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一代IP协议IPv6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葛彦凯[1](2021)在《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近些年来,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致使空气质量污染状况日渐严重,因室内污染气体超标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迫使人们更加关注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监测设备对居住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行监测,这些监测设备可实现获取室内各项空气指标实时数值,并可在远端查看监测结果,为人们判断室内空气质量状况提供了依据。当前绝大多数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仅支持通过IPv4协议接入网络,但IPv4网络通信受限于IP地址数量空间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同时监测大量节点的需求。针对此问题,本论文基于新型物联网与IPv6通信协议相结合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由空气质量监测节点、IPv6网络通信网关、云平台与APP组成。空气质量监测节点基于GD32VF103C微处理器设计,通过SHT15传感器、CCS811传感器以及MQ-7传感器实现对温湿度、二氧化碳、TVOC、一氧化碳等空气质量指标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本地实时显示。IPV6网络通信网关基于ESP32设计,通过移植Lw IP协议栈使其支持IPv6协议,实现将空气质量监测节点采集的监测数据通过IPv6网络发送至云平台。云平台采用Tomcat+My SQL+Java的架构进行设计,实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接收、存储,并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所采集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当前室内空气质量状况评价结果。APP基于MVC架构设计实现,可实时显示监测数据与评价结果。通过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间各部分协同工作,实现了一整套完整的物联网应用场景。本文详细论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总体设计方案以及各部分的具体实现方法。监测系统设计完成后,进行了相关的系统测试,通过多次测试与改进,最终实现相关预期功能,如采集空气质量指标数值、通过IPv6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在远端通过Web网页和APP查看空气质量状况,能够满足现在对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适用于在家庭居室、办公场所、教室等场合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汤佶凡[2](2020)在《灵活IP编址方式研究与原型系统控制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和快速发展,互联网逐渐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计算机和其他类型设备接入互联网,使IP地址面临紧缺的问题;定长定界定序的头部协议字段使IP协议不具备足够的灵活性,难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网络通信需求。灵活IP编址方式研究旨在通过创新网络架构、编址方式,使网络具备完全的可扩展性、不受限的地址空间和灵活可变的地址字段,并且利于异构网络的统一。区别于当今扁平的互联网架构,本论文在灵活IP编址方式研究中首先提出了一种层次化网络架构和网络域划分及标识方法;其次,基于该层次化网络架构提出了一种编址方法,并且使用多标签分级地址作为网络地址表示,解决了传统IP协议地址空间数量受限的问题;得益于层次化网络架构和路由器网络状态信息,本论文还提出了灵活报文转发方法和灵活地址配置方法等两种有关地址字段的灵活性控制方法,它们能缩短报文携带的地址的长度,降低设备地址配置要求,提高地址字段灵活性,且有助于在网络层对异构网络进行统一。灵活IP原型系统是一个以方案和功能验证为主要目的的网络原型系统,包括控制子系统和转发子系统,本文设计和实现控制子系统。控制子系统基于BIRD进行开发,通过交换和维护路由信息、计算并生成路由表项供转发子系统查询,为网络中数据报文的正确转发提供支持。论文还在设计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灵活IP编址方式的路由信息交互原则和一种路由表结构及其通用查表方法。论文首先介绍了相关研究背景,然后详细描述了灵活IP编址方式的研究成果,之后分析了灵活IP原型系统中控制子系统的需求,提出了原型系统的总体架构及控制子系统的总体设计,随后详细介绍了控制子系统各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其后的系统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案和系统功能。论文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描述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并总结了作者在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工作。
陈星星[3](2020)在《基于IPv6的高性能安全网关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应用的高速发展,网络攻击类型越来越多、攻击方式也越来越复杂。保护脆弱的网络环境对安全防护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在IPv4向IPv6演化的进程中,网关对IPv6网络的防护手段需要进行更新的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针对IPv6网络中的高性能安全网关中涉及的包分类和安全通道建立问题进行如下工作:(1)提出了一种基于 AVL(Adelson-Velsky-Landis Tree)树和哈希表的 IPv6 快速包分类算法(packet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hash andAdelson-Velsky-Landis Tree,PCHA)。该算法通过哈希表实现对IPv6地址的快速查找,并利用AVL树结构存储流标签来降低空间消耗,从而实现了对IPv6数据包的快速匹配分类。(2)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安全网关的网间安全通道构建方案。该方案基于F-stack数据转发协议栈,结合IPSec的开源软件实现方案StrongSwan,在网络层实现了对IPv6数据传输的加密。(3)本文就IPv6包分类算法在实际网络中的性能测试问题,基于实体网关和网络流量测试仪进行了实际网络环境的搭建,设计了针对包分类算法对吞吐量影响的测试方案,对IPv6包分类算法进行了真实网络环境下的性能测试与分析。另外,在实体网关上进行了 IPSec安全通道的建立测试,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刘天一[4](2020)在《CERNET环境下IPv6网络测量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剧增,这使得IPv4地址资源短缺的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作为替代IPv4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在地址空间、安全性、转发效率、移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相比IPv4都有很大的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的网络服务。因此,从IPv4升级到IPv6是必要且迫切的。CERNET是我国发展IPv6的先驱,各大高校官网的IPv6服务目前都依托于CERNET环境建立。本文对各大高校官网的IPv6支持情况进行了测量和数据聚合,深入研究IPv6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的部署进度。同时,对比CERNET环境下IPv6服务相对于IPv4服务的性能和稳定性差异,以反应现阶段IPv6 Web服务的发展质量。本文使用Node.js和Socket编程方法进行了高并发网络测量,使用多种测量方式对全国2688所普通高等院校官网的IPv6服务状况进行了探测,对比了其中支持双栈访问节点的IPv6和IPv4性能及稳定性差异,通过分析多个关键指标,如HTP平均时延、HTTP时延方差、ICMP时延、ICMP丢包率、TCP握手速度、DNS响应速度等,得出当前CERNET环境下全国高校官网的Web服务在IPv6协议下的性能和稳定性整体表现上不如IPv4的结论。为了更直观的展示实验过程和测量结果,本文基于Nuxt.js框架搭建了“全国高校官网IPv6部署进度可视化平台”,该平台包含了数据爬虫、网络测量、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功能,使用图表、GIS可视化、南丁格尔玫瑰图等多种方式对全国高校官网IPv6的网络质量、普及率和覆盖率等信息进行聚合与可视化。作为CERNET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项目,该平台将依托于CERNET网络中心提供的C6IaaS云服务平台长期运行,为关心CERNET环境下IPv6普及现状及IPv6 Web服务发展质量的相关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参考。
贾鹏涛[5](2020)在《基于SOME/IP协议的Demo小车Ethernet通信系统设计及建模仿真》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汽车电子产品的不断增多,车内系统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强,车辆功能的持续增长,汽车对车载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车载以太网技术凭借着高带宽、高开放性、强扩展性等优势,被汽车行业认为是下一代的主流车载网络技术。SOME/IP作为车载以太网技术的核心应用层协议之一,通过服务发现,接收方在需要通信时才请求发送方发送数据,致使总线上不会出现过多不必要的数据,从而降低负载。本文根据Demo小车特定的功能需求基于以太网设计通信系统,以太网通信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是服务定义和服务部署,即将汽车功能抽象为服务并定义服务的收发关系,小车的通信系统使用的是基于服务的SOME/IP技术。首先介绍了车载以太网和SOME/IP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对Demo小车通信系统设计和验证过程进行了阐述,主要内容如下:1.服务定义。Demo小车有摄像头控制、导航信息显示和车速信息等功能,根据不同的通信行为将其定义为Method、Method、Event和Field等接口类型实现服务定义,并配置合理的输入输出参数,实现服务数据传输,为后续服务部署和通信参数配置做好准备。2.通信系统设计,该阶段主要包括服务部署和1-4层通信系统设计。定义服务之后,通过将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部署给对应的软件模块,实现服务的实例化,之后将实例化的软件模块分配给硬件ECU,实现服务在硬件层级的通信关系。在服务通信关系确定之后,需要根据数据类型和通信场景确定服务使用的传输协议,当服务对实时性要求较高并且传输的数据量小时,使用UDP传输;当服务传输数据量大并且对实时性要求不高时,使用TCP传输。之后设置IP地址、VLAN、MAC等参数,完成通信系统设计。3.系统仿真。本文基于VN5640和CANoe搭建仿真环境,验证系统有效性。通过仿真其Find、Offer、订阅、订阅ACK等报文的正确性验证SD通信,通过仿真Method、Event和Field等报文的正确性验证SOME/IP通信。Demo小车的通信系统设计是通过PREEvision(试用版)软件来实现,导出通信系统的ARXML文件,使用CANoe(试用版)软件进行系统仿真,本文仿真实验验证了Demo小车通信系统的有效性。
轩献[6](2019)在《IPv6发展历程及省级广播电视台IPv6改造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当前IPv6作为国家战略终于在国内迎来了全面发展,本文梳理IPv6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IPv6改造方案制定过程中的思考,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为今后的IPv6改造工作理清思路。
高天铸[7](2019)在《IPv6过渡技术及其在智能家居网络方面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智能化网络需求的不断提高,将无线传感网络与Internet融合逐渐成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热点研究问题。当前所使用的IPv4地址空间有限,还无法满足无线传感网络大规模的地址需求。IPv6具有128位地址,庞大的地址空间为传感设备实现与Internet网络层的统一提供了可能。由于IPv6的一些性质并不适用于无线传感网络,所以IETF提出6LoWPAN来实现IPv6在无线传感网络中的使用,这项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推进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由时代背景及6LoWPAN的发展前景来看,在智能家居网络中,6LoWPAN技术也具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智能家居网络系统不仅要实现家居设备的互通互联,还应该实现与外部Internet的互通,提出一种智能家居网关设计方案,为两种网络之间的通信搭建“桥梁”,对网关结构及软硬件设计需求进行详细阐述,提出6LoWPAN与Internet的接入方案,在网关中集成多个通信模块,实现了多种方式的Internet接入,使智能家居网关可以适应不同网络环境下的通信需求。当前Internet中大多网络设备依然使用IPv4作为网络层协议,针对6LoWPAN无法直接与IPv4网络通信的问题,需要在智能家居网中实现一种数据转换机制,通过网络地址端口映射及协议转换,使数据包可以在网关中转换成适合在目标网络中传输的格式,实现了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网络与Internet的端到端的互通。智能家居网络中设备众多,多种数据流的重叠将极易导致网关内数据包的冲突甚至网关的崩溃,提出一种数据流量控制机制应用于智能家居网关中,将数据流按照业务类别进行分类并设置不同的优先级及限制带宽,保证了智能家居网关对带宽资源的合理分配。搭建测试平台,对智能家居网关内的数据转换机制、数据流量控制机制及网关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智能家居网关实现了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网络与IPv4网络的互连互通,能够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稳定运行。
张志伟[8](2019)在《基于IPv6和LwM2M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文中指出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智能家居设备通过物联网进行连接。智能家居设备的数量大幅度增长,设备底层的复杂度和多样化逐步提升。智能家居物联网设备IP化的需求和轻量级平台化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加。论文根据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ARM Mbed OS的新型物联网平台HEC-IoT(Hybrid Edge Computing IoT)。HEC-IoT平台架构分为设备层、网络接入层、平台层和应用层。设备管理系统是HEC-IoT平台层的关键组成部分,论文在轻量级设备管理协议LwM2M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IPv6异构网络环境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对象-资源模型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抽象,提供统一的设备管理接口,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管理和控制的模块化和标准化。在线固件升级是设备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论文基于CoAP块传输技术设计了一种远程、实时和安全的在线固件升级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论文设计了HEC-IoT设备层硬件平台,并在网络接入层实现了一种包含Wi-Fi、以太网和Thread网络互联的全IPv6异构网络,实现了多源异构节点的接入和通信。论文在上述硬件平台上进行了IPv6组网、设备管理功能测试以及固件升级功能测试,验证了基于IPv6和LwM2M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的可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在IPv6网络层实现了多源异构设备的统一接入,有效屏蔽了设备层硬件和网络接口的差异,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谢文娜[9](2019)在《基于IPv4/IPv6双协议栈的企业园区网络设计与仿真》文中研究说明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新的互联网资源不断接入,需要使用更多的IP地址。主流的网络层协议的IPv4地址趋于耗尽,全球单播IP地址资源紧缺,相应下一代网络协议IPv6逐步应用。虽然,未来的企业网将向IPv6网络完成过渡与转换,现阶段IPv6不能够直接取代IPv4。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应用仍需兼容IPv4与IPv6作为过渡技术。在企业网络环境中,以最大化保护企业投资为目标,保留现有基于IPv4的协议与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并支持IPv6,使企业网络可以无缝接入到IPv6的网络中。本文按照某企业目前的规划与未来发展需求,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企业网络展开分析与讨论:相关协议与技术介绍、企业园区网络构建需求分析、双协议栈的园区网组网方案的分析与设计、双协议栈的企业园区网络的仿真实现、方案的测试与验证。为了提供IPv4与IPv6共存环境下的解决方案,本文探讨基于IPv4/IPv6双栈技术在企业园区网络中的设计与实现。首先实现低层协议搭建网络框架,包括VLAN、链路聚合、MSTP等第二层网络技术,其次实现基于IPv4协议的VLSM子网划分、NAT、VRRP等企业网络主要网络应用技术,同时在客户主机/服务器、三层交换机、路由器上启用IPv6并与外部IPv6网络成功进行通信的网络设计与实现。本项目采用基于Windows系统的eNSP仿真软件设计仿真企业网络环境,本文介绍了在IPv4/IPv6共存环境下的企业网络常规应用技术的具体实现,为一般企业保留IPv4又接入IPv6的网络提供了实际可行的方法参考。
董彦磊[10](2018)在《卫星通信系统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大国竞争日趋激烈,促使空间已经成为世界各强国间高新技术角逐的主战场。作为空间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卫星通信的建设和发展对国防安全、民用生产等领域具有深刻影响,而构建智能、高效、合理、可行的运控系统是发挥卫星通信系统效能的关键。针对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GEO)卫星移动通信、GEO宽带卫星通信和低轨道(Low Earth Orbit,LEO)星座卫星通信等典型卫通系统的管控问题,本文开展卫星通信系统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总结全文工作,其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面向GEO卫星移动通信运行控制的资源规划关键技术研究。针对GEO卫星移动通信运行控制的资源规划问题,设计了GEO卫星点波束平面覆盖和球面覆盖计算模型;构建了GEO卫星的滚动姿态偏差、俯仰姿态偏差、偏航姿态偏差与地面波束覆盖范围之间的数理模型,分析了三类偏差对地面波束覆盖范围的影响;利用所建立的卫星移动通信资源描述模型、终端分布模型和通信业务模型,提出了基于多模型融合的GEO卫星移动通信资源规划算法。将所提模型和算法工程化实现,并转化应用到了国内第一个军民共用的“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实践表明:上述工作为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姿态控制、波束资源规划提供了合理的设计支撑。2.面向GEO宽带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的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围绕各类星、网、地等异构资源和任务需求,建立了基于资源虚拟化思想的统一模型;探讨了通信任务与卫星、网系和地面站型资源之间的匹配约束问题,确定了基于任务的卫星资源需求匹配关系;以卫星资源使用效率最高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粒子群任务资源调度算法。将所提模型和算法工程化实现,并转化应用到了我国某军事卫星通信系统中。实践表明:上述工作能够为多任务资源规划调度等实际工程应用提供通用理论支撑。3.面向LEO星座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的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针对LEO星座网络拓扑高动态变化带来移动性管理负荷重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动态外地代理的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机制;基于移动代理簇、归属移动外地代理和托管移动外地代理,探索了地面移动节点对于LEO卫星的接入切换策略,优化了移动性管理流程,降低了移动性管理信令开销。对上述研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面向动态外地代理的移动性管理机制能适应LEO星座网络的高动态特性,减少移动性管理中星地之间信息交互次数和移动性管理开销与切换时延,降低网络的移动性管理负荷。4.卫星通信系统运行态势精确感知技术研究。针对目前卫通系统通信效能感知精细化程度低问题,从态势体系要素建立和态势信息获取入手,建立了板卡级、设备级、节点级、网络级和应用级的卫星通信态势信息获取模型;建立了分层分级的态势评估综合指标体系,并通过引入“决策融合”和“可信度”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决策融合的系统态势评估方法;结合逆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并行处理、快速学习以及模糊集算法适合处理不精确和不确定语义变量的优势,提出了模糊集-神经网络混合态势预测算法,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在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等方面相比传统BP神经网络算法的优越性。
二、下一代IP协议IPv6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一代IP协议IPv6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研究现状 |
1.2.2 IPv6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安排 |
第2章 总体设计方案与关键技术介绍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1.1 监测节点功能需求 |
2.1.2 IPv6网络通信网关设计需求 |
2.1.3 云平台与APP设计需求 |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3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
2.4 IPv6技术介绍 |
2.4.1 IPv6简介 |
2.4.2 IPv6报文格式 |
2.4.3 ICMPv6协议 |
2.4.4 邻居发现协议 |
2.4.5 LwIP轻型协议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监测节点与IPv6网络通信网关硬件设计 |
3.1 监测节点与IPv6网路通信网关硬件设计方案 |
3.2 监测节点硬件设计 |
3.2.1 GD32微处理器 |
3.2.2 数据采集模块 |
3.2.3 实时显示模块 |
3.2.4 报警模块 |
3.2.5 电源电路 |
3.2.6 UART模块 |
3.3 IPv6网络通信网关硬件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监测节点与IPv6网络通信网关软件设计 |
4.1 监测节点软件设计 |
4.1.1 监测节点软件流程 |
4.1.2 数据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4.1.3 实时显示模块 |
4.1.4 报警模块软件设计 |
4.1.5 UART模块 |
4.1.6 通信协议 |
4.2 IPv6网络通信网关软件设计 |
4.2.1 搭建ESP32 SDK开发环境 |
4.2.2 移植LwIP轻型协议栈 |
4.2.3 IPv6网络通信网关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云平台与APP开发 |
5.1 云平台 |
5.1.1 云平台总体设计 |
5.1.2 TCP server |
5.1.3 Data back |
5.1.4 Web页面 |
5.1.5 云平台部署 |
5.2 APP |
5.2.1 APP总体设计 |
5.2.2 APP功能模块开发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配置 |
6.2 监测节点测试 |
6.2.1 监测节点硬件测试 |
6.2.2 监测节点与IPv6网络通信网关通信测试 |
6.3 IPv6网络通信网关测试 |
6.3.1 IPv6网络ping测试 |
6.3.2 监测节点与网关稳定性测试 |
6.4 云平台测试 |
6.4.1 云平台压力测试 |
6.4.2 Web页面功能测试 |
6.5 APP测试 |
6.6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测试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灵活IP编址方式研究与原型系统控制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 主要工作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背景与技术 |
2.1 相关研究背景 |
2.1.1 网络架构与编址方式 |
2.1.2 网络控制平面 |
2.2 原型系统实现的相关技术 |
2.2.1 Netfilter |
2.2.2 Netlink |
2.2.3 Raw Socket |
2.2.4 BIRD Internet Routing Daemon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灵活IP编址方式研究 |
3.1 概述 |
3.1.1 网络架构研究概述 |
3.1.2 编址方式研究概述 |
3.1.3 有关地址字段的灵活性控制方法研究概述 |
3.2 层次化网络架构 |
3.2.1 网络架构 |
3.2.2 网络域标识符 |
3.2.3 残桩子网层次化扩展 |
3.3 编址方式 |
3.3.1 主机编址 |
3.3.2 残桩子网层次化扩展的地址表示 |
3.4 有关地址字段的灵活性控制方法 |
3.4.1 灵活报文转发方法 |
3.4.2 灵活地址配置方法 |
3.5 对异构网络互联的探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灵活IP原型系统控制子系统需求分析 |
4.1 功能性需求 |
4.1.1 用户侧功能 |
4.1.2 转发子系统侧功能 |
4.1.3 内部功能 |
4.2 非功能性需求 |
4.3 开发环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灵活IP原型系统控制子系统总体设计 |
5.1 灵活IP原型系统总体架构 |
5.2 控制子系统总体设计 |
5.2.1 路由信息交互模块 |
5.2.2 路由信息维护模块 |
5.2.3 路由计算模块 |
5.2.4 路由表生成模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灵活IP原型系统控制子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6.1 路由信息交互模块 |
6.1.1 初始化 |
6.1.2 建立邻接关系 |
6.1.3 路由信息交互 |
6.1.4 周期更新与触发更新 |
6.2 路由信息维护模块 |
6.3 路由计算模块 |
6.4 路由表生成模块 |
6.4.1 域内表 |
6.4.2 域间表 |
6.4.3 默认表 |
6.4.4 通用查表方法 |
6.5 灵活报文转发方法实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测试 |
7.1 控制子系统功能测试 |
7.1.1 测试环境 |
7.1.2 内部功能测试 |
7.1.3 用户侧功能测试 |
7.1.4 转发子系统侧功能测试 |
7.2 灵活报文转发方法测试 |
7.2.1 测试环境 |
7.2.2 测试结果 |
7.3 本章总结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全文总结 |
8.2 不足和下一步工作 |
8.3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基于IPv6的高性能安全网关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Pv6包分类算法研究现状 |
1.2.2 网络防护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架构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
2.1 IPv6关键技术 |
2.1.1 IPv6发展概述 |
2.1.2 IPv6协议介绍 |
2.1.3 IPv6过渡技术 |
2.2 高速数据转发 |
2.2.1 传统内核包处理 |
2.2.2 DPDK概述 |
2.2.3 DPDK核心组件 |
2.2.4 DPDK关键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规模规则集下的IPv6快速包分类算法 |
3.1 IPv6下的包分类问题 |
3.1.1 包分类的定义 |
3.1.2 包分类算法研究 |
3.1.3 包分类算法的评价指标 |
3.2 基于哈希和AVL树的3元组快速包分类算法 |
3.2.1 问题定义 |
3.2.2 哈希表构建 |
3.2.3 AVL树构建 |
3.2.4 匹配过程 |
3.2.5 复杂度分析 |
3.3 算法性能实验与分析 |
3.3.1 实验准备 |
3.3.2 规则集预处理时间对比 |
3.3.3 内存消耗对比 |
3.3.4 吞吐量对比 |
3.3.5 哈希冲突统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间安全传输协议在安全网关中的研究与实现 |
4.1 IPSec协议体系简介 |
4.1.1 体系结构 |
4.1.2 认证头(AH) |
4.1.3 封装安全载荷(ESP) |
4.1.4 因特网密钥交换协议(IKE) |
4.1.5 安全关联 |
4.2 IPSec工作模式 |
4.3 IPSec的应用 |
4.3.1 网络攻击防御 |
4.3.2 数据传输加密 |
4.3.3 第三层防护 |
4.4 安全通道的实现 |
4.4.1 方案设计 |
4.4.2 StrongSwan安装与配置过程 |
4.4.3 结果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展望与改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CERNET环境下IPv6网络测量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IPv6与网络测量技术 |
2.1 IPv6协议分析 |
2.1.1 IPv6的诞生背景 |
2.1.2 IPv6的格式和结构 |
2.1.3 IPv6的地址类型 |
2.1.4 IPv6与IPv4的异同 |
2.1.5 ICMPv6协议 |
2.1.6 IPv6过渡技术 |
2.1.7 IPv6的重要意义 |
2.2 网络侧量的基本概念 |
2.3 网络侧量的分类 |
2.4 基准网络侧量指标 |
2.4.1 时延 |
2.4.2 HTTP/HTTPS响应时间 |
2.4.3 可达性 |
2.4.4 丢包率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网络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
3.1 实验工其及环境 |
3.1.1 Nodejs特性与架构 |
3.1.2 Socket编程 |
3.1.3 MongoDB数据库存储 |
3.1.4 测量系统环境 |
3.2 全国高校基本信息爬虫 |
3.3 网络测量方式的研究 |
3.3.1 DNS测量方式 |
3.3.2 ICMPv6/v4测量方式 |
3.3.3 HTTP/HTTPS测量方式 |
3.4 测量系统的实现 |
3.4.1 测量系统的架构 |
3.4.2 网络测量过程 |
3.4.3 Nodejs实现高并发测量 |
3.4.4 时间戳打点与精度 |
3.5 实验数据存储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IPv6网络测量结果分析 |
4.1 评价标准 |
4.1.1 DNS测量的评价标准 |
4.1.2 ICMP测量的评价标准 |
4.1.3 HTTP/HTTPS测量的评价标准 |
4.1.4 IPv6与IPv4对比评价标准 |
4.2 实验数据选取 |
4.3 DNS测量结果 |
4.4 ICMP测量结果 |
4.5 HTTP/HTTPS测量结果 |
4.6 CERNET环境下IPv6/IPv4性能和稳定性对比分析 |
4.7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数据可视化方法与实现 |
5.1 数据可视化简介 |
5.2 数据可视化平台架构 |
5.3 IPv6测量结果数据可视化 |
5.3.1 各省市自治区高校IPv6普及详情 |
5.3.2 各省市自治区高校IPv6普及率南丁格尔玫瑰图 |
5.3.3 全国高校IPv6覆盖率地图 |
5.3.4 数据可视化平台其它功能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5)基于SOME/IP协议的Demo小车Ethernet通信系统设计及建模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
1.2.1 汽车总线技术发展现状 |
1.2.2 车载以太网研究现状 |
1.2.3 SOME/IP研究部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 |
第2章 SOME/IP通信关键技术分析 |
2.1 引言 |
2.2 车载以太网物理层技术 |
2.3 车载以太网数据链路层技术 |
2.4 车载以太网网络层协议 |
2.5 车载以太网传输层协议 |
2.6 SOME/IP协议 |
2.6.1 SOME/IP报文 |
2.6.2 序列化 |
2.6.3 SOME/IP通信方式 |
2.7 SOME/IP SD |
2.7.1 SOME/IP SD报文 |
2.7.2 SOME/IP SD通信行为 |
第3章 Demo小车通信系统设计与建模 |
3.1 引言 |
3.2 Demo小车介绍 |
3.2.1 中央网关 |
3.2.2 全景影像系统 |
3.2.3 仪表 |
3.2.4 整车控制单元 |
3.2.5 Demo小车通信内容 |
3.3 PREEvision介绍 |
3.4 Demo小车通信设计与建模 |
3.4.1 服务定义 |
3.4.2 服务实施 |
3.4.3 硬件设计 |
3.4.4 服务部署 |
3.4.5 通信设计 |
3.4.6 Socket配置 |
3.4.7 序列化 |
3.4.8 服务发现 |
第4章 通信系统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AUTOSAR文件 |
4.3 通信系统仿真 |
4.3.1 SOME/IP SD通信仿真 |
4.3.2 SOME/IP通信仿真 |
总结与展望 |
工作总结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IPv6发展历程及省级广播电视台IPv6改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IPv6的发展历程 |
1. 起源 |
2. IPv4面临的困境和IPv6的技术优势 |
3. IPv6在全球的发展 |
4. IPv6在中国的发展 |
二我国对IPv6的政策推动 |
三江苏省广电总台IPv6改造总体策略 |
1. 相关技术系统和改造任务 |
2. 技术系统IPv6升级改造分析 |
3. 总台IPv6总体改造策略 |
四门户和新闻网站改造方案初探 |
1. 实施路线选择 |
2. 翻译转换改造方案评估 |
3. 云托管改造方案初探 |
五后续仍要回答的问题 |
(7)IPv6过渡技术及其在智能家居网络方面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2 理论与相关技术 |
2.1 6 LoWPAN技术及其在智能家居网络方面的应用 |
2.1.1 报文分片与重组 |
2.1.2 技术优势 |
2.2 IPv6 过渡技术 |
2.2.1 隧道技术 |
2.2.2 双协议栈技术 |
2.2.3 转换技术 |
3 网关整体设计 |
3.1 智能家居网关整体结构 |
3.2 6 LoWPAN传感网接入网关 |
3.2.1 6 LoWPAN接入模块软硬件设计 |
3.2.2 传感网络的实现 |
3.3 网关接入IPv4 网络设计 |
3.4 智能家居网关服务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数据转换机制设计 |
4.1 数据转换机制总体架构设计 |
4.2 IPv4 数据格式 |
4.3 地址转换设计 |
4.3.1 地址映射整体设计 |
4.3.2 地址信息库设计及实现 |
4.3.3 地址端口池的设计实现 |
4.4 协议转换模块设计 |
4.4.1 IP协议转换 |
4.4.2 ICMP协议转换 |
4.4.3 传输层协议转换 |
4.4.4 校验和更新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5 数据流量控制机制设计 |
5.1 整体设计 |
5.2 流量识别模块 |
5.2.1 Linux流量识别技术 |
5.2.2 流量识别模块详细设计 |
5.3 流量控制模块 |
5.3.1 Linux内核流量控制基本结构 |
5.3.2 流量控制模块详细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智能家居网络系统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1.1 软硬件测试工具 |
6.1.2 测试系统结构 |
6.2 地址转换及连通性测试 |
6.2.1 WiFi模块接入IPv4 网络地址转换过程及连通性 |
6.2.2 4 G模块接入IPv4 网络地址转换过程及连通性 |
6.2.3 以太网模块接入IPv4 网络地址转换过程及连通性 |
6.3 协议转换测试 |
6.3.1 IP协议及UDP协议转换功能测试 |
6.3.2 ICMP协议转换功能测试 |
6.4 网关处理性能及稳定性测试 |
6.4.1 处理时延测试 |
6.4.2 丢包率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基于IPv6和LwM2M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2 系统需求及关键技术分析 |
2.1 家庭设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2 关键技术分析 |
2.3 新型物联网平台 |
2.4 本章小结 |
3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设备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3.2 智能家居设备模型设计 |
3.3 设备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4 设备节点接入设计与实现 |
4.1 设备节点接入总体设计 |
4.2 设备节点设计与实现 |
4.3 设备节点网络接入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与实验结果分析 |
5.1 实验平台介绍 |
5.2 多源异构设备IPv6 组网试验 |
5.3设备管理功能实验 |
5.4 固件升级功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IPv4/IPv6双协议栈的企业园区网络设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IPv4与IPv6应用现状分析 |
1.3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协议与技术介绍 |
2.1 IPv4协议与地址 |
2.2 IPv6协议与地址 |
2.3 IPv4与IPv6分组首部的比较 |
2.4 IPv6地址的使用 |
2.4.1 全球单播地址 |
2.4.2 本地链路地址 |
2.4.3 组播地址 |
2.5 IPv4到IPv6过渡技术 |
2.5.1 隧道技术Tunnel |
2.5.2 协议转换技术 |
2.5.3 双协议栈Dual Protocol Stack |
2.6 局域网常用网络技术 |
2.6.1 VLAN |
2.6.2 MSTP |
2.6.3 链路聚合 |
2.6.4 OSPFv2与OSPFv3 |
2.6.5 VRRP |
2.6.6 DHCP与DHCPv6 |
2.6.7 NAT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园区组网需求分析 |
3.1 业务与功能需求 |
3.2 非功能性需求 |
3.3 技术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组网方案设计 |
4.1 网络结构设计 |
4.1.1 网络层次设计 |
4.1.2 冗余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
4.2 模块化网络设计 |
4.2.1 交换模块设计 |
4.2.2 路由模块设计 |
4.2.3 其他应用设计 |
4.3 逻辑地址设计 |
4.3.1 IPv4的VLSM寻址方案设计 |
4.3.2 IPv6地址寻址方案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的仿真 |
5.1 交换模块实现 |
5.1.1 VLAN虚拟局域网 |
5.1.2 链路聚合 |
5.1.3 MSTP多生成树协议 |
5.2 路由模块实现 |
5.2.1 VLAN之间互相通信 |
5.2.2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 |
5.2.3 VRRP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
5.3 其他应用模块 |
5.3.1 NAT网络地址转换 |
5.3.2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
5.4 IPv6部署 |
5.4.1 启用IPv6协议 |
5.4.2 运行OSPFv3路由协议 |
5.4.3 部署DHCPv6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组网方案测试与验证 |
6.1 DHCP与DHCPv6功能 |
6.2 不同VLAN之间通信 |
6.3 访问外部站点情况 |
6.4 MSTP多生成树 |
6.5 VRRP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卫星通信系统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 |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系统及技术简介 |
2.1 引言 |
2.2 国外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系统发展概况 |
2.2.1 TSAT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系统 |
2.2.2 Thuraya卫星移动通信运行控制系统 |
2.2.3 Iridium低轨星座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系统 |
2.3 国内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系统发展概况 |
2.3.1 中星16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系统 |
2.3.2 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运行控制系统 |
2.4 卫星通信系统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2.4.1 GEO卫星移动通信资源规划技术 |
2.4.2 GEO宽带卫星通信资源调度技术 |
2.4.3 LEO星座移动性及路由管理技术 |
2.4.4 基于态势感知的效能评估技术 |
2.5 本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重点 |
第三章 基于多模型融合的GEO卫星移动通信资源规划 |
3.1 引言 |
3.2 波束覆盖计算 |
3.2.1 星地相对静止平面覆盖计算 |
3.2.2 星地相对静止球面覆盖计算 |
3.3 卫星姿态偏置对波束覆盖影响 |
3.3.1 构建卫星姿态坐标系 |
3.3.2 姿态偏置对波束覆盖影响分析 |
3.4 基于多模型融合资源规划算法 |
3.4.1 资源描述模型 |
3.4.2 终端分布模型 |
3.4.3 通信业务模型 |
3.4.4 资源规划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1 波束覆盖仿真分析 |
3.5.2 卫星姿态偏置仿真分析 |
3.5.3 资源规划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混合遗传粒子群算法的GEO宽带卫星通信资源调度 |
4.1 引言 |
4.2 多域异构资源统一建模 |
4.2.1 卫星资源描述模型 |
4.2.2 通信网系资源描述模型 |
4.2.3 地面站型资源描述模型 |
4.3 任务资源匹配约束分析 |
4.3.1 任务需求描述模型 |
4.3.2 任务资源匹配约束 |
4.4 基于混合遗传粒子群算法的任务资源调度 |
4.4.1 资源调度问题模型抽象 |
4.4.2 基于遗传和粒子群的资源调度改进方法 |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动态外地代理的LEO星座网络移动性管理 |
5.1 引言 |
5.2 地面移动IP协议适用性分析 |
5.3 面向动态外地代理的移动性管理机制 |
5.3.1 系统模型 |
5.3.2 基于移动代理域的位置区划分 |
5.3.3 移动节点接入切换策略 |
5.3.4 信关站接入切换策略 |
5.4 移动性管理开销分析 |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1 移动性管理开销 |
5.5.2 绑定更新次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移动、宽带、低轨融合卫星通信运行态势精确感知技术研究 |
6.1 引言 |
6.2 细颗粒度态势信息获取模型 |
6.3 基于决策融合的态势综合评估 |
6.3.1 态势评估数据预处理 |
6.3.2 分层分级的态势评估指标体系 |
6.3.3 基于决策融合的态势评估方法 |
6.4 模糊集-神经网络混合态势预测算法 |
6.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6.5.1 基于决策融合的态势评估分析 |
6.5.2 态势预测仿真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贡献 |
7.2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下一代IP协议IPv6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IPv6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葛彦凯.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灵活IP编址方式研究与原型系统控制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汤佶凡.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3]基于IPv6的高性能安全网关研究与实现[D]. 陈星星.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4]CERNET环境下IPv6网络测量与分析[D]. 刘天一.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SOME/IP协议的Demo小车Ethernet通信系统设计及建模仿真[D]. 贾鹏涛. 湖南大学, 2020(08)
- [6]IPv6发展历程及省级广播电视台IPv6改造初探[J]. 轩献. 现代电视技术, 2019(06)
- [7]IPv6过渡技术及其在智能家居网络方面的应用研究[D]. 高天铸.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8]基于IPv6和LwM2M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设计[D]. 张志伟.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基于IPv4/IPv6双协议栈的企业园区网络设计与仿真[D]. 谢文娜. 厦门大学, 2019(07)
- [10]卫星通信系统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董彦磊.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