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课之浅见

新课标语文课之浅见

湖北十堰竹山一中吴云

一、语文教师备课备到什么程度为好

现在一般认为好的备课应当具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新课标要求备课要体现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有的还有“审美目标”“创新目标”等。学校要求要把上课的所有过程都有反应纸质教案上,并以此标准来评定教案的优劣。教案检查的项目如下:教学目标或教学要求有无按课次或节数写出;教案有无分课时写出;有无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有无写明教学方法;有无教学过程,且文字有一定篇幅;有无作业布置;有无写明教学准备;有无写明学法指导或学情分析;书写是否工整(文字整齐,间距合理,作图认真);有无板书设计;有无教学反思或课后小结。

从根本上说,作为教师,写教案是不可或缺的,教案是教师上课前的较成熟的思路体现,是经过了思考和修改后的教学思路,是思想的结果。它是干教师这行当的过硬功。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更是有认真书写、反复修改教案的必要。至于说到教案的模式,那实在是不必苛求的。只要你备课时下到了功夫,形式又算得了什么呢?鄙人认为:写教案不要拘于形式,为条条框框所束缚。可以写在一张纸上,也可以批注在书页上面;可以只写教学思路,也可以写教学心得;可以写详案,也可大致勾勒。这样,教案才会成为自己的“杰作”(最起码也是令自己得意的‘涂鸦之作”)才会使教案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才会真正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材、教法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落实到纸上;学生这一要素有点虚,但也要提及。问题是,现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不顺着教师设定的思路走,“旁枝斜出”的现象比较严重,怎么办?是把学生往设定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学生提出的新的价值取向,大大方方地掘进呢?笔者在执教现代诗歌《天狗》。上课中,有学生忽然问“‘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宇宙来吞了’,诗人把连宇宙都吞了,那么“我”又在哪里?“我”是谁?我来自何方又飘向哪里?”教师里一下子嘈杂起来,“这个问题提得多好啊!”我顺势说,“同学们还有那些疑问,大胆提出来。”刚说罢,一学生立马站起来说“我不喜欢诗中的‘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这几句写得太恣肆狂放了,我很不喜欢这种自残的行为。”这节课我把教案全然抛掷在教课桌一旁,让学生谈对这首诗的看法,谈自己读出的内容,在学生探讨合作的过程中把前两个问题也解答了,连很少发言的薛勇多次提出问题,课堂异常活跃,掌声不断,精彩纷呈。有时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内在求知需求出发,而不是从僵死的目标出发,才能获得最大的解放——精神的解放。

二、教学手段过“死”

这里主要指语文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呆板的现象。新课改来了,学校应势在各班各教室设备先进齐全的多媒体,教导处下达通知要求新课改的教师人人提着“本本”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并展开多媒体教学大比武。这无疑丰富了语文教学的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使用多媒体也要适度,何时用?根据文本的内容而定。笔者听过许多多媒体课,大多都是一个模式:字词解释、作者简介、背景介绍、问题解释、段落分析、中心提炼、写作特色归纳,分明就是照搬了以前语文课那一套陈腐的程式,只不过用现代技术加以包装罢了。况且,多媒体课传达信息的速度快,许多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匆匆一瞥。教师在课堂上则成了电脑操作员。这样,语文课堂上的师生对话被“机”生对话所代替。

缺少真正师生对话的课堂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现代语文教学课堂。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一定要突出实效性,而不是“为媒体而媒体”,甚至让媒体牵引着上课。

三、教学气氛过“闹”

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历来被人们口诛笔伐,再加上新课标学生在课堂上分工、合作、探讨,学会自主学习,于是矫枉过正,当前许多语文课堂可谓热闹非凡,笑声不断,气氛异常“活跃”。这样的案例俯仰皆是。笔者就听了一堂“热闹”的课,此教师主教《林黛玉进贾府》,学生哈哈大笑数次。这位教师在讲“宝黛初会”这个场面时,问同学中有没有会唱越剧的?果真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唱了,课堂上一阵大笑。后来又问:“宝玉是个什么人物?”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强调,宝玉是个“情种”,学生又笑。老师接着问:“黛玉是一个什么人物?”学生猜了半天,老师说:“也是一个‘情种’。”学生再笑。老师又问:“你们想想,这两个‘情种’要是碰到一起,眼神儿会是什么样的?”学生再次大笑。

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悲哀。

四、讲,就一定不好吗

语文课堂的“满堂灌”,是诸学科中受人非议最多的。从现代教育论的角度看,不讲或少讲,确实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听课、听报告,真正心仪的,还是那些能说、会说、一语破的的能给人以巨大启迪的教师。善说,是一个人全部才华和智慧的最佳外在表现。教师不能说,或者智慧对学生说“好、好”的肤浅引导,是当前语文教师无能或低幼化思维的集中反映。

教学,能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的背景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这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远没那么容易解决。解读同一篇课文,教师和学生的区别有时就在,谁更交接文本的背景而已。

标签:;  ;  ;  

新课标语文课之浅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