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和比较英汉习语,认识人类语言思维的一致性

理解和比较英汉习语,认识人类语言思维的一致性

一、了解、比较英、汉成语,认识人类语言思维的一致性(论文文献综述)

乌尼尔珠拉[1](2020)在《蒙汉动物谚语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蒙古语(近代蒙古语言喀尔喀方言)和汉语中的动物谚语进行比较研究。论文由绪论、第一章蒙汉动物谚语的文化认知、第二章蒙汉动物谚语文化内涵的共性分析、第三章蒙汉动物谚语文化内涵的差异性分析、第四章蒙汉动物谚语中民族思维心理文化差异、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等八部分组成。绪论由选题缘由、研究概况、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进行书写,说明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的成果与概况、本论文所要达到的目的、研究方法等加以概述。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是人类于各个时代所积累下来的实际观察以及日常经验的成果。它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和精神文化遗产。蕴含着一个民族所总结的哲理、科学知识、反映一个民族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蒙汉动物谚语比较研究对蒙汉两个民族的文化有深远的意义。到目前为止蒙古语谚语研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对于动物谚语研究还没有系统的梳理归纳的作品,在汉语谚语研究领域名着不少,汉语谚语与其他语言的谚语比较要加的作品也很多,可汉语谚语与蒙古语(基里尔文)谚语比较研究的作品较少。本文运用统计学、语义学、文化学等研究方法对蒙汉动物谚语进行比较研究其目的就是比较这两种语言的动物谚语在象征意义、文化内涵、语法结构、修辞特点的异同,从而达到文化认知语言学在两个国度、两个民族语言文化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第一章由蒙汉动物谚语文化认知与形成谚语的过程、蒙汉动物谚语与隐喻,蒙汉动物谚语与文化三部分组成。谚语形成的基础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感知、积累的经验和生活经历。人类最早期的知识来源于自身的经验。人类感官和机体与客观世界接触过程中感知环境中的事物、位置、行为,并成为机体经验。人类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感官之外还有感知体位和状态的器官。从认知角度分析、论证、比较蒙汉动物谚语是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基本研究方式。第二章蒙汉动物谚语与文化内涵的共性分析由蒙汉谚语动物中喻体的共性,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及喻义的共性等两节组成。本章中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蒙汉两个民族动物谚语的文化相同内涵做以比较研究,发现同一喻体、喻义和喻底在蒙汉动物谚语中具有相同、相似的文化内涵;第三章蒙汉动物谚语文化内涵的差异性分析由蒙汉动物谚语差异形成的原因,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及喻义的差异性,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喻义的零对应性等三节组成,本章中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蒙汉两个民族动物谚语的文化差异内涵做了比较研究。由于一些动物谚语在蒙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汉语中则含有不同内涵。所以在本章中主要以同一动物谚语在蒙汉两个民族的词汇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不同动物谚语在蒙汉谚语中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两个内容进行研究。蒙汉谚语动物形象文化特殊性由蒙古语谚语动物形象文化的特殊存在、汉语谚语动物形象文化的特殊存在、蒙汉谚语特殊存在形式等三节组成。本章中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蒙汉两个民族动物谚语的文化特殊内涵做了比较研究。本章对在蒙古动物谚语中有着丰富内涵,在汉语中却没有对应的;一些动物谚语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蒙语中却没有对应的等现象进行分析,进而对蒙汉动物谚语的语义、文化内涵做出更加具体深入研究。第四章蒙汉动物谚语中民族思维心理文化差异中对蒙汉动物谚语思维文化差异性分析、蒙汉动物谚语中心理文化差异分析等两个方面对民族文化价值取向做以比较研究。在本章中解读蒙汉两个民族审美价值取向的共性在动物谚语中的体现和审美价值取向的差异。总结部分对本文所解决的问题进行综述。蒙古语与汉语词汇中的搜集到的相关动物谚语资料作比较研究,得出两个民族思维心理、文化认知、审美取向、文化内涵都存在异同,因此这样的比较研究是对两个国家、两个民族的交流、经济建设、文化繁荣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

崔艳英[2](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认为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裴红幸[3](2020)在《汉越俚语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俚语(Slang)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化的词语,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长期以来,汉、越俚语对比并未得到语言学者的应有关注,关于汉、越俚语研究的书籍、资料目前仍然比较稀缺。正因为如此,本人以“汉、越俚语比较研究”为题开展分析和研究。汉、越俚语的共同点有:首先,从语音来看,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有很多相同之处。如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都有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等几种主要形式;其次,从分类来看,汉、越俚语的分类都有音节构成分类和内容分类;最后,在表达方面,越南俚语借鉴了大量汉语因素,融合到自身的文化血脉与基因当中,使之发展出全新的自我特色。汉、越俚语的不同点有:首先,在语法结构方面,汉语俚语里很多不好的事物都可以变成骂人的载体,如:书呆子、垃圾、贼等。但是越南语俚语的结构是“??+X”(东西+X)(其中X指被骂者的缺点);其次,在分类方面,汉、越俚语的分类大致一样,但是小类里面的内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再次,在构成方面,汉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社会方言和社会流行语,而越南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原有词语的词义改变;最后,在语义表达方面,汉语俚语的语义表达主要有字义与实义、本义与喻义、并义与偏义的特点,而越南语俚语的语义表达的主要特点是多义性和转义性。汉、越俚语之间之所以有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俚语产生于现实的生活,是人类思维的表现。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在历史上有过频繁的人类活动交往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俚语是各自国家的历史性、文化性和民族性的真实反映,有各自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从而产生了各自的特色。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汉越俚语的比较研究,一方面为相关学者和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素材、线索和思路,以便揭示中国和越南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进一步了解汉语俚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排除使用俚语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减少文化冲突,使他们能够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并自如地运用汉语俚语。

李玉[4](2018)在《英汉学术期刊中应用语言学书评比较研究:语类与元话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术书评是对新出版学术着作的介绍和评价,主要发挥信息性和评价性功能,是各个学科话语社团的成员了解所在研究领域发展前沿的重要手段,为知识构建和学术交流提供平台。但它在学界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被视为学术文献的“二等公民”,这在学术语类系统中留下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学术书评写作视为社交活动和基于期待的实践,具有对话性和互动性。书评作者需要妥善处理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他们需要将自身投射到书评语篇中,依据在相关学科领域的经验对目标读者的认知水平、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需求等方面进行预测,并通过对修辞手段的策略运用构建和维护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说服读者接受其论断的交际目标;另一方面,他们需要恰当处理与学术话语社团中其他成员的关系,通过文本间性与同行协商,将自己所做论断置于整个学科领域中,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基于对学术书评的这种认识,本研究以调整过的Motta-Roth(1995)的书评语步结构模式和Hyland(2005a)的元话语分类模式为分析框架,对英汉学术期刊中应用语言学书评语篇的语类结构以及元话语资源的各个项目在各个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并分别从思维视角、文化视角和语用视角对分析结果进行多维解读。研究拟回答以下问题:(1)在应用语言学这一学科规约中,英语国家的写作者如何在国际语境下处理学术书评的修辞框架并使用元话语资源?(2)在应用语言学这一学科规约中,中国的写作者如何在国内语境下处理学术书评的修辞框架并使用元话语资源?(3)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应用语言学学术书评的修辞框架结构和元话语资源的分布有何异同?(4)如何对同一学科社团、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这些异同进行多维度解读?为回答上述研究问题,我们从国际和国内权威的学术期刊中选取100篇应用语言学学术书评语篇(50篇为英语语境下撰写的发表在国际期刊的书评,50篇为汉语语境下撰写的发表在国内期刊的书评),对语料中的语步、步骤和元话语项目进行人工的和基于功能的识别与标注,并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文本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的研究方法,呈现英汉语书评语篇的“语步-步骤”结构和元话语项目的分布特点,并统计分析语步和步骤在英汉书评语篇中的出现频率以及元话语项目在不同语步和步骤中的使用频率。英汉语书评语篇在语类结构和元话语资源的使用方面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两者的共性为:(1)书评语篇修辞结构的构建方面:英汉学术书评语篇都以语步1开始,其中以步骤4开头的语篇均占较大比例;语步结构都涉及语步的逆序、循环、套嵌等现象;语篇的发展趋势均为“整体”(语步1)-“局部”(语步2和语步3)-“整体”(语步4);对英汉语书评中各个步骤出现频率的统计发现,步骤1、步骤4、步骤5、步骤7、步骤8、步骤10和步骤12为英汉语书评的必选步骤,步骤11为英汉书评的可选步骤。(2)元话语项目在书评语步和步骤中的分布方面:英汉学术书评中都使用了丰富的元话语资源;引导式元话语的使用均多于互动式元话语;消息来源标记语均是引导式元话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元话语类别,态度标记语均是互动式元话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元话语类别;元话语项目多集中在语步1的步骤4、语步2的步骤8、语步3的步骤10和语步4的步骤12;元话语项目都多集中在作为书评主体部分的语步2和语步3。两者的差异表现在:(1)书评语篇修辞结构的构建方面:对四个语步在英汉书评语篇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发现,英语书评中的四个语步均为必选语步,在汉语书评中,语步1、语步2为必选语步,语步3为常规语步,语步4为可选语步;对语步结构的呈现方式和语步在书评语篇中出现频次的统计表明,英语书评的语步结构比汉语书评的语步结构复杂,英语作者在书评结构的构建中更具灵活性;英汉书评语篇在必选步骤和可选步骤的选项方面也存在差异,步骤3和步骤6在英语书评中为可选步骤,在汉语书评中为必选步骤,步骤2和步骤9在汉语书评中为可选步骤,在英语书评中则为必选步骤;步骤3在英汉语书评语篇中的使用也表现出较大差异,它在实施介绍作者信息的修辞功能时,所评着作作者的所属单位这项信息在汉语书评语篇中出现较多,英语书评语篇则较少涉及。(2)元话语项目在书评语步和步骤中的分布方面:总体说来,根据标准化处理过的使用频数,英汉语书评具有不同的修辞倾向,英语书评使用的元话语资源远远多于汉语书评,每一种元话语类别在英语书评中的使用也都多于汉语书评;在自我提及语的使用方面,英语作者多使用单数第一人称代词“I”,用于凸显作者的论断和对学科社团所做的贡献。而汉语作者即使在单一作者的情况下也倾向于使用排他性的复数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强调对集体的融入。英汉语书评语篇在语类结构和元话语资源使用方面的相似之处表明,学术写作是一项基于话语社团的行为,同属于应用语言学学术书评语类话语社团的英汉语作者在书评语篇的撰写中遵循了相同的学科规约和语类规约,通过对书评语篇中人际关系的考察恰当地呈现修辞结构,并运用元话语手段在“语步-步骤”结构中实现交际意图,反映了英汉作者作为书评语类内部成员的身份,他们以这种群体内身份构建与读者的对话。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表明,思维模式、文化、语用等因素在语类强加的规约外也会对学术书评写作带来影响,来自英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以及处在国际、国内不同发表语境的书评作者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对潜在的读者需求产生不同预期、对交际目标产生不同期待、对自身与学术话语社团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同定位,并通过对语类结构和元话语资源的策略运用构建不同的人际关系,实现特定交际功能。本研究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理论方面,本研究从跨文化的角度为Motta-Roth(1995)书评语类理论的普适性提供了证据;研究对元话语项目在书评这个学界较少关注的语类中使用情况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元话语分类模式的应用范围,加深了人们对学术书评特征的了解;标识特定交际意图的元话语资源与实施特定交际功能的“语步-步骤”的结合,能更全面深入地展现学术书评语篇的互动性和策略性,为其他语篇类型的研究提供借鉴;对研究结果从中西方的思维模式、文化和语用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将语类结构理论和元话语理论置于跨文化和多学科的语境下考察,为它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多维视角。在实践方面,本研究有助于培养学术写作新手的语类能力,掌握特定话语社团的语类规约;有助于培养学术写作新手的元话语意识,帮助他们发展读者意识、掌握与读者建立关系的恰当手段、获取表达与协商态度的资源,并最终参与到特定社团的对话中;有助于培养学术写作新手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其发展更具批判性和更有效的学术阅读和写作能力;在英语已成为世界“学术通用语”的语境下,本研究有助于学术写作新手了解国际学术领域的写作规约,迎合新的文化语境期待,有利于提升学术观点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达到传播学术思想、进行学术交流的目的。

蔡乾[5](2017)在《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思想史研究的路径、文献学的考证和分析、比较文学形象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对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依靠史料方面的深入发掘,并结合地理、贸易、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以及同时段欧洲大陆各国汉学成果进行补益和参照,在一个较为宏大的视野中探讨以往被学术界所低估的专业汉学阶段之前的英国汉学所取得的成果。更试图在钱锺书、范存忠、陈受颐等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有所补充、修正和推进,来探究英国汉学产生时期的历史语境。在具体人物的思想观念中理解和分析具体的汉学文本或问题,从产生汉学着作的动态社会历史和知识文化背景中把握汉学家思想观念的转折和变化,尽力展示英国汉学学科体系奠基、并协助英国文化从古典走向现代的过程。从而把握本时段英国汉学的知识体系和思想脉络,并更客观和充分地认识其意义和价值。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总结学术成果、理清本文研究思路。第一章首先回顾和分析了“中国”(China)一词的确立过程,即“契丹和中国是否为同一个国家”这一英国汉学研究起点问题形成的历史语境、讨论与验证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为后文的研究勾勒了历史的背景。第二章的视线转向“中国风尚”时期英国人对瓷器、茶叶和园林艺术这些同生活密切相关的器物和实体的研究,探索它们蕴含的中国文化因素对英国社会习俗进步的促进。第三章对英国汉学中的汉语研究进行梳理,重点探讨“普遍语言”观念影响下的汉语研究与18世纪欧洲语言观转变后汉语落后观念的形成。第四章讨论英国学者对中国文学的译介和评论,并对译介水平与特点、文学评论“以中证西”的论证模式和比较视野的初步形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五章中集中研究英国学者对中国宗教和社会的相关研究,内容涉及宗教、伦理道德、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讨论。本文注重将“中国风尚”、“普遍语言”观念、“中国年代学争论”、“礼仪之争”、“英国自然神论”、“古今之争”、“爱尔兰启蒙运动”等思潮和事件结合进论述之中,以探索同英国汉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思想和历史动态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本时段的英国汉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走过了一条由名到实,从语言基础到文学、艺术审美批评,再到深涉文明核心的伦理道德、宗教、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讨论的道路。进而可以总结出本时段英国汉学研究的特点:其研究既同欧洲大陆汉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又存在着独立的学术思考和立场诉求,并在强烈实用主义精神的影响下,促进了英国现代观念的形成。

程喆[6](2017)在《同声传译的方向性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的影响 ——基于英汉和英西语对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双语修正阶层模型与释意理论的矛盾之处为出发点。修正阶层模型提出A-B语的翻译是概念的连接,B-A语的翻译是词汇的连接,可以理解为一个方向是偏向意义的处理,另一个方向是偏向形式的处理。而释意学派主张从B语译入A语,并且根据三角模型,在理解到产出中间的脱离源语语言外壳阶段译员必须彻底忘记原语语言形式,仅记住原语意义。也就是说B-A语的翻译需采用基于意义的处理方式。同时,笔者根据自身的口译学习和实践经验,发现译员对于不同方向的口译态度有所不同。由于外语和母语的理解和产出过程通常不同,A-B和B-A的同传可能涉及不同的过程,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探究不同的口译方向背后的处理机制是怎样的,是否如修正阶层模型,两个方向的同传存在不对称性。鲍刚(2005)曾指出脱离源语语言外壳是译员的信息处理(思维)活动。本研究中,主要通过脱离源语语言外壳这一理论视角来观察译员对源语信息的处理方式。根据已有的关于脱壳的定义,本研究将观察在动态脱壳过程中,译员对形式的保留程度,是否会彻底忘记原语形式;在静态脱壳结果上,译员采取的是基于意义还是形式的处理方式。基于语料的方向性实证研究很少,关于同传整体过程中语言方向的作用研究也很少。但是随着A-B方向口译的普及,我们有必要了解口译的方向性特点。通过文献回顾,笔者发现口译的方向性对认知过程有影响。尽管释意理论认为脱壳和语言组合无关,但是已有的研究表明语言组合也是方向性研究中必须考虑的一个要素。所以本研究将在前人关于口译方向性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不同方向、不同语言组合下口译信息处理模式的变化,具体分析比较相差较大的英汉语言组合和相近的英西语言组合。对于不同方向的同传中对源语信息处理模式的不对称性研究,必须建立在口译质量可接受的基础上。因此,本研究还将考察另一个重要变量——口译质量,考察不同方向的同传中信息处理方式与口译质量的关系。本实验的研究结果证明了 口译的方向性和语言组合对源语信息的处理方式,具体来说,对脱壳过程和结果会产生显着影响,且两个方向存在显着的不对称性。结果表明释意理论提出的脱壳过程中译员必须彻底忘记形式是不准确的,在两个语言组合中都是如此,而且在英-汉方向,甚至对原语形式的记忆越深,脱壳表现越好。另一方面,释意理论提出的译员要用目标语表达原语信息,而不受原语形式干扰,这一点得到了支持。在两个语对中,B-A的脱壳程度都高于A-B,证明了国际组织和释意学派主张的B-A这一惯例的合理性。但是语言组合不同,B-A方向的静态脱壳程度有明显差别,与释意理论主张的脱壳和语言组合无关的观点相悖,说明口译研究需要考虑语言组合的因素。此外,两个语言组合都表明对源语信息的处理方式会对口译质量产生显着影响。

李锡江[7](2017)在《空间概念迁移:来自中国学习者英语状语和介词习得的证据》文中研究表明语言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二语习得研究范式的转变语言迁移研究理论也几经沿革,研究重点从早期对比分析框架下的语言结构对比转向近期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对二语学习者认知因素的探究。作为语言迁移研究的最新理论,概念迁移假说(Conceptual Transfer Hypothesis)提出“一个人在习得一种语言时所获得的概念和概念化模式会影响此人对于其他语言的使用”(Jarvis 2007:56)。该假说致力于探讨认知对于语言使用的影响并强调迁移作用的双向性,为语言迁移研究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目前,国外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围绕空间、时间、运动等多个认知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近几年,国内对该理论开始有所关注,但在该理论框架下的实证研究还十分有限。因此,本研究拟在概念迁移理论框架下,选择空间域作为切入点,在系统地对比分析英汉空间认知的基础上,考察英汉空间认知差异对我国学习者英语学习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概念迁移假说合理性的验证,探索导致母语迁移发生的深层认知因素,揭示英语学习中母语迁移作用的规律,从而为更加合理有效地应对母语迁移、提高我国英语教学和学习效率提供参考证据。本研究首先回顾了语言迁移研究理论的历史发展,探讨了迁移理论演变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概念迁移假说的理论内涵与外延,指出衍生自认知语言学和新语言相对论的概念迁移假说把社会文化因素纳入了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考察,同时把语言与社会文化对思维的影响扩展到了普遍认知层面。随后,本研究基于文献对英汉空间认知做了对比分析,发现两种语言在参照框架和相对位置认知两个方面具有显着差异。一方面,虽然英汉语都采用由“焦点”(Figure)和“背景”(Ground)组成的参照框架,但是在认知顺序上却差别迥异:汉语一贯地遵循从背景到焦点的顺序,而英语则倾向相反的顺序。这一认知习惯对于各自的状语语序分布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单句层面,汉语通常先交代处所状语和时间状语(即背景),再交代主语和谓语(即焦点),而英语则相反;在复句层面,汉语一贯地把状语从句(即背景)置于主句(即焦点)之前,而英语则相反。另一方面,在界定物体的空间位置时,英语通常要对背景物体相对于焦点物体所表现出的维度特征做出强制性判断,并按照维度特征把空间介词范畴化为三类(Quirk et al.1985)。这一范畴化方式也延伸到了时间域中,借助空间隐喻英语中表达时间概念的介词也被相应地范畴化为三个维度类别(Lindstromberg 2010)。相比之下,汉语对于空间维度特征的判断和表达远没有英语那样严格和系统。在完成相关理论梳理之后,本研究简要地概述了概念迁移理论框架下的实证研究并重点综述了基于空间认知差异的二语习得实证研究。基于对英汉空间认知差异的系统梳理和相关实证研究的综述,本研究提出从概念迁移视角考察英汉空间认知差异对我国学习者英语状语语序与介词习得的影响,并构建了空间概念迁移理论框架。鉴于英语状语和介词系统本身极其复杂,所涉及种类和变量繁多,在一项研究中不可能进行全面系统地考察,本研究采用了个案研究的方法:分别在状语方面选择了时间状语和处所状语(以下简称时空状语)以及时间状语从句,在介词方面选择了描述空间和时间概念的最基本介词AT、ON和IN(以下简称时空介词)作为研究个案。具体研究问题为:(1)中国学习者英语时空状语的语序分布有何系统性特征?这些系统性特征受到英汉空间认知差异怎样的影响?(2)中国学习者英语时间状语从句的语序分布有何系统性特征?这些系统性特征受到英汉空间认知差异怎样的影响?(3)中国学习者英语介词AT/ON/IN的空间义和时间义习得有何系统性特征?这些系统性特征受到英汉空间认知差异怎样的影响?在回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本研究还考察了概念迁移与不同输出任务(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关系以及迁移可能性(transferability)(即促进或抑制母语迁移的因素)的问题(Jarvis&Pavlenko 2008:12)。本研究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学习者语料来自“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2.0版)”(文秋芳等2008)。通过对学习者语料与英语本族语者语料的对比以及学习者口语语料与笔语语料的对比,借助频率与概率的计算,本研究考察了学习者在时空介词和状语语序两个层面的语言习得情况,从中探究学习者二语习得中导致母语迁移的深层原因,进而揭示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系统性特征。基于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本研究发现:(1)英汉空间参照框架认知差异对中国学习者英语状语语序习得总体上具有显着影响。在单句层面,学习者时间状语语序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前置倾向,与母语语序更加接近,而与目标语差异显着。这说明学习者对于目标语的优势语序缺乏足够的意识,对于目标语语序的内在理据更缺乏认识。在使用目标语时,学习者会不自觉地用母语习惯性思维去支配目标语的形式,从而导致了母语概念负迁移的发生。处所状语语序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后置趋势,与目标语语序更加接近但是仍然与之具有显着差异,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了母语概念负迁移的影响。相较于时间状语,处所状语后置的频率更高,也更具句法凸显性,从而在促进了正确习得的同时也有效地帮助减少了母语迁移的影响。在复句层面,时间状语从句语序分布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前置倾向,表明受到了母语概念负迁移的影响。概念迁移对由不同连词引导的从句影响程度不同,这是汉语空间顺序象似性、英语时间顺序象似性、句法凸显性等因素交互竞争、共同作用于二语语序分布所导致。(2)英汉空间位置认知差异对中国学习者英语时空介词习得也具有显着影响。一方面,学习者对AT、ON、IN的空间义和时间义总体习得较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概念正迁移。因为英汉语在空间维度认知以及由其引申出的时间维度认知上具有共性,这种共性在二语习得中表现为概念正迁移,促进了介词的习得。另一方面,中国学习者对AT、ON、IN的空间义和时间义习得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误,这主要是概念负迁移所导致。因为两种语言的时空维度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差异,这给学习者造成了认知困难并导致了概念负迁移,阻碍了介词的习得。总体上,母语的语内认知因素、目标语的语内认知因素、两种语言之间的语际认知因素三者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二语介词习得。(3)概念迁移程度在不同类型的输出任务之间差异显着。对学习者时间状语和时间状语从句语序分布的调查发现,概念迁移在口语中的作用显着高于书面语。这是由于二语学习者在不同的输出任务中对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的提取程度差异导致。口语输出是在线加工,学习者时间压力和认知负担都比写作时(线下加工)重,因此更依赖内隐知识,而在写作时除了利用内隐知识还可调取外显知识。该发现也表明本研究中二语学习者的外显知识尚有待转化为内隐知识。(4)概念迁移的发生以及作用程度受到输入频率、凸显性以及教学指导的影响。虽然母语和目标语的认知共性和差异是促使概念正、负迁移发生的根本因素,但是并非所有的认知差异都会导致概念负迁移,目标语本身的输入频率、凸显性以及教师的教学指导对于概念负迁移都具有制约作用。这些因素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减少或克服语际认知差异导致的概念负迁移,还能够帮助学习者克服概念空缺障碍而成功获得新的二语概念。本研究的发现在理论上验证和支持了概念迁移假说的合理性,揭示了英汉空间认知差异对于英语状语语序和介词习得的影响规律、母语迁移与不同输出任务之间的关系、以及促进和抑制母语迁移发生的多种因素,从而深化了研究者对于母语在二语习得中作用的认识。这些发现还充实和丰富了二语习得的理论内涵,也为双语者语言和概念表征研究提供了的参考证据。本研究结果对于英语教学的启示是:英语教学应重视隐性学习和显性教学的结合,强调输入和输出的平衡。一方面,教师应该尽一切可能让学生去接触目标语,加大语言输入量,使学生在频率效应和凸显性的作用下,通过隐性学习来克服母语概念负迁移,获得正确习得;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对目标语和母语的认知理据予以对比阐释,提高学习者对两种语言差异的跨语言意识,通过显性教学减少母语负迁移影响。此外,还要强调目标语口语输出的重要性,从而加速二语学习者外显知识向内隐知识的转化。

王优[8](2015)在《汉英熟语的多维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无论何种语言,人类这一工具都必须具有功能强、体构简、耗能少的共性。语言的这一共性促发了熟语这个特殊又极具特点的语言形式的发展、演变和完善。熟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对民族语言文化发展和变化最敏感的部分,所以研究熟语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捷地学习语言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它们的熟语是两族人民不同的生活方式、自然社会环境、价值观及思维模式的映射。汉英熟语对比研究能为我们展开一幅清晰的两族语言文化画卷,更能深化对比语言学理论和实践工作。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是我国汉英熟语对比研究的黄金期,成果颇丰。但据笔者统计,这些成果虽多却不够深入,系统性稍显不足,缺乏将汉英熟语进行整合讨论的论着。有鉴于此,本文拟从七个维度对汉英熟语进行整合对比分析,以期系统地发掘它们之间的异同,总结一些规律,为我国熟语以及对比语言学研究做一点工作,并为熟语翻译和语言教学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水文的第一章对研究的缘起、意义和研究方法做了简要阐述,并介绍了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本章是全文的基调,为文章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对汉英熟语的界定、特征进行了详述,比较了它们的不同;同时也以时问为序系统地梳理了汉语和英语熟语研究以及两熟语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紧接着,文章进入多维度对比研究部分——即汉英熟语的形成和理解维度、比喻维度、民俗文化维度、伦理道德维度、宗教人性观维度、思维方式维度以及审美维度。本文的第三章是从熟语形成和理解维度来对比汉英熟语,主要解析影响它们形成的各个因素。汉语熟语的形成主要受佛教、道教、诸子百家思想、着名文学作品、古代科举制度、农业经济和中医文化等七个方面的影响。英语熟语的形成则受希腊罗马神话、《圣经》、莎翁戏剧以及其他着名文学作品影响居多。在理解层面,汉语熟语重语义理据,英语熟语重语义组构。第四章是比喻维度。本章首先对比了汉英熟语主要比喻类型的差异:汉语有借喻和博喻,英语则无,取而代之的是转喻和提喻。而后,文章对汉英熟语的喻体和喻义展开对比,呈现了部分喻体和喻义完全一致的现象,但重点则放在汉英熟语比喻里喻体和喻义完全相异的语言现象上。接下来是民俗文化维度的对比研究。这一维度的对比主要集中在民族习俗、地域风貌、民族心理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它们对汉英两种语言的影响,尤其是它们在熟语里的投射。第六章是伦理道德维度。汉族和英语民族对伦理道德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汉族的伦理指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汉族的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英语里无论伦理还是道德都与人际关系无关,仅仅指支配或影响行为的道德标准。这种交集极少的伦理道德观反映在各自的熟语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语言现象。第七章宗教人性观维度是本文的第七部分。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汉族“儒家”、“佛教”、“道教”思想的“人性本善”观点对汉语熟语的影响,再转到分析基督教“人性本恶”人性观在英语熟语里的投射。汉语很多熟语反映了“人性水善,劝人向善,好人有好报,恶人终有恶报”的观点,而英语熟语则多表达“人违背上帝意志,生来便有原罪,法律是必须的,权力必须制衡”的思想。第八章从思维方式维度对比分析了汉英熟语的差异。汉英思维方式差异的本质是哲学思想的差异,所以本章从讨论汉英哲学思想差异入手,进而从形象思维对抽象思维、直觉思维对推理思维、整体综合思维对个体分析思维三个层面对汉英熟语中呈现出的各种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九章是最后一个维度,审美维度。审美方式、审美心理与思维方式是相通的。汉语靠“悟”去体验和创造美,讲求“心领神会”,感性特征显着。英语民族美学受西方思维方式影响,美学范畴界定清晰、概念定义明确,强于逻辑推理和分析,抽象严谨。本章主要分析汉英这两种特点在熟语里的表现:汉语熟语遣词华丽,造句精美,情感丰沛、形式对仗,语音照应,诗情画意。英语熟语主要表现为形式和谐,直接在熟语语表上就能得出“形式”的和谐关系。对比研究的重要目的是为翻译服务,更好地解决翻译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这也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所以文章的第十部分专门讨论熟语对比和翻译。本章以传统翻译的两个方法和两个策略为出发点,进而将汉英熟语分为六个类别,提出以“读者反应论”为核心的更为宽广的翻译思路,分别讨论了这六个类别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文的最后一章是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内容,指出文章存在的问题,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

骆蓉[9](2015)在《认知构式语法视阈下的致使移动句研究》文中认为致使移动是一方通过施加作用力致使另一方发生移动的事件。致使移动是人类普遍日常经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构建了认识大千世界的基础和桥梁。作为移动事件和致使范畴的交叉领域,致使移动在语义概念和句法表现上具备独有特征。以往研究多是基于移动事件大框架,将致使移动作为自主移动的陪衬,缺乏对致使移动表达的深入细致研究,尤其对东方语言中的致使移动表达关注较少。该领域还留有不少研究空间,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思索和探究。遵照认知语言学“现实-认知-语言”的三维理念,本研究采用从语义到句法的从内到外的研究路径。语料来源是三百万字的自建中英文小说语料库、在线语料库、词典和互联网语例。本研究基于认知构式语法,吸收其他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相关部分,从致使移动概念的认知建构出发,对致使移动语义要素和框架、英汉语致使移动构式表达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梳理致使移动语义框架结构,廓清英汉致使移动构式网络,并展开对比研究和分析。本研究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角度,对英汉致使移动表达展开全方位调查。首先,我们从微观角度出发结合语义要素与语义参数,归纳出致使移动五大语义要素在英汉语中的基本特征,这是基于“点”的维度进行的考察。调查结果发现:英汉致使移动表达均涉及六类致事、五类使事和五类致使力(物理力、心理力、自然力、社会力和泛力)。致使移动内容不止包括物理空间移动,还涉及抽象空间移动,后者包括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英汉致使移动路径成分均可表达三种矢量、四种方向和四种维度。其次,基于语料库调查,对英汉致使移动构式进行分类讨论,详细说明从英汉概念层面到语言层面的投射过程,这是基于“线”的维度进行的说明。相对于词汇,构式是更为整体化的形义结合体和句法语义接口。关于同一概念下不同构式之间的关系,向来存在争议,它们是“同一种构式的变体,是来自同一构式的派生体,还是并列的不同构式”(陆俭明2009)?本研究侧重考察同一致使移动概念下的不同图式化表征。通过语料库调查,概括整理出5大类英语致使移动构式和8大类12小类汉语致使移动构式。这些构式源自同一语义范畴,是对不同类致使移动事件的图式化凝结,属于同一致使移动构式家族。随后,在归纳总结英汉致使移动构式的基础上,构建英汉致使移动构式网络,比较英汉语言系统差异,这是基于“面”的维度建立的观察。我们基于语料库调查,分层分类对致使移动表达系统进行梳理,廓清英汉致使移动构式网络。调查发现:致使移动构式形成一个自在独立的构式网络,自上而下包含各类从抽象到具体的构式。上层是各类抽象概括的图式构式,可以激活下层的承继构式。各承继构式通过隐喻延伸形成实例,再由原型构式义拓展到引申构式义。本研究比较了英汉致使移动构式和网络的差异,总结为:英语构式概括性强,多为专用构式,种类集中,层次清晰;汉语构式结构灵活,多为兼职构式、种类多样,层次复杂。接下来,通过对动词本原构式和超动词构式的区分,将进入构式的动词语义与构式的整体语义结合起来,对语言进行了全息性解释。本研究详细说明了不同类动词参与英汉致使移动构式的整合过程:典型和非典型致使移动动词基于不同的动词本原构式与超动词构式发生不同层次上的不同接口整合。通过对常规与偶然致使移动句进行统一解读,发现常规现象与偶然现象有相通之处,特殊中蕴涵了一般,特殊突显了一般。对特殊致使移动句的解释集中说明了构式的集约性,这是语言运作的基本规律。最后,对六门中外语言进行致使移动调查,从东西方语言的视角进行综合的立体比较,这是基于“体”的维度展开的全面调查。英语与德语的致使移动表达最为接近,都使用较为简约的‘’NP,+VP,+NP2+PP"构式。法语在伴随移动和间接致使移动表达上,表现出与汉语较为接近的结构特征。日语的致使移动表达类型丰富,体现出接近汉语表达的语言多样性和象似性。汉语、日语、韩语采用不同构式对应不同致使移动事件,与三种西方语言形成明显差异。以上基于构式语法理论对六门东西方语言的致使移动表达进行的概括,从一个全新角度对语言类型学研究进行了补充,打开了观察语言基本规律的一扇新窗口。相比于以往其他同类研究,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亮点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本研究在移动语义框架研究系统下,细化了致使移动语义框架。以往研究对于致使移动框架的分类描写较为粗略,缺乏深入细致研究。本研究在致使移动事件框架下,划分出8大类致使移动框架类,下又包括34个致使移动框架式。这从细节上完善和明确了移动事件的语义框架结构。同时,基于词典、权威专着和语料调查,本研究尝试建立了英汉致使移动词元库,分别包括583个英语致使移动动词和259个汉语致使移动动词。这是对以往研究专注于自主移动动词的全新突破和改进,对移动事件框架的细节问题进行了填充和深化。其次,丰富和整理了针对移动表达的类型学研究。以往学者(Talmy1985,2000:Slobin2003,2004)根据移动事件表达的词汇化模式将世界语言概括为二分法与三分法。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东西方典型语言的致使移动调查来对以往研究进行检验。英语致使移动表达主要通过[方式动词/路径动词+介副词]方式呈现。汉语致使移动的词汇化模式较为多样,主要集中在[方式动词/路径动词+趋向动词]和[方式动词/路径动词+复杂路径动词]这两类。从词汇化模式角度看,英语是典型的附加语框架语言。而汉语致使移动由主要动词和路径动词复合表达,更为接近附加语框架语言。这是对经典类型学分类的广义验证和深入研究。再次,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表现的深层机制。本研究通过对比英汉致使移动表达差异,揭示了背后的英汉语言规律和民族思维方式。英语致使移动构式各成分明确,分工具体,集中概括,以专用构式为主;汉语致使移动构式表达灵活,允许度高,以兼用构式为主。基于对比英汉语致使移动构式基本差异,我们将英汉语基本规律和思维方式概括为:精确与灵活、分析与综合、聚集与流散、静态与动态。以上是立足致使移动个案在英汉对比研究领域取得的新发现。最后,本研究的价值和亮点还体现在可为语言翻译、外语教学、以及语料库建设等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南。通过对直接致使移动、间接致使移动、伴随移动、连续移动表达进行的英汉构式概括,可为英汉互译提供翻译标准。在外语教学上,采用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结合,当母语与目标语表达图式接近时,可不用显性教学,最终使学习者掌握对此类移动事件的地道英汉语表达。通过提取和概括英汉致使移动表达的基本句式特征,可为今后语料库搜索中的句式搜索提供捷径和新式搜索方法。本研究立足微观视角,对英汉致使移动表达的语义要素、致使移动构式特征及其内在整合机制进行细致分析;同时立足宏观视角,梳理了致使移动语义框架和英汉致使移动构式网络,并展开了六种语言中的致使移动表达对比研究。本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对认知构式语法的完善和发展。

刘志成[10](2014)在《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认知对比研究》文中提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词汇,而词汇的核心是词义,一词多义是语言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人体词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起点,不管是中国古代哲人通过对人类认知规律的探索而提出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还是西方哲人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都说明了“自然界”是人化了的自然界,人作为认知主体在人类的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因此通过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的对比研究,对于揭示英汉民族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差异具有重要的作用。词义延伸规律的研究主要包括对英汉人体词认知取象点和词义延伸的转义范畴的研究。对英汉人体词认知取象点的研究指的是对人体词认知特征的提取,人类会根据词的所指对象在基于身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心理意象,也就是“认知取象”,人体名词的认知取象主要是根据形貌、位置和功能三个维度进行取象的,这种取象特征会成为词义拓展和演变的意义基因。对人体词转义范畴的研究包括人体词的转义义项所涉及的范畴的数量,同时也包括每一个范畴所涉及的义项的数量。范畴化涉及到认知主体对世界的划分标准,因此也体现了认知主体的思维模式。因此考察英汉人体词的认知取象和转义范畴就可以考察英汉民族的思维的差异性和共性。一词多义的拓展机制是隐喻和转喻、原型范畴理论。由于隐喻和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手段,因此通过对英汉人体词的词义延伸规律的比较,可以揭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和认知规律的异同。正如维科(1989:201)所言:“人类通过隐喻认知方式就把自己变成了整个世界。”一直以来,一词多义往往是认知语言学家内省的结果,缺乏鲜活的语料和实证研究,或者仅仅局限于单语种的研究。本研究利用权威的英汉词典,通过大量的语料和词义拓展图示证明词义的拓展并不是任意的,词义的拓展蕴含了“人是原因”的重要哲学理念,是在隐喻和转喻的基础上呈辐射式和鱼贯式向外拓展的,其中隐喻对词义延伸的影响是辐射式的,而转喻对词义的影响是鱼贯式的或叫连锁式的。人体词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起点,也是其它一切概念的起点,可称为认知的“元概念”,因此对人体词的系统考察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具有溯本求源的作用。同时,语言本身是思维的反映,“思维只不过是脱去了外衣的语言”(萨丕尔《语言论》),认知语言学通过把认知主体“人”纳入研究范围,不仅是对传统理论的突破,也具有重要的触及语言本质的认知属性,目前国内外对于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的系统化的实证认知对比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尤其是从认知取象点和词义拓展的转义范畴的认知对比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这也是本论文的选题缘由之一。本论文把英汉人体词分成头部人体词、躯干人体词和内脏器官人体词,分别对词义延伸的数量和转义范畴两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系统化研究。同时从头部、躯干、内脏词中分别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英汉对比研究,并对差异性和共性进行了原因方面的探索,这三组人体词分别是头部人体词“鼻/nose”、躯干人体词“手/hand”、内脏人体词“心/heart”,而转义范畴是根据詹卫东(2001)和崔希亮(2002)的实用主义原则和目标驱动的原则下划分为十一个范畴,希望通过个案研究促进系统化的研究。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主要是揭示英汉人体词词义拓展的基本规律、认知取象的基本规律、词义拓展后的转义范畴的规律,通过英汉对比,揭示英汉民族的思维异同。本文还阐述了英汉民族在建构词义、词义取象、认知突显方面的差异性和共性,为了更好地说明英汉人体词词义建构的过程,引入了“框架语义理论”,并通过选取英汉人体词的个案进行了实证阐释。本文第六章把隐喻、转喻、原型和框架理论进行整合,构建英汉民族对词义认知拓展的一般规律和一词多义的“认知地图”,指出这几者认知属性的一致性。同时对一词多义出现的原因以及隐喻、转喻的工作机制进行了哲学上的反思,这种反思主要是利用中西方哲学中的相似性对一词多义进行了理论提升,指出了隐喻和转喻的哲学身份。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比研究法以及个案与系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总之,本研究通过把语言现象纳入认知机制而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描写,通过语言的认知性质和词义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展现英汉民族的认知过程。本研究不仅对于了解英汉民族的认知习惯和思维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对于丰富语义学理论、对词汇教学、词典编撰、英汉翻译和跨文化交际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了解、比较英、汉成语,认识人类语言思维的一致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了解、比较英、汉成语,认识人类语言思维的一致性(论文提纲范文)

(1)蒙汉动物谚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蒙汉动物谚语文化认知
    第一节 蒙汉动物谚语形成的过程
        一、认知自我过程中形成动物谚语
        二、认知自然世界与环境过程中形成动物谚语
        三、认知社会现象过程中形成动物谚语
        四、认知经济现象过程中形成动物谚语
    第二节 蒙汉动物谚语与隐喻
        一、蒙汉动物谚语是概念隐喻
        二、蒙汉动物谚语是语义隐喻
        三、蒙汉动物谚语是目标与始源域的隐喻
    第三节 蒙汉动物谚语与文化
第二章 蒙汉谚语动物文化内涵的共性分析
    第一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的喻体
        一、有关传说动物的喻体
        二、有关鸟类的喻体
        三、有关哺乳动物的喻体
        四、有关爬行动物的喻体
        五、有关水生类的喻体
        六、有关昆虫的喻体
    第二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及喻义共性
        一、动物喻体喻义相同且谚语相同
        二、动物喻体喻义相同而谚语相似
第三章 蒙汉动物谚语文内涵的差异性分析
    第一节 蒙汉动物谚语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地域特点
        二、劳动生产
        三、宗教与习俗
        四、传说渊源
    第二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及喻义差异性
        一、动物喻体喻义相同而谚语不同
        二、动物喻体相同喻义不同谚语不同
        三、动物喻体不同喻义相同谚语不同
        四、动物喻体不同喻义相同谚语相似
    第三节 蒙汉谚语动物中喻体喻义的零对应性
        一、蒙古语动物谚语中喻体喻义的特殊存在
        二、汉语动物谚语中喻体喻义的特殊存在
        三、蒙汉谚语特殊存在形式
第四章 蒙汉动物谚语中民族思维心理文化差异
    第一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思维文化差异性分析
        一、蒙汉民族动物谚语中“(+)好”“(—)坏”的评价与标准
        二、蒙汉民族动物谚语中“美”与“丑”之评价
        三、蒙汉民族动物谚语中“适合”与“不适合”之评价与标准
        四、蒙汉民族动物谚语中“需要”与“不需要”之评价与标准
    第二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心理文化差异分析
        一、含“(+)褒”义心理的蒙汉谚语
        二、含“(—)贬”义心理的蒙汉谚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1.4 小结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2.6 小结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4.6 小结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5.6 小结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6.5 小结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7.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汉越俚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内容与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中国俚语研究现状
        二、越南俚语研究现状
        三、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四、汉、越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语料来源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四节 俚语的界定、研究范围及目标
        一、俚语的界定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目标
    第五节 选题理由、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一、选题理由
        二、研究意义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俚语的概况、形成机理及其与其他词语的联系
    第一节 俚语的性质和特点
        一、俚语的性质
        二、俚语的特点
        三、俚语的特殊性
        四、与汉语俚语对应的越南语俚语
    第二节 俚语在词语中的功能
        一、文化认同功能
        二、交际改善功能
        三、情感宣泄功能
        四、禁忌回避功能
        五、时尚展现功能
        六、其他功能
    第三节 俚语的分类及传播方式
        一、俚语的分类
        二、俚语传播与扩散的方式
    第四节 汉越俚语的产生与形成机理
        一、俚语的缘起
        二、俚语的形成机制
        三、汉越俚语形成机理的对比
    第五节 俚语与俗语、行话、黑话、詈词及流行语的联系
        一、俚语与俗语的异同
        二、俚语与行话、黑话、詈词与流行语的不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
    第一节 汉越俚语构成方式比较
        一、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分析
        二、汉越俚语的句法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汉越俚语的语音结构对比
        一、单音节词
        二、同音词比重差异
        三、声调差异
        四、叠词
        五、语素重组带来的音节差异
    第三节 汉越俚语构造形式的异同
        一、汉语俚语构造形式
        二、越南语俚语构造形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越俚语的修辞方式对比
    第一节 俚语中的修辞方式
        一、汉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二、越南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三、汉越俚语修辞方式的对比
    第二节 俚语修辞的来源分析
        一、来源一——颜色
        二、来源二——动物
        三、来源三——植物
    第三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口语表达中的效果
        一、适配环境
        二、结合对象
        三、注重内容
    第四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文学作品中的举例说明
        一、汉语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二、越南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越俚语文化内涵对比
    第一节 汉越俚语的思维方式
        一、辩证思维
        二、意象思维
    第二节 汉越俚语展现的人民思想意识对比
        一、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世界观与宗教信仰
        二、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价值观
    第三节 俚语中的生活哲理
        一、社会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二、经济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三、政治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四、文化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第四节 汉越俚语中的民族风俗
        一、风俗介绍
        二、例子说明
    第五节 汉越俚语中的农业民俗
        一、俚语中表达相似的农业意象
        二、俚语中含有不同的农业意象
    第六节 汉越俚语中的数字文化
        一、文化内涵相同的表达
        二、文化内涵不同的表达
        三、文化内涵相近或相近的表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统计的汉越俚语对应的表达形式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4)英汉学术期刊中应用语言学书评比较研究:语类与元话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元话语研究
        2.1.1 元话语的定义
        2.1.2 元话语的分类模式
        2.1.3 元话语的研究视角
        2.1.4 国内外元话语研究现状
        2.1.5 小结
    2.2 语类研究
        2.2.1 语类概念的发展
        2.2.2 语类的定义
        2.2.3 语类与话语社团
        2.2.4 语类研究的流派
        2.2.5 小结
    2.3 学术书评研究
        2.3.1 书评研究的历史
        2.3.2 学术书评的特征和功能
        2.3.3 国内外学术书评研究现状
        2.3.4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3.1 Motta-Roth(1995)的书评语步分析结构
    3.2 Hyland(2005a)的元话语分析框架
        3.2.1 引导式元话语
        3.2.2 互动式元话语
    3.3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3.3.1 本研究的书评语类结构分析框架
        3.3.2 本研究的元话语分析框架
    3.4 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3.4.1 语料收集的原则
        3.4.2 语料描述
        3.4.3 分析程序
        3.4.4 研究方法
第四章 英汉学术书评的语类研究
    4.1 英汉学术书评中的语步分析
        4.1.1 语步的总体分布
        4.1.2 语步的循环与套嵌
    4.2 英汉学术书评中的步骤分析
        4.2.1 英汉学术书评中步骤的总体分布
        4.2.2 英汉学术书评中步骤的具体分析
        4.2.3 步骤的套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汉学术书评的元话语比较研究
    5.1 元话语资源在英汉书评语篇中的总体使用情况以及在语步中的分布情况
        5.1.1 元话语资源在英汉书评语篇中的总体使用情况
        5.1.2 元话语资源在英汉书评语篇语步中的分布情况
    5.2 引导式元话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2.1 逻辑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2.2 框架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2.3 消息来源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2.4 注解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 互动式元话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1 模糊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2 增强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3 态度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4 交际主体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的多维度解读
    6.1 对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解读的思维模式视角
        6.1.1 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
        6.1.2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6.1.3 归纳法和演绎法
    6.2 对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解读的文化视角
        6.2.1 大文化
        6.2.2 小文化
    6.3 对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解读的语用视角
        6.3.1 礼貌策略
        6.3.2 合作原则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2.1 理论启示
        7.2.2 实践启示
    7.3 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5)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题目解析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从契丹到中国——英国汉学的缘起
    第一节 “契丹传说”的产生与发展
        一、“契丹传说”的产生和柏朗嘉宾的证实
        二、鲁布鲁克和罗杰·培根的契丹认识
    第二节 “契丹传说”的兴盛和英国的接受
        一、《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契丹传说”和在英国的接受
        二、《曼德维尔游记》何以比《马可·波罗游记》更为畅销?
        三、《曼德维尔游记》中的“契丹传说”
    第三节 从英国到契丹(中国)的征程
        一、英国人对“东北航道”的探索
        二、英国人对“西北航道”的探索
        三、英国人通过东方航路来到中国
    第四节 英国学者对“契丹/中国”问题的讨论
        一、英国的契丹与中国知识来源
        二、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及其他着作的影响
        三、塞缪尔·帕切斯的“契丹/中国”问题讨论
        四、“契丹/中国”问题的解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17、18世纪的英国汉学与“中国风尚”
    第一节 瓷器
        一、英国的瓷器消费:从收藏到日用
        二、“ware”、“porcelain”和“china”的词义考察
        三、热潮和反思: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瓷器描写
    第二节 茶叶
        一、中茶西传英国小史
        二、英语中的茶:从“chaa”到“tea”的演变研究
        三、从宫廷赞誉到民间争论:17、18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茶叶
    第三节 园林艺术
        一、17世纪中国园林艺术在英国的传播
        二、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形成与中国园林风格的影响
        三、威廉·钱伯斯与中国园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语言研究
    第一节 17世纪的英国汉语研究
        一、17世纪前欧洲学者对中国语言的初步印象
        二、普遍语言:白来德、培根、威尔金斯、韦伯等英国学者对汉语的研究
        三、托兰德和莱布尼茨关于汉语学习难易问题的通信
    第二节 18世纪语言观念的转变和英国的汉语认知
        一、18世纪欧洲(英国)学者语言起源问题的探讨和汉语落后观念的形成
        二、詹姆斯·伯尼特的汉语研究
        三、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汉语报告:先在观念和实地印象的嬗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文学研究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翻译和影响
        一、初步的接触:转译而来的中国文学
        二、《好逑传》的英译与中国文化认识
        三、威廉·琼斯的中国经典翻译
    第二节 初步的比较视野:中国文学的评论
        一、理查德·赫德《贺拉斯致奥古斯都诗简评注》中的戏剧批评
        二、约翰·布朗对中国诗歌和音乐的讨论
        三、威廉·琼斯《论中国的第二部经典》中的文学评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7、18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中国宗教和社会研究
    第一节 “中英初识时期”的中国宗教和社会认识
        一、哈克路特编着中的中国宗教和社会认识
        二、帕切斯的中国宗教和社会制度描述
        三、其他英译文献中的相关介绍
    第二节 “礼仪之争”的英国回响
        一、“礼仪之争”之简述
        二、“礼仪之争”文献的英译和出版
        三、“礼仪之争”影响下的英国的中国宗教研究
    第三节 英国自然神论者的中国奥援
        一、自然神论的中国“起点”
        二、从赫伯特到伯朗特:英国自然神论者中国论述的转变
        三、从托兰德到拉姆齐:英国自然神论者与护教者的中国论辩
        四、博林布鲁克子爵:英国自然神论者中国论述的余晖
    第四节 英国学者的中国社会认识和研究
        一、从伯顿到坦普尔:17世纪英国仰慕中国社会的开始
        二、航海游记文学热潮和18世纪英国中国社会认识的转变
        三、从报端到案头:18世纪英人对中国社会的臧否和研究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附录一、19世纪前之英国汉学要事系年
    附录二、中西译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英文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同声传译的方向性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的影响 ——基于英汉和英西语对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1.1 口译的概念
        1.1.2 口译作为信息处理过程
        1.1.3 选题缘起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路径和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释意理论学派研究
        2.1.1 释意理论的形成
        2.1.2 释意理论的基本观点
        2.1.3 学派的局限性
        2.1.4 关于释意理论的实证研究
        2.1.5 本研究的推进目标
    2.2 双语修正阶层模型研究
        2.2.1 双语修正阶层模型的概念
        2.2.2 与模型有关的口译实证研究
        2.2.3 本研究的推进目标
    2.3 口译的方向性研究
        2.3.1 口译方向性的概念
        2.3.2 关于口译方向性的争论
        2.3.3 口译方向性问题在职业实践中的变化
        2.3.4 口译方向性问题在教学中的变化
        2.3.5 口译方向性研究回顾
        2.3.6 本研究的推进目标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工具
    3.1 再认记忆的研究方法
        3.1.1 再认记忆研究回顾
        3.1.2 再认记忆在口译中的实证研究
        3.1.3 再认记忆测试方法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3.2 口译质量测量与评判
        3.2.1 口译质量评价参数
        3.2.2 适用于本研究的评价方法
第四章 实验过程
    4.1 实验设计
    4.2 研究问题和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研究方法概述
        4.3.2 实验样本对象
        4.3.3 实验语料
        4.3.4 再认记忆测试卷设计
    4.4 实验过程
        4.4.1 英汉语对同传实验
        4.4.2 英西语对同传实验
    4.5 实验数据采集
        4.5.1 再认记忆测试卷统计
        4.5.2 译语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结果的统计
        4.5.3 口译质量评估
第五章 实验数据分析与讨论
    5.1 英汉语言组合中,方向性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的影响
        5.1.1 方向性与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动态过程的关系
        5.1.2 方向性与脱离源语语言外壳静态结果的关系
        5.1.3 方向性与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的关系
        5.1.4 方向性与译员对原句再认记忆的关系
    5.2 英西语言组合中,方向性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的影响
        5.2.1 方向性与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动态过程的关系
        5.2.2 方向性与脱离源语语言外壳静态结果的关系
        5.2.3 方向性与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的关系
        5.2.4 方向性与译员对原句再认记忆的关系
    5.3 两种语言组合,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对称性比较
        5.3.1 英汉和英西语对两个方向对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对称性比较
        5.3.2 以英语为中间参照语,英-汉和英-西同为B-A语方向的特点
    5.4 英汉语言组合中,对源语信息的处理方式对口译质量的影响
        5.4.1 脱壳过程与口译质量的关系
        5.4.2 脱壳结果与口译质量的关系
        5.4.3 对源语信息的处理方式和口译质量的关系
    5.5 英西语言组合中,对源语信息的处理方式对口译质量的影响
        5.5.1 脱壳过程和口译质量的关系
        5.5.2 脱壳结果和口译质量的关系
        5.5.3 对源语信息的处理方式和口译质量的关系
    5.6 两种语言组合,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对口译质量的影响比较
    5.7 对口译教学和实践的启示
第六章 研究总结
    6.1 方向性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的影响
        6.1.1 英汉语对
        6.1.2 英西语对
        6.1.3 两个语对的比较
    6.2 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和口译质量的关系
        6.2.1 英汉语对
        6.2.2 英西语对
        6.2.3 两个语对的比较
    6.3 研究意义
    6.4 研究局限
    6.5 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英文同传演讲稿
附录二 中文同传演讲稿
附录三 西班牙语同传演讲稿
附录四 再认记忆测试问卷(英语)
附录五 再认记忆测试问卷(汉语)
附录六 再认记忆测试问卷(西语)
附录七 英-汉同传转写稿(随机选取一位译员)
附录八 汉-英同传转写稿
附录九 英-西同传转写稿
附录十 西-英同传转写稿

(7)空间概念迁移:来自中国学习者英语状语和介词习得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语言迁移理论
        2.1.1 语言迁移理论的嬗变
        2.1.2 语言相对论与概念迁移
    2.2 英汉空间认知
        2.2.1 空间参照框架
        2.2.2 空间相对位置
    2.3 小结
第三章 实证研究综述
    3.1 认知与概念迁移研究
    3.2 空间认知与概念迁移研究
    3.3 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研究问题
    4.2 理论框架
    4.3 语料与方法
        4.3.1 所用语料库
        4.3.2 检索与标注工具
        4.3.3 研究步骤
第五章 英语时空状语语序习得与空间概念迁移
    5.1 引言
    5.2 英汉时空状语语序分布及其理据
    5.3 中国学习者时空状语语序分布规律
    5.4 空间概念迁移对时空状语语序习得的影响
    5.5 空间概念迁移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差异
    5.6 小结
第六章 英语时间状语从句语序习得与空间概念迁移
    6.1 引言
    6.2 英汉时间状语从句语序分布及其理据
    6.3 中国学习者时间状语从句语序分布规律
    6.4 空间概念迁移对时间状语从句语序习得的影响
    6.5 空间概念迁移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差异
    6.6 小结
第七章 英语时空介词习得与空间概念迁移
    7.1 引言
    7.2 英汉时空介词的认知比较
    7.3 介词AT/ON/IN的空间义和时间义习得规律
    7.4 空间概念迁移对介词AT/ON/IN的空间义习得的影响
    7.5 空间概念迁移对介词AT/ON/IN的时间义习得的影响
    7.6 空间概念迁移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差异
    7.7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8.1 研究发现
    8.2 研究启示
        8.2.1 理论启示
        8.2.2 教学启示
    8.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8)汉英熟语的多维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题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1.1.1 本题研究的缘起
        1.1.2 本题研究的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语言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与历史
        1.2.1 语言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
        1.2.2 西方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
        1.2.3 汉英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本文研究的思路
        1.3.2 本文研究的方法
    1.4 本文语料的来源和使用
    1.5 本文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汉英熟语研究综述
    2.1 汉语熟语的界定和特征
    2.2 汉语熟语的研究
    2.3 英语熟语的界定和特征
    2.4 英语熟语的研究
    2.5 汉英熟语对比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英熟语的形成和理解
    3.1 汉语熟语的形成
        3.1.1 佛教思想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1.2 道教思想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1.3 诸子百家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1.4 文学作品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1.5 科举制度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1.6 农业经济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1.7 中医文化与汉语熟语的形成
    3.2 英语熟语的形成
        3.2.1 希腊罗马神话与英语熟语的形成
        3.2.2 《圣经》与英语熟语的形成
        3.2.3 莎士比亚戏剧与英语熟语的形成
        3.2.4 文学家思想家和与英语熟语的形成
    3.3 汉英熟语形成的共性
    3.4 汉英熟语的理解
        3.4.1 汉语熟语的理解
        3.4.2 英语熟语的理解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比喻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4.1 汉英熟语比喻的类别
        4.1.1 汉语熟语比喻的类别
        4.1.2 英语熟语比喻的类别
        4.1.3 汉英熟语比喻类别的差异
    4.2 汉英熟语比喻的共性
        4.2.1 喻体喻义相同的汉英熟语
        4.2.2 喻体不同喻义相同的汉英熟语
    4.3 汉英熟语比喻的差异
        4.3.1 汉英动物熟语喻体的差异
        4.3.1.1 “马”熟语喻体的差异
        4.3.1.2 “狗”熟语喻体的差异
        4.3.1.3 “龙”熟语喻体的差异
        4.3.2 汉英颜色熟语喻体的差异
        4.3.2.1 “蓝色”喻体在汉英熟语里的差异
        4.3.2.2 “红色”喻体在汉英熟语里的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俗文化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5.1 汉英熟语与民族习俗
        5.1.1 汉语熟语与居住民俗
        5.1.2 英语熟语与居住民俗
        5.1.3 汉语熟语与饮食民俗
        5.1.4 英语熟语与饮食民俗
    5.2 汉英熟语与地域风貌
        5.2.1 汉语熟语与地域风貌
        5.2.2 英语熟语与地域风貌
    5.3 汉英熟语与民族心理
        5.3.1 汉语熟语与数字意象
        5.3.2 英语熟语与数字意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伦理道德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6.1 汉英熟语与伦理
        6.1.1 “天人合一”论与“天人两分”论
        6.1.2 “整体本位”论与“个体本位”论
    6.2 汉英熟语与道德观念
        6.2.1 表达相似道德观的汉英熟语
        6.2.2 表达相异道德观的汉英熟语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宗教人性观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7.1 汉族宗教人性观与汉语熟语
    7.2 英国基督教人性观与英语熟语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思维方式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8.1 汉英哲学思想的基本差异
    8.2 汉语的形象思维和英语的抽象思维
        8.2.1 汉语的形象思维与汉语熟语
        8.2.2 英语的抽象思维与英语熟语
    8.3 汉语的直觉思维和英语的推理思维
        8.3.1 汉语的直觉思维与汉语熟语
        8.3.2 英语的推理思维与英语熟语
    8.4 汉语整体综合思维和英语个体分析思维
        8.4.1 汉语整体综合思维与汉语熟语
        8.4.2 英语个体分析思维与英语熟语
    8.5 汉英思维方式的辨证思考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审美情趣视野下的汉英熟语对比
    9.1 汉族审美与汉语熟语
        9.1.1 汉语熟语的意境审美
        9.1.2 汉语熟语的语音审美
        9.1.3 汉语熟语的语义审美
    9.2 英语民族审美与英语熟语
        9.2.1 英语熟语的音韵审美
        9.2.2 英语熟语的语义审美
    9.3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汉英熟语对比研究与翻译
    10.1 汉英对比与翻译
    10.2 翻译方法概述
        10.2.1 直译和意译
        10.2.2 归化和异化
    10.3 汉英熟语的翻译
        10.3.1 功能对等理论
        10.3.2 喻体对接策略
        10.3.3 汉英熟语的翻译方法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语
    11.1 木文的基本认识
    11.2 本文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本研究中的表格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认知构式语法视阈下的致使移动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
表目
1 绪论
    1.0 引言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本研究的组织安排
2 研究历史与现状
    2.0 引言
    2.1 空间移动问题
        2.1.1 引言
        2.1.2 空间移动的语义研究
        2.1.3 小结
    2.2 致使范畴研究
        2.2.1 致使范畴的哲学与心理学研究
        2.2.2 致使范畴的语言学研究
        2.2.3 小结
    2.3 致使移动研究综述
        2.3.1 句法语义接口研究
        2.3.2 致使移动的概念整合和语法整合研究
        2.3.3 致使移动的习得研究
        2.3.4 致使移动研究述评
    2.4 本研究创新和突破点
3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与基础
    3.0 引言
    3.1 认知构式语法
        3.1.1 构式的定义和范围
        3.1.2 构式语法的特征和原则
        3.1.3 动词与构式的互动
        3.1.4 构式与构式的关系
    3.2 认知构式语法述评
    3.3 本研究的其他理论架构
        3.3.1 框架语义学
        3.3.2 认知识解
        3.3.3 压制
        3.3.4 动词本原构式与超动词构式
    3.4 本章小结
4 致使移动概念及语义范畴
    4.0 引言
    4.1 致使移动概念的认知基础
        4.1.1 致使移动概念的经验来源
        4.1.2 致使移动事件图式
    4.2 致使移动语义范畴
    4.3 致使移动概念的内在要素
        4.3.1 致事(Causer)
        4.3.2 使事(Causee)
        4.3.3 致使力(Driving Force)
        4.3.4 移动
        4.3.5 路径
    4.4 英汉致使移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
    4.5 总结
5 致使移动事件框架系统
    5.0 引言
    5.1 移动域语义框架的层级系统
        5.1.1 移动域移动框架定义与原则
        5.1.2 移动图景与框架特征
    5.2 致使移动动词词元调查
        5.2.1 国内外移动动词研究综述
        5.2.2 致使移动动词特征和分类
        5.2.3 英汉致使移动动词分类说明
        5.2.4 致使移动词元库
    5.3 英汉致使移动框架式描写
        5.3.1 安置类框架式
        5.3.2 运送类框架式
        5.3.3. 去除类框架式
        5.3.4 投掷类框架式
        5.3.5 联接类框架式
        5.3.6 分离类框架式
        5.3.7 所有权转移类框架式
        5.3.8 伴随移动类框架式
    5.4 本章小结
6 英汉致使移动构式及网络
    6.0 引言
    6.1 构式化与致使移动构式化
    6.2 英语致使移动构式探讨
        6.2.1 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群
        6.2.2 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网络
    6.3 汉语致使移动构式探讨
        6.3.1 汉语致使移动构式群
        6.3.2 汉语致使移动构式网络
    6.4 英汉致使移动构式的语义限制
        6.4.1 Goldberg对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的语义限制
        6.4.2 构式压制要旨
        6.4.3 致使移动构式与动词的整合
    6.5 英汉致使移动构式对比
        6.5.1 英汉致使移动构式对比
        6.5.2 英汉致使移动构式网络对比
    6.6 英汉语言差异和思维方式探讨
    6.7 本章小结
7 对其他语言致使移动表达的调查
    7.0 引言
    7.1 日语致使移动表达的调查
    7.2 韩语致使移动表达
    7.3 德语致使移动表达
    7.4 法语致使移动表达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8.0 引言
    8.1 主要研究成果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本研究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语致使移动动词分类表
    附录2 汉语致使移动动词分类表
    附录3 致使移动表达中的英语介副词和汉语趋向动词

(10)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一词多义的文献综述
        1.2.1 对一词多义的传统研究
        1.2.1.1 语义学初期的一词多义研究
        1.2.1.2 古典主义对多义现象的研究
        1.2.1.3 结构主义对一词多义的研究
        1.2.1.4 生成语义学对一词多义的研究
        1.2.1.5 对一词多义的认知研究
        1.2.2. 认知与词义的关系
        1.2.2.1. 词的产生与发展
        1.2.2.2. 认知与一词多义
        1.2.3. 为何选择人体词作为一词多义的切入点
        1.2.4. 目前认知语言学对多义现象的研究
        1.2.4.1. 从认知隐喻的角度
        1.2.4.2. 从语义的角度
        1.2.4.3. 从文化的角度
        1.2.4.4. 从词性转移的语法的范畴
        1.2.4.5. 从词义历时演变的角度
    1.3. 目前研究的不足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意义
    1.5. 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目标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2.1 对比研究法
        1.5.2.2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法
        1.5.2.3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
        1.5.2.4 点面结合法
        1.5.2.5 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法
        1.5.2.6 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1.6. 本论文的基本框架
    1.7. 人体名词的定义及考察范围
    1.8.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
    1.9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一词多义的认知理据
    2.1. 隐喻的认知属性
        2.1.1 隐喻的四种学说
        2.1.2 概念隐喻的三类型
        2.1.2.1 结构隐喻
        2.1.2.2 本体隐喻
        2.1.3 概念隐喻的两大属性
        2.1.3.1 系统性
        2.1.3.2 文化性
        2.1.4 小结
    2.2 隐喻的工作机制
        2.2.1 隐喻就是转换生成
        2.2.2 人体是认知存在的物质基础
        2.2.3 隐喻与相似性
        2.2.3.1 形貌相似
        2.2.3.2 位置相似
        2.2.3.3 功能相似
        2.2.4 隐喻与映射理论
        2.2.5 隐喻与意象图式
    2.3. 转喻
        2.3.1 转喻的定义和本质特征
        2.3.2 转喻的类型
        2.3.2.1 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
        2.3.2.2 整体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转喻
    2.4. 隐喻与转喻的关系
        2.4.1. 转喻是隐喻的基础
        2.4.2. 隐喻和转喻构成一个连续统
    2.5. 转喻与 ICM
        2.5.1. 理想化认知模型含义(ICM)
        2.5.2. 建构 ICM 的四种原则
        2.5.2.1. 命题结构原则
        2.5.2.2. 意象图式原则
        2.5.2.3. 隐喻映射原则
        2.5.2.4. 转喻映射原则
        2.5.3. ICM 与语义解释
        2.5.3.1. 客观主义的缺陷
        2.5.3.2. ICM 理论的解释力
    2.6. 隐喻、转喻、ICM 与一词多义
        2.6.1 隐喻互动论与一词多义
        2.6.2 ICM 与一词多义
        2.6.3 认知体验论的隐喻和转喻与一词多义
        2.6.4. 以隐喻和转喻机制为基础的一词多义个案研究—以“blood”为例
    2.7. 原型和范畴理论与一词多义
        2.7.1 何为范畴
        2.7.2 经典范畴理论
        2.7.3 原型范畴理论
        2.7.3.1 原型
        2.7.3.2 家族相似性
        2.7.3.3 原型范畴理论的主要观点
        2.7.3.4 原型范畴论对语义研究的影响
        2.7.3.5 原型理论与一词多义
        2.7.3.6. 词义延伸的外在因素
        2.7.3.7. 词义延伸的内在因素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汉人体词多义义项系统对比研究
    3.1 意义与语义特征
        3.1.1 人体名词的本义
        3.1.2 人体名词与一般名词的共性
        3.1.2.1 客观性
        3.1.2.2 变化性
        3.1.2.3 多义性
        3.1.2.4 文化性
    3.2. “意象”与认知的关系
    3.3 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的义项数量对比
        3.3.1. 英汉头部人体词对比
        3.3.1.1. 英汉头部人体词引申义数量共性特征
        3.3.1.2. 英汉头部人体词引申义数量个性特征
        3.3.1.3. 英汉头部人体词引申义取象点共性特征
        3.3.1.4. 英汉头部人体词引申义取象点个性特征
        3.3.1.5. 英汉头部人体词小结
        3.3.2. 英汉身体人体词对比
        3.3.2.1. 英汉身体人体词引申义数量共性特征
        3.3.2.2. 英汉身体人体词引申义数量个性特征
        3.3.2.3. 英汉身体人体词引申义取象点共性特征
        3.3.2.4. 英汉身体人体词引申义取象点个性特征
        3.3.2.5. 英汉身体人体词小结
        3.3.3. 英汉内脏人体词对比
        3.3.3.1. 英汉内脏人体词引申义数量共性特征
        3.3.3.2. 英汉内脏人体词引申义数量个性特征
        3.3.3.3. 英汉内脏人体词引申义取象点共性特征
        3.3.3.4. 英汉内脏人体词引申义取象点个性特征
        3.3.3.5. 英汉内脏人体词小结
    3.4. 英汉人体词头部、身体和内脏器官最高引申义分析
        3.4.1. 英汉头部人体词“头/head”最高引申义分析
        3.4.2. 英汉身体词“体”和“back”最高引申义分析
        3.4.2.1. 汉语“体”最高引申义分析
        3.4.2.2. 英语“back”最高引申义分析
        3.4.3. 英汉内脏词“心/heart”最高引申义分析
        3.4.3.1. “心”的功能义项统计
        3.4.3.2. “heart”的功能义项统计
    3.5. 英汉人体词整体转义数量
        3.5.1. 英汉人体词整体转义数量的共性对比
        3.5.2. 英汉人体词整体转义数量的个性对比
    3.6. 英汉人体词义整体转义取象点
        3.6.1. 英汉人体词义整体转义取象点共性对比
        3.6.2. 英汉人体词义整体转义取象点个性对比
        3.6.2.1. 形貌隐喻义
        3.6.2.2. 位置隐喻义
        3.6.2.3. 功能隐喻义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汉人体词个案研究及转义范畴系统对比研究
    4.1. “鼻”和“nose”词义比较
        4.1.1. “鼻”的词义内容
        4.1.1.1. 由“鼻子”的物理存在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4.1.1.2. 由“鼻子”的功能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4.1.1.3. “鼻子”的转义语义范畴
        4.1.2. “nose”词义内容
        4.1.2.1 由“nose”的物理存在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4.1.2.2. 由“nose”的功能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4.1.2.3. “nose”的转义义项范畴分布规律
        4.1.2.4. “nose”出现转义范畴空缺的原因
        4.1.2.5. 英语“nose”与汉语“鼻子”语义范畴分布对比
        4.1.3. “鼻子”和“nose”通过隐喻和转喻由原型引申的词义引申规律
        4.1.3.1 “鼻”和“nose”通过隐喻引申的转义义项
        4.1.3.2 “鼻”和“nose”通过转喻引申的转义义项
        4.1.3.3 “鼻”和“nose”的隐喻、转喻意义对比
    4.2 “手”和“hand”
        4.2.1 “手”的义项转义规律
        4.2.1.1 由“手”的物理特征延伸而来的转义
        4.2.1.2 由“手”的功能特征延伸而来的转义
        4.2.1.3 “手”转义义项的范畴规律
        4.2.2 英语“hand”词义义项分布规律
        4.2.2.1 由“hand”的物理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4.2.2.2 由“hand”的功能特征引申而来的义项
        4.2.2.3.“hand”转义义项的范畴分布
        4.2.2.4. “手”和“hand”通过隐喻和转喻由原型引申的词义引申规律
        4.2.2.5. “手”与“hand”词义取象倾向比较
    4.3. “心”和“heart”语义义项分布规律
        4.3.1. “心”的义项转义规律
        4.3.1.1. “心”的物理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4.3.1.2. “心”的功能特征引申而来的转义
        4.3.1.3. “心”的转义义项范畴分布规律
        4.3.2 “heart”的语义义项转义规律
        4.3.2.1. 由“heart”的物理特征引申出的义项
        4.3.2.2. 由“heart”的功能特征引申出的义项
        4.3.2.3. “heart”的语义转义范畴分布规律
        4.3.2.4. “heart”转义义项范畴分布规律原因
        4.3.3. “心”和“heart”通过隐喻和转喻的词义引申规律
        4.3.3.1. “心”和“heart”的隐喻义项
        4.3.3.2. “心”和“heart”的转喻义项
        4.3.4. “心”和“heart”词义取象倾向规律比较
    4.4. 小结
    4.5. 英汉人体词转义范畴系统对比研究
        4.5.1. 英汉头部人体词转义范畴对比
        4.5.2. 英汉躯干人体词转义范畴对比
        4.5.3. 英汉内脏人体词转义范畴对比
        4.5.4. 影响转义范畴的认知因素
        4.5.4.1. 认知的突显性
        4.5.4.2. 认知的便捷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汉人体词词义建构的基础
    5.1. 人类都具有相似的生理经验
    5.2. 语言与词义的体验性
    5.3. 英汉不同的语言与不同的认知思维
    5.4. 英汉语不同的文化模式
    5.5. 英汉语不同的文化模式影响下的认知框架
        5.5.1. 认知框架的界定
        5.5.2. 框架的语义学性质
        5.5.3. 框架理论的实用性
        5.5.4. 英汉不同的文化框架对词义的影响
        5.5.5. 认知框架理论与一词多义
        5.5.6. 框架与英汉人体词的一词多义
        5.5.6.1. 英汉人体词在同一个身体域内的词义拓展
        5.5.6.2. 英汉人体词在跨越同一个身体域进行的词义拓展
        5.5.7. 认知框架下英汉人体词个案分析“头”和“eye”
        5.5.7.1. “头”的框架语义分析
        5.5.7.2. “eye”的框架语义分析
        5.5.7.3. 小结
    5.6. 语义范畴的跨界基础
        5.6.1. 客观上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5.6.2. 主观上人类的求新求变的意识和隐喻范畴错置的本质
        5.6.3. 英汉民族认知上的相似性
        5.6.3.1. 物理上的认知相似性
        5.6.3.2. 心理上的认知相似性
        5.6.3.3. 认知取象上的相似性
        5.6.3.4. 神经-生理机制的相似性
    5.7 小结
第六章 一词多义研究的认知整合和哲学反思
    6.1. 一词多义的认知整合
        6.1.1. 对“鼻/nose”的框架语义再分析
        6.1.2. 对“手/hand”的框架语义再分析
        6.1.3. 对“心/heart”的框架语义再分析
        6.1.4. 一词多义研究对英汉民族认知特征的启示
    6.2. 一词多义的哲学身份:转换生成的三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创新
    7.3. 本研究的局限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7.3.1. 本研究的局限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四、了解、比较英、汉成语,认识人类语言思维的一致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蒙汉动物谚语比较研究[D]. 乌尼尔珠拉.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2]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3]汉越俚语比较研究[D]. 裴红幸.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8)
  • [4]英汉学术期刊中应用语言学书评比较研究:语类与元话语[D]. 李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
  • [5]思想史语境中的17、18世纪英国汉学研究[D]. 蔡乾.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6]同声传译的方向性对源语信息处理方式的影响 ——基于英汉和英西语对的实证研究[D]. 程喆.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2)
  • [7]空间概念迁移:来自中国学习者英语状语和介词习得的证据[D]. 李锡江.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2)
  • [8]汉英熟语的多维对比研究[D]. 王优.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9]认知构式语法视阈下的致使移动句研究[D]. 骆蓉. 浙江大学, 2015(08)
  • [10]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认知对比研究[D]. 刘志成.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理解和比较英汉习语,认识人类语言思维的一致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