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省际比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边界城市,生态文明,PSR,熵权法
省际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兰,徐祥明,史婧蕾,吕俊乐[1](2019)在《赣闽粤省际边界城市生态文明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经济—生态—社会的相互关系出发,选取了27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构建以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社会子系统为一级指标并依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建立赣闽粤省际边界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定量研究边界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评价值,并与非边界城市九江、珠海、漳州做比较.研究表明:赣州市生态文明评价值是边界城市中最高的,且响应措施及时,生态文明发展会越来越好;梅州市生态文明绩效最低,若政府再不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之后只会越来越糟;龙岩市生态文明评价值也较低,但政府响应措施到位,龙岩市通过政府的努力生态文明前景越来越光明.边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无论在总评价值上还是各子系统来看,都与其他叁个非边界城市存在较大区别.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叁省边界城市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俐,周向红,崔兆财[2](2019)在《中国省际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基于产值与增加值测算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测算2004-2014年各省入境旅游增加值的基础上,运用SFA-Malquist指数模型从产值与增加值比较分析的视角对中国省际入境旅游产业效率进行评价。进一步地,通过配对T检验与相关性分析,探究产值替代增加值对入境旅游效率评价的实证影响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呈技术进步驱动增长模式,但对现有技术利用不足,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呈东、中、西部依次递减分布,东部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更高,中、西部地区则具有技术进步的后发优势;产值替代增加值在40%-66%的水平上放大了入境旅游经济规模,不仅显着影响纯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样本均值,而且显着影响规模效率变动的线性分布,产生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评估的系统性误差,其背后源于旅游消费结构与旅游产业增加值率的推拉作用。(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探索》期刊2019年11期)
郭新茹,陈天宇[3](2019)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构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赋权法,对2013—2017年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区位差异,整体而言,东部地区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各区域综合得分时序变化明显,西南地区创新能力显着提升,东部地区则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其中,山东、广东和河北等省域的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长叁角和环渤海区域各省市区域创新能力有所下降。(3)从各区域创新要素得分看,中部地区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浙江省创新产出效率较高,内蒙古、河北等华北省级区域的创新贡献水平不断提升。(4)各区域应通过鼓励区域间协同创新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产业集聚、积极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以及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等措施提升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勾东宁,赵祯[4](2019)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省际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推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份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进行省际测度、排名比较和对比分析。(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9年15期)
吴英苗,张济洲[5](2019)在《“双一流”建设的省际比较——以全国31个省份政策文本为样本》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央层面"双一流"建设的提出标志着高等教育领域重大战略的起步。各省份相继出台"双一流"建设方案和配套措施。通过系统比较31个省份的"双一流"政策文本,发现存在较多的共性特征:政府推动显着,高校自主权受限;投入比例失衡,人才结构失调;市场化导向突出,建设形式多样;地方特色明显,建设路径独特。与此同时,各省份建设目标差异性显着、资金投入力度差别明显。据此对省际"双一流"建设进行有效反思,地方政府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须防范政策制度依赖,释放高校自主权活力;协调人才结构,发挥一流师资效力;遵循学术发展逻辑,构建良性学术生态环境。(本文来源于《职业技术教育》期刊2019年21期)
张晖,许佳霜[6](2019)在《残疾人生活护理补贴省际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16年实施的残疾人生活护理补贴制度政策文本,结合2016年统计年鉴以及电话调查资料,分析了全国31个省(市区)残疾人生活护理补贴制度,从资金来源、补贴对象、补贴标准、额度及补贴占服务费用比例等方面对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标志着政府协助家庭承担照顾残疾人的责任;补贴额度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及政府财政能力的影响,说明补贴制度的建立依然是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朱云飞,赵宁[7](2019)在《我国地方财政质量评估与省际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质量财政是符合效率、公平、稳定、规范特征的财政运行状态,我们以此构建衡量地方财政质量状况的指标体系,测算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财政质量演进情况。整体看,效率方面提升明显,公平方面相对迟缓,稳定方面风险加大,规范方面显着改善。省际比较看,东强西弱的财政质量格局未变,但差距有所减缓;南北省份的财政质量形势逆转,且差距逐渐拉大;东北地区财政质量不容乐观,在全国排名全面下滑;中部地区提升最快,多数省份质量排名进位明显。提升地方财政质量状况,需要将效率、公平、稳定、规范的高质量理念贯穿于财政运行全过程,构建高质量的财政收入体系、财政支出模式和财税体制框架。(本文来源于《地方财政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刘晓平[8](2019)在《我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现状与省际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创新能力愈发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动力。文章在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工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技术创新环境的基本状况,对全国各省市的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来源于《广西质量监督导报》期刊2019年04期)
隋建利,尹昱,杨庆伟[9](2019)在《国家与省际高等教育投资周期的特征比较与协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中国省际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事业费年度数据,运用附加突变点的非线性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探究国家整体、东中西部区域以及省际高等教育投资周期的特征与协同性。研究结果表明:(1)蕴含结构突变点的非线性MS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国家与省际高等教育投资周期的阶段性变迁特征,依照金融危机以及教育政策改革因素的影响程度,能够将其具体划分为"行动效应""金融危机效应""改革效应""滞后金融危机效应"以及"创业效应"阶段;(2)西部各地区受金融危机冲击程度普遍较深,东部各地区在缓解高等教育投资增长乏力方面略显优势,但是教育政策改革在中、西部地区效果较好,在东部地区未体现出明显作用。与中、西部相比较,东部各地区高等教育投资周期的内部差异更大,自2014年以来,全国大多数地区实现了高等教育投资增长加速;(3)东中西部各地区与国家整体高等教育投资周期的协同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东、中部区域内各地区协同性差异相对较大,西部区域内各地区协同性差异相对较小。此外,在2010年突变点后,各地区高等教育投资周期随时间的推移呈现显着的趋同特征,协同性普遍高于突变点前。(本文来源于《教育与经济》期刊2019年02期)
周才云,周丽萍[10](2019)在《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省际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和力量支撑。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6年我国省际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总体评价和分项比较,结果表明:北京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最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省际间差异较大,在空间上呈现由东到西逐步递减的特点;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优于经济落后地区;高校资源丰富地区普遍好于资源欠缺地区。最后,文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这无疑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水平,缩小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差距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省际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测算2004-2014年各省入境旅游增加值的基础上,运用SFA-Malquist指数模型从产值与增加值比较分析的视角对中国省际入境旅游产业效率进行评价。进一步地,通过配对T检验与相关性分析,探究产值替代增加值对入境旅游效率评价的实证影响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呈技术进步驱动增长模式,但对现有技术利用不足,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呈东、中、西部依次递减分布,东部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更高,中、西部地区则具有技术进步的后发优势;产值替代增加值在40%-66%的水平上放大了入境旅游经济规模,不仅显着影响纯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样本均值,而且显着影响规模效率变动的线性分布,产生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评估的系统性误差,其背后源于旅游消费结构与旅游产业增加值率的推拉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省际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1].王海兰,徐祥明,史婧蕾,吕俊乐.赣闽粤省际边界城市生态文明比较研究[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
[2].王俐,周向红,崔兆财.中国省际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基于产值与增加值测算的比较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9
[3].郭新茹,陈天宇.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J].江西社会科学.2019
[4].勾东宁,赵祯.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省际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9
[5].吴英苗,张济洲.“双一流”建设的省际比较——以全国31个省份政策文本为样本[J].职业技术教育.2019
[6].张晖,许佳霜.残疾人生活护理补贴省际比较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朱云飞,赵宁.我国地方财政质量评估与省际比较[J].地方财政研究.2019
[8].刘晓平.我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现状与省际比较[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
[9].隋建利,尹昱,杨庆伟.国家与省际高等教育投资周期的特征比较与协同性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9
[10].周才云,周丽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省际比较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