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论文-卢尚健,付雪松,孙胃涛,周文龙,陈国清

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论文-卢尚健,付雪松,孙胃涛,周文龙,陈国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改性矾土,抗热衰退性能,摩擦材料

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卢尚健,付雪松,孙胃涛,周文龙,陈国清[1](2017)在《不同改性矾土添加量下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添加质量分数为4%~12%的改性矾土,并减少酚醛树脂的添加量制备了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研究了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的力学性能、抗热衰退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8%的改性矾土时,摩擦材料的硬度、弯曲强度、冲击韧性略有降低,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材料的摩擦因数增幅较大,高温抗热衰退系数较未添加改性矾土试样的提高近12%,表现出良好的抗热衰退性能。(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7年01期)

黄俊钦,林有希[2](2016)在《制动频率对CaSO_4晶须增强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模压成型工艺制备CaSO_4晶须增强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试样A),并选用一种市售材料(试样B)作对比,研究制动频率对两种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利用SEM及EDAX观测磨损表面形貌与表面膜成分变化,并分析其磨损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制动频率的变化,由于CaSO_4晶须的增韧补强作用,试样A的摩擦因数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0.48左右,制动平稳可靠,对偶件损伤程度轻,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为主;而试样B的摩擦因数则是先降低后升高,且对制动速率的变化敏感,磨损机理以黏着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两种材料摩擦表面温度及磨损率均随着制动频率的变化而升高,但在制动频率小于35次时,两种材料均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6年02期)

赵君山,何春霞,刘军恒,过佩文,张娴[3](2015)在《低环氧改性酚醛树脂含量对复合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低含量基体树脂(基体树脂质量分数<25%)的复合摩擦材料的性能,以低含量环氧改性酚醛树脂作为基体,碳粉为增强剂,Si C粉、Al2O3粉、石墨和丁腈橡胶为填料,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4种低含量基体树脂复合摩擦材料,对复合摩擦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以及不同温度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磨损表面,分析了其磨损机理,用热分析仪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基体树脂含量的减少,复合摩擦材料的热稳定性不断提高,基体树脂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摩擦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和质量保持率较高,分别为402.8℃和92.93%,但其摩擦系数、密度、硬度、冲击强度和压缩强度均降低;基体树脂质量分数为15%的复合摩擦材料对温度有较好的稳定性,当温度从室温上升到350℃时,复合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变化幅度较小,摩擦系数从0.306降低到0.223,磨损率从0.091×10–7 cm3/(N·m)增加到0.290×10–7 cm3/(N·m),其磨损表面缺陷凹坑也较小,而基体树脂质量分数为10%和25%的复合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随着温度变化幅度较大,在高温下的摩擦系数较小且磨损率较大,表面缺陷凹坑也明显增多增大。(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5年09期)

赵君山,梁化鹏,牛凯兰,芦佳,顾海兵[4](2015)在《不同含量硼改性酚醛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不同树脂的含量对农机制动摩擦材料的磨损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选用不同含量硼改性酚醛树脂作为基体制备复合摩擦材料,对复合摩擦材料的密度、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和热性能进行测试,并观察其磨损表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硼改性酚醛树脂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密度递减,硬度、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先增加再减小,其中基体含量为25%的复合摩擦材料力学性能最优,但热性能逐渐降低,线膨胀系数波动加大;基体含量为15%的摩擦材料对温度有较好的稳定性;高温下硼改性酚醛树脂含量为15%的摩擦材料的摩擦表面缺陷较少。(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5年08期)

葛波[5](2015)在《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纤维增强复合摩擦材料是以碳纤维为主要增强纤维的复合耐摩材料,其在诸多运动机械和装备中起传动、减速、制动等作用,广泛应用于飞机、赛车、摩托、高速列车等。碳纤维增强复合摩擦材料具有力学性能高、耐热性好、质量轻、膨胀系数小、耐磨损等优点,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本文分别以3厂家硼改性酚醛树脂(FB树脂)以及普通酚醛树脂为基体,以碳纤维(CF)、陶瓷纤维、芳纶为增强剂,添加碳化硅粉(SiC)、碳酸钙粉(CaCO3)、石墨、二氧化硅(SiO2)等填料,对增强剂和填料进行硅烷偶联剂(KH550)与超声波复合处理,利用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出不同种类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对比分析摩擦材料的密度、硬度、压缩强度、冲击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以及摩擦磨损性能和耐热性能。用扫描电镜对摩擦磨损的表面进行观察,分析其磨损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对比分析了3厂家的硼改性酚醛树脂和普通酚醛树脂为基体摩擦材料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的酚醛树脂基体对摩擦材料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和热性能有明显影响;且3厂家硼改性酚醛树脂作为基体时摩擦材料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以及热性能均优于未改性的酚醛树脂,其中C厂家硼改性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有最大的硬度、最大的压缩强度以及最好的冲击强度,分别为:93.42HRL、118.6MPa、3.46KJ/m2。200N载荷压力下,C厂家硼改性酚醛树脂制成的复合摩擦材料有稳定的摩擦系数,为0.65磨损率最低,且高温下磨损较小。C厂家硼改性酚醛树脂制成的复合摩擦材料有最稳定的热膨胀性能,在200℃时,其热膨胀系数为11.689× 10-6/℃,比普通酚醛树脂的复合摩擦材料热膨胀系数减小了约38.60%。(2)对比分析了碳纤维与碳酸钙配比(2%/21%、4%/19%、6%/17%、8%/15%、10%/13%)对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含量增加,摩擦材料的密度逐渐减小,当碳纤维含量为2%时,摩擦材料密度较大,为1.733g/cm~3,而碳纤维含量为10%时,摩擦材料密度较小,为1.599 g/cm~3;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硬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当碳纤维含量在8%时,摩擦材料硬度较大,为79.46HRL,而当碳纤维含量在10%时,摩擦材料硬度较小,为58.93HRL;不同碳纤维含量试样的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当碳纤维含量为6%时,摩擦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较大,分别为:111MPa和3.87KJ/m2;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有少量变化,而磨损率则是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碳纤维含量在6%时,摩擦材料摩擦系数比较大,而且比较稳定,200N载荷下仅为0.0087g,高温下磨损较小。在100℃之前,五种摩擦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差距不大,100℃之后碳纤维含量越高,摩擦材料呈现热膨胀系数越来越小的趋势。200摄氏度时,B5的线膨胀系数为5.089× 10-6/℃,而B1的热膨胀系数为7.663× 106/℃。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大,复合摩擦材料的热性能逐渐增强,当碳纤维含量为10%时,摩擦材料初始分解温度为390℃,700℃时的剩余质量为75.6%。(3)对比分析了不同硅烷偶联剂处理顺序对摩擦材料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由偶联剂先处理增强剂与填料的摩擦材料的密度较大,为1.699g/cm~3,未用偶联剂处理的的摩擦材料密度较小,为1.653 g/cm~3;随着偶联剂处理方式不同,摩擦材料硬度、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均有变化,当偶联剂先处理增强剂与填料时,摩擦材料硬度、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均较大,分别为99HRL、146MPa和3.926kJ/m2;将偶联剂先处理增强剂时,摩擦材料摩擦系数随着压力的增加变化不大,稳定性高,其波动范围为0.498~0.481,波动幅度△ u为0.017。随着载荷的增加,摩擦材料的磨损量逐渐升高,四种摩擦材料不同压力下(100N~200N)下总磨损率分别为:3.48× 10-2,2.56×10-2,3.15×10-2,3.37×10-2g,偶联剂先处理增强剂的摩擦材料耐磨性能最好,且高温下的磨损较小。偶联剂先处理增强剂的摩擦材料热膨胀性能最好。200摄氏度时,C2的线膨账系数为5.844×106/℃,而C1的热膨胀系数为8.711×10~(-6)/℃,C2的线膨胀系数比C1减小了约32.91%,同时比C3、C4分别减小约14.45%和25.53%。偶联剂先处理增强纤维的摩擦材料耐热性能较好,其初始分解温度为362.5℃,700℃的残余质量为 75.0%。(4)对比分析了树脂基体含量对摩擦材料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树脂基体含量为10%时,摩擦材料有较大的密度,为1.723g/cm~3,当树脂基体含量为30%时,摩擦材料有较小的密度,为1.633 g/cm~3;随着树脂基体含量不同,摩擦材料硬度、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均有变化,当树脂基体含量为25%时,摩擦材料有较大的硬度、压缩强度以及冲击强度,分别为:90.5HRL、146.9MPa、4.028KJ/m2。当树脂含量为20%时,此时树脂基体能很好的将其他组分粘结,此时摩擦系数较小,200N载荷下为0.504。当树脂基体含量继续增大时,材料摩擦系数变化不大。还可以看出,树脂含量为20%和25%的摩擦材料摩擦系数稳定性较高,摩擦系数随着载荷的增加变化不大,高温下的磨损较小。200℃C时五种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分别为:9.772×10~(-6)/℃、10.021×10~(-6)/℃C、18.622×10~(-6)/℃、23.473×10~(-6)/℃、22.168×10~(-6)/℃,线膨胀系数变化明显。当树脂基体含量为10%时,摩擦材料耐热性能较好,其初始分解温度为378.5℃,700℃时的残余质量为81.7%;当树脂基体含量在15-25%之间时,叁种摩擦材料耐热性能较接近,初始分解温度为362.5℃,700℃时的残余质量约为76.0%;当树脂基体含量为30%时,摩擦材料初始分解温度为350.5℃,700℃时的残余质量为69.0%。(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刘军恒[6](2014)在《改性酚醛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摩擦材料主要应用在诸多运动机械和装备中起传动、减速、制动等作用的功能部件,广泛应用于摩托车、汽车、火车、飞机、工业机械的制动器衬片、离合器面片以及闸瓦、闸片等。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具有性能易调节与控制、适用面广、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一直是摩擦材料研究的重点。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由树脂基体(又称黏结剂)、增强剂、润滑剂、增摩剂及其它填料等组成。酚醛树脂基体起到黏结纤维和填料、有效传递载荷和使载荷均衡分布的作用,还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抗冲击性能、耐温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酚醛树脂基体是制备良好性能摩擦材料的前提。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强度等与增强剂的种类及含量密切相关。增摩剂能在提高材料的摩擦系数和降低磨损方面起最重要的作用,所以,选择合适的增强剂和增摩剂种类及含量是提高摩擦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利用不同改性酚醛树脂作为摩擦材料基体,用碳粉为增强剂、石墨为润滑剂、添加丁腈橡胶和不同增摩剂,利用模压成型方法制备摩擦材料,对摩擦材料的密度、硬度、压缩强度、冲击强度、摩擦磨损性能和耐热性能等进行对比分析,利用体视显微镜对材料磨损表面进行观察分析其磨损机理。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比分析了硼改性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改性酚醛树脂、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高分子改性酚醛树脂和丁腈橡胶改性酚醛树脂五种基体对摩擦材料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110.6MPa和2.094kJ/m2,且各项性能最为稳定;丁腈橡胶改性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最大,分别为113.4MPa和2.880kJ/m2,初始分解温度、剧烈分解温度和750℃时残余质量最大,分别为414.5℃、544.5℃和91.38%,其耐热性能最好;硼改性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最大、磨损量最小,分别为0.166和1.23mg;(2)对比分析了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与碳粉配比(20%/65%、25%/60%、30%/55%和35%/50%)对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树脂基体含量增加、碳粉含量减小,摩擦材料密度逐渐减小,而其硬度、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树脂与碳粉配比为30%/55%时,摩擦材料力学性能最优,冲击强度和压缩强度分别为178.8MPa和3.436 kJ/m2;树脂与碳粉配比为25%/60%时,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最大,为0.187,且其剧烈分解温度最高,为441.3℃,DSC数据显示其热焓最大;树脂与碳粉配比为20%/65%时,摩擦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最高,为391.9℃,750℃时材料残余质量最多,为88.6%。(3)分析了碳粉粒度(粒度分别为300目、500目和800目)对摩擦材料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粉粒度的减小,摩擦材料硬度、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逐渐减小,碳粉粒度为300目时摩擦材料硬度、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均最大,分别为109HRL、178.8MPa和3.436 kJ/m2;在100N和150N载荷作用下,摩擦系数随着碳粉粒度减小而逐渐减小;200N载荷作用下,碳粉粒度为500目时摩擦材料摩擦系数最小,为0.166,碳粉粒度为800目时摩擦材料摩擦系数最大,为0.183;在较低载荷作用下,碳粉粒度为800目的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比较稳定,而在较高载荷作用下碳粉粒度为300目和5 00目的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比较稳定;(4)对比分析了粉状和纤维状两种形态SiC、SiO2和 Al2O3叁种增摩剂对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状增摩剂摩擦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均比粉状增摩剂摩擦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大,SiO2纤维增摩剂摩擦材料的压缩强度最大,为150.8MPa,SiC纤维增摩剂摩擦材料的冲击强度最大,为3.652kJ/m2;相同载荷下,粉状增摩剂中SiC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最大,Al2O3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最小,纤维状增摩剂中SiC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最大,SiO2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最小;SiO2纤维增摩剂摩擦材料摩擦系数最稳定、Al2O3粉增摩剂摩擦材料次之、粉状和纤维状SiC增摩剂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波动最大。(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黄俊钦,林有希[7](2014)在《耐高温改性酚醛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酚醛树脂(PF)基复合摩擦材料存在抗热衰退性及恢复性较差、耐久性不足等缺陷,从PF基体改性、增强体、填料及摩擦性能调节剂叁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耐高温改性PF基复合摩擦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4年01期)

吴耀庆[8](2013)在《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机理研究及有限元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树脂基摩擦材料的组分大致可分四个部分,即粘接剂、增强材料、填料和摩擦调节剂,并分别由纤维、矿物填料、润滑材料和增摩材料为主体构成。在所有的组分中,粘接剂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酚醛树脂(PF)基摩擦材料受到最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然而酚醛树脂脆性较大且耐热性能有限,以其为基体的摩擦材料容易在350℃下产生较严重的热衰退和磨损。苯并恶嗪树脂(BZ)是一种新型的酚醛树脂,近年来在复合材料领域得到关注,以其为基体的复合材料有高强度、高模量和良好的耐热性能等较多优点,然而由于工艺上的原因,如固化温度过高、固化速度慢等,仍未在摩擦材料领域规模运用。本研究将采用酚醛树脂和丁腈橡胶(NBR)等对苯并恶嗪树脂改性,从而降低其固化温度并改善其热力学性能。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会导致模量、强度和其它性能的变化,然而对于玻璃化转变对摩擦和磨损影响的却很少报道。本文研究了玻璃化转变对不同粘接体系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和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树脂热力学与摩擦学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组分对材料强度和摩擦性能均有重要影响。可在摩擦材料中采用纤维、片状和纳米材料进行增强填充。然而由于这类材料单独应用存在性能缺陷,单一的增强方式很难同时满足摩擦系数的速度、温度和压力稳定性和较好耐磨性能的综合性能的要求,一般需要混杂两种以上的增强材料,以满足摩擦材料综合性能要求。研究表明,纤维复合的协同作用有助于降低材料的磨损率,以及更好地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然而目前对采用多尺度、多形态的增强材料复合体系的研究尚较薄弱。为了进一步提高摩擦材料摩擦系数的稳定性、强度和耐磨损性能,本研究制备了微米-纳米复合增强陶瓷型摩擦材料,以及具有“微米和纳米”尺度、“一维(纤维)和二维(片状)”形态、“无机和有机”材质的以多尺度、多维度和多材质为特征的多维复合增强体系。通过各增强组分的优势互补,可达到一定的协同效应,从而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共增强体系结构。由于纳米材料填充改性的聚合物类复合材料结合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优点,避免了大尺度复合材料的缺陷,具有较好的热学和力学性能,从而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氧化锆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磨损性能好和零热膨胀等一系列优良特点。为提高苯并恶嗪树脂的耐热性和耐磨性,我们在本研究领域首次采用纳米氧化锆对苯并恶嗪树脂复合,制备纳米氧化锆增强苯并恶嗪树脂复合材料,分别对氧化锆含量对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行为的影响,以及不同氧化锆含量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并进行机理分析。由于要起到传动和制动作用,制动材料要求相对较高的摩擦系数。因此,一些具有磨削性质的材料如SiO2、Al2O3、ZrSiO4、MgO等被加入并在提高传动力和制动力的稳定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然而,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磨削颗粒尺寸和含量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上,很少关注其颗粒形态。随着对球形化材料研究和应用的深入,纳米和微米球形颗粒填充的复合材料逐渐受到关注。其复合材料显示出很多优异特性,如较高的硬度、高屈服强度和好的耐磨损性能。然而却几乎没有针对采用球形颗粒作为增磨材料的研究。本文针对于此,研究了球形和无规则氧化硅用作增磨材料的应用,分析颗粒的形状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对球形氧化硅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改性对摩擦性能的影响。在摩擦材料中,摩擦系数的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一般随速度的增加而降低,在高速制动下,该特征表现的更为明显。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摩擦系数不但依赖于环境参数,还与材料自身的弹性、粘弹性和塑性等因素相关。尽管有大量模型用于研究摩擦学过程,由于接触条件、接触形貌和材料特征的复杂性,摩擦学模拟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常用的摩擦学模型基于固定的接触距离,但事实上接触距离取决于较多条件,如相对运动速度和润滑特征,而不是一个固定值。相对于当前常用的基于接触距离的摩擦模型,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接触压力的摩擦模型。本模型中,接触对的法向接触距离将随着相对滑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能用于模拟基于压力的接触摩擦系统并得出良好的模拟效果。本文对摩擦材料中的粘接、增强、填充、调节体系以及摩擦模型进行研究,并得出以下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成果:(1)加入PF和NBR能够降低BZ的固化温度,并提高其固化材料的耐热性。相应的,P-B-N共聚体系的tan δ宽度和峰值的增加与聚合物间与聚合物和填充增强材料之间更强的交联密度提高有关。玻璃化转变对摩擦磨损行为有明显的影响,测试过程中摩擦系数的明显升高的过程与树脂由玻璃态转变到高弹态的过程相对应。复合材料基体的玻璃化转变导致储能和损耗模量的变化进而对真实接触面积和接触区域的剪切力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摩擦力和磨损的变化。而P-B-N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而具有更稳定的摩擦系数和更低的磨损率。(2)相对于单一增强方式,钛酸钾晶须-陶瓷纤维共增强方式下材料具备更好的热稳定性、摩擦稳定性和耐磨损性能,该机理源于两种增强材料之间具备的协同效应。以玻璃纤维、铜纤维、矿物纤维、芳纶纤维、纳米钛酸钾晶须和片状蛭石等材料构成具有“微米和纳米”尺寸,“一维(纤维)和二维(片状)”形态,“无机和有机”材质等特点的多维复合增强汽车摩擦材料,各增强相之间的互补和协同效应,使这种多维增强结构能将局部应力以多种方式扩散吸收,材料力学和摩擦磨损性能从而得以提高。(3)加入少量的纳米氧化锆能很好的提高纳米氧化锆/苯并嗯嗪树脂复合材料的热、机械和摩擦磨损性能,且当加氧化锆入量为4%时,纳米复合材料具备较高的摩擦系数和最佳的耐磨性。摩擦系数的温度稳定性随压力的增加而降低。压力稳定性随温度变化,温度越高压力稳定性越差。在玻璃态和高弹态下,摩擦系数随速度的增加而降低,然而在玻璃化转变状态下,摩擦系数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和压力、温度和速度稳定性与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及基在玻璃化转变下的变化密切相关。这是由于摩擦表面形貌及其力学性质及粘弹性导致的能量耗散的温度依赖性所决定的。(4)球形和无规则氧化硅增强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中,复合材料摩擦系数,衰退和恢复性能均随着氧化硅的增加而增加,相对于普通球形氧化硅,无规则和表面改性球形氧化硅均更有助于提高摩擦系数、改善摩擦系数的抗衰退和恢复能力。树脂基复合材料磨损率随着氧化硅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然而球形氧化硅填充复合材料比无规则氧化硅填充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而表面改性球形氧化硅填充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耐磨性。无规则氧化硅虽然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抗热衰退和恢复性能,但却导致材料磨损率的增加。而改性球形氧化硅不但能改善复合材料热衰退和恢复性能还能提高材料的耐磨性。(5)建立了基于接触距离的动态有限元摩擦模型模拟玻璃化转变对摩擦系数的影响,通过材料的玻璃化转变特征解释了材料的摩擦和磨损机理。模拟结果表明接触距离和接触过程中的能量损耗都与玻璃化转变密切联系,接触距离随速度而增加,能量损耗随速度增加而降低,导致切向支反力和摩擦系数随速度的增加而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3-05-01)

陈刚,段为梁,涂川俊,杨现,杨全毅[9](2013)在《酚醛和丁腈橡胶配比对铝基复合材料用树脂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铸造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为对偶,采用MM-1000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树脂基中酚醛树脂和丁腈橡胶3种不同配比对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酚醛树脂与丁腈橡胶的配比为6∶14、制动压力为0.36 MPa时,树脂基摩擦材料平均摩擦因数在0.3左右,制动压力为0.5 MPa时,平均摩擦因数在0.27左右,且摩擦扭矩曲线比较平稳,摩擦材料磨损量小,磨擦表面磨屑少,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其综合性能较好。(本文来源于《非金属矿》期刊2013年01期)

费杰,黄剑锋,曹丽云,李翠艳[10](2013)在《炭布/树脂复合摩擦材料的湿式摩擦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炭布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自润滑性能以及低密度等特点,将其应用于湿式摩擦材料中,以适应高转速、大压力或润滑不充分等极端工况。分别以1K、3K和6K碳布为增强体,制备出叁种炭布/树脂复合摩擦材料,研究了其湿式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束内单丝数量的增加,摩擦材料的瞬时制动稳定性降低,动摩擦系数减小,但是耐磨性能提高。所有摩擦材料的磨损率小于1.10×10-5 mm3/J,表现出较好的耐磨性能,并且对偶材料的磨损率很小,仅为0.40×10-5 mm3/J。磨损主要表现为纤维断裂、拔出及树脂脱粘等形式,但是在磨损表面没有形成大尺寸磨屑和明显的"第叁体"磨粒,导致摩擦材料和对偶材料的磨损率较小。(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热模压成型工艺制备CaSO_4晶须增强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试样A),并选用一种市售材料(试样B)作对比,研究制动频率对两种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利用SEM及EDAX观测磨损表面形貌与表面膜成分变化,并分析其磨损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制动频率的变化,由于CaSO_4晶须的增韧补强作用,试样A的摩擦因数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0.48左右,制动平稳可靠,对偶件损伤程度轻,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为主;而试样B的摩擦因数则是先降低后升高,且对制动速率的变化敏感,磨损机理以黏着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两种材料摩擦表面温度及磨损率均随着制动频率的变化而升高,但在制动频率小于35次时,两种材料均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卢尚健,付雪松,孙胃涛,周文龙,陈国清.不同改性矾土添加量下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的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17

[2].黄俊钦,林有希.制动频率对CaSO_4晶须增强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16

[3].赵君山,何春霞,刘军恒,过佩文,张娴.低环氧改性酚醛树脂含量对复合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J].工程塑料应用.2015

[4].赵君山,梁化鹏,牛凯兰,芦佳,顾海兵.不同含量硼改性酚醛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性能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

[5].葛波.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

[6].刘军恒.改性酚醛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

[7].黄俊钦,林有希.耐高温改性酚醛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14

[8].吴耀庆.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机理研究及有限元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2013

[9].陈刚,段为梁,涂川俊,杨现,杨全毅.酚醛和丁腈橡胶配比对铝基复合材料用树脂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J].非金属矿.2013

[10].费杰,黄剑锋,曹丽云,李翠艳.炭布/树脂复合摩擦材料的湿式摩擦学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13

标签:;  ;  ;  

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论文-卢尚健,付雪松,孙胃涛,周文龙,陈国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