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仕隐矛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孟浩然,摇摆人生,仕隐矛盾,诗歌创作
仕隐矛盾论文文献综述
卫佳,杨和为[1](2019)在《摇摆的人生:孟浩然的仕隐矛盾及其诗歌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盛唐布衣诗人孟浩然的身份定位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分歧,有人认为他是地地道道的隐士,有人认为他终身在亦仕亦隐中痛苦前行。从其所有创作及有关资料来看,孟浩然其实是一个在仕隐两极之间不断摇摆着的诗人,其摇摆源于内心深处的迷妄。幸运的是,正因为此种摇摆,他的诗歌才获得了某种艺术张力,使其跻身盛唐名家之列。(本文来源于《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慧刚[2](2018)在《从色彩词的使用看辛弃疾的事功精神及仕隐矛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古典诗词作品中,色彩词的运用非常普遍,通过色彩词的使用来表现情感也是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辛弃疾也不例外,在其作品中有大量的色彩词,也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比如"金"色所代表的功名富贵的追求,"白"色所包含的儒道两种思想的纠结,以及"青"色所反映的对青山绿水的喜爱等等。通过色彩使用的分析去了解词人也可以成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本文来源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亚文[3](2016)在《辛弃疾鸥鸟情结与仕隐矛盾——鸥鸟意象在辛词中的发展变化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鸥鸟意象在辛词中的使用具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成长过程,而这一过程与辛弃疾仕隐矛盾的起伏息息相关。通过解析辛弃疾对鸥鸟意象认识的不断深化,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辛弃疾面对人生理想与社会现实这对矛盾时内心的波澜与冲突。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鸥鸟这一传统意象在辛词中实现个性化的完成过程,以及辛词对这一意象的发展和贡献。(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苏婷[4](2016)在《从赠答诗看刘长卿的仕隐矛盾》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历诗人刘长卿创作了多首赠答诗,它们是其交际情况和心路历程的折射。这些赠答诗里既有修齐治平的仕进精神,也有弃世归山的隐逸情怀。这种仕隐两难的矛盾是大历特殊时代的产物,也是诗人致力于实现人生理想的结果,更与他几经贬谪的遭际分不开。(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6年02期)
王世明,陈顺森[5](2014)在《苏轼仕隐矛盾的心理传记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轼是北宋着名政治家、文坛宗师,政治生涯跌宕起伏,而他的仕隐矛盾尤其引人瞩目,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运用心理传记学的方法来对苏轼的生命故事进行解读。研究发现苏轼一直努力保持着仕与隐的平衡,并且随时间发展,仕隐平衡的内涵也有较大差异:在乌台诗案以前,先仕后隐的理想维持着仕隐平衡;乌台诗案之后到被贬惠儋之前,仕与隐冲突激烈,呈现出僵持状的平衡;被贬惠儋之后直至去世,仕隐交融,超越了矛盾。究其原因,传统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是产生仕隐矛盾的沃土,而苏轼复杂的家庭因素是其独特的仕隐关系得以产生的根源,从政后所经历的事情则进一步推动了仕隐矛盾的变化和发展。(本文来源于《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期刊2014年00期)
白小芳,郑海涛[6](2013)在《从大历别离诗歌看士大夫的仕隐矛盾》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历时期社会动荡,挚友离散,山川阻隔,会面难期,从而也产生了大量的送别酬唱之作。大历诗人们留下的数量庞大的别离诗歌凸显了古代士大夫吏与隐的矛盾。他们一方面向往自然,表达辞官归隐的心志;另一方面又留恋仕途,耽于口体之福。最终在"吏隐"这种特殊的状态中找到了平衡点,形成独特的时代风格。(本文来源于《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黄建林[7](2011)在《进退之咏——从许浑诗歌中的历史人物看许浑的仕隐矛盾》一文中研究指出许浑是晚唐的重要诗人,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心乐田园之士,本文从其诗文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出发,以管窥诗人在"出"与"处"矛盾中的煎熬,从而求得其思想中的主流部分,以还原一个真实的许浑。(本文来源于《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肖俊玲[8](2011)在《从诗赋看李德裕的仕隐矛盾》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德裕是中晚唐一个有多方面成就的历史人物,既是朝廷要员,又长于文学创作。他的诗赋是他政治应用文之外抒情遣怀的重要手段,这些作品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仕途忧患以及他对人生的理解,展现了当时文臣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李德裕的诗赋入手,以其仕途起伏为线索,去解读李德裕一生含于诗赋间的仕隐矛盾,以期对理解李德裕乃至中晚唐时期文臣的心态有所补益。(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中)》期刊2011年12期)
彭曙蓉[9](2010)在《苏轼词中的仕隐矛盾与自我化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仕隐矛盾是困扰苏轼人生的一大向题,也是其词中所表现的一大主题。在此二难选择中,苏轼既执着于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又始终怀有强烈的的归隐情结,并最终以"心隐"的方法对这个心理问题进行了自我化解。(本文来源于《喀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刘娟,韩丽敏[10](2009)在《功名之心与归隐之梦——从《珂雪斋集》看袁中道的仕隐矛盾》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安叁袁"之一的袁中道一生饱受场屋之苦,他的作品中也有大量描写科举的文字。本文从他的主要着作《珂雪斋集》入手,多角度地阐述他的科举思想,进而分析他矛盾的心灵世界。(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仕隐矛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古典诗词作品中,色彩词的运用非常普遍,通过色彩词的使用来表现情感也是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辛弃疾也不例外,在其作品中有大量的色彩词,也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比如"金"色所代表的功名富贵的追求,"白"色所包含的儒道两种思想的纠结,以及"青"色所反映的对青山绿水的喜爱等等。通过色彩使用的分析去了解词人也可以成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仕隐矛盾论文参考文献
[1].卫佳,杨和为.摇摆的人生:孟浩然的仕隐矛盾及其诗歌创作[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
[2].王慧刚.从色彩词的使用看辛弃疾的事功精神及仕隐矛盾[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
[3].刘亚文.辛弃疾鸥鸟情结与仕隐矛盾——鸥鸟意象在辛词中的发展变化探微[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
[4].苏婷.从赠答诗看刘长卿的仕隐矛盾[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
[5].王世明,陈顺森.苏轼仕隐矛盾的心理传记学研究[J].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2014
[6].白小芳,郑海涛.从大历别离诗歌看士大夫的仕隐矛盾[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7].黄建林.进退之咏——从许浑诗歌中的历史人物看许浑的仕隐矛盾[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8].肖俊玲.从诗赋看李德裕的仕隐矛盾[J].文学教育(中).2011
[9].彭曙蓉.苏轼词中的仕隐矛盾与自我化解[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
[10].刘娟,韩丽敏.功名之心与归隐之梦——从《珂雪斋集》看袁中道的仕隐矛盾[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