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速空调列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速列车,车顶空调,气动噪声,声压级
高速空调列车论文文献综述
刘加利,杜健,田洪雷,杨志刚[1](2018)在《高速列车车顶空调气动降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列车车顶空调是列车顶部的主要不平顺区域,在车内设备及安装空间的限制下,减小空调突出高度可以改善车顶的不平顺特性,降低列车气动噪声,但为使空调下沉则需要同时增加车体高度,进而会导致气动噪声增加。空调突出高度是影响列车气动噪声特性的关键因素。在车顶空调突出高度一定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导流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导流角度越小,空调区域平顺性越好,有助降低列车气动噪声,但与此同时迎风面积的增大也对气动噪声产生不利影响。空调导流角度也是影响列车气动噪声特性的关键因素。目前关于空调突出高度及导流角度的合理选择尚缺少详细的讨论。为此,本文首先利用大涡模拟方法计算高速列车的近场非定常流场信息,得到高速列车气动噪声源;然后利用Lighthill声学比拟理论计算高速列车的远场气动噪声,并将车顶空调突出高度和导流角度作为设计变量,研究车顶空调设计方案对高速列车气动噪声的影响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车顶空调突出高度和导流角度的增大,空调背风面区域的声源强度增大,且影响区域增大。高速列车气动噪声声压级随着频率的增加,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000Hz左右声压级达到峰值。从总声压级来看,降低车顶空调突出高度和导流角度,有利于降低列车气动噪声,但需要平衡由此引起的噪声源面积的增加。与车顶空调突出高度0mm相比,车顶空调突出高度190mm、导流角度30°时,高速列车气动噪声声压级降低约1.5dB(A)。(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25)
王晓红[2](2018)在《高速列车空调系统设计及节能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以及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升,我国交通业等基础共同设施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轨道列车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尤其是高速列车的开发创新居世界之首。我国的轨道列车不仅在速度上达到新的高度,而且进行了人性化设计,通过配备空间系统等设施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但是在这样优渥的条件背后是以较高能量损耗为基础的,在当今能源紧缺新能源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的时代,要同时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对高速列车的空调系统进行节能处理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分析我国高速列车当前的空调技术水平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重点研究分析了高速列车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方案。(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8年15期)
曾寒斌[3](2018)在《CRH2型高速列车空调逆变电源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CRH2型电力动车组是中国铁道部为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及建造中的高速客运专线,车辆在高速、启停、安全、检测、耐寒、抗沙和卧铺等方面均运用广泛。随着经济、技术的大力发展以及人们对动车上电能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电气特性良好、运行稳定可靠的逆变电源也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各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高速列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为背景,对高速列车上辅助电源供电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设计一款给高速列车上的司机室空调设备供电的叁相隔离逆变电源。论文分析了国内外逆变电源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结合高速列车上司机室空调对逆变电源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较高的实际需求,设计了司机室空调逆变电源主拓扑电路结构和控制器,搭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逆变电源系统模型,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了电源的输出特性,完成了包括功率主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保护电路、通信电路的电源系统硬件设计。由于实际输入电压波动较大,在主电路的直流环节中加入了 Boost并联式升压电路进行直流电压的升压与稳压,该电路采用2个IGBT并联的方式实现电感电流的倍频调节,减小电感电流纹波,提升输出电压的稳定性。系统采用电感电流内环、电压外环的双闭环反馈控制策略,其电压外环、电流内环采用PID控制器,实现了司机室空调电机对电压和频率变化曲线的动态性能要求。本文在上述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整个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研究了基于两相控制方式的SPWM算法,通过迭加叁次谐波和直流分量进行调制,有效提高了直流电压利用率。给出了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和各中断子程序流程图,并在基于ARM构架的STM32F103R8T6芯片的控制系统平台上进行了硬件、软件联调实验,实验结果与仿真与理论分析吻合,验证了文中提出的反馈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司机室空调逆变电源已通过用户测试,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目前已批量生产并投入高速列车现场,设备运行稳定可靠,验证了论文软硬件设计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4-20)
张振威,苏燕辰[4](2018)在《高速列车空调风道的降噪》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高速列车空调机组运行时通过风道传递到客车室内的噪声,以VA ONE仿真软件为平台,以实测的空调机组噪声频谱数据为依据建立某型高速列车空调风道计算模型;并通过实验对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然后探讨了在风道模型内粘贴不同吸声材料的降噪效果;并对比了吸声材料的长度和厚度对风道降噪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道内粘贴吸声材料为2D聚酯纤维,厚度为25 mm,且其长度大于1.785 m时,降噪效果较为明显。(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贾子健[5](2017)在《基于Qt和FLUENT的高速列车空调通风数值仿真平台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运用CFD技术对高速列车空调通风效果进行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商用CFD软件专业性强,操作繁琐,难以快速掌握,因此需要一个简单易用的仿真平台为没有计算流体动力学背景知识的空调设计人员使用,从而降低科研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基于此,本文在商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GAMBIT、FLUENT以及CFD-Post的基础上,使用Qt应用程序开发框架进行二次开发得到高速列车空调通风数值仿真平台。该仿真平台可以对高速列车车厢内部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1.通过对GAMBIT进行二次开发,并编写其脚本文件,实现参数化的几何建模功能,并能实现网格的自动划分。2.编写FLUENT的脚本文件,实现模型边界条件参数化的功能,并通过后台调用FLUENT加载脚本文件自动完成整个仿真过程。3.在FLUENT的脚本文件中添加后处理语句,使得在进行仿真的同时,FLUENT自动输出典型截面的后处理结果。用户可以在后处理界面查看典型截面的后处理结果。4.通过对后处理软件CFD-Post进行二次开发,使用其自带的CCL语言编写cse脚本文件,实现后处理的参数化。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定义后处理。5.使用C++编程语言以及Qt应用程序开发框架,编写仿真平台的图形用户界面程序以及仿真平台的后台程序,实现仿真平台的界面显示以及仿真平台和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之间参数的传递。6.编写批处理文件,实现图形用户界面程序与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的接口功能。通过该仿真平台,高速列车空调设计人员不必熟练掌握商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即可实现快速设计开发。该仿真平台可以实现参数化建模,并且界面友好、易于使用。开发该仿真平台所使用的方法对类似仿真平台的二次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期刊2017-06-15)
万瑞琦,毕海权,王升[6](2016)在《高速列车空调能耗预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LMS AMESim系统仿真平台建立了高速列车空调能耗计算模型,针对CRH3型高速列车,对影响空调能耗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载客量、车内设定温度、人均新风量、车内设备及照明散热对空调能耗的影响较大。提取重要因素,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标准日列车空调能耗预测模型,为整个供冷季列车空调运行能耗的计算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2016年全国铁道与城轨暖通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16-10-27)
武双虎,苏慈,朱佳宇,王建功,于玉超[7](2016)在《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暖通空调系统的研发设计背景、设置目的、功能、主要组成部件等。(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与动车》期刊2016年06期)
孔风,徐峻[8](2016)在《高速列车空调技术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高速列车空调系统运用现状,介绍了新型节能空调技术,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铁道车辆》期刊2016年06期)
杨蕾[9](2016)在《高速列车温湿度模拟试验台的空调系统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高铁事业发展迅速,综合舒适度是评价新一代高速列车的重要指标,而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综合舒适度的两个关键因素。高速列车温湿度模拟试验台是专门研究温湿度对人体乘坐舒适度影响的实验平台,其空调系统是提供试验环境的重要配置,本文设计研究了高速列车温湿度模拟试验台的空调系统。首先,通过分析人体在某些特定温湿度条件下的反应和温湿度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确定空调系统的温湿度模拟范围和空调精度;通过分析人体不同部位对温度的灵敏度和人体结构,确定主要研究区域。其次,分析试验车的材质、安装位置和空调系统的特点、运行模式,用稳态传热的方法对试验车的实际空调负荷进行计算。然后,基于试验车现有的送风系统,总结目前精密空调的设计方法,统一用换气次数作为系统送风量的衡量标准,限定满足空调精度要求的换气次数范围。以某CRH2列车的二等座车厢为参考,用Airpak软件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k-ε湍流模型的控制方程进行离散,用压力修正法中的SIMPLE算法对离散后的代数方程进行求解。分析夏季最不利工况下,换气次数取17~33次/h时,车厢内的温度场和湿度场。得出当换气次数≥29次/h,可满足温度场均匀度小于等于±1℃,湿度场均匀度小于等于±2%,确定系统送风量。并且进一步增加换气次数,对提高温湿度均匀度效果不明显。最后,以负荷计算及数值模拟结果为依据,分析多种空气处理设备优缺点,完成系统的设备选型,提出控制要求。高速列车温湿度模拟试验台空调系统的设计,有助于综合舒适度的评价研究,也有利于完善列车空调故障情况下的应急预案措施。(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6-06-01)
徐静,董晓朋,牛晓虹[10](2016)在《高速动车组列车空调送风空气质量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高速动车组列车空调送风空气质量。方法分别选取CRH380A(L)和CRH2A两种车型中一、二等车厢空调送风口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送风中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和β-溶血性链球菌的检测。结果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5.71%,真菌总数合格率为87.5%,β-溶血性链球菌未检出。结论高速动车组列车空调送风空气质量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本文来源于《疾病监测与控制》期刊2016年05期)
高速空调列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以及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升,我国交通业等基础共同设施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轨道列车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尤其是高速列车的开发创新居世界之首。我国的轨道列车不仅在速度上达到新的高度,而且进行了人性化设计,通过配备空间系统等设施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但是在这样优渥的条件背后是以较高能量损耗为基础的,在当今能源紧缺新能源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的时代,要同时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对高速列车的空调系统进行节能处理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分析我国高速列车当前的空调技术水平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重点研究分析了高速列车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速空调列车论文参考文献
[1].刘加利,杜健,田洪雷,杨志刚.高速列车车顶空调气动降噪研究[C].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8
[2].王晓红.高速列车空调系统设计及节能技术[J].内燃机与配件.2018
[3].曾寒斌.CRH2型高速列车空调逆变电源的研究与设计[D].湖南大学.2018
[4].张振威,苏燕辰.高速列车空调风道的降噪[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5].贾子健.基于Qt和FLUENT的高速列车空调通风数值仿真平台开发[D].大连交通大学.2017
[6].万瑞琦,毕海权,王升.高速列车空调能耗预测方法研究[C].2016年全国铁道与城轨暖通学术年会文集.2016
[7].武双虎,苏慈,朱佳宇,王建功,于玉超.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暖通空调系统设计[J].铁道机车与动车.2016
[8].孔风,徐峻.高速列车空调技术发展研究[J].铁道车辆.2016
[9].杨蕾.高速列车温湿度模拟试验台的空调系统设计研究[D].西华大学.2016
[10].徐静,董晓朋,牛晓虹.高速动车组列车空调送风空气质量调查[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