑原型,进而结合气候生态分区的建筑设计要求,运用计算机模拟软件(Ecotect、Phoenics、Dest),采用绿色性能模拟分析方法与多学科交叉协同理论方法从规划选址、建筑单体与营建技术叁个层面归纳总结关中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的科学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关中本土典型的现代设计案例进行解读、评析,提炼其对传统民居文化绿色的传承与创新点,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更新改进,以进一步明晰关中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的科学化、技术化途径及其现代设计应用方法,为相似地区的现代文化绿色协同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8-06-11)
刘娟娟[3](2016)在《浅谈关中民居传统文化的认识——现代居住建筑“南山庭院”的传统文化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化的居住建筑早已脱离了传统居住建筑的传统概念,别墅概念的引入,使人们得到了更为舒适的生活、起居条件;然而,传统的居住建筑的功能特性与文化形象的形成,具有独特的魅力。"南山庭院"工程设计首先把陕西关中的传统民居的传统文化结合与现代居住建筑中,在西安当地取得了示范性效应,被普遍认可。(本文来源于《陕西建筑》期刊2016年08期)
张旭[4](2014)在《关中传统民居门窗型制及其现代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其中门窗作为民居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处于特定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历史渊源以及民俗文化,而且由于其自身拥有采光、通风、隔音、防盗等多种功能,以致在建筑形态,建筑空间,室内光影及建筑周边环境等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传统关中民居门窗是关中历史文脉的写照,更是濒临消失的文化瑰宝。针对当今大多数现代关中民居设计方案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局限性,新建村落面貌趋于雷同与无序蔓延,使得传统乡土环境恶化、传统村落风貌支离破碎、传统民居精髓遭到摒弃、传统历史文化逐步丧失。本论文主要从传统关中民居门窗出发,通过对传统形式语言的保留与重新塑造的实例调研与分析,来探讨归类关中民居门窗的型制,目的是在其指导下寻求个性化的艺术形式与传统的回归。最终为提出有现实意义的关中民居门窗设计方法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有效途径。本篇论文包括六个部分内容:一、提出问题:明确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背景,理解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总结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二、基础分析:首先,通过网络搜索、书籍查阅和实地调研等方式,从文化性、地域性、文脉性宏观的分析了关中民居门窗形成的背景。叁、实例调研:分区域与类型搜集关中地区的优秀民居建筑实例,并加以整理,初步的概括了解关中民居门窗在传统与现代创作中的基本手法。四、型制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传统关中民居门窗型制进行研究,通过功能属性、开启方式、窗棂构成、艺术装饰等具体方面来分析总结,使得到的相关结论更好更方便的利用到现代关中民居建设当中。五、项目实践:结合合阳县灵泉村35户新民居建筑设计,将归纳分析得出的理论研究付诸于实际项目的实践之中,重新审视门窗与整个项目过程中的规划设计、组团设计、单体设计、院落设计、功能房间设计各个层级的关系,为当今关中地区的新民居建筑创作提供一套完整的参考思路。六、总结问题:总结以上的理论与实践,为进一步解决关中传统民居门窗的现代继承和创新问题提出建议;并分析研究还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今后的探索提供一定的资料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李照,徐健生[5](2013)在《关中传统民居现代传承中的“抽象—隐喻”创作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中传统民居作为民族传统建筑的瑰宝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对关中传统民居进行现代传承的实践也已经成为地域性建筑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在这一方向的具体操作中"抽象一隐喻"创作模式是被当代建筑师所广泛采用的创作行为典型模式之一,因此,本文旨在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详细阐述该模式的成因、原理、特征与局限,进而提出其相应的改进原则,为关中传统民居的现代传承实践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3年12期)
许岩,储若男[6](2013)在《关中传统民居的现代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结合关中本土建筑师在关中地区建设地域特色新式乡土建筑的实践经验,对传统民居建筑向现代转型的原则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与提出建议,并对关中地区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农村住宅项目进行实例分析,探索了地域特色新农村建设的一些可行性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3年23期)
徐健生,李志民[7](2012)在《关中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及其现代传承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一体化作为当代文化的强势语境,己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全球各地的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冲击。作为城市和建筑个性的地域文化面临着逐渐衰落和消亡的危险。那么,在这种语境下如何保护、继承和发展地域建筑文化成为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该文以关中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了关中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结合本人所参与的相关工程实践创作提出了对其现代传承的有效策略,进而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出相关的初步探索。(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2年09期)
郭佳毅[8](2012)在《关中民居文脉在现代建筑中的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主要从关中传统民居聚落与民居建筑单体的研究出发,着眼于传统文脉建筑在当代传承中的研究,以传统文脉内涵的文化性、地域性与时代性为理论依托,分析和研究关中传统民居聚落及建筑的的实际情况,并最终为当代传统关中民居文脉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延续及建筑设计指明方向。本文从理论、分析、调研、实例四个方面展开,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进行实际项目例证并得出结论。首先,在对传统文脉内涵的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传承文脉的新见解;其次,对关中民居聚落及建筑的传统文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进行分析阐释;再次,通过相关实例研究探索关中民居在现代应用中的文脉传承途径;最后,通过亲身参与的实际项目对传承途径进行例证并总结经验。整个研究对关中民居的现代传承的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全文一共有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课题的背景和来源,论述了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列举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内容和方法。第二章以建筑的文化性、地域性及时代性为基础,提出了传统建筑文脉传承的新观点,并作为研究关中民居聚落及建筑的传统文脉传承的理论依据和桥梁。第叁章在前文的理论基础上,对关中地区民居聚落文脉的文化性、地域性及时代性进行宏观分析,得出传统民居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为实际建筑创作点亮明灯。第四章针对传统关中民居聚落及建筑进行微观的研究,包括空间布局、建筑形体与细部、结构构造模式及传统生态设计。通过分析得出传统关中民居聚落及建筑的特征,为实际建筑创作奠定基础。第五章搜集现有传统建筑文脉传承的优秀建筑实例,按照建筑叁个特性的具体传承特点分类并加以评析,从实例中提取传承的有效途径以指导实践。第六章选取笔者在研究生阶段所参与的实践项目——西安税务学校设计为案例,从整体布局与空间环境、平面形式与功能布局、立面形式与建筑形体、结构体系与细部构造、语言符号与材料色彩这五个方面分析与论证关中民居文脉传承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处理手法。第七章对传统文脉的传承实践过程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2-05-01)
高伟[9](2011)在《西安现代建筑创作中对关中民居特征的继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科技和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使得地域文化的趋同化日益扩大,地域传统文化日渐消退。近年来,地域性建筑文化逐渐被建筑界所重视,在如今的全球化语境下,它成为观察、思考建筑问题的现实背景和切入点。因而,我国建筑师应该去积极、有效地保护、继承和发展我们的地域建筑文化。陕西关中地区,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称,是一片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文明的地域空间。正是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独具特色的地域乡土文化,从而形成了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关中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关中传统民居历经悠久而漫长的发展过程,凝聚了历代关中人民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智慧结晶。因此,西安地区的当代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当去考虑所在地区的地域性与建筑的“此时此地”性,在古老的关中传统民居中发现其特征的精髓,加以继承与发展,并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创作中。本文将关中传统民居与现代建筑案例相结合,研究其内在联系、初步探索西安现代建筑创作中对关中传统民居特征的继承与发展。文章首先对关中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建筑造型、建筑材料以及细部装饰等方面特征要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对国内传承民居特征的优秀现代建筑实例进行了实地调研与深入解析,分析了现阶段现代建筑设计中继承传统民居特征的设计思路与方式。其次,论文结合西安实际项目案例,较为全面地分析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对关中传统民居特征要素进行继承与发展。最后,文章结合个人观点,对继承与发展关中传统民居特征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加以总结、评价与反思。(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1-03-01)
蒋巍[10](2010)在《浅谈关中传统民居的现代适应性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关中在新农村住宅建设中,要运用现代设计理念,采用关中地区适宜性技术,即使用改良后的地方材料、地方技术进行新住宅建设,降低建造成本,体现地域建筑传统风貌。(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0年05期)
关中现代民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各国绿色建筑相关文件政策的颁布及我国住建部于2016年提出的八字(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方针,绿色建筑引起了建筑师的关注;同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民居在人类社会发展和变迁中正走向一条自我转变、自我更新的道路,且相关数据表明,民居建筑占建筑能源消耗的绝大部分,因此倡导传统民居进行绿色节能设计成为其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主流趋势,而如何使传统民居在保留地域特色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建筑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中传统民居是在适应地方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建筑形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绿色智慧,因此在“十叁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专项子课题“西北荒漠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1的支撑下,本论文以关中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实态调研后,从中心、基座、结构、屋顶与外部空间方面归纳提取关中传统民居的建筑原型,进而结合气候生态分区的建筑设计要求,运用计算机模拟软件(Ecotect、Phoenics、Dest),采用绿色性能模拟分析方法与多学科交叉协同理论方法从规划选址、建筑单体与营建技术叁个层面归纳总结关中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的科学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关中本土典型的现代设计案例进行解读、评析,提炼其对传统民居文化绿色的传承与创新点,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更新改进,以进一步明晰关中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的科学化、技术化途径及其现代设计应用方法,为相似地区的现代文化绿色协同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关中现代民居论文参考文献
[1].程露.关中民居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J].考试周刊.2018
[2].杨梦娇.关中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科学化模式与现代设计应用评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3].刘娟娟.浅谈关中民居传统文化的认识——现代居住建筑“南山庭院”的传统文化表达[J].陕西建筑.2016
[4].张旭.关中传统民居门窗型制及其现代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5].李照,徐健生.关中传统民居现代传承中的“抽象—隐喻”创作模式[J].建筑与文化.2013
[6].许岩,储若男.关中传统民居的现代转型[J].中外企业家.2013
[7].徐健生,李志民.关中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及其现代传承初探[J].华中建筑.2012
[8].郭佳毅.关中民居文脉在现代建筑中的传承[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9].高伟.西安现代建筑创作中对关中民居特征的继承与发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10].蒋巍.浅谈关中传统民居的现代适应性转型[J].新西部.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