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宇飞(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112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早期2W程序康复法中,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在我院AMI病例中随机抽取5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早期运动康复组(以下简称“对照组”)25例,早期运动康复及心理护理组(以下简称“实验组”)25例。采用改良巴氏评定表评估AMI病生活自理能力,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简明生活质量测定表(WHOQOL-BRIEF)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自我评估。结果:实验组AMI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明显,QOLQ得分较高。结论:在早期运动康复中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AMI患者的生活质量,在AMI患者早期康复程序中,应重视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理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6-0209-02
1.前言
AMI系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目前随着对AMI康复护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证明早期程序康复与传统4W程序康复法相比较,不但安全可行,还可以节省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1]。当AMI发生后,早期活动可以减少患者对疾病的忧虑,缓解精神压力,提高生活质量,但没有充分的资料证明,单纯早期运动能独立改善患者的后期生活质量[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以来,现代医学研究越来越多的开始从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三个方面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本文通过探讨AMI患者早期程序运动康复、心理护理对AMI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必要性。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入的AMI患者。50例研究对象均符合WHO制定的心肌梗死诊断标准。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
2.2实验方法两组研究对象均按AMI常规处理,给予肝素、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住院时间均为3-6周。对照组在住院前两周,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执行早期运动康复[3]。第1-2天,绝对卧床,进食、排便、洗漱、翻身等护士协助,作四肢关节被动运动;第3天,卧床,作四肢关节主动运动,完成部分生活自理;第4天,床边垂吊双下肢,日数次;第5天,床边坐椅3次/天。30min/次,在别人辅助下在室内慢步,2次/天,10min/次;第6-10天,在走廊慢步走动,3-4次/天,10-15min/次;第11-14天,缓慢登楼梯,级数逐渐从5级、10级增至1-2层楼梯,院内散步2次/天,10-15min/次。实验组在住院前两周之内严格按照对照组的早期运动康复内容进行康复同时给予综合性心理护理[4]。第1-3天,向患者介绍康复计划,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心理;第4-6天,及时对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征象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心理问题;第7-10天,耐心倾听患者倾诉,解答患者对疾病的问题,利用轻音乐等外界因素干预,集体性心理护理等放松手段帮助建立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第11-12天,向家属交代病情,明确家庭护理在远期AMI患者中康复的作用;第13-14天,再评估患者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护理。
2.3生活质量评估[5]采用改良巴氏评定表评估AMI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包括日常洗漱、穿衣吃饭、两便自理、日常活动等10个方面问题,总分为100分,96-100分:生活完全自理;50-95分:生活基本自理;5-49分:有部分自理能力;0-5分:无自理能力。采用WHO制定的简明生活质量测定表在出院时对AMI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自我评估。患者在主观感受、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五方面进行评分,5分:很满意或能够独立完成;4分:满意或独立完成略显不足;3分:一般生活任务需要在一定的帮助下完成;2分:不满意或需要较多的帮助;1分:很不满意或不能完成。
3.结果
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对照组完全自理占40%;基本自理占28%;部分自理占20%;无自理能力占12%。实验组完全自理占60%;基本自理占32%;部分自理占20%;无自理能力占4%。两组比较恢复完全自理能力的患者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生活自理能力评分(-x±s)
组别n完全自理基本自理部分自理无自理能力
对照组2510753
实验组2515◆85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生活质量自我评估:在自我评估问卷中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所涉及的五方面问题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者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2生活质量自我评估(-x±s)
组别n主观感受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
对照组252.12±0.252.61±0.162.44±1.102.91±0.232.65±0.26
实验组253.42±0.303.50±0.123.61±0.863.58±0.413.43±0.2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和结论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现代医疗工作中的应用被逐步重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看病的过程中不止满足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更重要的是医生对患者的态度以及重视。现代医学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医患的重视。当患者罹患某种疾病是,往往表现出焦虑、恐惧、郁闷等情绪。尤其在AMI患者中,因为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常常伴有针刺样的心肌痛,患者往往对其产生恐惧,抑郁等情绪,甚至有的患者表现出濒死感,一旦预后不良,造成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患者常对生活表现出绝望,产生自杀倾向,这种一系列的应激性的情绪反应,严重影响疾病的转归。作为护理人员在AMI患者治疗过程中,除了要熟练的掌握护理技术,还要处理好护患关系,用得体的语言、体贴的关怀、耐心的讲解使护患关系保持融洽,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有研究表明AMI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异常状态,其中焦虑占有心理障碍患者的80%,焦虑反应重于抑郁反应[6]。情绪障碍时影响AMI患者康复的重要心理因素,由于这些心理因素的存在患者常常表现为情绪反应过强造成交感神经兴奋,往往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多,从而进一步诱发心肌供血不足,心律失常甚至猝死[7]这就要求我们在AMI患者中,在做早期程序运动康复治疗的同时更应该监控患者的心理,同时由于患者的个体、性格、性别、年龄的差异不同,个体之间心理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及时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
对AMI患者进行运动康复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周期、节约医疗费用、改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因此在AMI患者早期康复程序中,应重视心理护理的必要性。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自身语言多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多与患者交流,做患者的倾诉对象,在治疗过程中让患者对AMI有系统的了解,使患者和家属明确AMI的早期康复训练的意义。消除紧张心理和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消除不良刺激,避免激动,保证充分的休息。通过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舒适的医疗环境,人性的心理治疗,适度的精神鼓励,让患者早日康复,有一高水平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霞,武文瑕.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探讨[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2,16(3):237-239.
[2]张宝慧.心脏康复运动研究的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0.9(1):85-87.
[3]冯德辉,杨彬.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程序康复安全性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
8(9):1604-1605.
[4]刘在治,于锡香.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理康复[J].现代康复,1998,2(6):548-549.
[5]李福胜,王静.早期程序康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生活质量可行性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2004,2(3):176-177.
[6]曹美琴.急性心肌梗塞不良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36(1):71-72.
[7]陈建平,顾卫平,杨丽春,等.冠心病病人情绪障碍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3):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