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英德得天独厚的资源打造北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

利用英德得天独厚的资源打造北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

一、利用英德独特资源营建北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论文文献综述)

朱薪羽[1](2021)在《旅游开发建设对韩城古城空间形态的影响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在古镇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多的古镇将旅游业视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增强了旅游业的发展能力。韩城古城作为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这种快速变化的趋势给古代城市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本文的重点是探讨旅游业发展对韩城古城空间格局的影响和威胁,以及如何在古城远景发展中平衡旅游业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多种研究手法,如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多学科交叉,梳理了韩城古城的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空间演变方式,同时分析了自旅游开发建设以来,大力发展旅游对于古城空间形态所产生的影响。首先,对韩城古城的整体概况及历史发展沿革进行了梳理,以明确古城从定址至今所经历的各时间段内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其次,根据对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的总结与梳理确定了古城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即山水环境、空间轮廓、道路骨架、城市轴线、功能布局、标志节点、传统民居等几个方面;然后,通过对古城自古至今所经历的不同规划阶段的分析将韩城分为四个规划发展阶段,即自然发展阶段、规划参与阶段、总体调整阶段和发展复兴阶段,通过梳理其在空间轮廓与城市布局上所出现的变化来推敲空间形态的演变与上位规划的关系。本文同时还通过对古城旅游开发历程及现状的分析,探索古城空间形态变化与旅游开发的作用关系,然后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建设对古城的作用,在肯定了旅游开发建设使古城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对古城空间形态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其作用原因使本文达到引导旅游开发建设向对古城产生积极作用的方向发展,以期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的目的。基于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先从古城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以城市文化建设为统领、统筹古城保护和旅游开发、保护第一、适度开发、保护和开发的阶段性四项原则,对旅游开发与古城保护的协同方式进行定义,同时以此为基底构建其管理原则与具体保护方式。然后从古城空间形态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提炼与发展原则、坚守历史文脉原则、性能贴合原则四项原则,然后以此为基底提出重塑古城格局、优化古城轮廓、构建街巷空间、可持续发展四项策略,以期引导古城旅游开发方式,促进古城空间形态发展与演变,进而实现双赢。

庄杭[2](2020)在《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了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的关系演变。荆州古城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河网水系与荆州城市发展关系紧密。城市水系环境深刻影响了古代荆州城市的起源,从楚船官地发展成为秦汉南郡,历经三国至明清的荆州古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结合自然水系的水利建设,形成了内外联通的水网体系和完善的水利系统,实现了城市防洪、农业灌溉、商贸发展和军事防御等综合功能,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城市格局,依托水系的荆州古城所在区域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景观风貌。本文在研究整理历史文献、考古成果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卫星图、测绘图、舆图进行图纸叠加分析,推测不同时期水利系统的演变,对水利建设进行梳理,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对于水利系统演变的影响规律。分析荆州古城所在区域水利系统运行机制。从江防建设与城市防洪、农田水利与农业生产、运河修筑与城市商贸、军事水工与城市安全四个方面探讨水利建设与城市关系。研究以水为核心的地域景观风貌的形成,并结合荆州古城所在区域水利系统的现状,提出保护发展建议。水利系统维护了古代荆州城市的运转,通过对于古代荆州城市水环境和水利建设发展脉络的梳理,从更为全面的视角看待城水关系的演变,进而总结古代荆州城市在人居环境营建中展现的历史智慧,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刘琳婕[3](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沈昊[4](2019)在《基于社会—空间关系视角下的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城乡关系出现了质的变化,过往城市化进程中扮演资源与人员输出的乡村迎来城市化进程中多元化动态过程,资源与资本部分流向乡村,其中以休闲体验产业介入乡村为比较突出的表现形式之一。然而在资本围绕乡村旅游与休闲体验产业塑造乡村的过程中,又对乡村造成了一定影响。究其原因,在于以盈利为导向的资本回流乡村重构了乡村社会关系网络,也改变了乡村空间营建的内在逻辑。本文首先梳理了社会学、人类学、旅游学等相关理论,借鉴“社会—空间”关系相关原理,阐述了休闲体验型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空间演变的各方作用因素与内在机制,完成休闲体验型乡村“社会—空间”关系视角下的体系建构。基于此分析框架,从外力作用与内力同化两方面分析资本介入下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演变机理,归纳此局面下乡村社会空间的“商品化”发展趋势,进而论述了乡村空间“商品化”现象表征、内在原因与潜在风险等相关内容。通过对休闲体验型乡村转型过程的分析,归纳出现行乡村营建策略与方法失效的原因。从主客关系、文化融合、空间更新、意象营造四个方面建立了休闲体验型乡村的营建目标,强调从社会与空间整体变迁的维度去理解休闲体验产业介入下的乡村空间营建。并且提出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的基本原则,分别从系统性、生态性、动态性、前瞻性与在地性五个方面引导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活动,把握产业发展中乡村主体利益与资本权益的制衡关系。文章进而论述针对休闲体验型乡村开展营建工作的本质是通过不同层面的营建手段,对既有乡村社会与产业关系主导下空间生产模式造成的影响,实现空间生产的路径转轨。由此,提出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各参与主体所扮演的角色转换,包括行政管理部门、产业资本、乡村社区、游客群体与专业人员。接下来以“评估—研判—生成—调控”为指导的营建流程对既有的项目调研、营建准备、方案设计、建设实施等各环节实现有效把控。最后,分别针对社会驱动与空间演化机制略有差别的四个空间层级:村庄群体、村落单元、公共空间、农宅院落分别制定相应的营建策略,以期实现乡村整体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最后,通过“环莫干山镇域村落群营建”的实证研究,对理论进行检验与佐证。并论述了理论指导下所开展实践活动遇到的具体阻碍与可能原因,提出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思路与策略,总结出项目的实践效果与后续调控手段。

杨华刚[5](2019)在《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及其实践法则探究》文中指出“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不仅是对山水文化的挖掘与转译,也是对其在环境营造中的角色评判与价值定位。作为传统城市营造的基础要素之一,山水的内涵更甚于其本身,激发了本土化的“山水城市”意识出现且形成了一套特定的话语体系和营造法式。山水营造法式不纯粹是对山水意象的呈现与表达,而是致力于山水要素形式表达及其空间逻辑建构探讨,拓展了我国本土人居环境的表现力与形式感,也为未来城市人居环境营造提供了经验和启示。本论文以山水城市为研究对象,借助历史考据与类型学等研究方法,总结山水城市形态建构的普遍性理论,在科技进步、社会转型和生活诉求等时代变迁情景下探究当前山水城市的实践法则与建构逻辑,深化和拓展山水城市理论体系并将其与现代生活贴合,形成与特定时空、地域环境相融合的“场合”形态。研究从历史考据视角梳理山水城市的历史发展轴线并据此提出山水城市发展阶段划分与谱系特征,总结山水城市发展演进规律及其特色表达。通过山水城市意象类型及其形式界定,从组合形态、地理要素和空间类型三个层面总结山水城市意象的具体类型与空间表达。同时,回顾1950年代以来山水城市的历史变迁,结合案例剖析当前我国山水城市营造进程中的行动举措与失误。基于国内外城市建设发展趋势梳理山水城市的发展范式与变革趋向,提出当下我国山水城市的转型路径与现代话语。研究基于山水城市架构层面和形态要素,依托生态法则、空间策略和文化路径三大模块的研究,提出了山水城市循序建构的九个逻辑体系与营造模式:以“生态限定”为前提,提出“判定空间布局”、“强化绿核功能”和“重塑生境网络”三个生态营造法则;以“要素甄别”为基础,提出“风貌类型化梳理”、“要素派生关系建构”和“技术路径控制引导”三个空间建构策略;以“文化触媒”为导向,提出山水文化“基因解读”、“文化形态塑形”和“空间情景立意”三个文化建设路径。

查斌[6](2018)在《广州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特色风貌是一个城市的形象表现、性格呈现和精神诠释,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中国城市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化的发展建设之后,城市风貌面临特色缺失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建设应树立高度文化自信,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更好的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国家先后出台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文件。广州作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特色风貌是广州乃至岭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研究城市发展脉络的重要线索,广州市先后出台的《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都针对广州城市特色风貌保护以及延续问题做出了相关规定。本文在开展研究过程中以广州城市风貌具体要素及其特色为基本素材,以广州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特色风貌的破坏和趋同现象为着眼点,综合运用建筑学、建筑美学等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文化结构三层次理论、文化地域性格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比较归纳和专家访谈等手段,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广州城市特色风貌核心要素的解析、广州城市特色风貌延续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剖析以及对广州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的研究。广州城市特色风貌核心要素研究从城市的山水格局、空间肌理、建筑形态三个方面展开。其中从广州云山珠水滨海的自然地理环境出发,研究了山水格局中的山脉、水系、滨海三个方面的格局风貌要素。基于广州的商贸文化内涵,通过对城市演变发展过程的梳理,研究了空间肌理中的轴线、街巷和节点三个风貌要素。基于岭南建筑文化和广州城市建筑风格的发展历程,研究了广州古代建筑、近代建筑和现当代建筑的形态特征。以广州城市特色风貌要素为基础内容,梳理了在广州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特色风貌延续面临的现实问题,在结合延续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广州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的策略。其中在山水格局风貌延续上面临格局完整性不足、格局视线结构中断和格局生态层次破坏的问题;在空间肌理风貌延续中面临城市文化记忆消退、轴线空间肌理失序和街巷空间肌理失调的问题;在建筑风貌延续过程中面临传统建筑形态破坏、历史建筑利用不善和建筑创作缺乏特色的问题。针对此问题,从广州云山珠水滨海的山水格局风貌出发,提出通过科学管控保持风貌的完整性,通过视廊建设引导格局景观共享性,通过生态修复推动格局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山水格局特色风貌延续策略。基于广州商贸文化的城市底蕴,提出通过文化保育传承城市精神内涵,通过要素整合强化轴线肌理空间,通过空间织补衔接街巷空间肌理风貌的空间肌理特色风貌延续策略。以岭南建筑文化为基础,从完善历史建筑保护体系和建筑与环境共生性保护的角度延续广州传统建筑特色风貌,对于当代广州城市建筑的创作,提出要在符合岭南建筑文化的前提下,发挥广州勇于创新的城市精神,在建筑作品中体现出当下社会的时代精神。相较于以往有关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研究,本文借鉴了国内关于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论析了广州城市风貌的特色表现,基于建筑美学的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从广州城市特色风貌的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和人文艺术品格,在云山珠水滨海、千年商都、岭南文化等三个城市特色基底下,提出了广州城市的格局、文化、岭南特色三个方面的延续策略内容。

高原[7](2018)在《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研究》文中提出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乡土景观、地域景观、国土景观都已经成为风景园林学科主要的研究方向。城市景观隶属于国土景观的一部分。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过程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进程。在当今中国,部分城市出现“千城一面”、景观同质化的现象,城市历史文化和风貌受到威胁。从风景园林学的视角对镇江历史城市的发展变迁进行研究和总结,梳理历史城市营建经验,不仅是镇江城市风貌保护的基础研究工作,更能在某种程度上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带来有效的建议与指导。镇江地处长江南岸、宁镇丘陵与太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具有过渡性特征。同时,镇江是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城市,在古代“以船为马”的江南地区是思想文化较为先进的区域。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镇江城市营建与发展的过程具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本文以镇江历史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过程、景观体系与城市空间营建特征进行研究,并总结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经验。研究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的核心内容分为历史城市发展的地域环境、城市景观体系构成要素以及各历史发展阶段的城市景观和空间特征三个部分。首先,历史城市发展地域环境的研究放眼宁镇地区,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研究城市的发展过程,以及农田、水利系统在区域尺度下对镇江城市发展的影响。其次,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叙山、叙水、营城、治野、塑景、成境几个方面。通过分层分区的发展过程和特征研究,解读复杂的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过程。第三部分为历史城市景观体系与空间营建过程,历史城市在营建过程中受到传统城市规划思想、传统哲学等观念的影响,通过“望”的方式体察城市环境,通过视廊、轴线等方式组织城市空间。城市轴线和视线廊道直接影响城市空间,是城市景观特征的最直观表达。城市的发展过程不仅是建筑的变迁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包含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在历史进程中,镇江城市逐渐形成了以地理环境为基础的山—水—城—景一体的城市景观体系。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的过程就是人类改造和适应自然,不断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过程。研究总结了不同时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和空间营建特征:“六朝时期-因山为垒,缘江为境,楼宇成景”、“隋唐到南宋-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因山构寺”、“元代到明清-城中有城,山环水绕,三山成境”、“民国时期-中西合璧,以寺代园,临水为垣”。总结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的总体特征为“山丘纵横、长江天堑,农耕立本、漕运兴城,山城相嵌、运河血脉,山峦为骨、人文成景”。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经验为“山城一体:山-水-城-景一体的景观营建经验”、“体国经野:城市内外自然系统的整体营建视野”、“运河为脉:运河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脉络”、“雄秀并见:多尺度下的城市与景观营建”、“人文成境:山水风景与人文意蕴共生”五方面经验。对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进行研究,填补了风景园林学科对镇江城市及镇江地区相关研究的空白,不仅对当今城市发展和建设有指导作用,更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基础。

秦静[8](2017)在《广东省生态茶园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众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人们渴望放松身心、回归自然的旅游需求极为强烈,而生态茶园景区正好迎合了这一心理需求而开始发展起来。生态茶园的发展模式是将茶叶的种植、生产制作、销售管理与休闲旅游紧密结合,将茶文化融入到生态茶园景区的景观建设当中,由此景观规划与设计,就成为生态茶园景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通过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梳理,综述国内外生态茶园发展研究概况,并阐述相关概念和生态茶园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中涉及到的理论基础和原则。其次,以挑选出的广东省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茶园景区作为研究对象,经过一系列的实地调研和访谈调查,从生态茶园景区的概况与产业发展情况、功能分区、道路交通、景观分析、旅游服务设施及活动项目等方面,对每个景区进行一个整体的分析,总结出每个茶园的优势特色。并在对比分析中总结出生态茶园景区里游客三种类型的旅游行为。接着,归纳概括出每个生态茶园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统一的标准规范尚未制定、地域文化特色不明显、茶园观光意识和力度不够强、服务设施不够完善、道路系统规划不合理、旅游活动项目少且缺乏特色等。在此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最后,以肇庆市通天山生态茶园景区为例,绘制景区平面图,进行功能分区设计、道路系统设计、景观节点设计、旅游服务设施设计、景观要素设计、茶文化宣传设计以及旅游专项设计,从不同方面来探索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原则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本论文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两点:(1)通过对雁南飞茶田度假村、西岩茶乡度假村、英德茶叶世界三个生态茶园景区的实地调研,总结出游客在生态茶园景区旅游时旅游行为的三种类型,即观光型、体验型、度假型,针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旅游行为,在进行生态茶园景区景观建设时应该分别考虑其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2)以肇庆市通天山生态茶园景区为实证案例,确定通天山生态茶园景区以生态及茶文化为景区理念,发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具有乡村特色的农业休闲旅游。通天山生态茶园景区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应把广东茶文化贯穿并融入于景区景观建设的始终,具体可以体现在其建筑、小品、铺装、标识、餐饮、旅游活动项目等各个领域,营造一个极具茶文化内涵的生态茶园景区。期待本论文能为广东省生态茶园景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从而为广东省生态茶园景区的发展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李常生[9](2017)在《苏轼行踪考》文中指出林语堂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大文豪,创新的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家,工程师,憎恶假道学的人,静坐冥想者,诗人,和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还不是苏东坡的全貌。我可以这麽说来作个最好的终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称许的笑容。」九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苏轼的文学、思想、艺术,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完整的走过苏轼一生所走过的行程。要追踪与研究苏轼的行踪,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由於缺乏苏轼行走各地的考证,因此,历代有关研究苏轼的论文、书籍当中,总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误刊和缺憾。特别是方向、位置、时间上的错误。在正式研究苏轼的学问以前,首先必须要研究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必须循路线跟随苏轼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有了《苏轼行踪考》这个研究以後,也比较容易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全程走过一遍苏轼一生所曾经到过的所有地方,并且经过考证与研究其确实的位置,然後,写出这本《苏轼行踪考》,除了作为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作为准备,也希望给其他研究苏轼的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苏轼的参考用途。

邓建明[10](2016)在《城市滨水绿道建设初探 ——以清远北江“一江两岸”滨水绿道建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清远"一江两岸"(北江及其支流沿线)作为清远市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其沿岸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借助广东省绿道网规划建设发展的契机,如何利用和保护"一江两岸"的优势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目标。笔者从清远市的现状调研情况出发,对清远市"一江两岸"滨水绿道的规划、选线、设计建设等进行了研究,对构建滨水型绿道的提出了初步的构想。本文以生态网络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城市绿色廊道理论作为文章的理论研究基础,运用了资料检索法、分析归纳方法、案例研究的方法等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外的滨水绿道的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实践情况,对国内外的滨水绿道的研究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说明,笔者感受到国外对滨水绿道的研究有较完善的体系思想,国内对滨水绿道的研究相对较少,体系理论尚不完整。另一方面,本文也力求从规划设计要素的角度分析滨水绿道规划设计方法,包括对滨水绿道中的水环境的营造、滨水绿道的选线、慢行道的设计、植物的配置、地形的利用与铺装设计、服务设施与防护设施的设计等方面做了探讨,目标为清远市"一江两岸"滨水型绿道的构建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基于从理论研究基础和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清远"一江两岸"(北江及其支流沿线)的构建进行了案例分析与研究,首先对清远市北江"一江两岸"基础资源现状情况进行分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基础道路设施建设情况等,通过分析后认为:一方面,清远市一江两岸的滨水人文景观自然资源丰富,适合于打造出一条黄金旅游水道供市民长期享受,但是另一方面,通过市区GIS地理分析和近几年的水文水位情况分析出清远的水环境的重要问题,包括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网规划控制管理没有到位,很多水渠阻塞或者断流,水质恶化;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对于北江下游水位产生了较大的的影响;旧城区的规划建设年代就久远,老城区的雨污水排水系统仍然采用的是雨污合流系统,有些地区甚至采用了生活污水直排河中,对水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滨水绿道的构建首先必须迫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清远市城市发展建设规划及北江流域性发展规划的要求,并以北江南北岸线主城区段滨江线段、大燕河滨河线、飞来湖环湖滨湖绿道等的线路作为重点研究案例,以构建要素的在构建对滨水型绿道的整体格局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从规划设计要素的角度分析清远"一江两岸"滨水绿道的规划建设情况及实施经验。最后通过现场调研,现场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展开使用评价调查,总结清远市"一江两岸"建设实施的效果,也汇总分析得出了经验和一些有待改进的方面。本研究的创新在于,对清远"一江两岸"(北江及其支流沿线)滨水型绿道的构建,是基于清远市湖城水系整体打造的一部分,通过清远市水利枢纽工程的提升水位的作用,形成了稳定的江湖水景,从而为建设滨水型绿道提供了前提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对北江水系的水环境的整治,也是景观水系的美化工程和滨水绿道的活动空间的基础,最终目的是为了城乡居民提供了绿色的休憩空间。其理论与研究方法对于其他相关线性水系廊道构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利用英德独特资源营建北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英德独特资源营建北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开发建设对韩城古城空间形态的影响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
        1.1.2 旅游开发建设发展及影响
        1.1.3 韩城古城保护与发展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空间形态要素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韩城古城空间形态构成与演变
    2.1 韩城的概述
        2.1.1 区位环境
        2.1.2 自然环境
        2.1.3 对外交通
    2.2 历史沿革
        2.2.1 隋唐时期——始置韩县,州治暂迁
        2.2.2 宋元时期——边疆重镇,桢州治所
        2.2.3 明清时期——全面发展,解状盛区
        2.2.4 民国时期——藩篱陕北
        2.2.5 建国以后——历史名城
    2.3 韩城古城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2.3.1 抱负阴阳的山水格局
        2.3.2 缓慢扩张的平面轮廓及北高南低的天际线
        2.3.3 三横两纵,枝状互通的道路骨架
        2.3.4 “龙抬头”式的城市轴线
        2.3.5 一轴多心的功能布局
        2.3.6 标志节点
        2.3.7 传统民居
    2.4 古城空间形态演变
        2.4.1 自然发展阶段
        2.4.2 规划参与阶段
        2.4.3 总体调整阶段
        2.4.4 发展复兴阶段
    2.5 小结
3 韩城古城旅游开发建设对古城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
    3.1 韩城古城旅游发展历程
    3.2 韩城古城旅游开发现状
        3.2.1 韩城古城旅游资源基础分析
        3.2.2 韩城古城旅游产品竞合分析
        3.2.3 韩城古城旅游开发项目分析
    3.3 韩城古城开发建设对古城的积极作用
        3.3.1 旅游开发着眼古城空间形态活力恢复
        3.3.2 旅游开发延续古城文化价值在空间上的体现
        3.3.3 旅游开发恢复古城整体风貌及空间格局
        3.3.4 旅游开发促进对古城传统院落空间的形态保护和功能置换
    3.4 韩城古城旅游发展对古城空间形态保护的负面影响
        3.4.1 山水格局破碎,空间轮廓界限模糊
        3.4.2 传统轴线断裂,部分街巷消失
        3.4.3 古城公共空间肌理出现空白
        3.4.4 民居院落部分拆除,居民外迁,传统形制受损
        3.4.5 假历史街区建设影响古城空间形态
    3.5 旅游开发影响古城空间形态的原因
        3.5.1 旅游开发建设推动古城空间功能置换
        3.5.2 旅游开发致使古城活动主体改变,推动古城空间重构
    3.6 本章小结
4 旅游开发模式下韩城古城空间形态保护发展策略
    4.1 古城空间形态发展与旅游开发优化原则
        4.1.1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4.1.2 历史文化价值提炼与发展
        4.1.3 坚守历史文脉传承
        4.1.4 性能贴合、适度开发
        4.1.5 平衡古城旅游开发建设与保护
    4.2 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基本目标
        4.2.1 强调古城的真实性
        4.2.2 以完整性为原则修复古城空间
        4.2.3 实现古城可延续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协调
    4.3 古城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策略案例分析
        4.3.1 山水环境重塑策略案例——汝南古城
        4.3.2 城墙格局展示利用案例——新郑市郑韩故城城墙遗址公园
        4.3.3 轴线强化策略案例分析——成都锦里
    4.4 古城空间形态保护发展策略
        4.4.1 修补古城山水格局
        4.4.2 完善古城防御格局
        4.4.3 明晰古城空间轮廓界限
        4.4.4 强化古城轴线,构建商业体系
        4.4.5 完善街巷结构,构建停车与慢行系统
        4.4.6 延续古城居住功能,保护古城院落空间
        4.4.7 完善保护与发展体系,规范性开发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课题研究结论
    5.2 研究内容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2)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荆州古城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城市格局
        1.1.2 城市与周边水系的关联极为密切,水利建设历史悠久
        1.1.3 快速的城镇化冲击景观风貌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梳理古代荆州城市水利系统建设过程
        1.2.2 探讨古代荆州城市水利建设与人居环境营建展现的历史智慧
        1.2.3 以水为核心的传统地域景观风貌的形成和发展延续
        1.2.4 水利系统对于城镇特征、安全、景观、生态、文化的综合意义
        1.2.5 未来荆州城市建设的有益借鉴
        1.2.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3 选题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1.3.1 地方志和水利专志
        1.3.2 现有主要研究基础
        1.3.3 现有研究局限性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创新:水利系统运行机制及城水关系演变规律研究
        1.6.2 研究方法创新:历史卫星图、测绘图、舆图的叠加分析
2 区域自然地理
    2.1 荆州历史城镇迁移
        2.1.1 荆州区域建置的历史沿革
        2.1.2 江陵城市起源与发展
        2.1.3 荆州古城
    2.2 江汉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2.2.1 江汉平原地形地貌
        2.2.2 江汉平原的发育
        2.2.3 荆州区域江汉历史河道变迁
    2.3 本章小结
3 水利系统发展兴废的历史过程
    3.1 水运通渠肇始期:先秦至两汉
        3.1.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1.2 水利建设
        3.1.3 先秦至两汉水利建设特征
    3.2 堤堰城防初建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3.2.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2.2 水利建设
        3.2.3 三国两晋南北朝水利建设特征
    3.3 良田漕运发展期:隋唐五代
        3.3.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3.2 水利建设
        3.3.3 隋唐五代水利建设特征
    3.4 军事水工兴盛期:宋
        3.4.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4.2 水利建设
        3.4.3 宋代水利建设特征
    3.5 垸田水利矛盾期:元明清
        3.5.1 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5.2 水利建设
        3.5.3 元明清水利建设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水利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运行机制
    4.1 城南荆江大堤
        4.1.1 荆江大堤
        4.1.2 沿江筑城、江势改徙与城南江堤修建
    4.2 城外湖泊沟渠系统
        4.2.1 城外历史湖泊沟渠系统
        4.2.2 城外湖泊沟渠系统近现代演变
    4.3 古城水系
        4.3.1 荆州古城历史格局
        4.3.2 荆州古城城壕水系
        4.3.3 清代1788年洪水后荆州古城水系格局
        4.3.4 荆州古城水系功能
        4.3.5 荆州古城近代水系格局演变
    4.4 本章小结
5 水利-城市聚落关系演变
    5.1 江防建设与城市防洪
        5.1.1 荆州古代城市洪水威胁
        5.1.2 荆州古代城市防洪体系
    5.2 农田水利与农业生产
        5.2.1 垸田兴筑
        5.2.2 农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变迁
        5.2.3 古代农田水利治理
    5.3 运河修筑与城市商贸
        5.3.1 运河与航线
        5.3.2 城市商贸发展
    5.4 军事水工与城市安全
        5.4.1 荆州军事地理
        5.4.2 军事水工对于军事地理局限性的补足
        5.4.3 军事扩张和城市防御
    5.5 本章小结
6 水利系统的风景化
    6.1 结合水利系统的风景建设
    6.2 区域风景体系形成
    6.3 水利风景与城市生活
    6.4 风景的诗意化
    6.5 本章小结
7 现状及保护发展
    7.1 现代水利建设
        7.1.1 堤防加固
        7.1.2 区域性大型水利工程
    7.2 保护发展
        7.2.1 延续历史,保护依水营城的古城城镇特征
        7.2.2 保护自然系统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7.2.3 水城融合,城市与水互动
        7.2.4 城市风光的延续发展,指导城市风景空间的营造
    7.3 本章小结
结论
    1 结论
    2 研究不足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纸采集情况汇总
附录B 历代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建设资料汇总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3)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基于社会—空间关系视角下的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建设时代背景:从资源输出到再流入
        1.1.2. 乡村旅游产业变迁:从旅游观光到休闲体验
        1.1.3. 休闲旅游型乡村发展问题与反思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综述
        1.2.1. 乡村营建:乡村性、耦合性、景观生态
        1.2.2. 旅游学科:产业、社区、乡村变迁
        1.2.3. 旅游人类学:游客凝视与舞台真实
        1.2.4. 经济学: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研究
        1.2.5. 相关研究述评与诠释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乡村、遗产地乡村与原生农业型乡村
        1.3.2. 观光旅游、休闲体验与乡村休闲旅游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3. 本文可能的研究创新点与研究特点
2. “社会—空间”关系视角下休闲旅游型乡村相关理论和实践
    2.1. “社会—空间”关系理论视角理论体系建构
        2.1.1. “空间观”的演变历程
        2.1.2. “空间生产”理论及其启示
        2.1.3. “游客凝视”与“舞台真实”理论
        2.1.4. 从日常生活批判到日常生活实践
    2.2. 基于社会—空间交互理论体系视角国内外乡村营建实践研究
        2.2.1. 国外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实践经验:多样化的路径参考
        2.2.2. 我国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实践经验:发展与转型
    2.3. 本章小结
3. 休闲体验产业介入下乡村空间的生成与发展机制
    3.1.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演变机理
        3.1.1. 外力驱动:他者的凝视作用
        3.1.2. 内力同化:主体的日常生活实践
        3.1.3. 空间生产:基本空间样态的生成与涌现
    3.2. 休闲体验产业介入下乡村空间的“商品化”现象与发展趋势
        3.2.1. 乡村空间的“商品化”现象
        3.2.2. 休闲体验产业介入下乡村空间“商品化”的形成动因
        3.2.3. 休闲体验产业介入下乡村空间“商品化”的潜在风险
    3.3. 本章小结
4.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认知框架与营建模式
    4.1. 当下休闲旅游型乡村空间营建误区反思
        4.1.1. 营建目标产品化
        4.1.2. 营建手法景区化
        4.1.3. 旅游地社区主体话语权缺失
    4.2.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营建目标
        4.2.1. 主体互动:由单向凝视到主客互视
        4.2.2. 文化融合:从文化置换到认同重塑
        4.2.3. 空间更新:由风貌突变到综合演变
        4.2.4. 意象营造:由资本奇观到日常景观
    4.3.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营建的基本原则
        4.3.1. 整体有机的系统性布局
        4.3.2. 资源取舍的生态性调适
        4.3.3. 阶段调整的动态性把控
        4.3.4. 适度冗余的前瞻性策划
        4.3.5. 产村融合的在地性营建
    4.4. 本章小结
5.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营建策略与方法
    5.1. 参与主体的角色转换
        5.1.1. 行政部门:从利益相关者到利益协调员
        5.1.2. 产业资本:从规训到互补
        5.1.3. 乡村社区:从消极避让到积极融入
        5.1.4. 游客群体:从预设式凝视到建设性参与
        5.1.5. 专业人员:从自我实现到营建指导
    5.2.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营建路径更新
        5.2.1. 既有的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生产流程缺陷
        5.2.2. 休闲体验型乡村空间生产的流程更新
    5.3. 休闲体验型乡村各层级空间营建方法
        5.3.1. 村庄群落:生态格局调适、聚落群体共生
        5.3.2. 村落单元:系统叠合、社区活化
        5.3.3. 公共空间:功能混合、场所营造
        5.3.4. 农宅院落:模式融合、品质提升
    5.4.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环莫干山镇村庄群落营建案例
    6.1. 案例选取与研究视角
        6.1.1. 项目区位和概况
        6.1.2. 案例选取原由
        6.1.3. 营建目标
        6.1.4. 社会—空间理论视角的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方法
    6.2. 环莫干山镇村庄群落的多层级空间营建实施
        6.2.1. 山水格局上的环线空间打造—莫干山镇域空间规划
        6.2.2. 弥合村域空间差异—莫干山燎原村空间营建
        6.2.3. 多态公共活动的场所呈现—莫干山乡村公共空间设计
        6.2.4. 品质乡村生活的现代表达—莫干山乡村农房营建
    6.3. 本章小节
7. 结语
    7.1. 总结与不足
        7.1.1. 研究总结
        7.1.2. 存在问题与研究不足
    7.2. 愿景与展望
        7.2.1. 研究愿景
        7.2.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筒历

(5)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及其实践法则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回归山水
    1.1 研究背景
        1.1.1 山水资源的复杂多样与敏感脆弱
        1.1.2 文化自信的时代尊崇与认同践行
        1.1.3 时代创作的山水倾向与回归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1 钱学森山水城市论述
        1.3.2 国内相关理论与综述
        1.3.3 国外相关理论与综述
        1.3.4 小结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可行性分析
        1.5.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山水城市发展演进与特色表达
    2.1 山水形胜与城市营造体系的关联
        2.1.1 山水:城市规划与营造的基因和语言
        2.1.2 手法:结合自然山水的城市规划模式
    2.2 山水城市的发展脉络与营造思想
        2.2.1 山水城市的发展脉络
        2.2.2 山水城市的营造思想
    2.3 山水文化与山水城市的特色表达
        2.3.1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辨
        2.3.2 长远持续的生态理念
        2.3.3 因地制宜的实践法则
        2.3.4 物我交融的精神趣向
        2.3.5 风水取向的山水形胜
        2.3.6 别具匠心的技术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与空间解构
    3.1 城市意象及其研究体系概述
        3.1.1 城市意象概念解析
        3.1.2 城市意象研究体系
        3.1.3 小结
    3.2 山水城市的意象要素形态
        3.2.1 物质性意象要素
        3.2.2 非物质性意象要素
    3.3 山—水—城的空间组合形态
        3.3.1 山体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3.3.2 水体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3.3.3 山—水—城的空间组合形态
    3.4 山水城市的地理要素形态
        3.4.1 滨水型山水城市
        3.4.2 平原型山水城市
        3.4.3 丘陵山地型山水城市
        3.4.4 盆地型山水城市
        3.4.5 高原型山水城市
    3.5 山水城市的空间类型形态
        3.5.1 实用性空间
        3.5.2 结构性空间
        3.5.3 审美性空间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水城市经验反思与转型话语
    4.1 山水城市的发展变迁与解读
        4.1.1 近现代以来山水城市发展的曲折与坎坷
        4.1.2 21世纪以来山水城市建设的稳健与前行
    4.2 山水城市的实施案例与解析
        4.2.1 重庆“美丽山水城市”建设
        4.2.2 “自贡特色”山水园林城市
        4.2.3 广州“云山珠水”城市建设
        4.2.4 小结
    4.3 山水城市的建构问题与误区
    4.4 新常态下当代山水城市的转型与话语
        4.4.1 发展转向与时代趋势
        4.4.2 发展范式与转型话语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水城市实践法则与建构逻辑
    5.1 山水城市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5.1.1 山水城市建设目标
        5.1.2 山水城市建设原则
    5.2 山水城市建设的生态法则
        5.2.1 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判定空间模式与布局
        5.2.2 以绿化空间为载体,强化绿核功能与价值
        5.2.3 以全域山水为尺度,重塑生境网络与形态
        5.2.4 案例解读:曲靖中心城区山水城市生态体系规划
    5.3 山水城市建设的空间策略
        5.3.1 空间要素甄别及其风貌特质类型化梳理
        5.3.2 空间要素的物质载体及其派生关系建构
        5.3.3 空间规划的技术路径及其控制引导模式
        5.3.4 案例解读:曲靖市会泽县上村乡山水空间规划
    5.4 山水城市建设的文化路径
        5.4.1 传统山水营造与文化基因解读
        5.4.2 要素塑形,建构空间文化形态
        5.4.3 情景立意,营造空间文化意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走向山水城市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反思与展望
    6.4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山水城市”问卷调查取样
附录 D:部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水空间格局一览表

(6)广州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城市特色风貌核心要素解析
    2.1 山水格局
        2.1.1 山脉格局
        2.1.2 水系格局
        2.1.3 滨海格局
    2.2 空间肌理
        2.2.1 轴线肌理
        2.2.2 街巷肌理
        2.2.3 节点肌理
    2.3 建筑形态
        2.3.1 古代建筑及其形态
        2.3.2 近代建筑及其形态
        2.3.3 现当代建筑及其形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山珠水滨海格局风貌特色及其延续策略
    3.1 云山珠水滨海格局风貌特色简析
        3.1.1 厚重的山水文化
        3.1.2 考究的风水基址
        3.1.3 明晰的营建过程
    3.2 云山珠水滨海格局风貌延续的主要问题
        3.2.1 格局的完整性不足
        3.2.2 格局的视线结构中断
        3.2.3 格局的生态层次破坏
    3.3 云山珠水滨海格局风貌延续的基本策略
        3.3.1 科学管控,保持格局风貌完整性
        3.3.2 视廊建设,引导格局景观共享性
        3.3.3 生态修复,推进格局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千年商都文化风貌特色及其延续策略
    4.1 广州商贸文化的形成与特色
        4.1.1 广州商贸文化的发展历史
        4.1.2 广州商贸文化风貌特色概述
        4.1.3 广州商贸文化与城市空间肌理
    4.2 广州商贸文化风貌特色延续的主要问题
        4.2.1 城市文化记忆消退
        4.2.2 轴线空间肌理失序
        4.2.3 街巷空间肌理失调
    4.3 广州商贸文化风貌特色延续的基本策略
        4.3.1 文化保育,传承城市精神内涵
        4.3.2 要素整合,强化轴线肌理空间
        4.3.3 空间织补,衔接街巷肌理风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城市建筑风貌特色及其延续策略
    5.1 广州城市建筑的岭南特色
        5.1.1 广州建筑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广州建筑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广州建筑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广州城市建筑风貌特色延续的主要问题
        5.2.1 历史建筑形态破坏
        5.2.2 传统建筑利用不善
        5.2.3 建筑创作缺乏特色
    5.3 广州城市建筑风貌特色延续的基本策略
        5.3.1 历史建筑保护体系完善
        5.3.2 传统建筑与环境共生性保护
        5.3.3 体现岭南特色与时代精神的当代建筑创新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7)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范围
        1.2.1.时间维度
        1.2.2.空间维度
    1.3.相关理论与概念辨析
        1.3.1.相关理论研究
        1.3.2.概念辨析
    1.4.相关研究综述
        1.4.1.从元素入手,分层解析复合的城市系统
        1.4.2.从空间角度,研究城市变迁与规划特征
        1.4.3.基于文化景观,研究地理与人文环境下的城市演变
        1.4.4.从风景园林的视角,研究多种尺度下的人地关系变迁
        1.4.5.镇江城市与景观建设发展的相关资料与研究
    1.5.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研究方法
        1.5.2.研究思路
        1.5.3.研究框架
2.镇江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及自然山水特征
    2.1.地理区位
        2.1.1.国土视野下的区位概况
        2.1.2.宁镇地区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3.镇江城市行政沿革
    2.2.自然地理环境
        2.2.1.气候条件
        2.2.2.地形地貌
        2.2.3.水文条件
        2.2.4.土壤条件
    2.3.自然山水分布特征
        2.3.1.自然山体分布特征
        2.3.2.自然水系分布特征
    2.4.小结
3.镇江城市发展的地域环境
    3.1.地域文化基础
        3.1.1.镇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3.1.2.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3.1.3.吴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3.2.城乡建设历程
        3.2.1.秦汉时期的城市萌芽
        3.2.2.六朝时期的城市崛起
        3.2.3.隋唐到南宋的城市转型
        3.2.4.元代到明清的城市变革
        3.2.5.民国时期的机遇与挑战
    3.3.区域农业生产
        3.3.1.农业区划
        3.3.2.营田特征
        3.3.3.农田水利
    3.4.区域运河系统
        3.4.1.镇江地区运河系统
        3.4.2.江南运河的变迁与区域影响
    3.5.小结
4.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构成要素解析
    4.1.叙山:城因山圣
        4.1.1.势
        4.1.2.气
        4.1.3.形
        4.1.4.韵
    4.2.营城:山城相嵌
        4.2.1.城市选址
        4.2.2.城市营建过程
        4.2.3.城市营建特征
    4.3.叙水:控拥江河
        4.3.1.长江
        4.3.2.城市河道
        4.3.3.城市港口
    4.4.治野:林泽之利
        4.4.1.镇江城市郊野构成
        4.4.2.镇江城市郊野特征
    4.5.塑景:因地制宜
        4.5.1.城市人文环境
        4.5.2.园林与建筑营造
    4.6.成境:景境互成
        4.6.1.城市“八景”文化
        4.6.2.京江画派与“八景”文化
        4.6.3.镇江“八景”的意蕴特征
    4.7.小结
5.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与空间营建过程
    5.1.历史城市空间组织方式
        5.1.1.“望”与视廊
        5.1.2.城市轴线
    5.2.镇江城市空间组织特征
        5.2.1.山体控制城市空间
        5.2.2.水系组织城市空间
    5.3.镇江城市景观体系与空间发展阶段特征
        5.3.1.六朝时期:因山为垒,缘江为境,楼宇成景
        5.3.2.隋唐到南宋: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因山构寺
        5.3.3.元代到明清:城中有城,山水环绕,三山成境
        5.3.4.民国时期:中西合璧,以寺代园,临水为垣
    5.4.小结
6.镇江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特征与经验
    6.1.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特征
        6.1.1.山丘纵横、长江天堑
        6.1.2.农耕立本、漕运兴城
        6.1.3.山城相嵌、运河血脉
        6.1.4.山峦为骨、人文成景
    6.2.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经验
        6.2.1.山城一体:山-水-城-景一体的景观营建特征
        6.2.2.体国经野:城市内外自然系统的“整体”视野
        6.2.3.运河为脉:运河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脉络
        6.2.4.雄秀并见:多尺度下的城市与景观营建
        6.2.5.人文成境:山水风景与人文意蕴共生
    6.3.小结
7.总结与展望
    7.1.结论
    7.2.主要研究成果
    7.3.创新点
        7.3.1.成果创新
        7.3.2.方法创新
    7.4.展望
    7.5.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民国十九年镇江主城区测绘图
附录二 《台湾“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像制作专案计划》镇江地区测绘图
附录三 “京口三山”相关诗词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广东省生态茶园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发展
        1.1.2 广东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发展
        1.1.3 广东休闲农业与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
        1.1.4 广东茶园旅游的快速发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生态茶园景观规划设计基础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观光旅游
        2.1.2 休闲农业
        2.1.3 观光茶园
        2.1.4 生态茶园
    2.2 国内外生态茶园发展研究概况
        2.2.1 国外生态茶园发展研究概况
        2.2.2 国内生态茶园发展研究概况
    2.3 生态茶园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2.3.1 茶美学
        2.3.2 景观三元论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生态茶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2.4.1 自然生态性原则
        2.4.2 地域特色性原则
        2.4.3 文化传承性原则
        2.4.4 参与体验性原则
        2.4.5 社会经济性原则
第三章 广东省生态茶园景区实地调研分析
    3.1 调研的背景和案例选择
        3.1.1 调研背景
        3.1.2 案例选择
    3.2 生态茶园景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一——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3.2.1 景区简介及相关产业发展
        3.2.2 功能分区分析
        3.2.3 道路交通分析
        3.2.4 景观分析
        3.2.5 旅游服务设施及活动项目分析
        3.2.6 景区优势特点分析
    3.3 生态茶园景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二——大埔县西岩茶乡度假村
        3.3.1 景区简介及相关产业发展
        3.3.2 功能分区分析
        3.3.3 道路交通分析
        3.3.4 景观分析
        3.3.5 旅游服务设施及活动项目分析
        3.3.6 景区优势特色分析
    3.4 生态茶园景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三——英德市英德茶叶世界
        3.4.1 景区简介与相关产业发展
        3.4.2 功能分区分析
        3.4.3 道路交通分析
        3.4.4 景观分析
        3.4.5 旅游服务设施及活动项目分析
        3.4.6 景区优势特色分析
    3.5 三个生态茶园景区总结分析
第四章 广东省生态茶园景区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4.1.1 生态茶园景区统一的评判标准、规范尚未制定
        4.1.2 地域文化特色不明显
        4.1.3 茶园观光意识和力度不够强
        4.1.4 服务设施不够完善
        4.1.5 道路系统规划不合理
        4.1.6 旅游活动项目少且缺乏特色
    4.2 对策与建议
        4.2.1 呼吁广东省相关部门出台生态茶园相关的标准、规范
        4.2.2 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提升茶园文化内涵
        4.2.3 塑造良好的茶园景观效果,增强茶园观赏意识
        4.2.4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4.2.5 规划完整的茶园道路系统
        4.2.6 组织策划丰富并具特色的旅游活动项目
第五章 广东省通天山生态茶园景区景观规划设计
    5.1 项目概况
        5.1.1 背景分析
        5.1.2 区位分析
        5.1.3 资源分析
    5.2 项目主题与理念
        5.2.1 项目主题
        5.2.2 项目理念
    5.3 总体规划设计
        5.3.1 总体构思
        5.3.2 功能分区设计
        5.3.3 道路系统设计
        5.3.4 景观节点设计
        5.3.5 旅游服务设施设计
    5.4 景观要素设计
        5.4.1 地形景观设计
        5.4.2 水体景观设计
        5.4.3 植物景观设计
        5.4.4 建筑景观设计
        5.4.5 小品景观设计
        5.4.6 地面铺装设计
    5.5 茶文化宣传专项设计
        5.5.1 茶文化宣传设计说明
        5.5.2 中国茶文化宣传海报设计
        5.5.3 广东茶文化宣传海报设计
        5.5.4 通天山生态茶园景区茶文化宣传海报设计
    5.6 旅游专项设计
        5.6.1 客源市场分析
        5.6.2 旅游产品类型定位
        5.6.3 游客消费类型定位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6.2.1 讨论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苏轼行踪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册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第五章 完成“苏轼行踪考”後的後续研究
    第二篇 苏轼源乡及先祖
        第一章 苏轼源乡
        第二章 眉山
        第三章 苏轼族系
    第三篇 眉山苏轼
        第一章 苏轼出生时与出生地考
        第二章 苏轼十岁前纪事
        第三章 苏轼十一至二十岁纪事
        第四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
    第四篇 第一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苏轼赴京
        第二章 嘉佑二年(1057) 丁酉
    第五篇 母丧回乡
        第一章 嘉佑二年(1057)丁酉,母丧回乡
        第二章 嘉佑三年(1058)戊戍
        第三章 嘉佑四年(1059)己亥
    第六篇 三苏南行行踪考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踪考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踪考
        第三章 总结
    第七篇 第二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五年(1060)庚子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
    第八篇 陕西凤翔倅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苏轼赴凤
        第三章 嘉佑七年(1062)壬寅
        第四章 仁宗嘉佑八年(1063)癸卯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第六章 结论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第十篇 父丧回乡守丧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第三章 熙宁元年(1068)戊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二年(1069)己酉
        第三章 熙宁三年(1070)庚戍
        第四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五章 本篇小结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第一章 宋代杭州
        第二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三章 熙宁五年(1072)壬子
        第四章 熙宁六年(1073)癸丑
        第五章 熙宁七年(1074)甲寅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三篇 山东知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七年(1074)曱寅
        第三章 熙宁八年(1075)乙卯
        第四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十四篇 江苏知徐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三章 熙宁十年(1077) 丁已
        第四章 元丰元年(1078)戊午
        第五章 元丰二年(1079)戊午
        第六章 本篇结论
下册
    第十五篇 江苏知湖与乌台诗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行踪考
        第三章 乌台诗案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六篇 贬谪黄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三年(1080)庚申
        第三章 元丰四年(1081)辛酉
        第四章 元丰五年(1082)壬戊
        第五章 元丰六年(1083)癸亥
        第六章 元丰七年(1084)甲子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七篇 万里来去,登州五日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七年(1084)曱子
        第三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离登赴京
        第三章 元佑元年(1086)丙寅
        第四章 元佑二年(1087) 丁卯
        第五章 元佑三年(1088)戊辰
        第六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苏轼离京赴杭
        第三章 元佑五年(1090)庚午
        第四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篇 第七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三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颍与江苏知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苏轼离京赴颍
        第三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离扬後
        第三章 元佑八年(1093)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八年(1093)苏轼出京赴定
        第三章 绍圣元年(1094)甲戍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四篇 贬谪惠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元年(1094)曱戍,苏轼贬惠
        第三章 绍圣二年(1095)乙亥
        第四章 绍圣三年(1096)丙子
        第五章 绍圣四年(1097) 丁丑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五篇 贬谪儋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四年(1097)丁丑,苏轼贬儋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六篇 北归常州,埋骨郏县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苏轼北归
        第三章 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
        第四章 本章 结论
    第二十七篇 结论
        第一章 新发现与新理解的阐述
        第二章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第三章 继续解决难题的方法
附件
主要参考文献
後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城市滨水绿道建设初探 ——以清远北江“一江两岸”滨水绿道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城市绿道建设行动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资料检索法
        1.4.2 文献研究的方法
        1.4.3 分析归纳方法
        1.4.4 案例研究的方法
    1.5 论文研究结构框架
第二章 滨水型绿道的概念与研究
    2.1 基本概念内涵
        2.1.1 滨水区
        2.1.2 绿道与滨水绿道
    2.2 滨水型绿道的构成要素
    2.3 滨水型绿道思想概念及研究
        2.3.1 绿道的思想起源
        2.3.2 国外城市绿道的研究与实践
        2.3.3 国内城市绿道的研究与实践
        2.3.4 小结
    2.4 滨水绿道的理论解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水绿道网规划设计相关原则与方法
    3.1 滨水绿道规划建设的原则
        3.1.1 保护生态的原则
        3.1.2 生态环境与审美相结合的原则
        3.1.3 亲水性与安全防护并重的原则
        3.1.4 滨水绿道选线网络化的原则
        3.1.5 完整的配套设施的原则
    3.2 构建滨水型绿道的设计要素
        3.2.1 城市水系对滨水绿道建设的影响因素
        3.2.2 滨水绿道的选线方法与原则
        3.2.3 驳岸及护坡设计方法
        3.2.4 慢行道设计
        3.2.5 滨水区植物配置设计
        3.2.6 绿道的铺装设计与色彩的使用
        3.2.7 服务设施与防护设施的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远市"一江两岸"滨水绿道现状研究与构建方法实例分析
    4.1 背景分析
        4.1.1 清远市绿道网建设的作用与意义
        4.1.2 清远市旅游发展战略
        4.1.3 清远市绿道网发展总体规划及目标
    4.2 清远市"一江两岸"区域概况
        4.2.1 自然条件
        4.2.2 历史人文
        4.2.3 市域交通格局
    4.3 清远市"一江两岸"沿江现状调查分析
        4.3.1 沿江自然生态资源现状分析
        4.3.2 主要滨水区基础设施建设前现状分析
    4.4 清远市"一江两岸"沿江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4.4.1 飞来峡水利枢纽与北江水位问题
        4.4.2 北江"一江两岸"水环境污染问题
    4.5 构建目标与原则
        4.5.1 清远市绿道网规划的总体构建目标
        4.5.2 清远市滨水绿道网构建原则
    4.6 清远市湖城的建设与滨水绿道的关系
        4.6.1 清远市湖城的建设对滨水绿道的作用
        4.6.2 清远市北江水系水环境的整治
    4.7 清远市"一江两岸"滨水绿道网规划选线
    4.8 清远市滨水绿道网规划的区段构建分析
        4.8.1 北江"一江两岸"主城区南北岸线段滨水绿道
        4.8.2 大燕河两岸滨水绿道
        4.8.3 飞来湖环湖滨水绿道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远市滨水绿道建成使用评价
    5.1 清远市滨水绿道规划建设调查方法和内容
        5.1.1 调查的对象和调查范围
        5.1.2 调查的内容和调查方法
    5.2 清远市滨水绿道使用者调查结果分析
        5.2.1 调查的对象性别构成
        5.2.2 调查的对象年龄构成
        5.2.3 调查的对象绿道出行的目的构成
    5.3 清远市滨水绿道现场调研结果分析
        5.3.1 标识系统
        5.3.2 慢行道
        5.3.3 植物配置
        5.3.4 驿站和配套设施
    5.4 使用者对滨水绿道的使用评价和建议
        5.4.1 慢行道改进建议
        5.4.2 驿站改进建议
        5.4.3 公共交通对接建议
        5.4.4 小结
    5.5 对清远市滨水绿道网的未来改进的建议
        5.5.1 提高绿道系统的交通可达性
        5.5.2 部分栈道材料和广场砖的选择、山体护坡的处理
        5.5.3 绿道管理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不足
    结论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索引
附录二 表格索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四、利用英德独特资源营建北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开发建设对韩城古城空间形态的影响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D]. 朱薪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荆州古城与区域水利系统关系演变研究[D]. 庄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4]基于社会—空间关系视角下的休闲体验型乡村营建研究[D]. 沈昊. 浙江大学, 2019
  • [5]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及其实践法则探究[D]. 杨华刚.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广州城市特色风貌延续策略研究[D]. 查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7]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研究[D]. 高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广东省生态茶园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秦静.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7(05)
  • [9]苏轼行踪考[D]. 李常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10]城市滨水绿道建设初探 ——以清远北江“一江两岸”滨水绿道建设为例[D]. 邓建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利用英德得天独厚的资源打造北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