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霞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近3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急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护理开展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02例,针对病例的急诊护理措施开展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护理后临床表现良好79例(77.5%),一般19例(18.6%),较差4例(3.9%),总有效率96.1%,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改善效果。结论:慢阻肺患者临床危险程度较高,开展急诊护理时应着重症状纠正以及用药干预等相关措施,依次来提高治疗预后效果,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诊护理;回顾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性反应有关[1]。目前,全球范围内由于慢阻肺原因致死率较高,症状急性加重是影响慢阻肺疾病状态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慢阻肺患者健康状况下降,生存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2]。本研究针对本院近3年收治患者的急救护理开展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其临床护理的最佳方案,现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慢阻肺患者,其中男63例,女39例,年龄43~92岁,平均(68.1±5.8)岁。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3],其中慢性支气管型59例,肺气肿型43例,合并呼吸衰竭16例,肺源性心脏病11例。
1.2护理方法
1.2.1症状干预
1.2.1.1咳嗽、咳痰
密切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详细记录痰液的色、量、性质等情况,以及正确收集痰标本并及时送检,为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痰液较深不易咳出者给予有效指导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胸部叩击法:餐前开展,顺序为从肺底到肺门,从肺尖到肺门,从肺外侧到内侧,叩击同时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和咳嗽、咳痰,每次叩击15~20分钟。②体位引流:按病灶部位,取适当体位,使病变部位的支气管开口向下,利用重力,咳嗽、胸部叩击,将分泌物排出。每次10~15分钟,引流时间在早餐前1小时、晚餐前或睡前进行。③指导有效的咳嗽,减少体力消耗及气道的损伤。每2~4小时进行数次轻咳,将痰液咳至咽喉部,然后深呼吸、屏气数秒钟后进行爆发性咳嗽,将痰液咳出。④对无力咳嗽者,在进行翻身叩背、雾化吸入后要及时吸痰。
1.2.1.2咯血
确保绝对卧床休息,尽量避免搬动病人,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若已知病变部位则采取患侧卧位,既减少肺的活动有利于止血,同时也可避免窒息与血流流向健侧。观察咯血后的体温变化与呼吸状况,及时发现吸人性肺炎和肺不张并予以处理。若咯血突然减少或中止,同时出现胸闷、憋气、烦躁、大汗淋漓、皮肤发绀,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即可判断有窒息的可能。应在通知医生的同时,立即使病人处于头低脚高俯卧位,头稍后仰,轻叩背部将血咯出。如效果不明显,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吸出血块,缓解气道受阻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针对有窒息先兆患者采用体位引流、气管切开插管、持续吸氧及建立静脉通道等措施。
1.2.1.3呼吸困难
开展呼吸训练,①缩唇呼吸:让病人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将嘴唇缩成吹口哨状,气体从缩窄的口唇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之比为1:2或1:3。②腹式呼吸:病人取坐位或立位,吸气尽力鼓腹,胸部不动。呼气时尽力收腹,将气呼出,每分钟7~8次,每次10~20分钟,每天做2次,并将缩唇呼吸融入其中,调动通气的潜力,增加呼吸运动的力量和效率。同时给予合理氧疗,氧疗时氧流量不可过高,一般为1~2L/min,浓度不可过大,一般为24%~30%。氧疗时注意观察病人呼吸困难是否减轻及发绀缓解情况。
1.2.2用药的护理
1.2.2.1抗生素
慢阻肺患者因反复感染而长期应用抗生素,应根据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因此应做好痰培养标本的留取。用药后应注意观察体温是否下降,咳嗽、咳痰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痰的颜色是否改变,肺部哕音是否减轻或消失,注意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
1.2.2.2止咳祛痰药物
服用糖浆类止咳祛痰药物应注意在饭后服用并不再饮水,从而发挥其药理作用。痰多者不可服用单纯止咳药物,应以化痰祛痰为主,用药注意经常变换体位以利于咳痰,不可因变换体位后咳嗽加剧而固定于一个姿势,因其不利于痰液排出,延缓疾病的康复。
1.2.2.3解痉平喘药物
茶碱类药物容易引发部不适、心动过速、抽搐、失眠等不良反应,引起的不良反应与其血药浓度水平密切相关,且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应严格掌握用药浓度及药物的滴速。
1.3疗效标准
护理后根据临床标准,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估。良好:精神和食欲恢复正常、痰无或偶见、呼吸平稳、无发热、血常规正常、能参加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一般:精神面貌和食欲好转、痰量<10mL/d、呼吸尚平稳,稍活动后有气促、血常规接近正常或稍高;较差:胸闷气促无好转、仍有低热、痰量>20mL/d、白细胞总数和中性数值较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本组患者护理后临床表现良好79例(77.5%),一般19例(18.6%),较差4例(3.9%),总有效率96.1%,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改善效果。
3讨论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多有年龄大、反复发作,感染不易控制,疾病迁延不愈,治疗效果差的特点[4]。该病病情反复多变,可导致患者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状态,并降低其生活质量。发病期间患者也容易表现明显的焦虑、绝望等负性心理,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进而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也需给予耐心疏导及强化健康教肓,使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有较清楚的认识,加强保健、克服不良生活习惯、预防感染、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本院针对患者开展的急诊护理中主要包括症状纠正干预以及临床用药干预,通过相关措施来缓解病患临床症状与体征,彻底纠正咳嗽、胸闷、气促、缺氧等症状,并积极降低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本组患者护理后临床表现良好79例(77.5%),一般19例(18.6%),较差4例(3.9%),总有效率96.1%,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改善效果。证实通过相关急诊护理措施可良好改善病患状态,具有积极促进治愈的效果。
综上所述,慢阻肺患者临床危险程度较高,开展急诊护理时应着重症状纠正以及用药干预等相关措施,依次来提高治疗预后效果,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蔡映云,徐京,柳启沛,等.饮食补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6,8(19):103.
[2]吴洁,左志通.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0):4028.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4]施焕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M].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2006:229-312.
[5]郝建,彭晓露,陆学丹,等.COPD患者伴肺性缺氧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8):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