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内和种间竞争论文-林建勇,李娟,梁瑞龙

种内和种间竞争论文-林建勇,李娟,梁瑞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种内和种间竞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叉叶苏铁,竞争,竞争指数,濒危植物

种内和种间竞争论文文献综述

林建勇,李娟,梁瑞龙[1](2019)在《灌木层的叉叶苏铁种内和种间竞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广西叉叶苏铁群落中48株对象木及757株竞争木的调查,运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计算分析叉叶苏铁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研究物种竞争关系对叉叶苏铁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叉叶苏铁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比例分别为3.79%和96.21%,说明竞争主要来自种间。叉叶苏铁的伴生种较多,种内与主要伴生种间的竞争关系为仪花>潺槁木姜子>天仙果>龙眼>灰毛浆果楝>红背山麻杆>叉叶苏铁。竞争强度随对象木高度增大而减小,当对象木高度<0.6 m时,所受到的竞争强度较大;当高度>0.6 m时,竞争强度变化很小。种内竞争与总体竞争强度和对象木高度的关系服从幂函数关系,种内竞争中则服从S曲线方程,所得预测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叉叶苏铁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对于株高<0.6 m的叉叶苏铁个体应加强保护,可采取人工抚育措施降低种间竞争压力,提高叉叶苏铁天然更新成功率。(本文来源于《森林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照青,卢杰,薛敬丽,高郯[2](2018)在《察隅县云南松种内竞争与种间竞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对察隅县云南松种群的种内及种间竞争关系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该地区94株对象木及4159株竞争木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云南松种群的种内竞争随着对象木胸径的变大而变小,表现出显着的负相关,种间竞争对云南松种群的影响较小;对象木的胸径与整个林分竞争强度服从幂函数关系,对象木的胸径大小与林分竞争强度之间也呈负相关;当云南松的胸径达到15 cm后,其受到的竞争急剧减小;当云南松胸径达到25 cm时,其受到的竞争强度降到10以下,故而应在云南松胸径达到15 cm之前进行适当的人为干预,以缓解云南松的竞争压力。希望可以通过对云南松种内及种间竞争关系的研究,对察隅县云南松林的合理经营管理提供一些依据。(本文来源于《高原农业》期刊2018年05期)

罗梅,陈绍志[3](2018)在《不同龄组长白落叶松种内及种间竞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不同龄组的落叶松人工林种内和种间竞争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不同龄组的林木生长动态变化,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6块样地的落叶松对象木和竞争木进行调查,利用Hegyi简单竞争模型对不同龄组的落叶松人工林种内和种间竞争进行研究;采用对数函数、二项式、幂函数、指数函数、Logistic共5种模型对总竞争指数与落叶松对象木胸径间的关系进行回归拟合。【结果】(1)样地a、b、c、d、e、f的种内竞争指数占总竞争指数的比例分别为86.40%、92.81%、61.97%、77.18%、81.42%和93.70%,种内竞争为林木之间竞争的主要形式。(2)各树种在每个样地中的分布情况不尽相同,种间竞争指数存在较大差异,没有一定的规律性。(3)中龄林和近熟林样地落叶松对象木胸径与竞争指数的关系服从幂函数,成熟林落叶松对象木胸径与竞争指数的关系服从指数函数,竞争强度随对象木的胸径增大而减小。中龄林对象木的胸径在达到20 cm时,竞争指数下降较为平稳,此时对象木受到的竞争较少;近熟林胸径为25 cm、成熟林胸径为30 cm时,对象木受到的竞争较小。【结论】落叶松人工林的竞争主要来源于种内竞争,竞争指数随着胸径的增大而降低。(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许恒,刘艳红[4](2018)在《珍稀濒危植物梓叶槭种群径级结构与种内种间竞争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对四川省珍稀濒危植物梓叶槭(Acer catalpifolium)种群的主要分布区进行调查,分析梓叶槭种群径级结构与种内和种间的竞争关系,探讨竞争强度与径级和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梓叶槭胸径与树高之间存在显着的幂函数关系;种群径级结构呈正态分布,中小径级树木较多,高径级树木较少。(2)梓叶槭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分别占总竞争强度(222.87)的15.16%和84.84%,说明竞争主要来自种间。(3)梓叶槭与主要伴生种之间的竞争强度大小依次为柳杉>桢楠>白栎>刺楸>灯台树>桦木>杉木>厚朴>光皮桦;对象木和竞争木距离与竞争指数之间较好地服从指数函数关系,当对象木与竞争木距离小于1m时,竞争指数可达到5.5,随着距离逐渐增加,其竞争指数相应降低,并最终趋于平缓。(4)竞争强度随对象木胸径的增大而减小,当对象木胸径小于20cm时,受到的竞争压力最大,竞争指数最大的分别是梓叶槭与整个林分(234.98)以及梓叶槭与种间(184.01);当对象木胸径小于10cm时,竞争指数均可以达到18;当对象木胸径大于20cm时,竞争强度变化很小且竞争指数较低;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5)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随着梓叶槭胸径的增加,竞争指数均越来越小,竞争强度呈降低趋势;当梓叶槭胸径为0~5cm时,梓叶槭与整个林分受到的竞争强度最大,竞争指数为7.14,占总竞争强度的50%;当胸径大于20cm时,竞争指数变化不大;该模型能很好的预测梓叶槭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光富,姚锐,蒋悦茜,陈福程,张文燕[5](2016)在《安徽万佛山不同生境下银缕梅的种内与种间竞争强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安徽万佛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下珍稀濒危植物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种群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并讨论了森林群落中同一树种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竞争强度。结果表明:银缕梅竞争压力主要来自种间,竞争强度为240.6,占总竞争强度69.3%;对象木银缕梅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依次为银缕梅>紫弹朴(Celtis biondii)>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朴树(Celtis sinens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薄叶润楠(Machilus leptophylla);不同生境下银缕梅的数量以及种内、种间竞争强度不同,在山坡生境下银缕梅数量较多(178株),而沟谷生境下较少(仅65株);且前者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均大于后者。在两种生境下均是小径级(4.0 cm≤DBH<8.0 cm)银缕梅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最大;该区对象木银缕梅的竞争强度与其胸径大小近似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随着银缕梅胸径的增大,所受到的竞争压力逐渐减小,当银缕梅胸径小于16 cm时,对象木受到的竞争强度较大。此外,森林群落中同一树种因生境不同其竞争强度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6年07期)

曹小玉,李际平,陈磊,胡园杰[6](2016)在《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杉木生态公益林种内、种间竞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湖南省平江县福寿林场内,设置18块典型杉木生态公益林固定样地,对林木进行定位调查获取林木点信息。运用灰色关联度法确定林木胸径、树高和平均冠幅对林木竞争范围的影响权重,生成加权Voronoi图确定林木竞争单元,在此基础上提出更能科学反映林木竞争关系的W_V_Hegyi竞争指数,并用该竞争指数分析了杉木生态公益林优势树种杉木和其他伴生树种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林木胸径、树高和平均冠幅对林木竞争范围的影响权重依次是0.38、0.29和0.33。加权Voronoi图确定的林木竞争单元中1株对象木的竞争木株数范围在2~14株,有13种可能取值。相比Hegyi竞争指数、V_Hegyi竞争指数,基于加权Voronoi图构建的W_V_Hegyi竞争指数与对象木胸径的曲线模型拟合效果更好。优势树种杉木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种内竞争,3个龄组(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杉木树种的种内平均竞争指数分别为1.36、0.99、0.63,种间平均竞争指数分别为0.87、0.82和0.46,种内平均竞争指数分别是种间平均竞争指数的1.56、1.21和1.37倍。而其他伴生树种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种间竞争,但由于这些树种所占的比例较小,对整个杉木生态公益林林分的竞争态势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6年09期)

付梦瑶,崔秋芳,吴明,陈家林,杨喜田[7](2016)在《松栎混交林中马尾松的种内种间竞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人工混交林的124株对象木及473株竞争木的调查,采用竞争影响区域法与HEGYI单木竞争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马尾松-麻栎人工混交林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Ⅳ级和V级马尾松数量较多,所占的比重较大;I级马尾松幼苗数量较少。马尾松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均随对象木径级的增大而减小,同一径级的种间竞争均大于种内竞争。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的关系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当对象木胸径DBH≥20cm时,竞争强度无明显变化。所得的预测模型能很好的预测马尾松-麻栎人工混交林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黄小波,刘万德,苏建荣,李帅锋,郎学东[8](2016)在《云南松天然林的种内和种间竞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云南松天然林内云南松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的测定,分析揭示竞争强度在云南松群落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云南松种群的生态适应机制。[方法]在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云南松天然林设置样方进行群落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以云南松为对象木,定量分析林分、对象木、竞争木的竞争强度,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对象木胸径与林分、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的函数模型。[结果]天池自然保护区云南松天然林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分别为80.16%和19.84%;云南松种内与主要伴生树种种间竞争强度大小顺序为:云南松种内>水红木>华山松>米饭花>大白花杜鹃>槲栎>马缨花>旱冬瓜;云南松与整个林分、伴生树种以及种内的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对象木胸径越大,其竞争能力越强。[结论]云南松天然林内云南松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种内竞争;林分种内及种间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间存在CI=AD-B形式的幂函数关系;胸径20 cm以上云南松的竞争压力变化趋于平缓,胸径20 cm以下的云南松中、幼林是抚育管理的重点林分。(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吴明[9](2015)在《马尾松—麻栎人工混交林种内与种间竞争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16个标准样地的每木调查数据,采用竞争影响区域法和Hegyi的简单竞争指数模型对马尾松-麻栎人工混交林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探索马尾松-麻栎混交林种群内部、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竞争强度与林木胸径大小的关系,试图为马尾松资源的合理保护、最优经营密度的确定及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样地内Ⅳ级和V级马尾松数量较多,所占的比重较大;I级马尾松幼苗数量较少。本地马尾松人工混交林多为幼龄林和成熟林。(2)根据理论和数学方法,从20230个数据中得出5m为竞争木的样圆半径。采用“偏移”消除边缘效应,选取样地内的124株马尾松作为对象木,以对象木为中心,在调查样地以及偏移得到的样地范围内以距离对象木5m且与对象木存在树冠重迭的树木作为竞争木。(3)马尾松-麻栎人工混交林中马尾松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均随对象木径级的增大而减小,同一径级的种间竞争均大于种内竞争。(4)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关系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用此模型来预测各径级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当对象木胸径DBH≥20cm时,竞争强度变化很小。本研究为马尾松-麻栎人工混交林的经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当马尾松胸径小于20cm时可加以必要的人工管理措施,例如及时对马尾松周围的麻栎进行间伐等措施从而缓解竞争木对马尾松的竞争压力,从而更有效地保护和经营马尾松-麻栎人工混交林。(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黄月琼,江加辉,刘素青,邓文,黄巧绵[10](2015)在《湛江特呈岛红海兰混交群落种内种间竞争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分析湛江市特呈岛红海兰混交群落种内和种间竞争指数。结果表明,红海兰种内种间竞争指数随着林木径级增大而减少;径级在3.0~3.9cm时受到的竞争强度最大;种内竞争远大于种间竞争;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海榄雌>木榄>秋茄树;红海兰种内、种间和林分竞争强度服从幂函数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种内和种间竞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采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对察隅县云南松种群的种内及种间竞争关系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该地区94株对象木及4159株竞争木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云南松种群的种内竞争随着对象木胸径的变大而变小,表现出显着的负相关,种间竞争对云南松种群的影响较小;对象木的胸径与整个林分竞争强度服从幂函数关系,对象木的胸径大小与林分竞争强度之间也呈负相关;当云南松的胸径达到15 cm后,其受到的竞争急剧减小;当云南松胸径达到25 cm时,其受到的竞争强度降到10以下,故而应在云南松胸径达到15 cm之前进行适当的人为干预,以缓解云南松的竞争压力。希望可以通过对云南松种内及种间竞争关系的研究,对察隅县云南松林的合理经营管理提供一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内和种间竞争论文参考文献

[1].林建勇,李娟,梁瑞龙.灌木层的叉叶苏铁种内和种间竞争[J].森林与环境学报.2019

[2].李照青,卢杰,薛敬丽,高郯.察隅县云南松种内竞争与种间竞争研究[J].高原农业.2018

[3].罗梅,陈绍志.不同龄组长白落叶松种内及种间竞争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8

[4].许恒,刘艳红.珍稀濒危植物梓叶槭种群径级结构与种内种间竞争关系[J].西北植物学报.2018

[5].张光富,姚锐,蒋悦茜,陈福程,张文燕.安徽万佛山不同生境下银缕梅的种内与种间竞争强度[J].生态学杂志.2016

[6].曹小玉,李际平,陈磊,胡园杰.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杉木生态公益林种内、种间竞争[J].生态学杂志.2016

[7].付梦瑶,崔秋芳,吴明,陈家林,杨喜田.松栎混交林中马尾松的种内种间竞争[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

[8].黄小波,刘万德,苏建荣,李帅锋,郎学东.云南松天然林的种内和种间竞争[J].林业科学研究.2016

[9].吴明.马尾松—麻栎人工混交林种内与种间竞争关系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

[10].黄月琼,江加辉,刘素青,邓文,黄巧绵.湛江特呈岛红海兰混交群落种内种间竞争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

标签:;  ;  ;  ;  

种内和种间竞争论文-林建勇,李娟,梁瑞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