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制度战略论文-张超

国际制度战略论文-张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际制度战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制度体系,互联互通

国际制度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张超[1](2017)在《“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制度体系的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际社会全球化的进展和人类共同体利益的需求,国际合作模式与国际制度体系也面临新的挑战。建构性的国际制度供给模式缺乏公平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全球化的个性需要;制度竞争导致制度过剩,引发不同制度之间的交织、重迭,弱化了制度的权威性和体系化;僵硬、刚性的制度规范使得国际合作产生主权危机,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利益和平等地位;限制性的制度准入机制,使得某些国际合作俱乐部化,国际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面向世界的发展倡议,其本身必然存在对国际制度的基本诉求。它提出的公平合理的制度理念、多元合作的制度模式、兼容并包的制度体系及循序渐进的制度路径是对新型国际合作体系的积极探索,其战略的推进实施必将引发国际治理模式和国际制度体系的创新与变革。(本文来源于《理论探索》期刊2017年03期)

孙忆[2](2016)在《国际制度压力与中国自贸区战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贸易体系正在经历新一轮秩序重组。美国借助"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超大型自由贸易协定(FTA)努力构建新一代国际贸易制度体系,这对一直被排除在外的中国构成了极大的国际制度压力:一方面中国受限于自身的发展阶段,无法立即满足高标准的贸易规则而承受了巨大的规则压力;另一方面中国因美国借机强化盟友伙伴关系而可能在外交中面临着被孤立、受排斥的伙伴压力。面对美国的FTA战略带来的双重制度压力,中国采取"叁管齐下"的策略来进行战略回应,一是以"单方融入"的策略深化国内改革并适应更高水平规则的发展趋势;二是以"竞争抗衡"方式搭建自身的FTA伙伴网络;叁是并以"双方互容"的态度与美国等制度主导国探讨共建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的可能性。美国施加的国际制度压力与中国进行的国际制度回应,进一步对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现实制度主义世界进行了检验。(本文来源于《国际政治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宋秀琚,麻陆东[3](2013)在《构建和谐国际制度:缘起、构想与中国战略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和谐世界无论是作为一种新型的不同于西方理论的全球治理范式,还是将它作为一种未来的国际秩序模式,都离不开国际制度的支撑。因此,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重点应该是构建和谐国际制度。本文以和谐国际制度为着眼点,阐述和谐国际制度的内涵及其与和谐世界之间的密切联系,希冀能够促进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谐世界。(本文来源于《社会主义研究》期刊2013年02期)

崔荣伟[4](2011)在《美国区域贸易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对外贸易中的一个突出变化是政策重心逐渐偏向区域贸易谈判。从克林顿政府提出雄心勃勃的自由贸易区规划到小布什政府实施“竞争性自由化”战略,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明显变化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研究兴趣。但既有研究成果大多注重对其进行纯经济学分析,而有意无意地弱化或忽略了政治因素的作用。即便为数不多的注重考察政治动因的研究成果,其提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也是存在问题的。因此,如果能够系统揭示美国这一政策背后的政治动因,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论文主要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来解释美国参与区域一体化的行为。本文认为,虽然区域贸易政策与多边贸易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从美国确立自身领导地位的角度来看,两者却是相通的。多边贸易制度作为美国战后国际制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确立在贸易领域领导地位的重要凭借。面对7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展带来的种种挑战,美国采取的单边主义或多边主义手段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美国需要一种新的策略来回应挑战,区域贸易政策正是这种策略的具体体现。论文运用以历史制度主义为主体的制度变迁理论来解释美国对外经济政策重心由多边贸易制度向区域贸易政策的这种转变,强调这一转变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突发事件”的影响。本文认为,美国区域贸易政策暗含着两种逻辑:在国际层面上,这一政策试图从地区层面对国际关系进行“再制度化”,既补充和完善了美国的国际制度战略,又为最终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基础;在国内层面上,这一政策首先承担着普及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华盛顿共识”的责任,推动并锁定相关国家的经济改革进程,防止其改革议程发生逆转。其次是限制它国国家经济主权,改变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从长远来看,由其倡导的经济自由化改革将激发它国国内政治变革,促使社会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新的社会联盟得以建立并参与国内政治进程,最终影响了它国的对外政策。为验证文中提出的基本解释,论文选取了叁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美国缔结的第一个区域性贸易协议,它不仅标志着北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性突破,而且是美国建立新型霸权的范本。《美韩自由贸易协定》是美国在过去十几年中签署的最重要的双边性区域贸易协定,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最后,美国的中东自由贸易区设想超出了反恐战争的范畴,其目的是对整个中东地区进行地缘经济与政治的双重整合。(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1-06-10)

田建明[5](2010)在《中国软实力战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软实力在大国兴衰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软实力地位的提升,是历史发展和国际体系变革的必然趋势。中国软实力战略的构建,是中国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认为,软实力在不同主体及主体不同发展状态下,会形成不同的理解认知。基于中国所处的特定时代、特定国情、特定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构建中国软实力战略,提升中国软实力,是学理性探索的出发点。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以中国崛起的特色战略需求为时代前提、以形象—责任—制度为叁大变量、以切入—巩固—保障为整合路径、以塑造—履行—建设为提升策略,分别阐释国际形象、国际责任、国际制度叁大战略要素的运行机理,并将叁者有机结合于中国特定国情之下,统筹于中国软实力战略研究之中,从而构建一个系统优化、结构合理、机能高效、运转灵活的中国软实力战略。(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0-04-01)

韩万圣[6](2008)在《冷战后中国国际制度战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制度战略从战略特性上来划分,可分为体系结构性战略和体系进程性战略。这种划分的基础性前提是国际关系理论中国际制度的作用可划分为结构性作用和进程性作用。结构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制度是霸权体系的一部分,是霸权体系维持和扩张的工具,是为霸权国家利益服务的。本文将国际制度的这种作用定义为结构性作用。新自由制度主义及建构主义认为,国际制度是用来保护国家间合作的,是为实现共同利益服务的。本文将国际制度的这种作用定义为进程性作用。国际制度战略就是依据如何认同国际制度的这两种作用来进行特性划分的。如果强调对结构性作用的逆向认同,就会选择挑战或改造现行国际制度的战略,表现出体系结构性战略特征:如果强调对进程性作用的正向认同,就会选择维持和维护现行国际制度的战略,表现出体系进程性战略特征。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时期中国始终逆向认同国际制度的结构性作用,结果导致其选择对当时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及国际制度发动革命或发起挑战的战略。其后,邓小平时期中国出于改革开放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考虑,第一次开始正向认同国际制度的进程性作用,结果导致其选择参与国际制度的战略。这种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变迁对冷战后的中国依然产生着影响。换言之,就是逆向认同结构性作用的体系结构性战略与正向认同进程性作用的体系进程性战略同时存在于江泽民时期及胡锦涛时期。首先,本文分析了冷战后中国对于全球的国际制度战略。江泽民时期大力推进多极化及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体系结构性战略。在前苏联解体导致国际体系发生变革的过程中,美国单一霸权制度开始形成,因此应对霸权政治和强权政治的战略越发重要。在结构性作用的逆向认同下改善现行国际秩序及国际制度不公正、不合理、不公平的民主赤字现状成为中国国际制度战略的核心。胡锦涛时期重点推进建设和谐世界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体系进程性战略。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逐步实现大国化,国际社会强烈要求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此外,在上世纪90年代后始现于国际社会的中国威胁论仍未消失的情况下,中国必须进一步树立其更为和平的国际形象。因此,强调进程性作用的体系进程性战略成为中国国际制度战略的核心。其次,本文分析了冷战后中国对于东亚地区的国际制度战略,包括推动安全领域地区合作的体系结构性战略与推动经贸领域地区合作的体系进程性战略。地区安全合作的目的在于补充和牵制掌握地区内安全秩序主导权的美国及其同盟体系,表现出对国际制度的结构性作用起到牵制作用的体系结构性特征。地区经济合作的目的在于建立地区内市场单一化的自由贸易区,并最终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表现出强调国际制度的进程性作用的典型的体系进程性特征。本文的结论是: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制度战略特征是体系进程性战略与体系结构性战略并存,在今后实现和平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两者并存必将归于体系进程性战略。(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8-05-20)

朱大伟[7](2008)在《“和平”崛起战略与中国的国际制度参与》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相对综合实力的迅速增加,中国与当前西方主导的国际制度的关系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从中国和平崛起的大背景下对中国建设性的参与国际制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作出探讨,认为中国融入国际制度是缓解大国崛起下安全困境的有效机制,是和平崛起的重要平台,是通向世界大国的必经之路。(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3期)

吴兵[8](2007)在《中美国际制度战略的比较、借鉴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制度理论是当前国际关系研究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本文主要是以国际制度理论叁个流派、两种价值倾向为理论依据,探讨权力、利益、观念叁个因素,理性主义、建构主义两种价值倾向对中、美国际制度战略的影响,并从历史演变、空间布局进行对比研究中得出结论:中美两国都是从全球、地区两个层次来安排国际制度,对待国际制度都体现出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两种价值倾向相互交织的特点。但由于面临不同的问题(全球霸权与和平崛起)、不同的国情(超级大国与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决定了中、美国际制度战略在空间布局上各有特点,对待国际制度的价值倾向上各有侧重。中美国际制度战略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美国国际制度战略的本质,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我国国际制度战略的建构提供有益的政策选择路径。本文分为导论、正文、结束语叁部分。导论介绍了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国际制度及制度化、理性主义、建构主义。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二分法、比较法。正文第一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国际制度理论,分析了国际制度的叁种流派和两种价值倾向,阐释了国际制度的特征及作用。正文第二部分论述了美国全球霸权与国际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霸权确立,创立国际制度;霸权护持,维持国际制度;霸权拓展,工具主义对待国际制度。并从全球层次、地区层次分别阐述了美国国际制度霸权的空间布局正文第叁部分论述了中国和平崛起与国际制度之间的互动历程:建国初期,孤立于西方国际制度之外,意识形态色彩较重;1971年后,逐步融入国际制度,注重国家利益;冷战后,全面融入并建构国际制度,提倡新理念。同样也从全球层次、地区层次分别阐述了中国国际制度战略谋划的重点:联合国、东亚一体化与上海合作组织。正文第四部分对中美国际制度战略进行比较,指出美国国际制度战略对中国的启示,以及中国融入国际制度中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结束语指出应关注国际制度中的伦理、观念、文化等因素,提倡公平、正义、和谐等价值理念。(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秦治来[9](2006)在《霸权·制度·战略——读《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战结束,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世界权力结构的优势地位更加明显,美国霸权的神奇性色彩愈发突出。然而,对于美国霸权在世界政治转型中所出现的新变化,已有的霸权理论模式(“霸权稳定论”、“霸权周期理论”、“霸权转移论”等)未能做出迅速而有效的解释,国际关系学界有必要对此而为之。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门洪华博士新近完成的《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以下简称《霸权之翼》)一书,就是上述有益探索中的一种尝试。(本文来源于《国际观察》期刊2006年05期)

郭萍[10](2005)在《积极参与东亚国际制度建设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experience of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regional international regime to a country's interests.The shortness of East Asian international regime makes it a chance for China's participation,which can bring about comparative security,and heighten Chinese international position as well.Hence,participating in constructing East Asian international regime is another important strategy for China in the21st century.(本文来源于《东南亚纵横》期刊2005年12期)

国际制度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际贸易体系正在经历新一轮秩序重组。美国借助"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超大型自由贸易协定(FTA)努力构建新一代国际贸易制度体系,这对一直被排除在外的中国构成了极大的国际制度压力:一方面中国受限于自身的发展阶段,无法立即满足高标准的贸易规则而承受了巨大的规则压力;另一方面中国因美国借机强化盟友伙伴关系而可能在外交中面临着被孤立、受排斥的伙伴压力。面对美国的FTA战略带来的双重制度压力,中国采取"叁管齐下"的策略来进行战略回应,一是以"单方融入"的策略深化国内改革并适应更高水平规则的发展趋势;二是以"竞争抗衡"方式搭建自身的FTA伙伴网络;叁是并以"双方互容"的态度与美国等制度主导国探讨共建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的可能性。美国施加的国际制度压力与中国进行的国际制度回应,进一步对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现实制度主义世界进行了检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际制度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1].张超.“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制度体系的变革[J].理论探索.2017

[2].孙忆.国际制度压力与中国自贸区战略[J].国际政治科学.2016

[3].宋秀琚,麻陆东.构建和谐国际制度:缘起、构想与中国战略定位[J].社会主义研究.2013

[4].崔荣伟.美国区域贸易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1

[5].田建明.中国软实力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

[6].韩万圣.冷战后中国国际制度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8

[7].朱大伟.“和平”崛起战略与中国的国际制度参与[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8].吴兵.中美国际制度战略的比较、借鉴与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

[9].秦治来.霸权·制度·战略——读《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J].国际观察.2006

[10].郭萍.积极参与东亚国际制度建设是中国的战略选择[J].东南亚纵横.2005

标签:;  ;  ;  

国际制度战略论文-张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