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校本化课程实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域文化,校本课程,研学旅行
校本化课程实施论文文献综述
杨云香[1](2019)在《《绿洲文明》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校本课程实施有很多途径,根据课程内容特点,我们可以择优选用。当然课堂永远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此外校本课程还可以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实施,而文化类校本课程还可以渗透到语文课堂中去。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校本课程主要内容是当地民间文化,因此还可以通过开展研学旅行来实施。(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51期)
马婷婷,朱帮[2](2019)在《互联网+古诗文,构建校本课程实施新样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市小行小学坚持以"让学校适应孩子的发展"为办学理念,推崇国学经典诵读与积累,追求"诗润童心",希望同学们在读诗、品诗、写诗中感悟古典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鉴于此,学校组建项目团队开发了"行小(本文来源于《七彩语文(教师论坛)》期刊2019年11期)
李正福,周家荣[3](2019)在《基于多元主体评价的义务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成效、问题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主体主要有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对这些主体开展评价与引导干预是提升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全国11个省的调研分析发现,义务教育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实施;教师的校本课程实施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家长积极支持校本课程实施。但不同主体在推进校本课程实施中的作用还有进一步发挥的空间。基于此,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叁个层面提出加快提升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上海教育评估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高波[4](2019)在《小陶印 大美育——学生参与下的陶印校本课程实施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陶印校本课程为例,具体阐述了学生参与下的课程设计的原则策略,明确校本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改善以往校本课程设计过于重视学校品牌宣传需要、忽略学生现实需要的弊端,增强校本课程设计的现实针对性。通过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增强学生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理解力,夯实学生的课程掌握和应用能力,改善学生课程学习中的情意状态。(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9年10期)
张广丽[5](2019)在《《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策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旨在利用习近平主席讲述的中国故事,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将思想教育、文化教育以及素质教育融合,促进学生全方位多样化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具备较高的核心素养。评价《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应该按照课程权威专家拉尔夫·泰勒对课程的评价观点,基于《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的预期教育和教育实际之间的过程,从学校自主进行提高学校课程开发的发展性评价,将评价指标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促进学生能深刻地了解我国发展中的鲜活故事,提高学生对世界、国家以及时代的理解,真正发挥《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作用,积极提高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41期)
陆灵灵[6](2019)在《地区文化认同视域下校本课程实施的角色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7月16日,在由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和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编辑部主办的"担当时代使命探索教育智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创刊40周年纪念暨历史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上,南京外国语学校唐园园和郝世奇两位老师共同执教的"透物见史——瓦当会说(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9期)
申灵[7](2019)在《发展学生“常能”学习活动设计与开发——以重庆合川区校本课程实施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常能,就是长久的能普遍用到的一般性能力。为发展学生常能而设计开发的学习活动,是基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主题活动等课程形态的一个主题单元,采取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而开发的具有生活性、自动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的活动。该学习活动的设计,是从学习目标、主题情境、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要素切入的,最终促进学生生活力、自动力、创造力的综合发展。(本文来源于《生活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吴惠[8](2019)在《乡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施途径探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经过科学论证和合理设计,自主开发的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课程。笔者学校自创建乡村学校少年宫以来,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学生及其家庭资源等,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学生们根据兴趣自愿选择参加活动项目,所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走出了一条乡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施的创新之路。(本文来源于《当代家庭教育》期刊2019年26期)
靳建芳[9](2019)在《校本课程实施中高效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以八年级英语“仁爱”(下)Unit7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考试考查的重难点内容。但英语实践教学表明,很多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足,每次一考英语阅读,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如何下手,阅读理解题的错误率很高。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英语阅读存在的难题,提高他们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对校本课程实施中如何开展高效的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教师》期刊2019年25期)
王铮[10](2019)在《基于中学校本资源的STEM课程设计初探——《学生公司》课程实施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科技和社会飞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人才培养需要新的方式。产生于美国的STEM教育以跨学科教育方式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STEM教育被引入中国的时间较晚,相比于美英法和韩国新加坡等已经取得丰硕的国家,中国的STEM教育仍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学校和教师应着眼于未来教育发展方向和学生发展需要开展积极的教育探索。学校和教师应秉承STEM教育理念,从真实生活问题出发,有效整合校本资源,充分发掘和利用校外可利用资源,构建基于校本资源的STEM校本课程。《学生公司》课程是基于STEM教育理念进行的一次尝试。(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学)》期刊2019年08期)
校本化课程实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京市小行小学坚持以"让学校适应孩子的发展"为办学理念,推崇国学经典诵读与积累,追求"诗润童心",希望同学们在读诗、品诗、写诗中感悟古典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鉴于此,学校组建项目团队开发了"行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校本化课程实施论文参考文献
[1].杨云香.《绿洲文明》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马婷婷,朱帮.互联网+古诗文,构建校本课程实施新样态[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9
[3].李正福,周家荣.基于多元主体评价的义务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成效、问题与对策[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9
[4].高波.小陶印大美育——学生参与下的陶印校本课程实施策略[J].新课程(下).2019
[5].张广丽.《习近平讲故事》校本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
[6].陆灵灵.地区文化认同视域下校本课程实施的角色定位[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
[7].申灵.发展学生“常能”学习活动设计与开发——以重庆合川区校本课程实施为例[J].生活教育.2019
[8].吴惠.乡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施途径探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
[9].靳建芳.校本课程实施中高效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以八年级英语“仁爱”(下)Unit7为例[J].教师.2019
[10].王铮.基于中学校本资源的STEM课程设计初探——《学生公司》课程实施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