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外固定架论文-王明成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论文-王明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闭合复位外固定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切开复位,锁定钢板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成[1](2019)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治疗,试验组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腕关节Cooney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可减少机体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2期)

孙建宏,王强,赵晨[2](2019)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14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观察A组)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观察B组)两种方式进行治疗,术后3个月时对2组患者腕部功能进行评估,并对其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A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2.46%,与观察B组的75.44%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在治疗后3个月时,观察A组患者尺偏角、掌倾角均明显大于观察B组,关节面台阶高度明显低于观察B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均是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内固定方式有利于患者术后及早开展功能锻炼,对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1期)

黄小强,廖永华,常尚毅[3](2019)在《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架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21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后采用自行研制的单臂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中随访10—2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约为3个月,未出现髋内翻,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于术后2周出现针道感染,经过加强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后控制,未影响骨折愈合。结论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靠等优点,可以解决不能耐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高龄患者,可以避免因长期牵引带来的相关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在临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左强[4](2019)在《切开复位钢板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钢板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试验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多,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试验组掌倾角、尺偏角均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钢板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各有优势,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适应证选择适宜的固定方法。(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15期)

李龙天[5](2019)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钢板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分为A组和B组,每组49例。A组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B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观察2组术前术后1年尺偏角、掌倾角、关节面台阶、活动时疼痛程度(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较B组显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尺偏角、掌倾角显着低于B组,关节面台阶、VAS评分显着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各有优劣,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学》期刊2019年07期)

王帅鹗,梁春蝶[6](2019)在《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优劣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8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1组24例患者予以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研究2组24例患者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总费用、尺倾角、掌倾角、尺骨变异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1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着短于研究2组,术中出血量、治疗总费用均少于研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术后3 d尺倾角、掌倾角及尺骨变异指标均高于研究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术后3个月尺倾角、掌倾角及尺骨变异丢失值均高于研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各有优势,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6期)

赵诗铁[7](2019)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分析闭合复位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择取2017.2~2018.1某院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者88例,结合具体治疗方式,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常规石膏外固定)与B组(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的2组,每组患者44例,对比分析组间患者复位固定后的VAS评分,再对比组间6个月后的再位移率,及腕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A组复位固定后的VAS评分为(6.31±1.46)分,B组为(3.86±1.02)分,经比较,B组更低(P<0.05)。A组再位移率为27.27%,优良率为72.73%,B组为9.09%与95.45%,经比较,B组更优(P<0.05)。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显着,可有效减弱患者固定、复位后疼痛,且可以使得患者的康复效果增强,并能抑制再位移的情况,可推广。(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05期)

明立功,明朝戈,王自方,明立山,明立德[8](2018)在《闭合复位弹性加压半环形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弹性加压半环形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1-03—2016-02诊治的24例肩锁关节脱位,采用闭合复位弹性加压半环形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结果 2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2(14~42)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94(75~100)分。末次随访时疗效根据Karlsson标准评定:优14例,良8例,差2例,优良率91.7%。疗效为良的8例中4例出现轻微的疼痛,4例出现肩关节功能活动较对侧稍差,但不影响工作。疗效为差的2例再次摔倒导致固定针失效而肩锁关节再脱位,重新调整固定后患者心理恐惧再次移位而未能有效功能锻炼,导致肩关节功能恢复不理想。结论闭合复位弹性加压半环形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满意。(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庞俊峰,黎裕明,陈伟旭[9](2018)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在桡骨远端C型骨折中应用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在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7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腕关节恢复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而言,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均可有效复位骨折端,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需根据患者病情作出判断。(本文来源于《右江医学》期刊2018年02期)

郭存[10](2018)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后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1—2016-10间在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接受闭合复位的5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将复位后行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行石膏外固定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28例。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复位、固定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再移位率低于对照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后采用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较石膏外固定VAS评分低,腕关节功能改善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河南外科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14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观察A组)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观察B组)两种方式进行治疗,术后3个月时对2组患者腕部功能进行评估,并对其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A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2.46%,与观察B组的75.44%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在治疗后3个月时,观察A组患者尺偏角、掌倾角均明显大于观察B组,关节面台阶高度明显低于观察B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均是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内固定方式有利于患者术后及早开展功能锻炼,对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明成.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

[2].孙建宏,王强,赵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

[3].黄小强,廖永华,常尚毅.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架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4].左强.切开复位钢板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J].医疗装备.2019

[5].李龙天.切开复位钢板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2019

[6].王帅鹗,梁春蝶.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优劣差异[J].中外医学研究.2019

[7].赵诗铁.闭合复位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分析[J].人人健康.2019

[8].明立功,明朝戈,王自方,明立山,明立德.闭合复位弹性加压半环形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

[9].庞俊峰,黎裕明,陈伟旭.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在桡骨远端C型骨折中应用比较[J].右江医学.2018

[10].郭存.闭合复位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

标签:;  ;  ;  ;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论文-王明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