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心血管病应从儿童开始(论文文献综述)
刘一君[1](2021)在《内蒙古自治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了解高危人群检出特征,通过干预前后的调查和随访,了解高危因素变化情况,了解高风险人群变化情况,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6-2018年采用分层整群抽取内蒙古自治区年龄在35-75岁的58861名常住居民进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初筛调查,对筛查出的高危对象进行高危调查、综合干预和随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线调查(人口学特征、疾病史与治疗史),体格检查(血压、心率、身高、体重、腰围测量),实验室检查(血糖和血脂检测),心血管健康状况(吸烟、饮酒、体力活动、膳食情况等)等。具体干预办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利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预测模型(China-PAR)进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10年发病风险评估,利用干预前后高风险人群变化情况来评价干预效果。利用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干预效果影响因素。结果(1)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和肥胖、吸烟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调查人群中,各危险因素检出率分别为51.0%、31.5%、19.1%、67.3%、25.5%。(2)我区居民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升高;蒙古族人群超重肥胖率高于汉族;城市居民、高收入人群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率、超重和肥胖率较高;农村居民、低文化程度、低收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3)高危人群检出率28.1%。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加检出率增长,城市高于农村,随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上升检出率下降。(4)心血管有关疾病干预取得良好效果。高血压比例从干预前的83.9%下降到干预后的50.1%;血脂异常比例从干预前的45.8%下降到干预后的40.3%;糖尿病比例从干预前的26.3%下降到干预后的17.2%;超重和肥胖比例从干预前的77.1%下降到干预后的67.9%。(5)生活方式干预取得良好效果。不吸烟比例从干预前的77.3%上升到干预后的83.3%;饮酒过量比例从干预前的6.2%下降到干预后的3.3%;身体活动不足比例从干预前的76.2%下降到干预后的65.4%。(6)膳食干预取得良好效果。杂粮、新鲜蔬菜、新鲜水果、豆制品摄入不足比例,畜肉类及制品、腌制蔬菜摄入过量比例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7)全体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高风险比例从干预前的56.0%下降为干预后的32.2%,下降了42.5%。高风险人群相对下降比例男性高于女性,蒙古族高于汉族,城市高于农村,随年龄增长变低,随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上升变高,不同职业人群工人最高,行政事业次之,农民最低。(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BMI值、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的增加,干预效果更佳的可能性减小;男性干预效果好于女性;城市干预效果好于农村;杂粮、水果摄入充足的干预效果好于摄入不足。结论我区心血管病发病风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古自治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实施地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干预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
马玲[2](2021)在《不同身体活动量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及风险评价》文中提出目的以不同身体活动量(physical activity,PA)分组,比较各组间肥胖、血压偏高、高血糖、血脂异常发生率,了解宁夏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危险因素的检出情况及身体活动对其的影响。并且根据代谢综合征、高CVD风险评分、CVD危险因素聚集对儿童青少年心血管风险进行评价,探讨PA、肥胖及中心性肥胖与心血管风险间的相关关系。比较不同PA时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分别用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和腰高比(WHtR)筛查心血管风险的切点值,验证已有研究对四种指标筛查能力强弱的判断。为预防儿童青少年发生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宁夏两市随机抽取小学、初中、高中共15所,按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共选取基线样本5664人(男生2792人,女生2872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采集血清样本2074份进行实验室检测。采用代谢综合征、高CVD风险评分、CVD危险因素聚集的方法进行CVD风险评价。通过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分性别比较BMI、WC、WHR、WHtR筛检代谢综合征、高CVD风险评分、CVD危险因素聚集的效果,由Youden指数确定每个指标筛检的适宜切点值。结果1.儿童青少年肥胖、中心性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1%、22.4%;血压偏高、高血糖、高TC、高TG、低HDL、高LDL分别为26.6%、0.4%、2.1%、21.7%、0.6%、32.0%;低PA、代谢综合征、高CVD风险评分、CVD危险因素聚集检出率分别为19.5%、7.3%、15.9%、10.9%。其中肥胖、中心性肥胖、代谢综合征、高CVD风险评分、CVD危险因素聚集检出率男生大于女生;低PA检出率女生大于男生。2.肥胖、中心性肥胖、血压偏高、高血糖、高TC、高TG、高LDL、低HDL、代谢综合征、高CVD风险评分、CVD危险因素聚集检出率在不满足PA组分别为:5.3%、20.3%、25.4%、0.6%、1.7%、25.7%、0.0%、28.6%、6.5%、17.9%、10.9%。在满足PA组分别为:6.1%、24.4%、27.8%、0.6%、2.2%、22.6%、0.6%、34.3%、6.5%、16.5%、11.0%。无论从总体来看,还是分性别比较不同PA分组下各危险因素检出率,除中心性肥胖以外,其余检出率组间均没有差异(P均>0.05)。3.三种心血管风险间均呈正相关(P<0.05)。其中,代谢综合征与高CVD风险评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470,代谢综合征与CVD危险因素聚集间的相关系数为0.802,高CVD风险评分与CVD危险因素聚集间的相关系数为0.590。4.肥胖和代谢综合征、高CVD风险评分、CVD危险因素聚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05、0.264、0.228,P<0.01);中心性肥胖和代谢综合征、高CVD风险评分、CVD危险因素聚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9、0.310、0.341,P<0.01);PA与三种风险均无相关性(P>0.05)。5.以体重正常且PA正常组为参照,肥胖但PA正常组,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是4.536倍(OR=4.536,95%CI:2.051-10.032),高CVD风险评分的发生风险是4.851倍(OR=4.851,95%CI:2.728-8.628),CVD危险因素聚集的发生风险是2.626倍(OR=2.626,95%CI:1.263-5.462)。以腰围正常且PA正常组为参照,中心性肥胖但PA正常组,高CVD风险评分的发生风险是3.645倍(OR=3.645,95%CI:2.428-5.473),CVD危险因素聚集的发生风险是4.313倍(OR=4.313,95%CI:2.534-7.341)。6.满足PA推荐量下,各指标筛检代谢综合征的ROC曲线下面积为,男生:AUCWC>AUCWHtR>AUCWHR>AUCBMI;女生:AUCWHtR>AUCWC>AUCWHR>AUCBMI。各指标筛检高CVD风险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男生:AUCWC>AUCBMI>AUCWHtR;女生:AUCBMI>AUCWC>AUCWHtR>AUCWHR。各指标筛检CVD危险因素聚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男生:AUCWC>AUCWHtR>AUCBMI;女生:AUCBMI>AUCWC>AUCWHtR>AUCWHR 7.不满足PA推荐量下,各指标筛检代谢综合征的ROC曲线下面积为,男生:AUCWC>AUCWHtR;女生:AUCBMI=AUCWC>AUCWHtR>AUCWHR。各指标筛检高CVD风险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男生:AUCBMI>AUCWC>AUCWHtR;女生:AUCWC>AUCWHtR>AUCBMI>AUCWHR。各指标筛检CVD危险因素聚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男生:AUCWHtR>AUCWC;女生:AUCWC>AUCBMI>AUCWHR>AUCWHtR结论1.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腰高比、舒张压、收缩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中等强度身体活动、高强度身体活动、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均存在性别差异。2.肥胖、中心性肥胖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3.控制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高TG、低HDL尤为重要。4.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发生CVD。5.满足PA推荐量下,男生WC筛查代谢综合征、高CVD风险评分、CVD危险因素聚集的能力均优于其他指标;女生WHtR筛查代谢综合征的能力最强。BMI筛查高CVD风险评分、CVD危险因素聚集的能力均优于其他指标。6.不满足PA推荐量下,男生WC筛查代谢综合征的判断价值最大;BMI筛查高CVD风险评分的能力高于其他指标;WHtR筛查CVD危险因素聚集的能力较优。女生WC筛查三种风险的能力均较强。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心脏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3](2020)在《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血管病是我国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实践证明, 以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为核心的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可有效延缓或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为全面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并进一步规范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检出、诊断和治疗, 提高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整体水平, 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牵头组织国内多学科专家, 遵循国内外指南撰写规范, 汇总评价最新研究证据并参考相关指南, 最终形成适合我国人群的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推荐意见。该指南包括前言、指南制定的方法学、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现状、一级预防的总体建议、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生活方式干预、血脂管理、血压管理、2型糖尿病管理以及阿司匹林的使用10部分内容。该指南的颁布和实施将为推进我国心血管病预防实践发挥积极作用。
罗业涛,瞿平,陈敏,杨亭,陈洁,梁小华[4](2020)在《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儿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血清25-羟维生素D3(VD)水平与儿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在2014—2016年重庆地区已建立的1212例儿童心血管病队列中随机抽取260例学龄儿童,收集人口学信息和运动情况,完成体格检查,检测血清VD等生化指标,其中168例满足标准纳入研究。根据血清VD四分位数(P25=34.98,P75=45.80)分为血清VD低(<35 nmol/L,42例)、中(35~45 nmol/L,76例)和高组(>45 nmol/L,49例)。运用协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VD与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和代谢综合征的儿童血清VD平均水平分别低于非肥胖、血糖正常、甘油三酯正常、无代谢综合征的儿童(34.9±7.2 vs. 43.4±9.8、35.8±7.5 vs. 41.0±9.9、35.8±9.5 vs. 41.0±9.7、34.7±7.5 vs. 41.0±9.8 nmol/L),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母乳喂养时间、出身体重、每日锻炼时间、家庭收入、父母教育年数后,血清VD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体重指数(BMI)、腰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5、-0.289、-0.379、-0.484,P<0.05,血清VD<35 nmol/L的儿童患肥胖、高血糖、高三油甘脂和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分别是血清VD>45 nmol/L儿童的14.5(95%CI:4.3~49.6)、4.6(95%CI:1.1~20.5)、4.1(95%CI:1.1~15.8)和6.1(95%CI:1.1~35.9)倍,P<0.05。调整BMI后,血清VD水平与高血糖、高甘油三酯和代谢综合征均无关。结论重庆地区儿童血清VD水平低下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并倡导在儿童期行VD补充。
李哲[5](2020)在《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心血管疾病一直是我国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患病、死亡水平总体仍呈上升趋势,并呈现低龄化、农村超过城市及危险因素聚集现象。近30年来我国经历的快速城市化对居民生活环境及心理、行为、生活方式的转变具有推动作用,上述转变可能导致心血管病风险的变化。目前我国的城市化主要通过“移地城市化”和“就地城市化”两种形式实现,关于城市化与心血管健康的研究多关注前者或城乡差异,对后者的研究比较匮乏,尤其缺乏纵向研究和机制研究。就地城市化过程中,居民经历了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就业、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其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值得关注。研究目的: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以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理论为基础,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为切入点,分析就地城市化居民特点及其心血管健康特征,探索就地城市化对居民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期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完善心血管病防控策略,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研究包括以下子研究:就地城市化居民特征及其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变化趋势研究、城市化不同时期就地城市化居民与城市、农村、迁移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比较研究、就地城市化对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变化的影响研究,以及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研究和影响机制研究。资料来源于下列三项调查的35-64岁人群数据,分别为“心血管病监测、预防预警和诊治技术应用研究”中北京市朝阳区监测点数据(包括就地城市化人群2010年基线、2017年及2019年随访数据)、2011年朝阳区成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2017年京津冀地区生活社区自然人群慢性病队列北京市朝阳区调查数据。主要方法为:1.从环境、行为、心理、社会、健康结局几个维度梳理反映就地城市化居民特点的主要指标并描述该人群主要特征。2.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纵向分析城市化初始、7年后、9年后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生理生化指标与患病率的变化程度和变化趋势。3.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log-binomial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在城市化初期、7年后比较就地城市化居民与城市、农村、迁移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及患病率水平、危险因素聚集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差异。4.应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和倍差法,针对2010年至2017年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相关指标的变化程度,将就地城市化居民分别与农村、迁移居民进行比较,分析是否经历城市化、城市化不同实现方式对人群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影响的净效应。5.从主观心理、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社会资本四个维度分析就地城市化特征因素与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相关指标改变的直接或间接关联。6.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多种社会决定因素对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健康的作用路径、作用强度以及不同性别群组间的作用差异。结果:1.就地城市化后,居民住房条件、经济状况、主观心理状态均有明显改善,该人群比较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未就业及退休比例较高,目前就业岗位多为服务业(保洁、绿化、物业、出租车司机)、商业(售货员),社会交往对象多从事农业劳动或上述服务型行业。2.就地城市化后居民的血压、血糖、血脂和超重肥胖指标有明显的波动变化,空腹血糖与体质指数表现为先降后升,舒张压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表现为先升后降。2010至2017年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在吸烟率呈下降趋势。2017年至2019年总胆固醇、身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血脂异常率、超重肥胖率和饮酒率呈上升趋势。2010至2019年中心动脉压、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缺乏身体活动率持续下降。3.城市化初期就地城市化居民的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其他人群高,血脂异常率较其他人群低;7年后其舒张压、甘油三酯、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较其他人群高;饮酒率和缺乏身体活动率在两个时点均低于其他人群。就地城市化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性强,35-44岁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趋势明显。4.就地城市化和移地城市化对居民心血管健康均存在正负两方面作用,作用方向和作用指标存在明显差别,就地城市化对健康指标的影响更广泛且使多数指标向有益方向变化。7年就地城市化的正向作用为:空腹血糖降低0.357mmol/L,总胆固醇降低0.27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0.124mmol/L,体质指数降低0.553kg/m2,现在吸烟风险降低56.3%,缺乏身体活动风险降低61.3%;负向作用为:舒张压升高3.750mm H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0.143mmol/L。7年移地城市化的正向作用为:收缩压降低2.131mm Hg;负向作用为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分别上升0.349mmol/L、0.201mmol/L和0.168mmol/L,饮酒风险升高 1.646 倍。5.就地城市化居民的居住满意度、自评生活满意度、住宅卫生设施、住宅与主干道距离、工作单位性质、管理情况、工作自主程度以及社会网络的职业种类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存在直接关联;房产数、住宅周边健康促进设施的数量、私家车的使用、社会支持和社会信任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存在间接关联。6.社会经济地位对心血管健康既存在直接影响,又可通过健康相关行为、居住环境、幸福感对心血管健康产生间接影响,对心血管健康的总效应最大;健康相关行为总效应仅次于社会经济地位且对心血管健康同时产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居住环境通过健康相关行为和幸福感对心血管健康产生间接影响;社会资本通过幸福感对心血管健康产生间接影响;幸福感作为中介在路径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主要对心血管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在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健康相关行为对心血管健康产应影响的路径中,不同性别路径系数存在显着差异。结论:就地城市化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经济状况,提升了其生活满意度,居民部分不健康行为有所减少,血压、血糖、血脂、超重肥胖的上升趋势依旧严峻,相对其他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普遍较高,危险因素的聚集性和总体风险较强。就地城市化对居民血糖、血脂、超重肥胖、行为危险因素上升有抑制作用,对血压上升有促进作用。就地城市化从多种途径多个维度影响心血管健康,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最大且最具广泛性,主观心理状态、行为、居住环境、社会资本对心血管健康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健康相关行为和幸福感是其他因素对心血管健康产生影响的重要中介。为降低该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政府需要制定跨部门的政策,从支持性环境建设、提升人群健康素养入手,创新综合干预模式与就业安置模式。
陈琦玲[6](2020)在《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文中提出高血压是临床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之一,在我国发病人数高达2.45亿,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远不尽如人意。就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和分布而言,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应当在基层,而特殊情况下的高血压的诊断治疗是我国一线医生棘手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配合国家推进高血压诊断治疗落实到基层,使基层医生更好地掌握特殊情况下高血压的精准治疗,编写了《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Framingham心脏研究表明,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有明显相关性。由于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导致全身血管及脏器的损伤,同时脏器疾病又可加重或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因此有效控制高血压需要多学科联合作战。该专家建议共18个章节,从高血压的特殊类型、特殊人群、特殊背景等方面,对各种特殊类型高血压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浅出、全面详实的阐述。具有以下特点:(1)详实阐述了围术期高血压、药物与高血压、肿瘤与高血压等继发性高血压及女性高血压、老年高血压、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卧位高血压与立位低血压,以及合并了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理障碍、免疫系统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部疾病等不同合并症的高血压;(2)简明扼要探讨了不同临床背景下的病因机制、病理生理改变、诊治思路、特殊用药原则等;(3)阐述了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规范化诊治新思路和具体策略;(4)探讨了相关疾病防治的最新进展,如中心动脉压、左右心功能在特殊类型高血压精准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该专家建议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促进高血压防控工作的规范化,敬请关注。
王书平[7](2019)在《基于微观模拟模型的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卫生资源规划是政府调节资源配置、实现卫生公平高效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卫生资源规划的核心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卫生资源规划工作,这些工作对于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现有卫生资源规划缺少合理的理论框架和模型,从而带来卫生资源配置跟着卫生管理者的感觉走,脱离居民的实际需求。这也导致卫生服务体系中存在着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卫生服务提供不能满足健康需求等问题。如何利用卫生资源规划更好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仍然需要在规划制定的科学性、规划实施的有效性等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健康需求是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对健康需求总量和结构进行更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的工作意义重大。现有相关研究表明需求预测方法主要是三类,分别有趋势外推法、回归模型方法和微观模拟模型。趋势外推法很少涉及未来健康需求影响因素,并且也因需要长时间的数据而影响预测效果。回归模型方法不能考虑参数之间互相影响关系。微观模拟模型能在个体层面上整合需求影响因素的有效信息,能够有效克服趋势外推法和回归模型方法的缺点,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未来需求的总量及结构。现有卫生资源配置研究主要是基于供方资源现状及趋势分析,这些研究对居民健康需求的研究不足,因而影响了卫生资源配置与居民健康需求的衔接,不利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也不利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的改革和“健康中国”的建设。因此如何在需方的基础进行卫生资源配置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的研究领域。未来大量与卫生相关的宏观环境将会发生很大改变,如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策、生育政策、医保政策及分级诊疗政策等也会调整完善。个体的微观因素也在发生改变,如年龄、教育、婚姻等。这些宏观政策层面的因素和个体层面的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着居民需求总量和结构。本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量化这些宏观政策层面的因素和微观个体层面的因素给居民需求总量和结构带来的影响;为了满足居民健康需求总量与结构的变化,确保居民需求与卫生资源有效衔接,应该如何配置不同类型的卫生资源总量及结构;基于当前卫生资源现状,不同类型卫生资源调整的策略有哪些。回答好上述三个问题,旨在为我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相关核心信息和参考。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总目标是预测2020-2030年健康需求总量及结构,为合理制定卫生资源规划提供核心信息,从而满足居民健康需求和促进居民健康水平提高。具体研究目的:(1)分析辽宁省居民健康需求和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2)构建健康需求的微观模拟模型;(3)利用微观模拟模型预测辽宁省2020-2030年健康需求总量及结构;(4)基于微观模拟模型预测出需求总量及结构的基础上,预估辽宁省2020-2030年卫生资源总量及结构;(5)基于当前卫生资源现状,量化不同类型卫生资源调整策略措施及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主要分为三部分现场调查数据:主要包括居民家庭卫生服务调查、医生工作效率调查和患者合理流向调查数据。居民家庭卫生服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选取辽宁省内9区和6县,每个区(县)选取4-6个街道/乡镇,每个街道/乡镇选取2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选择60-70户居民,共计选择78个街道/乡镇、158个居委会/村、9434户和27477个居民。医生工作效率调查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取5个地市,每个城市选择1家省办/市办医院和1家县办医院,共选取3家省办医院、3家市办医院和5家县办医院。省办医院/市办医院按照工号随机选取调查当天在岗职工20%医生,县办医院抽取调查当天在岗全部医生,共调查2984名医生。患者合理流向调查是从参与医生效率调研医院按照省办医院、市办医院和县办医院每类随机抽取2家,共计6家医院。病例抽取是按照分阶段随机抽取,首先随机化抽取4个季度中一个季度,其次,利用随机函数抽取5%的病案号,共选择4619个病例。本研究分析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微观模拟模型,即模型构建分为四步,第一,明确出模型中主要参数与结果指标。第二,利用相关数据来获取主要参数的未来变化概率函数。第三,在现有2014年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基础上,确定主要参数与结果之间关联函数,然后利用主要参数的变化概率函数与关联函数预测2015-2030年的结果指标数值,并用通过R语言编程实现。第四,利用2015-2017年现有统计年鉴数据及辽宁省慢性病调查数据进行模型校验。其次,该研究利用时间序列模型、混合logit回归模型和列联表函数来明确微观模拟模型中主要参数的未来变化概率函数。并且还利用Logistic回归、Possion回归、负二项回归来确定微观模拟模型中主要参数与结果指标之间关联函数。最后,该研究利用卫生服务需求法把模型预测出需求的总量与结构转化为卫生资源总量与结构。研究结果1.构建微观模拟模型。根据微观模拟模型目的和研究概念框架明确出模型中主要参数和主要结果指标。基于其它调查数据库、各类统计年鉴中数据和宏观政策的目标数据,利用多种方法计算出主要参数2014-2029年概率变化函数或者概率变化具体数值。在2014年辽宁省卫生服务调查个体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抽样权重,扩大样本数量。对比抽样样本与扩大样本之间居民两周患病率和年住院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基于2014年数据利用多种方法建立主要参数与主要结果指标之间关联函数。在构建关联函数时,利用90%的样本数据,剩余10%的样本用于关联函数校验,并且明确出关联函数的预测临界值和准确性。然后利用主要参数概率变化函数更新主要参数,把更新后的2015-2030参数数值带入到主要参数与结果指标之间关联性函数,根据关联函数的临界值,确定个体结果事件是否发生,最后计算出2015-2030年结果指标。利用2015-2017年的慢性病调查数据结果和统计年鉴数据对模型进行校验。校验的结果显示模拟数据与校验数据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综上所述,构建的微观模拟模型在预测需求时是有效的。2.利用构建出的微观模拟模型,预测出2020-2030年需求的总量。根据模型中死亡率两种不同的参数获取方式和主要参数与结果指标的两种不同的关联函数,构建出四种不同模拟情景。按照四种不同情景下,模型分别预测出2020-2030年居民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总量和分城乡、分年龄组的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两周就诊率分别为15.2%-17.6%、15.6%-19.0%和17.1-21.1%。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年住院率分别为 1 2.9%-15.1%、14.6%-18.8%和 18.7%-20.6%。3.需求结构按照患者就诊现状保持不变、患者向基层机构分流和患者向大医院聚集等情景计算。患者就诊现状保持不变的患者流向情景分别为情景1和情景2,其分别来源于2014年需方调查和2017年供方提供患者就诊现状。需求结构合理的患者流向情景分别为情景3和情景4,情景3是在情景2基础上患者由大医院向基层下转1 0%;情景4是指2009年供方患者就诊现状,并在其基础上患者由大医院向基层下转10%。需求结构进一步恶化的患者流向情景分别为情景5和情景6,情景5是指在情景2基础上患者由基层向上大医院上转5%,情景6是指在情景2的基础上患者由基层向大医院上转10%。4.千人口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总量在2020-2030年间呈现出增长趋势,与现状相比,床位数与执业(助理)医师数呈现处相反趋势。以需求向基层机构分流患者流向情景为例。对于需求结构合理的患者流向情景下,2020年每千人口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分别为4.04-5.49张和2.34-4.05人、2025年分别为 4.38-6.48 张和 2.27-4.42 人、2030 年分别为 5.11-6.92 张和 2.684.95 人。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的结构以患者流向情景3为例展示。2030年每千人口基层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为0.98-1.16张和1.58-1.82人;每千人口县办医院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为1.24-1.37张和0.45-0.52人;每千人口市办医院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为1.30-1.54张和0.61-0.68人;每千人口省办医院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为0.56-0.66张和0.33-0.38人。5.与现状相比,2030年需要减少每千人口床位数为0.39-1.75张,减少量占比约为5%-20%;而需要增加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22-1.17人,增加量占比约为10%-40%。在同一门诊/住院情景下,患者合理流向情景下需要减少床位数的数量最小,而在此情景下需要增加执业(助理)医师数的数量是最大的。6.就不同类型机构的床位数与执业(助理)医师来说,患者流向的情景对其影响比较大,在不同患者流向情景下呈现出的趋势各不相同。以2030年患者流向情景3为例展示。2030年,需要增加基层机构床位数和和增加基层机构、县办医院和市办医院的执业(助理)医师数。需要减少每千人口市办医院和省办医院床位数和减少省办医院的执业(助理)医师数。2030年,需要增加每千人口基层机构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增加量分别为0.11-0.36张和0.87-1.09人。2030年需要增加每千人口县办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数,增加量为0.05-0.13人。对于市办医院来说,2030年需要减少每千人口床位数,减少量为0.33-0.57张,需要增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增加量为0.03-0.13人。需要减少省办医院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减少量分别为0.10-0.20张和0.01-0.05人。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辽宁省居民2020-2030年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呈现出上升趋势;(2)辽宁省2020-2030床位数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总量和调整结构,而执业(助理)医师的主要任务是增加总量和调整结构;(3)患者向基层分流带来的资源的调整有利于分级诊疗政策有效实施,也是未来卫生政策发展的方向。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通过量化不同级别医院功能的考核指标来确保医院功能定位落实;(2)发挥财政投入在引导医院落实功能定位中作用;(3)发挥医保在促进患者合理流向中的作用;(4)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促进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实;(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转型为家庭病床和医养结合病床;(6)加强不同层级医院间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合作。研究的创新(1)目前大部分国内卫生资源配置研究都是基于供方数据为基础。本论文是国内较少的基于需方的健康需求来配置卫生资源,首先构建微观模拟模型预测居民未来的健康需求,然后利用卫生服务需求法把健康需求转为卫生资源。(2)本研究是国内首次较系统在卫生资源配置领域应用微观模拟模型。国外微观模拟模型应用表明该模型能够解决卫生资源配置过程中核心技术,即能够利用基于需方个体数据预测居民未来的需求总量和结构。该模型在预测需求过程中能够对需求的因素进行多层次、多因素、非线性的动态整合,并且能够在个体基础上有效整合个体层面需求影响因素和宏观政策层面需求相关的影响因素。(3)本研究测算出患者合理流向的情景下卫生资源配置总量及不同类型卫生资源配置数量,促进分级诊疗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也为卫生资源规划的实施提供可以操作性的指标和规划的考核提供了细化指标。研究不足和展望(1)受到资料限制,微观模拟模型的个别参数获取概率函数利用的数据来源于全国或全省相关资料。这些参数变化概率函数不能更好反映出每个地市、城乡、不同年龄人群之间差异。未来在辽宁省开展这些参数的相关调查,从而获取该参数相应的概率函数变化函数。(2)本研究在基于微观模拟模型的需求基础上,利用卫生服务需求法把需求转化为资源时,需要利用各类卫生资源的效率指标,但是效率指标获取方式主要为结合卫生资源效率的变化趋势、现状和专家咨询等,因此卫生资源效率指标相对比较主观。
樊志鹏[8](2019)在《适老化康复性社区公园设计研究 ——以苏州乐龄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老龄化问题是当今社会重大的挑战,而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尚处于完善之中。根据统计数据,我国90%的老年人是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公园是老年人必不可少的活动环境。如何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老年社区生活、医疗卫生支持服务,如何确保老年人拥有适合其需求的社区活动场所,这都是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特殊的老龄化现状与老年医疗体制改革进行阐述,明确了研究目的及意义、相关的概念、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其次,创新性地把康复景观设计理论与老年康复疗法理论结合研究,并且准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及康复需求,综合前文理论研究提出应对策略。再次,对多处社区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总结老年人在社区公园中行为特征及活动需求,并记录总结当下社区公园建设中的一些优缺点,补充理论并发现现状问题。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推导出一套适合老年人进行康复活动的社区公园的构建途径,并且通过一个实际的项目进行设计实践,验证前文所提出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为适老化康复性社区公园设计提供具体参考。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9](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10](2017)在《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指出前言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患病率较高、致残率较高及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疾病。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尽管近些年我国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已有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
二、预防心血管病应从儿童开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防心血管病应从儿童开始(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自治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对象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防治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不同身体活动量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及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2.1 问卷调查 |
2.2 体格测量 |
2.3 实验室检测 |
3.诊断及评价标准 |
3.1 肥胖筛查标准 |
3.2 腹型肥胖诊断标准 |
3.3 血压偏高筛查标准 |
3.4 空腹血糖受损 |
3.5 血脂异常 |
3.6 身体活动不足 |
3.7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 |
3.8 高心血管风险评分(cardiovascular risk score) |
3.9 CVD危险因素聚集(the clustering of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
4.统计分析 |
结果 |
1.儿童青少年基本情况 |
1.1 基本特征 |
1.2 健康指标特征 |
2.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风险情况 |
2.1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检出性别差异 |
2.2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检出年龄组差异 |
3.不同PA心血管风险情况 |
3.1 不同PA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异常率 |
3.2 满足PA推荐量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检出 |
3.3 不满足PA推荐量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检出 |
4.儿童青少年心血管风险评价 |
4.1 各危险因素与心血管风险相关关系 |
4.2 不同心血管风险评价标准检出情况相关关系 |
5.儿童青少年肥胖、身体活动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 |
5.1 肥胖、PA与心血管风险的相关关系 |
5.2 不同肥胖、身体活动检出心血管风险情况 |
6.肥胖指标筛检心血管病风险的切点值 |
6.1 满足PA推荐量组 |
6.2 不满足PA推荐量组 |
讨论 |
1.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检出 |
1.1 低PA |
1.2 肥胖/中心性肥胖 |
1.3 血压偏高 |
1.4 高血糖 |
1.5 血脂异常 |
2.儿童青少年心血管风险的评价 |
3.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肥胖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 |
4.肥胖指标筛查心血管风险的切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预防心血管疾病应始于儿童青少年时期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员 |
(4)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儿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设计和样本量计算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人群信息采集 |
1.3.1 人口学信息和运动情况 |
1.3.2 体格测量 |
1.3.3 生化指标的测量 |
1.3.4 血压测量 |
1.4诊断标准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特征及血清VD水平比较 |
2.2 血清VD水平与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 |
2.3 VD水平与BMI、腰围、收缩压、HDL-C的关系 |
2.4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患病率及其与血清VD水平的关系 |
3 讨论 |
(5)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1.4 技术路线 |
2.资料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2.3 研究指标与定义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3.结果 |
3.1 就地城市化居民特征及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变化趋势 |
3.2 城市化不同时期就地城市化居民与城市、农村及迁移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差异分析 |
3.3 就地城市化对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变化的影响分析 |
3.4 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 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健康影响机制分析 |
4.讨论 |
4.1 就地城市化居民特征 |
4.2 就地城市化后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纵向变化特点 |
4.3 城市化不同时期就地城市化居民与城市、农村及迁移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差异 |
4.4 就地城市化和移地城市化对居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影响 |
4.5 影响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 |
4.6 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健康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5.全文总结 |
6.研究结论与建议 |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的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
建议 |
7.创新性与局限性 |
创新性 |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城市化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影响的相关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殊类型高血压概述 |
1.1 高血压的历史 |
1.2 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概念 |
2 老年高血压 |
2.1 流行病学特点 |
2.2 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 |
2.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2.3.1 临床诊断 |
2.3.2 临床特点 |
2.3.3 鉴别点 |
2.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2.4.1 治疗原则 |
2.4.2 常规治疗 |
2.4.2. 1 非药物治疗 |
2.4.2. 2 药物治疗 |
2.4.3 特殊情况下的治疗 |
2.4.4 老年高血压合并异常血压波动 |
2.4.4. 1 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血压波动 |
2.4.4. 2 餐后低血压 |
2.5新进展 |
3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
3.1 流行病学特点 |
3.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定义 |
3.3儿童青少年血压测量 |
3.4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原发和继发病因 |
3.5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 |
3.6 儿童青少年血压管理 |
3.7总结 |
4 女性高血压 |
4.1 女性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
4.1.1 月经周期 |
4.1.2 避孕药 |
4.1.3 妊娠高血压 |
4.1.4 更年期及绝经期 |
4.2 各个时期降压药物应用有何异同及注意事项 |
4.2.1 青春期 |
4.2.2 育龄期 |
4.2.3 妊娠期 |
4.2.4 哺乳期 |
4.2.5更年期 |
4.3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高血压 |
4.3.1 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高血压机制 |
4.3.2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
5 围术期高血压 |
5.1 围术期高血压定义 |
5.2 围术期血压波动的病理生理机制 |
5.3高血压患者术前评估及准备 |
5.4围术期高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静脉药与口服药的转换应用原则 |
5.4.1 血压控制目标 |
5.4.2 治疗原则 |
5.5 特殊临床疾病围术期血压管理 |
5.5.1 心脏手术围术期高血压管理 |
5.5.2 主动脉夹层围术期血压管理 |
5.5.3 妊娠期高血压围术期血压管理 |
5.5.4 颅内病变围术期血压管理 |
5.5.5 嗜铬细胞瘤围术期血压管理 |
6 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 |
6.1 流行病学特点 |
6.2 病理生理特点 |
6.3 临床诊断要点 |
6.4 常规治疗及特殊治疗 |
6.4.1 高血压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 |
6.4.1. 1 室上性期前收缩 |
6.4.1.2心房颤动 |
6.4.1. 3 其他类型室上性心律失常 |
6.4.2 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 |
7.1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
7.1.1 流行病学特点 |
7.1.2 病理生理特点 |
7.1.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7.1.3. 1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 |
7.1.3. 2 鉴别诊断 |
7.1.4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7.1.4. 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推荐 |
7.1.4.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推荐 |
7.2 高血压合并心肌病 |
7.2.1 流行病学特点 |
7.2.2病理生理特点 |
7.2.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7.2.4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治疗要点 |
7.3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
7.3.1 流行病学特点 |
7.3.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7.3.3. 1 临床诊断要点 |
7.3.3. 2 高血压性心脏病鉴别诊断 |
7.3.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8 泌尿系统疾病与高血压 |
8.1 肾实质性疾病 |
8.1.1 流行病学特点 |
8.1.2 病理生理特点 |
8.1.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8.1.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8.2 肾血管性疾病 |
8.2.1 流行病学特点 |
8.2.2 病理生理特点 |
8.2.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8.2.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8.3 肾上腺疾病 |
8.4 透析患者降压药物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
8.4.1 流行病学特点 |
8.4.2 病理生理特点 |
8.4.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8.4.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8.5 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后高血压的处理 |
8.5.1 流行病学特点 |
8.5.2 病理生理特点 |
8.5.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8.5.4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9 脑部疾病与高血压 |
9.1 与高血压相关导致的脑部动脉硬化性疾患的处理原则9.1.1 |
9.1.2 急性脑出血的血压管理 |
9.1.3 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的血压管理 |
9.2脑实质疾病引起的血压变化 |
1 0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 |
1 0.1 流行病学特点 |
1 0.2 病理生理特点 |
1 0.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1 0.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1 1 心理障碍与高血压 |
1 1.1 高血压合并心理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 |
1 1.2 高血压与心理障碍共病的发病机制 |
1 1.3 高血压患者心理障碍的特性 |
1 1.4 高血压患者心理障碍的识别 |
1 1.5 高血压患者的双心治疗 |
1 1.5.1 抗高血压治疗 |
1 1.5.2 心理治疗及抗焦虑抑郁药物的应用 |
1 2 内分泌疾病与高血压 |
1 2.1 糖尿病与高血压 |
12.1.1流行病学特点 |
12.1.2病理生理特点 |
1 2.1.3 临床诊断要点 |
1 2.1.4 治疗要点 |
1 2.1.5 高血压的管理 |
1 2.2 甲亢与高血压 |
1 2.2.1 流行病学特点 |
1 2.2.2 病理生理特点 |
1 2.2.3 临床诊断要点 |
1 2.2.4 鉴别诊断 |
1 2.2.5 治疗方法 |
1 2.3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高血压 |
1 2.3.1 流行病学特点 |
1 2.3.2 病理生理特点 |
1 2.3.3 临床诊断要点 |
1 2.3.4 治疗方法 |
1 2.4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与高血压 |
1 2.4.1 流行病学特点 |
1 2.4.2 病理生理特点 |
1 2.4.3 临床诊断要点 |
1 2.4.4 治疗方法 |
1 3 大血管疾病与高血压 |
1 3.1 动脉夹层 |
1 3.1.1 流行病学特点 |
1 3.1.2 病理生理特点 |
13.1.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1 3.1.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1 3.1.5 最新进展 |
1 3.2 间歇性跛行/外周动脉疾病 |
1 3.2.1 流行病学特点 |
13.2.2病理生理特点 |
1 3.2.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1 3.2.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1 4 免疫系统疾病与高血压 |
1 4.1 流行病学特点 |
1 4.2 病理生理特点 |
14.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1 4.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1 5 肿瘤与高血压 |
1 5.1 流行病学特点 |
1 5.2 合并肿瘤患者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
1 5.3 与高血压发病相关的肿瘤的诊治 |
1 5.4 抗肿瘤药物与高血压的相关研究进展 |
1 5.5 降压药物与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 |
1 5.5.1 利尿剂 |
1 5.5.2 β-受体阻滞剂 |
1 5.5.3 CCB |
1 5.5.4 ACEI |
1 5.5.5 ARB |
16卧位性高血压与直立性低血压 |
16.1卧位高血压[119]定义: |
16.2直立性低血压/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119] |
16.2.1定义 |
16.2.2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和体征 |
16.2.3筛查 |
16.2.4治疗。 |
17药物性高血压 |
17.1呼吸系统药物 |
17.2抗菌药物 |
17.3肝胆疾病药物 |
17.4内分泌系统药物 |
17.5肾内科药物 |
17.6化疗药物 |
17.7神经精神药物 |
17.8麻醉药物 |
17.9耳鼻喉科药物 |
17.10非甾体消炎药 |
17.11生殖相关药物 |
17.12减肥药 |
18无创中心动脉压(CAP)及左右心功能测定在高血压精准治疗中的地位 |
18.1无创中心动脉压 |
18.1.1无创中心动脉压测定原理 |
18.1.2中心动脉压与血压的相关性 |
18.1.3中心动脉压测定在高血压精准治疗中的地位 |
18.1.3.1反映靶器官损害和预测心血管事件 |
18.1.3.2指导降压药物应用 |
18.2无创左右心功能测定 |
18.2.1左右心功能测定原理 |
18.2.2左右心功能在高血压分型及精准治疗中的作用 |
(7)基于微观模拟模型的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卫生资源配置相关理论及应用 |
2.2 国内外卫生资源规划相关研究 |
2.3 居民健康需求的影响因素及预测相关研究 |
2.4 卫生资源配置方法及应用 |
2.5 微观模拟模型在卫生资源配置领域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3.1 理论基础 |
3.2 概念框架 |
3.3 技术路线 |
3.4 资料来源与抽样方法 |
3.5 分析方法 |
3.6 质量控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辽宁省居民健康需求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 |
4.1 辽宁省居民健康需求的现状 |
4.2 辽宁省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 |
4.3 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的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观模拟模型的构建及2020-2030年需求预测 |
5.1 微观模拟模型构建 |
5.2 辽宁省2020-2030年居民需求总量预测 |
5.3 辽宁省2020-2030患者就诊机构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辽宁省2020-2030年卫生资源总量与结构的预测 |
6.1 辽宁省2020-2030年不同类型机构资源效率 |
6.2 基于微观模拟的辽宁省2020-2030年卫生资源预测 |
6.3 辽宁省2020-2030年资源目标实现差距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政策建议 |
7.1 方法学讨论 |
7.2 居民需求变化为资源调整提供依据 |
7.3 2020-2030年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总量调整策略 |
7.4 实现患者合理流向下资源的调整有利于分级诊疗政策的有效实施 |
7.5 患者就诊继续向大医院聚集导致资源的调整 |
7.6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研究中的创新点和不足 |
1. 研究的创新 |
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附录 |
1. 微观模拟模型参数更新概率 |
2. R语言实现的程序展示 |
3. 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适老化康复性社区公园设计研究 ——以苏州乐龄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中国特殊的老龄化背景 |
二、中国老年医疗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概念阐释 |
一、社区公园 |
二、适老化设计 |
三、康复景观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外康复景观研究状况 |
二、国内康复景观研究状况 |
第五节 研究内容 |
第六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例研究法 |
三、综合分析法 |
第七节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社区公园康复原理及可实施的康复疗法研究 |
第一节 康复性景观的相关设计原理研究 |
一、注意力恢复理论 |
二、亲生性理论 |
第二节 可在社区公园进行的康复疗法 |
一、传统疗法 |
二、物理因子疗法 |
三、运动疗法 |
四、作业疗法 |
第二章 老年人特征及设计应对策略 |
第一节 老年人生理特征及社区公园中常见疾病 |
一、老年人感觉系统特征及障碍 |
二、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特征及障碍 |
三、老年人肌肉和骨骼系统特征及障碍 |
四、老年人心脑血管系统特征及障碍 |
五、老年人代谢系统特征及障碍 |
六、老年免疫系统特征及障碍 |
第二节 老年人生理需求及设计应对策略 |
一、提供适合老年感知系统的五觉体验活动场所 |
二、优化场所的亲生性减缓老年人中枢神经衰退 |
三、确保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出行道路无障碍 |
四、建立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教育及康复场所 |
五、为代谢系统障碍的老年人提供进行运动疗法的支持环境 |
六、提供进行物理因子疗法的场所增强老年人免疫系统 |
第三节 老年人心理特征及在社区公园中常见心理疾病 |
一、老年人主要的心理特征及障碍 |
第四节 老年人心理需求及设计应对策略 |
一、建立健康管理中心满足安全需求 |
二、提供公共活动与交流场所满足归属与爱的需求 |
三、建立健康教育中心满足自尊的需求 |
四、布置信息类小品满足求知的需求 |
五、设计符合老年人审美的景观环境满足美的需求 |
六、设立园艺活动场所满足自我实现需求 |
第三章 关于老年人活动行为特征和场所现状的社区公园实例研究 |
第一节 老年人活动行为特点分析与总结 |
一、社区公园中老年人群活动占比情况 |
二、老年人群身体状态的基本情况 |
三、老年人群在社区公园的主要活动类型 |
四、老年人在社区公园的主要运动项目及特征 |
第二节 社区公园实例分析与总结 |
一、松鹤公园 |
二、延春公园 |
三、豆香园 |
第三节 思考与总结 |
第四章 适老化康复性社区公园构建途径 |
第一节 适老化康复性社区公园设计目标 |
一、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
二、达成景观康复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
第二节 适老化康复性社区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
一、亲生性原则 |
二、兼容性原则 |
三、富有吸引力的功能性配置原则 |
四、人性化布局原则 |
第三节 适老化康复性社区公园景观要素设计方法 |
一、条理清晰的健康步道设计 |
二、形式与功能和谐统一的竖向设计 |
三、满足康复需求的植物设计 |
四、适老化的景观小品及服务设施设计 |
第五章 适老化康复性社区公园设计实践 |
第一节 项目背景 |
第二节 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
一、乐龄公园设计总平面图 |
二、“动静兼顾”的功能分区 |
三、“聚气防扰”的竖向规划 |
四、“条理清晰”的道路规划 |
第三节 分区详解 |
一、健康管理与教育中心广场 |
二、怡心静修活动区 |
三、健体互融活动区 |
四、康复花园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9)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10)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 |
1.1 高血压流行现状 |
1.2 基层高血压用药现状 |
1.2.1 社区高血压药物使用现状 |
1.2.1. 1 总体用药: |
1.2.1. 2 单一用药: |
1.2.1. 3 联合用药: |
1.2.1. 4 复方制剂: |
1.2.2 不合理用药情况 |
1.2.3 基层社区高血压用药相关事宜 |
1.3 高血压等级医院药物治疗现状 |
2 高血压药物分类 |
2.1 降压药物基因组学 |
2.1.1 代谢酶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代谢 |
2.1.2 靶点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疗效 |
2.2 药物分类 |
2.2.1 利尿剂 |
2.2.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
2.2.3钙通道阻滞剂 |
2.2.4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
2.2.5 交感神经抑制剂 |
2.2.6 直接血管扩张剂 |
2.2.7 具有降压作用的其他药物 |
2.2.7. 1 硝酸酯类[34] |
2.2.7. 2 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 |
2.2.7. 3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
2.2.7. 4 其他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 |
3 用药原则及规范 |
3.1 利尿剂 |
3.1.1 概述 |
3.1.2 分类 |
3.1.3 用药原则 |
3.1.3. 1 主要适应人群: |
3.1.3. 2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1.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2 钙通道阻滞剂 |
3.2.1 概述 |
3.2.2 CCB的分类 |
3.2.2. 1 根据与血管和心脏的亲和力分类: |
3.2.2. 2 根据与钙通道亚型的亲和力分类: |
3.2.2. 3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分类: |
3.2.3 用药原则 |
3.2.3. 1 适应证: |
3.2.3. 2 禁忌证: |
3.2.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2.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3.3.1 概述 |
3.3.2 分类 |
3.3.3 用药原则 |
3.3.3. 1 适应证: |
3.3.3. 2 禁忌证 |
3.3.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3.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3.4.1 概述 |
3.4.2 分类 |
3.4.3 用药原则 |
3.4.3. 1 适应证: |
3.4.3. 2 禁忌证: |
3.4.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4.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5 β受体阻滞剂 |
3.5.1 概述 |
3.5.2 分类 |
3.5.2. 1 根据受体选择性不同分类 |
3.5.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特征分类 |
3.5.3 用药原则 |
3.5.3. 1 适应证: |
3.5.3. 2 禁忌证: |
3.5.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6 α受体阻滞剂 |
3.6.1 概述 |
3.6.2 分类 |
3.6.3 用药原则 |
3.6.3. 1 适应证: |
3.6.3. 2 禁忌证 |
3.6.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6.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7 固定复方制剂 |
3.7.1 传统固定复方制剂 |
3.7.1. 1 概述: |
3.7.1. 2 分类: |
3.7.1. 3 用药原则 |
3.7.1. 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7.2 新型固定复方制剂 |
3.7.2. 1 分类: |
3.7.2. 2 应用证据: |
3.7.2. 3 应用原则: |
3.7.2. 4 方案推荐 |
3.8 中枢性降压药 |
3.8.1 概述 |
3.8.2 分类 |
3.8.2. 1 根据作用中枢不同受体分类: |
3.8.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分类: |
3.8.3 用药原则 |
3.8.3. 1 适应证 |
3.8.3. 2 不良反应 |
3.8.3. 3 注意事项和用法用量 |
3.8.4 方案推荐 |
4 国产创新药物 |
4.1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
4.1.1 药理学 |
4.1.2 创新点 |
4.1.3 药物作用 |
4.1.4 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
4.1.5 规格和用法 |
4.2 尼群洛尔片 |
4.2.1 药理作用 |
4.2.2 降压特点 |
4.2.3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4.2.4 药物规格 |
4.2.5 尼群洛尔片应用推荐见表21。 |
4.3 阿利沙坦酯 |
4.3.1 临床药理学 |
4.3.2 创新点 |
4.3.3 临床效果 |
4.3.4 安全性 |
4.3.5 禁忌证 |
4.3.6 药物相互作用 |
4.4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
4.4.1药理学 |
4.4.2适应证 |
4.4.3 原创点 |
4.4.4 开发背景 |
4.4.5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4.4.6 循证证据 |
4.4.7 药物规格 |
4.5 左旋氨氯地平 |
4.5.1 药学部分 |
4.5.2 药理作用及临床循证 |
4.5.3 耐受性与安全性 |
4.5.4 临床推荐 |
4.5.5 |
4.6 临床研究阶段的抗高血压新药 |
5 高血压特殊合并症的药物治疗原则 |
5.1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5.1.1 概述 |
5.1.2 降压药物选择 |
5.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
5.1.2. 2 药物推荐: |
5.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2 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
5.2.1 概述 |
5.2.2 降压药物选择 |
5.2.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3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
5.3.1 概述 |
5.3.2 降压药物选择 |
5.3.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
5.3.2. 2 目标管理: |
5.3.2. 3 药物推荐: |
5.3.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4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 |
5.4.1 概述 |
5.4.2 降压药物选择 |
5.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5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 |
5.5.1 概述 |
5.5.2 降压药物选择 |
5.5.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
5.5.2. 2 指南推荐 |
5.5.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6 高血压合并卒中 |
5.6.1 概述 |
5.6.2 降压药物选择 |
5.6.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
5.6.2. 2 指南推荐: |
5.6.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7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
5.7.1 概述 |
5.7.2 降压药物选择 |
5.7.2. 1 药物选择原则: |
5.7.2. 2 指南推荐: |
5.7.2. 3 各类降压药物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
5.7.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7.3. 1 小剂量起始逐步递增: |
5.7.3. 2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
5.7.3. 3 RA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黄金三角) : |
5.7.3. 4 避免肾功能恶化: |
5.7.3. 5 监测血钾: |
5.8 高血压急症 |
5.8.1 概述 |
5.8.2 降压药物选择[403] |
5.8.3 |
5.8.4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 常见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 |
6.1 代谢相关性高血压 |
6.1.1 概述 |
6.1.2 降压药物选择 |
6.1.2. 1 药物选择原则: |
6.1.2. 2 指南推荐: |
6.1.2. 3 降压药物选择流程: |
6.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1.3. 1 降压目标: |
6.1.3. 2 其他注意事项 |
6.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
6.2.1 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 |
6.2.2 诊断和评估 |
6.2.2. 1 血压测量方法: |
6.2.2. 2 诊断和评估: |
6.2.3 综合干预 |
6.2.3. 1 非药物治疗: |
6.2.3. 2 药物治疗 |
6.2.3. 3 其他治疗: |
6.3 妊娠相关性高血压 |
6.3.1 概述 |
6.3.2 降压药物选择 |
6.3.2. 1 启动药物治疗和目标血压: |
6.3.2. 2 药物选择原则: |
6.3.2. 3 妊娠不同时期降压药物的选择和评估: |
6.3.2. 4 重度妊娠合并高血压: |
6.3.2. 5 联合用药: |
6.3.3 注意事项 |
6.3.4 哺乳期降压药物的推荐 |
6.4 拟育夫妇中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
6.4.1 概述 |
6.4.2 降压药物选择 |
6.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5 老年高血压 |
6.5.1 概述 |
6.5.2 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理生理特点[75, 482] |
6.5.3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75, 119, 120, 483] |
6.5.4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获益 |
6.5.5 药物选择 |
6.5.6 降压目标值与达标流程 |
6.5.7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的降压策略[75, 482] |
6.5.8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 |
6.5.9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75, 482, 484, 488] |
6.6 肾上腺性高血压 |
6.6.1 概述 |
6.6.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药物选择及治疗 |
6.6.2. 1 药物对ARR筛查的影响 |
6.6.2. 2 筛查过程中降压药物的选择: |
6.6.2. 3 血钾等对ARR筛查的影响: |
6.6.2. 4 原醛药物治疗: |
6.6.3 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及术前准备用药 |
6.6.3.1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 |
6.6.3. 2 术前准备: |
6.6.3. 3 预后: |
6.6.4 库欣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适宜人群及药物选择 |
6.6.4. 1 库欣综合征的治疗: |
6.6.4. 2 药物治疗: |
6.7 难治性高血压 |
6.7.1 概述 |
6.7.2 降压药物选择 |
6.7.3 近年随着对高血压病因认识的深入和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 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比例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520, 521]。 |
6.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 |
6.8.1 概述 |
6.8.2 降压药物选择 |
6.8.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9 肾血管性高血压 |
6.9.1 定义与病因 |
6.9.2 诊断 |
6.9.3 药物治疗 |
6.9.4 其他治疗 |
6.1 0 焦虑合并高血压 |
6.1 0. 1 概述 |
6.1 0. 2 焦虑与高血压的相互影响机制 |
6.1 0. 3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识别与评价 |
6.1 0. 4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药物选择 |
6.1 0.4.1 焦虑相关性高血压: |
6.1 0.4.2 高血压合并焦虑: |
7 基层高血压患者的国家基本药物应用原则 |
8 小结 |
四、预防心血管病应从儿童开始(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自治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效果评价[D]. 刘一君.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02)
- [2]不同身体活动量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及风险评价[D]. 马玲.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3]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心脏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12)
- [4]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儿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性的研究[J]. 罗业涛,瞿平,陈敏,杨亭,陈洁,梁小华.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0(11)
- [5]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D]. 李哲.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2)
- [6]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J]. 陈琦玲. 中国全科医学, 2020(10)
- [7]基于微观模拟模型的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王书平. 山东大学, 2019(03)
- [8]适老化康复性社区公园设计研究 ——以苏州乐龄公园为例[D]. 樊志鹏. 苏州大学, 2019(04)
- [9]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10]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