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开发组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Android开发,组件化,ARouter,Gradle
开发组件论文文献综述
殷涛,崔佳冬[1](2019)在《基于Android软件开发组件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与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促进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的发展。针对当前Android软件合作开发耦合度高、版本升级效率低、工程大编译慢等问题,提出采用组件化思想优化Android工程开发。使用Android Studio自带的Modules开发功能以及阿里的ARouter路由框架,将整体工程划分为多个组件应用;使用Gradle编译插件根据全局变量控制组件的单独开发、调试与集成发布;采用ARouter在编译期生成模块路由,简化模块间通信。组件划分有利于降低工程中各个模块的耦合,提高软件的协同开发效率和工程编译速度,利用组件化还能解决资源复用问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9年09期)
欧阳树生,丛力群,叶晓华,董文生,沈华红[2](2019)在《工业物联网应用开发组件团体标准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开展工业物联网应用开发组件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参与的团体标准编制工作,阐述了工业物联网应用开发组件团体标准的主要做法,给出工业物联网应用开发组件团体标准的应用示例,对我国工业物联网应用开发组件的应用水平提升、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推广,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与标准化》期刊2019年06期)
张昊[3](2018)在《面向iPhone的即时通讯软件开发组件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互联网行业爆发式增长后,人们越来越多的社交活动依赖于移动互联网的产品,从最初的朋友间社交逐步扩展到陌生人之间的社交,从地区性的社交逐步扩大到世界范围的社交,从最早的在年轻人间的社交逐步拓展到跨越各个年龄层之间的社交。而在技术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网络的带宽逐步增大和4G的普及,如今,无论在路上,在家里,在公共场所,还是在任何地点,你都可以和其他人通过手机来进行各种社交活动。因此,越来越多企业渐渐发现移动软件不能仅仅满足于本身产品的核心功能,要逐步增加用户的社交属性功能来提升用户的粘性,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不仅仅将软件本身当作一个工具,而是一个产品,一个生态来使用。而传统模式下,移动应用开发者如果想要拥有即时通讯功能,开发者需要实现繁琐的即时通讯逻辑业务,各种数据库的操作与同步问题,还有服务器的开发等各种各样的复杂的问题,不仅仅耗费冗长开发时间成本,同时还需要支付包括人工和服务器的开销成本,对于中小企业是一个很难接受的成本支出。但是如果采用即时通讯开发包的模式,能够在实现同样的功能的情况下减少绝大部分的成本开销。本文就是基于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社交功能这个前提,实现一个基于移动平台的即时通讯软件开发组件提供给开发者使用。移动开发者可以通过集成开发包和组件,调用即时通讯功能组件的API,从而实现即时通讯的各项功能。在实现方面,组件主要依据日常中常见的即时通讯功能,实现了收发消息,群组管理,好友关系等几个重要的功能,并将功能按照需求分成了不同的组件供开发者使用。所有的请求都只需要开发者通过简单的API调用即可完成,所有的数据会经过第叁方服务器来负责分发和数据存储,不再需要开发者自己进行额外的搭建。最后,在对即时通讯组件进行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测试验证后,最终达到了产品的预期,并进行了产品的发布。(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12-01)
张煜东[4](2018)在《移动开发组件在新华社移动办公系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移动开发组件被应用在移动应用的构建中。本文以新华社移动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比较叁种移动开发框架,介绍其中React框架和Bootstrap框架在新华社移动办公中的具体应用场景,最后对新华社移动信息化的发展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中国传媒科技》期刊2018年09期)
刘德刚,吴兴群,蒋威[5](2014)在《数控系统割缝补偿二次开发组件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割缝补偿是热切割数控系统与CAM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对该功能的重复开发是极大的浪费。在已有补偿算法基础上,研究了短小圆弧以及短小直线的补偿方式,推导了转接角为0°时直线-直线,直线-圆弧,圆弧-圆弧,圆弧-直线的补偿计算公式,设计出通用的割缝补偿算法。基于可重用的软件工程思想,利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采用静态工厂方法设计模式,将补偿算法与G代码解析功能封装为函数库组件,供相关控制系统及CAM系统调用,提高开发效率。组件已成功应用于数控切割机控制系统等。(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4年07期)
王照亮,于会龙,邢雨[6](2012)在《基于840D sl OEM开发组件的数控系统电气调试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门子840D sl数控系统Operate界面框架上,采用面向对象和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借助于Qt和OpenGL技术、小型数据库SQLite、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建立适用于西门子840D sl数控系统的电气调试软件。阐述了该调试软件的整体设计思想与软件架构,并介绍了结合数据库SQLite实现的用户自定义数据自动读取技术。通过在叁一精机自主数控机床电气调试中验证,该软件能够有效执行用户设定调试动作,并能有效提高数控机床安装调试效率,缩短调试周期。(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12年05期)
詹建飞[7](2010)在《OPhone平台架构及主要开发组件》一文中研究指出OPhone平台是基于Linux和开放手机联盟(OHA)的Android系统,经过中国移动的创新开发,设计出拥有新颖独特的用户操作界面,增强了浏览器能力和WAP兼容性,优化了多媒体领域的OpenCORE、浏览器领域的WebKit等(本文来源于《程序员》期刊2010年02期)
胡东滨[8](2008)在《决策问题管理系统及其开发组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问题管理系统(PMS)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子系统,更是问题驱动型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其中,决策问题的分析处理与求解等问题管理的方法以及问题管理系统的开发,一直就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如此,在面向人机交互的决策问题管理方法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难题没有很好得到解决,包括决策问题的形式化描述,用自然语言表述的决策问题的识别与理解,决策问题的子问题分解,决策问题求解方法的智能匹配及运用,决策问题库的有效组织等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分析决策问题的普遍特征,在综合人与计算机对决策问题处理的各自优势基础上,探讨更具智能性的决策问题管理和分析的一般方法,并以此研制出问题管理系统开发组件,为问题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提供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手段和工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包括:(1)决策问题的特征分析与描述方法的研究。将决策问题看成一种复杂的系统,在分析决策问题系统的内部结构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的问题向量空间模型,用以作为决策问题系统的描述方法。同时,运用问题向量空间模型研究探讨决策问题属性类型、属性结构和问题理解与求解过程中的属性取值状态的变化规律,以及问题属性识别与分析同问题求解及其过程中子问题分解的关系,得到从决策问题描述,到问题分析理解、子问题产生,以及问题求解方案形成的问题处理一般方法。(2)决策问题智能处理方法的研究。在根据决策问题特征分析而得到问题处理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将知识管理技术引入到这一处理方法中,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的决策问题智能处理方法所涉及的叁个核心问题:问题管理系统的问题库组织方式、问题的知识结构以及问题智能理解与求解过程和方法。并以此提出一种嵌入到知识库的问题库管理方法,研究了问题库嵌入到知识库的方式、相应的问题库及知识库的基本结构。同时,根据决策问题处理所涉及的各种知识的组成和数据结构,提出了问题的知识结构.另外,给出了根据问题的描述识别问题属性、根据问题属性识别问题类型和求解方法、以及根据问题属性的取值状态来识别子问题等基于知识管理的问题理解与求解的具体流程和机制。(3)决策问题智能识别相关模型与方法的研究。在上述决策问题智能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问题属性识别、问题类型识别以及子问题识别的模型和算法。通过给出中文语句分词算法的选择依据,建立了基于分词算法、子句分割算法和句法分析算法的决策问题表层属性智能识别模型;建立了基于双关键词搜索规则和问题类型知识库匹配规则的决策问题隐含属性智能识别模型;建立了基于子问题产生规则和构建规则的子问题智能识别模型。(4)决策问题管理系统开发组件研究。依据本文对决策问题特征的研究和所提出的问题智能处理方法与模型,设计出通用问题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将该功能结构组件化,设计出问题管理系统开发组件(PMS-DC),详细探讨了PMS-DC中所需包含的对象、类和控件及其属性、方法和事件,并进一步研究了PMS-DC内部各种类与控件的相互关系,以及与互联网环境下通用决策支持系统生成器(i-GDSSG)中其他组件的关系,设计了PMS-DC的外部接口,给出了在专用DSS中的组件部署策略。(5)组件的实际应用。运用本文设计和开发的PMS-DC及i-GDSSG的相关组件,实际开发了一个问题驱动型DSS,即中国固体矿产业持续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决策支持系统(CMTIDSS)。应用效果表明,采用PMS-DC及相关组件开发面向问题的专用DSS,不仅可提高开发效率,且能有效地管理和处理中文自然语言表述的决策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8-08-01)
潘高峰,彭四清[9](2007)在《基于GIS二次开发组件MapObjects的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于GIS二次开发组件MapObjects开发的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统中,利用关系型数据管理系统,对基本农田保护的地块中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储存和管理,同时利用MapObjects组件提供的图形显示和操作功能实现地图的显示浏览,地块、桩点的查找定位等功能。(本文来源于《2007'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信息网成立30周年庆典论文集》期刊2007-10-01)
潘高峰,彭四清[10](2007)在《基于GIS二次开发组件MapObjects的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于 GIS 二次开发组件 MapObjects 开发的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统中,利用关系型数据管理系统,对基本农田保护的地块中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储存和管理,同时利用 MapObjects 组件提供的图形显示和操作功能实现地图的显示浏览,地块、桩点的查找定位等功能。(本文来源于《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07-09-01)
开发组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开展工业物联网应用开发组件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参与的团体标准编制工作,阐述了工业物联网应用开发组件团体标准的主要做法,给出工业物联网应用开发组件团体标准的应用示例,对我国工业物联网应用开发组件的应用水平提升、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推广,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开发组件论文参考文献
[1].殷涛,崔佳冬.基于Android软件开发组件化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9
[2].欧阳树生,丛力群,叶晓华,董文生,沈华红.工业物联网应用开发组件团体标准实践[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9
[3].张昊.面向iPhone的即时通讯软件开发组件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4].张煜东.移动开发组件在新华社移动办公系统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8
[5].刘德刚,吴兴群,蒋威.数控系统割缝补偿二次开发组件的设计与实现[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4
[6].王照亮,于会龙,邢雨.基于840DslOEM开发组件的数控系统电气调试方法[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2
[7].詹建飞.OPhone平台架构及主要开发组件[J].程序员.2010
[8].胡东滨.决策问题管理系统及其开发组件研究[D].中南大学.2008
[9].潘高峰,彭四清.基于GIS二次开发组件MapObjects的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统[C].2007'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信息网成立30周年庆典论文集.2007
[10].潘高峰,彭四清.基于GIS二次开发组件MapObjects的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统[C].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