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法收集产氨短杆菌MA-2和黄色短杆菌MA-3的条件优化

絮凝法收集产氨短杆菌MA-2和黄色短杆菌MA-3的条件优化

一、絮凝方法收集产氨短杆菌MA-2、黄色短杆菌MA-3条件的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邢雅娟[1](2015)在《生物除碳脱氮污泥组成、结构和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废水生物处理是水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是其重要支柱,而微生物则是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功能之源。在许多高效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功能菌主要以颗粒污泥的形式存在。探明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对于培育优质颗粒污泥、优化功能菌生态环境、提高工艺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碳素和氮素污染物是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本课题以三种高效生物除碳脱氮反应器中的颗粒污泥为模型,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酶活测定、荧光探针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技术,系统地研究了颗粒污泥的组成、结构和性能。主要成果如下:1)探明了高效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菌群组成和空间分布特性。从宏观上看,反应器上部、中部、下部的微生物种类大致相同,优势古菌主要归属于Methanobacterium、Methanosaeta和Methanospirillums三个属,优势细菌主要归属于Bacteroidetes、Firmicutes、Deltaproteobacteria、Spirochaetes、 Actinobacteria和Gammaproteobacteria六个门;但反应器上部、中部和下部的各功能菌群丰度具有显着差异,上部主要为产甲烷古菌,中部混居着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古菌,下部主要为水解发酵细菌。从微观上看,反应器上部、中部厌氧颗粒污泥表面层、中间层和核心层的微生物种类显着不同,表面层主要分布着水解发酵细菌,中间层混居着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古菌,核心层主要为产甲烷古菌。反应器下部颗粒污泥中功能菌群的微观格局较为单一,无明显分层。厌氧反应器中功能菌群的宏观和微观分布格局与反应器容积负荷以及反应液性状的纵向分布相吻合。2)测定了高效自养同步脱氮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粒径、菌群和性能。中等粒径的颗粒污泥是自养同步脱氮污泥床的主体。随着容积负荷的提高,反应器内大粒径(>1200μm)颗粒污泥比例逐渐降低,中粒径(600-1200μm)颗粒污泥比例逐渐升高;容积负荷提高到3.79±0.03 kg-N·m-3·d-1时,中粒径颗粒污泥体积占总颗粒污泥总体积的比例上升到81.19%,占据主导地位。中粒径的自养同步脱氮颗粒污泥具有优质的反应性能。其中的活性菌体比例(70.8%),介于大粒径颗粒污泥(53.1%)和小粒径(<600μm)颗粒污泥(72.2%)之间。中粒径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短程硝化性能,即较高的氨氧化比耗氧速率(25.93 mgO2(gMLVSS·h)-1)和较低的亚硝酸盐氧化比耗氧速率(3.39 mgO2·(gMLVSS·h)-1)。自养同步脱氮颗粒污泥具有独特的微生物生态学特征。不同粒径颗粒污泥中的优势菌群大致相同,可归入Nitrosomonadaceae、Rhodocyclaceae、Kofleriaceae、 Saprospiraceae和Ignavibacteriaceae五个科;优势脱氮菌为Nitrosomonas europaea。颗粒污泥中优势功能菌呈不同的环状分布:AOB形成AOB环分布于表层,AnAOB和NOB形成AnAOB环和NOB环分布于次表层。颗粒污泥中的优势功能菌以AOB和AnAOB为主,NOB含量较低。在颗粒污泥切面中,中粒径(600-1200μm)颗粒污泥功能区面积占总面积的61%介于大颗粒污泥(50%)和小颗粒污泥(90%)之间。不同粒径的自养同步脱氮颗粒污泥可共存于同一反应器内。功能菌的生长繁殖以及污泥单元的黏附聚并导致了大粒径颗粒污泥的产生,产气内压、水力剪切和碰撞摩擦则引发了大粒径颗粒污泥的解体,高负荷下上升流速的淘洗选留了优质污泥。大颗粒污泥的不断解体和小颗粒污泥的不断重聚是多粒径颗粒污泥共存的重要致因。3)测定了高效反硝化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酶活、菌群和性能。高负荷条件下有机物易成为反硝化过程的限制性基质。在所试硝氮容积负荷5.80-24.75 kg·m-3·d-1范围内,设定进水COD/NO3--N为4-5时,硝氮去除率不受容积负荷逐渐增大的影响,始终保持在99%以上,但COD去除率受容积负荷逐渐增大的影响,在高负荷时下降到85%。负荷冲击下高速反硝化系统的运行性能易于恶化。在硝氮容积负荷为35 kg·m-3·d1时,进水硝氮浓度由1000 mg·L-1突然提升到2000 mg·L-1,并持续95 min,出现高浓度的亚硝氮积累(207.99 mg·L-1)。颗粒污泥的碱性磷酸酯酶和脱氢酶活性与反硝化系统的运行性能具有良好相关性。磷酸酯酶活性和脱氢酶活性与硝氮容积去除速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和0.96;磷酸酯酶活性和脱氢酶活性与COD容积去除速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和0.95。基于碱性磷酸酯酶和脱氢酶活性与容积负荷之间关系的拟合方程及其参数,可用于指导反硝化系统的运行控制和操作优化。负荷渐变下颗粒污泥的菌群演替是一个渐变过程;高负荷下的菌种多样性显着低于低负荷下的菌种多样性;高负荷下的优势细菌是Thauera,优势古菌是Methanomethylovorans,可作为高效反硝化系统的参考菌种。颗粒污泥的碱性磷酸酯酶和脱氢酶活性对反硝化系统的运行性能具有指示性。基于细胞活性的菌群性状对运行性能的响应具有滞后性,基于碱性磷酸酯酶和脱氢酶活性的酶性状对运行性能的响应具有实时性,碱性磷酸酯酶活性变化可用于指示环境条件的变幅,脱氢酶活性变化可用于指示有机物浓度的高低。颗粒污泥的碱性磷酸酯酶和脱氢酶活性对亚硝氮敏感。高浓度(60-210mg·L-1)的亚硝氮可抑制碱性磷酸酯酶和脱氢酶活性,干扰碱性磷酸酯酶和脱氢酶活性对负荷冲击的响应。4)揭示了高效生物除碳脱氮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形态结构特性。颗粒污泥呈现明显的层次结构。菌体是颗粒污泥的基本结构单元(微米级),由菌体形成菌胶团(几微米到十几微米)、菌胶团复合体(几十微米级到二百微米)、颗粒污泥(二百微米到几毫米)等层次结构。菌胶团中的微生物大多“单种群同居”,也有“多种群混居”。颗粒污泥内普遍存在粘结体。在菌胶团、菌胶团复合体、颗粒污泥等结构体内部或邻居之间,可见胞外多聚物、丝状菌或两者组成的粘结体;在各结构体中,大结构体内的粘结体与亚单元之比相对较小,内聚力相对较弱,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易形成30μm左右的小结构体。颗粒污泥内遍布着大小不同的孔隙。在颗粒污泥中,菌胶团之间以及菌胶团复合体之间分布着小孔隙和微孔隙,它们是颗粒污泥内外物质交流的通道。通过这些孔隙,颗粒污泥进行着“产气-挤液-释气-吸液”的“呼吸”作用。

谢为天,刘颖,徐春厚[2](2015)在《两种絮凝剂对鼠李糖乳杆菌絮凝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海藻酸钠-壳聚糖和黄豆浆这2种絮凝剂对发酵液中鼠李糖乳杆菌的絮凝沉淀效果,为鼠李糖乳杆菌的絮凝剂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絮凝剂加入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液中并搅拌均匀,立即测定混合絮凝发酵菌液初始吸光值,静置一定时间后测定其上清液吸光值,计算出絮凝沉淀率,并且以絮凝沉淀率作为评价絮凝效果的指标,用Minitab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当浓度1.0%海藻酸钠溶液与浓度1.5%壳聚糖溶液的体积比为1∶1,添加量为12 ml/250 ml时,鼠李糖乳杆菌的絮凝沉降率达到90.35%;当浓度33%黄豆浆的添加量为6 ml/250 ml,絮凝温度为35℃,絮凝时间为4 h时,鼠李糖乳杆菌的絮凝沉降率达到87.49%;海藻酸钠-壳聚糖絮凝剂的沉降率略高于黄豆浆絮凝剂,但絮凝后得到的沉淀物聚集成团难以分散,而黄豆浆絮凝后得到的沉淀物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结论]海藻酸钠-壳聚糖和黄豆浆对鼠李糖乳杆菌都有较好的絮凝效果,但海藻酸钠-壳聚糖的絮凝沉淀效果比黄豆浆稍好,用量也较少,而黄豆浆的絮凝沉淀物易分散,对益生菌的生产较有利。

胡渊[3](2014)在《干酪乳杆菌直投式发酵剂制备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开发出适合乳品工业生产的干酪乳杆菌直投式发酵剂,本研究探讨了干酪乳杆菌的最佳生长条件并对干酪乳杆菌的高密度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干酪乳杆菌培养液的干燥方法及冻干保护剂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干酪乳杆菌菌种进行了活化,研究了三种基础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探讨了培养温度、接种量和初始pH这三个方面的最佳培养条件,并通过测定培养液OD值绘制出干酪乳杆菌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的最佳基础培养基为MRS肉汤培养基;最佳培养温度35℃、最佳接种量5%(v/v)、初始pH7.0;干酪乳杆菌在静置培养24h后进入稳定期,27h后进入衰亡期。2.以MRS肉汤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nhnken试验优化增殖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混合糖添加量3.77%(w/v),酵母提取粉添加量1.49%(w/v),黄豆浆添加量3.96%(w/v)的MRS肉汤培养基增菌效果最佳,在上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4h得到培养基活菌数为2.81×1012CFU/mL,比优化前提高了8.21倍。3.利用PB试验、爬坡试验和响应面试验,选取了最佳冻干保护剂的种类并优化了干酪乳杆菌复合冻干保护剂的组成。结果表明:甘油添加量3.5%(w/v)、大豆低聚糖添加量0.4%(w/v)、抗坏血酸0.08%(w/v)、脱脂乳添加量7.5%(w/v)的复合冻干保护剂效果最好,在此最佳条件下,冻干菌粉复水后OD值为1.678,菌粉复水后活菌数为8.78×1012CFU/mL,菌体冻干存活率为79.10%。4.在菌粉贮藏期间(4℃、常压贮藏)每隔7d测定其活菌数及菌粉发酵脱脂乳的凝乳时间和滴定酸度。结果表明:菌粉在贮藏期间,70天内活菌数维持在12次方数量级,发酵乳的凝乳时间和滴定酸度变化趋势不大,菌粉的发酵性能稳定。

郝夕祥[4](2011)在《黄曲霉SFW-7产L-苹果酸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L-苹果酸是生物体内三羧酸循环的重要中间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与微生物细胞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L-苹果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酶转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微生物发酵法又分为直接发酵法和两步发酵法。与其他方法相比,直接发酵法具有环境友好,原料来源丰富且可以再生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直接发酵法也具有产L-苹果酸水平低、易产生杂酸等缺点,严重制约了直接发酵法生产L-苹果酸的工业化生产,因此开展提高L-苹果酸产酸水平及其积累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从优化培养基组成、添加各种氧载体与表面活性剂、添加部分代谢途径关键酶的抑制剂等方面对L-苹果酸的产酸水平和其积累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考察了正己烷、正十二烷、全氟化碳三种氧载体与表面活性剂Tween-20和Tween-80对黄曲霉(Aspergillu flavus)SFW-7菌株发酵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同时添加1%(V/V)正十二烷与0.1%(W/V)Tween-80时,L-苹果酸的产量达到26 g/L。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对黄曲霉SFW-7积累L-苹果酸的培养基成分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L-苹果酸的产量与Mn2+、Mg2+和Fe2+间的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各因子对L-苹果酸产量的影响顺序为Mn2+>Fe2+>Mg2+,而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不显着。对数学模型进行寻优,确定最佳离子浓度:Mn2+为14mg/L,Fe2+为20mg/L,Mg2+为10mg/L,L-苹果酸的产量为38.73g/L。从限氧发酵、碳酸钙的添加量、乙醛酸循环和三羧酸循环代谢途径关键酶的抑制剂等几个方面对黄曲霉SFW-7积累L-苹果酸的代谢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根据L-苹果酸产量变化情况,证实CO2固定途径是积累L-苹果酸的主要途径。

翁其敏[5](2011)在《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的菌种筛选与制备》文中研究说明纳豆作为一种传统的发酵食品,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保健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开发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对提高我国纳豆的生产水平,简化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分离筛选优良纳豆菌发酵剂菌种、探索纳豆芽孢杆菌的增殖培养条件、优化增殖培养基组成,对菌体浓缩收集条件、干燥方式以及干燥保护剂的选择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发酵剂的发酵性能及贮藏稳定性进行测定。1、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日本纳豆中筛选出4株纳豆芽孢杆菌优势菌株。通过比较这4个分离菌株与实验室保存的纳豆芽孢杆菌菌株的耐受性和产酶能力,优选出一株W13作为制备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的菌种。2、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碳源、氮源对纳豆菌生长的影响;通过双因素六水平完全随机设计,比较不同碳氮比对纳豆菌生长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实验,考察离子组成对纳豆菌生长的影响。确定纳豆菌高密度增菌培养基组成为:蔗糖1%,大豆蛋白胨2%,K2HPO4:KH2PO4=0.3%:0.1%,MgSO40.05%,CaCl20.02%。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培养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和装液量对纳豆菌生长的影响。确定纳豆菌高效增殖条件为:种龄18 h,接种量3%,培养温度37℃,初始pH值9.0,摇瓶转速160 r/min,装液量100mL/500 mL,培养时间为36 h。在此最优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后纳豆芽孢杆菌数为2.13×1010cfu/mL,比未优化前提高了71.8%。3、通过研究不同离心时间和离心转速对纳豆菌离心收得率的影响,确定了纳豆菌浓缩收集的最佳离心条件为:6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收得率为92.1%。以干燥后菌体存活率为指标,比较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的工艺,确定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4、研究了样品的菌体浓度、物料厚度、pH值和冷应激处理温度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存活率的影响。确定了物料厚度为0.5 cm,样品pH值为7.0,冷应激处理条件为6℃下处理8 h。通过对不同保护剂的单因素试验,选择了脱脂奶粉、麦芽糊精、蔗糖和抗坏血酸作为复合冻干保护剂的成分,经过正交优化,确定了复合冻干保护剂的组成为:10%脱脂奶粉、10%蔗糖、5%麦芽糊精、0.5%抗坏血酸。经过此复合保护剂的冻干保护,W13的冻干存活率达到85.4%,冻干菌粉的活菌数为1.71×1011cfu/g。冻干发酵剂在常压4℃和-18℃下保藏3个月中,其活菌数以及发酵性能都无明显变化,表现出比较稳定的贮藏性能。

刘乘龙[6](2009)在《结晶技术对谷氨酸提取的影响》文中指出味精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长期难于解决,尤其是“等电-离交”工艺,酸碱消耗大、产生大量的高浓废水,严重地制约了工业和环境的友好协调发展。本文对谷氨酸工业结晶母液的基本性质、母液残余微晶行为,以及“谷氨酸双结晶无废工艺”技术关键之一:谷氨酸二次提取以及相关应用基础进行了研究探讨,从二次提取入手,消除“等电-离交”环节,节约提取成本,为如何解决味精行业环保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研究了谷氨酸等电结晶母液中的主要杂质SO42-、NH4+、葡萄糖和菌体细胞对谷氨酸溶解度的影响。发现,在含有这些杂质的等电液中,谷氨酸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大,溶解趋势与在去离子水中相同。按发酵液谷氨酸终浓度10%计算,这些杂质将降低提取收率3.6个百分点。以谷氨酸在去离子水中溶解度为基准,其一步等电结晶收率理论上为94.5%,考虑上述杂质的增溶导致收率下降因素,提取收率应能达到90.9%。但工业生产中一步等电收率仅78~80%,相距甚远,因此推测仍有其它重要因素存在,从而明显降低了谷氨酸的一步等电收率。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探讨了等电液中晶体颗粒的形状、粒度及沉降特性,定义了表观溶解度和真实溶解度这两个描述谷氨酸结晶母液特性的表述方式。发现微小晶体(微晶)在母液中的稳定存在是影响谷氨酸提取收率的主要原因,等电母液中颗粒范围在0.3~7.1μm之间的微晶主要悬浮在浑浊区,使一步等电提取收率降低了约7个百分点。从沉降理论上计算了不同粒度的颗粒沉降速度及沉降距离,若等电罐液层高度按照5m计算,则经过6小时沉降之后,仅颗粒粒度大于55.4μm的谷氨酸晶体颗粒会沉降到结晶罐底部,为工业生产等电罐设计提供了依据,也为寻求新原理结晶器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即微晶消除。优化了热絮凝除菌工艺,提出除菌工艺应在120℃、pH3.0、热处理5min,加入絮凝剂(聚丙烯酸钠)量为42ppm时菌体沉降最彻底,清母液透光率最高。探索并优化了浓缩法谷氨酸二次结晶工艺,减少了二次提取的成本,降低了二次提取的废水量。找到了较为合理的工艺,二次结晶平均收率可达到70%以上,晶体纯度(干纯)达到90%,结晶为颗粒状晶体,分离效果良好。经本文研究,结合课题组其它研究成果,“谷氨酸双结晶无废工艺”已基本成型,节约了一定的成本,消除了工艺废水,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工艺规模较小,仍需进一步放大。

武金装[7](2008)在《柴油降解菌的筛选、降解条件优化及其降解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石油烃降解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影响石油污染物降解效果的因素很多,如石油烃的种类和组成、物理状态、浓度、温度、pH值、供氧及营养物质等。石油烃的降解速率及最终降解效果是上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石油烃的自然降解过程缓慢,而向污染环境中添加某些物质,优化降解条件,往往能加速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已有研究表明,表面活性物质可以促进石油烃的乳化,提高石油烃在水中溶解度及生物可利用性。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因其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生态安全和高生物活性等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在已经成为水体污染治理的热点。本课题首先从长沙市某炼油厂受石油烃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以0#柴油为唯一碳源生长的9株石油烃降解菌。并对菌株的降解能力进行了研究,确定降解优势菌株。其中一株菌能在3d内能使柴油的降解率达到71.7%。经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这株菌为假单胞菌属。其次本文研究了培养时间、pH值、接种量、温度、柴油浓度、N源对菌株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培养时间为6d、pH值为5.0、接种量为5%、温度为35℃、柴油浓度为1000mg/L、N源为(NH4)2SO4的条件下生长旺盛,降解率达到了80%。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如何从发酵液中提取表面活性剂,同时测定发酵液的表面张力,证明该菌能够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对产表面活性剂的条件进行优化,使表面活性剂达到最高产量。结果表明,假单胞菌在温度为30℃、初始pH为8.0~9.0、转速为200r/min、氮源为NH4NO3的条件下培养2d,培养液的表面张力可由69mN/m降至31.4mN/m,此时表面活性物质的产量达到了1.62g/L。将该菌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用于柴油降解实验,72h柴油去除率达到了85.7%,比不加表面活性剂的效果好。从降解前后柴油GC-MS图谱分析表明,该菌主要将C17-C29之间的直链烃和少量支链烃降解成C14-C18的短链烃。这为该菌株及其合成的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于柴油污染土壤和水体的生物修复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李慧[8](2005)在《产氨短杆菌Corynebacterium ammoniagenes转化乳清酸(OA)生成尿苷酸(UMP)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尿嘧啶核苷酸(Uridine 5’monophosphate,UMP)是一种重要的药物、药物前体和食品添加剂。本论文的目的在于研究以乳清酸为底物,利用微生物转化生成UMP。本研究采用HPLC 法和液质联用法确证了产氨短杆菌Corynebacterium ammoniagenesR248 能将底物乳清酸转化生成UMP。研究了发酵转化和细胞转化反应体系中几种因素对R248 菌株转化UMP 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清酸1g/L、生物素50μg/L、pH 5.0、25℃转化培养4 天后, UMP 生成能力为420mg/L。乳清酸20g/L、细胞量20%、pH 7.2、250ml 三角瓶装液量5ml、32℃反应26 小时后,R248 的细胞转化能力为991mg/L。采用链霉素抗性、卡那霉素抗性和产物结构类似物抗性等作为筛选手段,对产氨短杆菌R248 进行离子束和紫外诱变,选育出一株UMP 生成能力比出发菌株R248 提高7 倍突变株M14。对高活性突变株M14 的细胞转化和发酵转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发酵转化中突变株M14 转化能力为0.98g/L;突变株M14 在乳清酸20g/L、细胞量30%、pH 8.06、葡萄糖50g/L、磷酸盐15g/L、21×180mm 试管装液量5ml、32℃细胞转化6 小时后UMP 的转化能力为2.1g/L。产氨短杆菌R248 发酵转化和细胞转化生成UMP,高活性突变菌株M14 的选育,以及突变株M14 转化条件的优化,对进一步研究产氨短杆菌Corynebacterium ammoniagenes 转化乳清酸生成UMP 具有重要意义。

胡永红,刘洋,江昌明,沈树宝,欧阳平凯[9](2003)在《絮凝方法收集产氨短杆菌MA-2、黄色短杆菌MA-3条件的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壳聚糖作絮凝剂收集富含延胡索酸酶活力的产氨短杆菌MA 2、黄色短杆菌MA 3。研究了絮凝剂加入量及加入时混合方式与时间等因素对延胡索酸酶活力及分离效果的影响 ,并对壳聚糖絮凝收集产氨短杆菌MA 2、黄色短杆菌MA 3的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

胡永红,沈树宝,江昌明,沈宏宇,张志华,欧阳平凯[10](2003)在《凝聚和絮凝对收集富含延胡索酸酶活微生物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报道了采用凝聚和絮凝的技术进行微生物菌体的收集方法。无机凝聚剂氯化钙和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分别对富含延胡索酸酶的产氨短杆菌MA - 2、黄色短杆菌MA - 3进行凝聚和絮凝实验 ,两菌酶活回收率达95 9%~ 98 7%

二、絮凝方法收集产氨短杆菌MA-2、黄色短杆菌MA-3条件的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絮凝方法收集产氨短杆菌MA-2、黄色短杆菌MA-3条件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除碳脱氮污泥组成、结构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序言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我国水体污染现状
    1.2 废水生物除碳技术
        1.2.1 第一代厌氧活性污泥技术
        1.2.2 第二代厌氧活性污泥技术
        1.2.3 第三代厌氧活性污泥技术
    1.3 废水生物脱氮技术
        1.3.1 硝化反硝化技术
        1.3.2 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
        1.3.3 厌氧氨氧化技术
    1.4 污泥颗粒化技术
        1.4.1 污泥颗粒化的优点
        1.4.2 污泥颗粒化技术的现状
        1.4.3 污泥颗粒化技术的难题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2 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菌群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装置
        2.1.2 检测材料
        2.1.3 检测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反应器运行性能及其宏观纵向分布
        2.2.2 颗粒污泥活性及其宏观纵向分布
        2.2.3 颗粒污泥菌群组成及其宏观纵向分布
        2.2.4 颗粒污泥菌群组成及其微观径向分布
    2.3 讨论
    2.4 小结
3 自养同步脱氮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粒径、菌群和性能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装置
        3.1.2 试验条件
        3.1.3 颗粒污泥形态检测
        3.1.4 分子生物学检测
        3.1.5 活性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容积负荷下自养同步脱氮反应器的运行性能
        3.2.2 不同容积负荷下自养同步脱氮反应器内的颗粒污泥级配
        3.2.3 不同粒径自养同步脱氮颗粒污泥的沉降速率和形貌特性
        3.2.4 不同粒径颗粒污泥的组成和活性特性
        3.2.5 不同粒径颗粒污泥的菌群组成特性
        3.2.6 不同粒径颗粒污泥的功能菌群空间分布特性
    3.3 讨论
    3.4 小结
4 反硝化反应器中颗粒污泥酶活、菌群和性能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装置
        4.1.2 接种污泥
        4.1.3 模拟废水
        4.1.4 负荷试验
        4.1.5 酶活测定
        4.1.6 PCR-DGGE检测
        4.1.7 活细胞比例测定
        4.1.8 常规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负荷渐变下反硝化反应器的性能
        4.2.2 负荷冲击下反硝化反应器的性能
    4.3 讨论
    4.4 小结
5 除碳脱氮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形态结构特性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样本
        5.1.2 观察手段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颗粒污泥的形貌特征
        5.2.2 颗粒污泥的内部结构
        5.2.3 颗粒污泥的整体构造
        5.2.4 颗粒污泥内的胞外蛋白分布
        5.2.5 颗粒污泥的酶解性状
    5.3 讨论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两种絮凝剂对鼠李糖乳杆菌絮凝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3)干酪乳杆菌直投式发酵剂制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目的及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研究进展
        2.1.1 基础培养基的选择与改良
        2.1.2 培养条件的优化
        2.1.3 培养方法的选择
        2.2 乳酸菌发酵液菌体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2.2.1 离心分离技术
        2.2.2 膜分离技术
        2.2.3 絮凝分离技术
        2.3 乳酸菌发酵剂保藏技术研究进展
        2.3.1 冷冻保藏
        2.3.2 冷冻干燥保藏
        2.3.3 冷冻干燥中的特殊保护措施
    3 乳酸菌直投式发酵剂研制展望
第二章 干酪乳杆菌培养条件的筛选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菌种
        1.1.2 材料与试剂
        1.1.3 仪器与设备
        1.2 试验内容及设计
        1.2.1 最佳基础培养培养基种类的确定
        1.2.2 培养条件优化试验
        1.2.3 干酪乳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1.3 试验方法
        1.3.1 菌种制备
        1.3.2 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佳基础培养基选择试验结果
        2.2 培养条件优化结果与分析
        2.2.1 最佳培养温度试验结果
        2.2.2 最佳接种量试验结果
        2.2.3 最佳初始pH试验结果
        2.3 干酪乳杆菌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3 结论
第三章 干酪乳杆菌增殖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菌种
        1.1.2 菌种制备
        1.1.3 材料与试剂
        1.1.4 仪器与设备
        1.2 试验内容及设计
        1.2.1 增殖培养基添加营养成分的确定
        1.2.2 增殖培养基添加营养成分最佳添加量的确定
        1.2.3 干酪乳杆菌增殖培养基的优化试验
        1.3 测定方法
        1.3.1 OD值测定
        1.3.2 活菌计数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营养成分对干酪乳杆菌增殖的影响
        2.1.1 不同碳源对干酪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2.1.2 不同氮源对干酪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2.1.3 不同生长因子对干酪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2.2 营养成分添加量对干酪乳杆菌增殖的影响
        2.2.1 碳源最适添加量的确定
        2.2.2 氮源最适添加量的确定
        2.2.3 生长因子最适添加量的确定
        2.3 增殖培养基优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响应面试验结果及分析
        2.3.2 响应面各因素间交互作用分析
        2.3.3 验证试验
    3 结论
第四章 干酪乳杆菌冻干保护剂的筛选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菌种
        1.1.2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内容及设计
        1.3.1 冻干保护剂选择试验设计
        1.3.2 冻干保护剂添加范围试验
        1.3.3 复合冻干保护剂优化试验
        1.3.4 干酪乳杆菌冻干粉的理化指标测定
        1.4 试验方法
        1.4.1 菌体的富集和冻干
        1.4.2 测定方法
        1.4.3 菌体存活率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冻干保护剂的选择试验结果分析
        2.2 冻干保护剂添加范围试验结果分析
        2.3 复合冻干保护剂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2.3.1 响应面试验方差分析
        2.3.2 响应面各因素间交互作用分析
        2.3.3 验证试验
        2.4 直投式发酵剂贮藏期间理化指标测定结果
        2.4.1 冻干菌粉贮藏期间的活菌数测定结果
        2.4.2 冻干菌粉发酵贮藏期间发酵活力的测定结果
    3 结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创新点及建议
    1 全文主要结论
    2 本文主要创新点
    3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黄曲霉SFW-7产L-苹果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L-苹果酸
    1.2 L-苹果酸的生产方法
        1.2.1 直接提取法
        1.2.2 化学合成法
        1.2.3 微生物发酵法
        1.2.4 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转化法
    1.3 L-苹果酸代谢途径的研究
        1.3.1 L-苹果酸的合成途径
        1.3.2 L-苹果酸代谢途径的研究进展
    1.4 直接发酵法生产L-苹果酸的影响因素
        1.4.1 碳源的影响
        1.4.2 氮源的影响
        1.4.3 金属离子的影响
        1.4.4 表面活性剂和氧载体的影响
    1.5 L-苹果酸的应用
        1.5.1 L-苹果酸在食品工业方面的应用
        1.5.2 L-苹果酸在医药工业方面的应用
        1.5.3 L-苹果酸在日用化工等方面的应用
    1.6 本课题的立体背景及意义
    1.7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7.1 菌株SFW-7 发酵代谢产物的分析
        1.7.2 添加物对菌株SFW-7 发酵结果的影响
        1.7.3 菌株SFW-7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1.7.4 菌株SFW-7 积累L-苹果酸代谢机制初探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
        2.1.2 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2.1.4 主要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L-苹果酸的定性检测
        2.3.2 L-苹果酸的定量检测
        2.3.3 总酸的测定
        2.3.4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
        2.3.5 液化淀粉制备
        2.3.6 菌体干重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发酵代谢产物的鉴定
    3.2 添加物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3.2.1 不同氧载体加入时间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3.2.2 不同添加量的氧载体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3.2.3 加入氧载体和表面活性剂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3.3 SFW-7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3.3.1 Mg~(2+)、Fe~(2+)、Mn~(2+)对L-苹果酸产量的影响
        3.3.2 二次通用旋转实验设计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
        3.3.3 条件优化后菌株的发酵进程
    3.4 菌株SFW-7 利用糖质原料产L-苹果酸机制初探
        3.4.1 限制氧的供应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3.4.2 碳酸钙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3.4.3 乙醛酸循环途径的探讨
        3.4.4 抑制剂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4 讨论
    4.1 L-苹果酸发酵培养基优化的探讨
    4.2 黄曲霉积累L-苹果酸代谢机制的探讨
5 结论
    5.1 发酵代谢产物的鉴定
    5.2 添加物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5.3 SFW-7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5.4 SFW-7 积累L-苹果酸代谢机制初探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的菌种筛选与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纳豆及纳豆芽孢杆菌概述
    2 纳豆及纳豆芽孢杆菌的主要生理功能
        2.1 溶血栓功能
        2.2 抗肿瘤
        2.3 调节血脂、血压
        2.4 预防骨质疏松症
        2.5 抗氧化作用
        2.6 调节肠道功能
    3 纳豆菌发酵剂的种类及特点
        3.1 天然型纳豆菌发酵剂
        3.2 传统继代型纳豆菌发酵剂
        3.3 浓缩型纳豆菌发酵剂
    4 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
        4.1 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的概述
        4.2 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4.3 影响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的制备的主要因素
        4.3.1 优良菌种的选育
        4.3.2 菌种的增殖培养
        4.3.3 菌体浓缩收集
        4.3.4 干燥方式的选择
        4.3.5 干燥保护剂的选择
        4.4 直投式发酵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4.4.1 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发展现状
        4.4.2 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研究现状
    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5.2 本试验的研究内容
        5.2.1 优良纳豆菌种的分离筛选
        5.2.2 纳豆菌生长规律的研究
        5.2.3 高密度增菌培养基的优化
        5.2.4 纳豆菌高效增殖条件的探索
        5.2.5 菌体浓缩收集
        5.2.6 纳豆芽孢杆菌干燥方法的选择
        5.2.7 冻干条件的选择
        5.2.8 保护剂的筛选
        5.2.9 产品的发酵活力及贮藏稳定性
第二章 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生产菌株的定向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材料
        1.1.2 培养基和试剂
        1.1.3 实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菌种分离及纯化
        1.2.2 菌种活化
        1.2.3 优势菌株的初筛
        1.2.4 优势菌株的复筛
        1.2.5 优势菌株传代实验
        1.2.6 纳豆发酵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种分离与纯化
        2.2 菌落及个体形态
        2.3 优势菌株初筛
        2.4 优势菌株的复筛
        2.4.1 菌株对温度的耐受性
        2.4.2 菌株对pH的耐受性
        2.4.3 菌株的蛋白酶活力和淀粉酶活力
        2.5 纳豆芽孢杆菌W_(13)菌株传代实验
        2.6 纳豆的试制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纳豆芽孢杆菌高密度液体培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
        1.1.2 培养基
        1.1.3 试剂
        1.1.4 实验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菌体培养
        1.2.2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
        1.2.3 芽孢数的测定
        1.2.4 残糖量的测定
        1.2.5 高密度增菌培养基的优化
        1.2.6 纳豆菌高效增殖条件的探索
    2 结果与分析
        2.1 纳豆菌活菌数与OD_(660)的关系曲线
        2.2 水杨酸法测定葡萄糖标准曲线
        2.3 纳豆芽孢杆杆菌生长规律的研究
        2.4 高密度增菌培养基的优化
        2.4.1 碳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2.4.2 氮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2.4.3 碳氮比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2.4.4 离子组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2.5 纳豆芽孢杆菌高效增殖条件的探索
        2.5.1 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2.5.2 初始pH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2.5.3 最佳接种量的确定
        2.5.4 最佳装液量的确定
        2.5.5 正交试验
        2.6 优化前后试验结果的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的制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材料
        1.1.2 培养基
        1.1.3 试剂
        1.1.4 实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菌体浓缩收集
        1.2.2 保护剂的灭菌
        1.2.3 纳豆菌喷雾干燥
        1.2.4 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
        1.2.5 纳豆菌存活率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体浓缩收集
        2.2 纳豆菌干燥方法的选择
        2.3 冻干条件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2.3.1 菌体浓度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2.3.2 物料厚度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2.3.3 pH值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2.3.4 冷应激处理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2.4 冷冻干燥保护剂的选择
        2.4.1 脱脂奶粉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2.4.2 蔗糖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2.4.3 麦芽糊精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2.4.4 麦芽糖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2.4.5 海藻糖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2.4.6 乳糖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2.4.7 抗坏血酸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2.4.8 山梨醇对纳豆菌真空冷冻干燥的影响
        2.4.9 正交试验结果
        2.5 产品的发酵活力及贮藏稳定性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结晶技术对谷氨酸提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谷氨酸概述
        1.1.1 谷氨酸简介
        1.1.2 谷氨酸的主要物理性质
        1.1.3 谷氨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1.1.4 谷氨酸的应用
    1.2 谷氨酸发酵简介
        1.2.1 谷氨酸发酵原理
        1.2.2 国外谷氨酸发酵状况
        1.2.3 我国谷氨酸发酵状况
    1.3 谷氨酸提取简介
        1.3.1 锌盐法提取谷氨酸
        1.3.2 等电离交法提取谷氨酸
        1.3.3 浓缩连续等电转晶法提取谷氨酸
    1.4 立题依据与意义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等电液中杂质测定及其对谷氨酸溶解度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分析方法
        2.2.4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NH_4)_2SO_4对溶解度的影响及增溶原理
        2.3.2 菌体对溶解度影响及增溶原理(菌体增溶后面除菌或者做除菌与不除菌的晶体)
        2.3.3 葡萄糖对溶解度影响及增溶原理
        2.3.4 发酵液和去离子水中谷氨酸溶解度的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晶母液的微晶及其消除技术探讨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分析方法
        3.2.4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表观溶解度与真实溶解度曲线
        3.3.2 谷氨酸等电母液静置分层情况及沉降特性
        3.3.3 沉降方程和沉降速度
        3.3.4 显微镜和电镜下观察不同粒度的谷氨酸晶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等电液热处理絮凝过滤除菌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分析方法
        4.2.4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4.2.5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菌体浓度与粘度关系(25℃)
        4.3.2 正交实验法找热处理絮凝除菌条件优化选择
        4.3.3 絮凝剂用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浓缩法二次结晶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分析方法
        5.2.4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浓缩后间歇降温二次结晶
        5.3.2 浓缩加晶种连续结晶
        5.3.3 结晶操作的优化
    5.4 结论
第六章 结果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柴油降解菌的筛选、降解条件优化及其降解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石油污染物的概述
        1.1.1 石油的概念
        1.1.2 石油的组成
    1.2 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概述
        1.2.1 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现状
        1.2.2 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产生途径
        1.2.3 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危害
    1.3 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1.3.1 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
        1.3.2 石油烃污染土壤治理的现状
        1.3.3 降解石油烃类化合物的微生物种类
        1.3.4 石油烃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机理
        1.3.5 微生物对石油烃的吸收途径
    1.4 影响石油烃微生物降解的因素
        1.4.1 石油污染物对微生物的影响
        1.4.2 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
    1.5 石油烃分析手段的探索与创新
    1.6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概述
        1.6.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定义
        1.6.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1.6.3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
        1.6.4 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降解的强化作用
    1.7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7.1 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1.7.2 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1.7.3 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1.7.4 在卫生和化妆品工业中的应用
        1.7.5 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1.7.6 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1.8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1.8.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8.2 研究内容
第2章 柴油降解菌的筛选及鉴定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降解菌株的筛选
        2.3.2 降解能力的测定
        2.3.3 降解菌株的鉴定
    2.4 讨论
    2.5 结论
第3章 柴油降解菌影响因子的优化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生长曲线的绘制
        3.3.2 降解影响因素的研究
    3.4 讨论
    3.5 结论
第4章 柴油降解菌降解机理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表面张力测定
        4.3.2 表面活性物质定性分析
        4.3.3 生长量与表面活性的关系
        4.3.4 培养条件对菌株表面活性的影响
        4.3.5 除油效果
        4.3.6 GC-MS 残油组分分析
    4.4 讨论
    4.5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产氨短杆菌Corynebacterium ammoniagenes转化乳清酸(OA)生成尿苷酸(UMP)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文献综述
    1 核酸类药物的分类及其临床应用
        1.1 核酸类药物的分类
        1.2 核酸类药物的主要临床应用
    2 尿嘧啶核苷酸
        2.1 尿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和代谢调节
        2.2 尿嘧啶核苷酸的临床应用
        2.3 尿嘧啶核苷酸的制备方法
    3 微生物转化乳清酸生成尿嘧啶核苷酸的研究进展
        3.1 乳清酸及其生成尿苷酸的关键酶
        3.2 利用乳清酸生成嘧啶类核苷酸的转化菌株
        3.3 利用乳清酸生物转化生成尿苷酸
    4 立题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篇 研究部分
    第一章 产氨短杆菌R248 转化乳清酸(OA)生成尿苷酸(UMP)的研究
        1 材料
        1.1 菌株
        1.2 主要培养基及反应液
        1.3 主要药品及试剂
        1.4 主要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培养方法
        2.2 发酵转化
        2.3 细胞转化
        2.4 分析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转化产物的检测
        3.2 转化菌株的筛选
        3.3 不同底物的发酵转化
        3.4 转化菌株R248 的发酵转化
        3.5 转化菌株R248 的细胞转化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产氨短杆菌 Corynebacterium ammoniagenes R248 的推理选育
        1 材料
        1.1 菌株
        1.2 主要培养基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抗生素抗性菌株的筛选
        2.2 紫外线诱变
        2.3 5-氟胞嘧啶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的筛选
        2.4 离子束诱变
        2.5 底物驯化选育
        2.6 分析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R248 的生长曲线
        3.2 R248 抗性菌株的筛选
        3.3 紫外线诱变
        3.4 离子束诱变
        3.5 底物驯化选育
        3.6 高活性转化菌株的选育流程
        3.7 菌种的稳定性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产氨短杆菌 Corynebacterium ammoniagenes 突变株M14 生物转化生成 UMP 的研究
        1 材料
        1.1 菌株
        1.2 主要培养基及反应液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培养方法
        2.2 突变株M14 的发酵转化
        2.3 突变株M14 的细胞转化
        2.4 分析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突变株M14 的发酵转化
        3.2 突变株M14 的细胞转化
        3.3 突变株M14 与出发菌株R248 生物转化能力的比较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9)絮凝方法收集产氨短杆菌MA-2、黄色短杆菌MA-3条件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
    1.2 菌株
    1.3 培养基组成
        1.3.1 斜面培养基
        1.3.2 产氨短杆菌MA-2发酵培养基成份
        1.3.3 黄色短杆菌MA-3发酵培养基成份
    1.4 培养条件
    1.5 絮凝操作方法
    1.6 仪器
    1.7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絮凝剂对微生物中延胡索酸酶活力的影响
    2.2 絮凝剂壳聚糖加入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3 壳聚糖加入时的搅拌状态及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4 壳聚糖与产氨短杆菌MA-2、黄色短杆菌MA-3絮凝过程初步分析
3 结论

(10)凝聚和絮凝对收集富含延胡索酸酶活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
    1.2 菌株
    1.3 培养基组成
        1.3.1 斜面培养基
        1.3.2 产氨短杆菌MA-2发酵培养基成分
        1.3.3 黄色短杆菌MA-3发酵培养基成分
    1.4 培养条件
    1.5 仪器
    1.6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凝聚剂对微生物中延胡索酸酶活力的影响
    2.2 不同絮凝剂对微生物中延胡索酸酶活力的影响
3 结 论

四、絮凝方法收集产氨短杆菌MA-2、黄色短杆菌MA-3条件的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除碳脱氮污泥组成、结构和性能研究[D]. 邢雅娟. 浙江大学, 2015(06)
  • [2]两种絮凝剂对鼠李糖乳杆菌絮凝作用的研究[J]. 谢为天,刘颖,徐春厚.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6)
  • [3]干酪乳杆菌直投式发酵剂制备技术研究[D]. 胡渊.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9)
  • [4]黄曲霉SFW-7产L-苹果酸的研究[D]. 郝夕祥.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9)
  • [5]直投式纳豆菌发酵剂的菌种筛选与制备[D]. 翁其敏. 江西农业大学, 2011(01)
  • [6]结晶技术对谷氨酸提取的影响[D]. 刘乘龙. 江南大学, 2009(05)
  • [7]柴油降解菌的筛选、降解条件优化及其降解机理研究[D]. 武金装. 湖南大学, 2008(09)
  • [8]产氨短杆菌Corynebacterium ammoniagenes转化乳清酸(OA)生成尿苷酸(UMP)的研究[D]. 李慧. 上海师范大学, 2005(07)
  • [9]絮凝方法收集产氨短杆菌MA-2、黄色短杆菌MA-3条件的优化[J]. 胡永红,刘洋,江昌明,沈树宝,欧阳平凯. 工业微生物, 2003(04)
  • [10]凝聚和絮凝对收集富含延胡索酸酶活微生物影响的研究[J]. 胡永红,沈树宝,江昌明,沈宏宇,张志华,欧阳平凯. 化工进展, 2003(02)

标签:;  ;  ;  ;  ;  

絮凝法收集产氨短杆菌MA-2和黄色短杆菌MA-3的条件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