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论文-邱晨

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论文-邱晨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甘蓝田,菜青虫,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干扰控制作用

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论文文献综述

邱晨[1](2009)在《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对菜青虫控制作用及对天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几种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对菜青虫的干扰控制作用及对甘蓝田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对菜青虫的干扰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茼蒿、菠菜、韭菜、洋葱、大蒜、芹菜、香菜、辣椒(植株)、番茄(青果)等9种非十字花科蔬菜植物提取物对菜青虫成虫产卵均有明显的忌避作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依次为:0.3768、0.4586、0.5404、0.3778、0.3681、0.3461、0.3434、0.3403和0.3492。对菜青虫卵存活和幼虫取食的干扰控制作用总体上小于对成虫产卵的忌避作用。上述9种非十字花科蔬菜植物提取物对菜青虫种群的干扰控制作用分别达到0.0965、0.1289、0.3880、0.1810、0.1166、0.1477、0.1955、0.1608和0.5570,即对菜青虫种群的控制作用分别达到90.35%、87.11%、61.20%、81.90%、88.34%、85.23%、80.45%、83.92%和94.43%。2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对甘蓝田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茼蒿提取物处理对甘蓝田捕食性天敌群落影响较小,群落总个体数、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等群落特征指数与对照处理相比仅略有下降,天敌总个体数的下降与害虫数量的下降有一定关系。大蒜提取物处理对甘蓝田捕食性天敌群落有一定影响,群落总个体数、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等群落特征指数与对照处理相比有明显下降。3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对甘蓝田益害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茼蒿提取物和大蒜提取物处理甘蓝田益害比始终高于对照处理,说明使用上述两种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防治菜青虫,有助于保护和加强甘蓝田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邱晨,吴晓峰,张立洋,缪勇,马小蕊[2](2009)在《几种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对菜青虫的干扰控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9种非十字花科蔬菜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种群的干扰控制作用。结果表明:9种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对菜青虫成虫产卵都有较好的忌避作用,但对卵和低龄幼虫的毒杀作用不明显。其中茼蒿、大蒜和番茄对菜青虫种群的干扰控制作用较好,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达到0.0965、0.1166和0.0557,即控制效果分别达到90.35%、88.34%和94.43%。(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09年01期)

吕静,陶文沂,程景才,张家骊[3](2007)在《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6320(主要含异硫氰酸酯)的抗肿瘤活性。体外实验应用MTT法、观察细胞形态、测定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观察提取物6320对不同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建立小鼠B16实体瘤模型来考察提取物6320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提取物6320在体内外均可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及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但有可能对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吕静[4](2006)在《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食用十字花科蔬菜能降低人类前列腺癌、肺癌、膀胱癌、食道癌和结肠癌等的患病危险。异硫氰酸酯是天然存在于十字花科蔬菜中的硫代葡萄糖苷的降解产物。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异硫氰酸酯可通过选择性地使阶段Ⅰ酶失活和诱导阶段Ⅱ酶的表达,影响致癌物在体内的代谢,而表现出防癌抗癌活性。本论文系统研究了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6320(主要为异硫氰酸酯)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其抗肿瘤机理。采用MTT法检测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抗瘤谱,以及对人正常肝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提取物6320能显着抑制体外肿瘤细胞的增殖,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提取物6320对不同的肿瘤细胞株的IC50为9~28μmol/L,治疗指数为3~10。但是发现提取物6320对人正常细胞表现一定的毒性,导致治疗指数相对减小。提取物6320对不同的肿瘤细胞表现出广谱的抑制作用,其中对B16最为敏感。体内实验通过建立小鼠B16实体瘤模型来考察提取物6320的抗肿瘤作用,包括称取瘤重、测定肿瘤生长曲线。结果显示,给药途径为灌胃时,提取物6320能明显抑制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给药组比阴性对照组,瘤体积生长速率慢,且瘤体积小。当给药剂量为120mg/kg/d时,抑瘤率为57.61%,与阳性对照组(CTX),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也发现提取物6320对实验组小鼠有毒性,当给药剂量为120mg/kg/d时,体重明显减轻,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脾脏指数有显着性差异,但对胸腺指数则没有影响。初步的机理研究揭示了提取物6320通过诱导B16细胞凋亡起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经提取物6320作用48h后的B16细胞,其细胞形态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经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在低浓度时部分消失,而在高浓度完全消失,细胞表面光滑,细胞膜皱缩外突形成小泡,并进一步脱落成为凋亡小体。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提取物6320作用后的B16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给药浓度为2.5、5、7.5μmol/L,凋亡率分别为3.4%、8.2%、11.9%,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给药组的B16细胞相对聚集在S期,可能阻止B16细胞由S期向G2/M期的转变从而阻止了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06-06-01)

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9种非十字花科蔬菜乙醇提取物对菜青虫种群的干扰控制作用。结果表明:9种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对菜青虫成虫产卵都有较好的忌避作用,但对卵和低龄幼虫的毒杀作用不明显。其中茼蒿、大蒜和番茄对菜青虫种群的干扰控制作用较好,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达到0.0965、0.1166和0.0557,即控制效果分别达到90.35%、88.34%和94.4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论文参考文献

[1].邱晨.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对菜青虫控制作用及对天敌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09

[2].邱晨,吴晓峰,张立洋,缪勇,马小蕊.几种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对菜青虫的干扰控制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9

[3].吕静,陶文沂,程景才,张家骊.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7

[4].吕静.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6

标签:;  ;  ;  ;  

非十字花科蔬菜提取物论文-邱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