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减校正论文-田德峰,杨宏伟,庄静文,崔碧霄,马杰

衰减校正论文-田德峰,杨宏伟,庄静文,崔碧霄,马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衰减校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磁共振,质量控制,MR衰减校正

衰减校正论文文献综述

田德峰,杨宏伟,庄静文,崔碧霄,马杰[1](2019)在《一体化PET/MR不同衰减校正方式定量准确性分析及图像质量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基于MR的衰减校正(AC)和基于CT的衰减校正对于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IQ标准体模在一体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与磁共振(PET/MR)定量评估中的准确性,以及两种衰减校正方法下PET/MR重建图像质量的差异。方法:利用SIGNAPET/MR系统分析MR-AC和CT-AC条件下NEMAIQ图像μ-map的衰减系数,评估两种衰减校正方式在NEMA IQ体模质量控制实验中定量的准确性;参照NEMA NU 2-2007标准,根据其推荐的图像质量参数计算公式,以图像信噪比(SNR)作为评估图像质量的指标,对两种衰减校正方式下PET/MR矩阵(192×192,256×256)、迭代(2,3,4次)以及使用飞行时间(TOF)技术与否不同重建条件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体模质量控制实验中,基于MR的AC存在衰减系数分配错误,将肺和脂肪的衰减系数错误的分配给了肺部插件以及体模背景;在不同重建条件下基于CT-AC的图像SNR均高于基于MR-AC图像的SNR。结论:以MR-AC作为衰减校正方式的质量控制实验不足以作为PET/MR的定量标准,以CT-AC作为衰减校正方式的图像有更高的SNR,更优的图像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9年06期)

毕晓,刘家金,关志伟,陈英茂,王瑞民[2](2019)在《基于磁共振成像Dixon序列和CT的衰减校正方法在心脏PET中的应用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Dixon序列的衰减校正方法对心脏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成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3例心肌显像清晰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PET/CT)肿瘤筛查患者,PET/CT检查后即行心脏PET/MR扫描。使用Cedars心脏软件对PET/CT和PET/MR图像进行处理,分别得到每例患者左室美国心脏协会(AHA)20节段图中每段心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代谢占左室心肌代谢最高点的百分比(代谢百分比)。评价PET/CT和PET/MR图像中每段心肌代谢百分比之间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用于评价PET/CT和PET/MR图像每段心肌代谢百分比的相关性与一致性。结果:在23例患者的460个节段中PET/CT左室心肌代谢百分比为(61.32±11.84)%,明显低于PET/MR图像的(62.55±11.5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P<0.001),但相关性良好(r=0.891);其95%一致性界限为11.95%~-9.49%,平均值为1.23%。结论:PET/CT和PET/MR左室心肌20个节段的~(18)F-FDG心肌代谢百分比整体上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且对PET/MR结果低估很小,能够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9年06期)

薛及弟[3](2019)在《CT衰减校正对IQ-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T衰减校正(attenuation correction,AC)对IQ-单光子计算机断层(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心肌血流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图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19年2月在我科因可疑或(和)确诊冠心病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患者25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26~63岁,平均51.48±10.60岁。同日分别行IQ-SPECT+CTAC及低能高分辨率(Low energy high resolution,LEHR)-SPECT+CTAC。肉眼分析断层图像,同时比较5心肌节段(心尖段,前壁,侧壁,间壁,下壁)AC前后、IQ-无衰减校正(no attenuation correction,NOAC)与重新配位后心肌摄取比值(%)和评分。分析MPI与CT原始图像,比较IQ-AC与IQ-配位后x轴、y轴、z轴的变化。结果:1、IQ组与LEHR组心肌灌注结果比较:两名核医学科医师行双盲法判定,IQ组正常患者为7例,异常患者为18例;LEHR组正常患者为9例,异常患者为16例,两者比较各心肌节段心肌灌注正常或异常均无明显差异(?~2=0.368,p=0.544);两名核医学科医师诊断完全一致。其中IQ组与LEHR组异常患者不一致,这两例患者在IQ组中下壁显像剂分布稀疏,而在LEHR组中下壁显像剂分布正常。2、肉眼分析AC对IQ组和LEHR组影响:15例患者(60%,15/25)间壁AC后明显稀疏,3例患者(12%,3/25)前壁AC后明显稀疏;LEHR组,5例患者(20%,5/25)心尖AC后明显稀疏。两种方法比较,IQ-AC组心肌节段出现明显稀疏的比例为72%(15+3/25),远高于LEHR-AC组20%(5/25),(?~2=13.61,p<0.001)。3、由于IQ心肌节段出现明显稀疏的比例较高,对其原始图像分析,发现25患者(25/25,100%)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配位不准。LEHR组25例患者分析原始图像后,发现配位良好。将CT与IQ-MPI图像进行手动重新配位。配位后,4例患者(16%,4/25)心尖显像剂分布稀疏,13例患者(52%,13/25)下壁补充,1例患者(4%,1/25)间壁补充。配位后IQ组心肌节段出现明显稀疏的比例16%(4/25),与LEHR组的(20%,5/2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0.136,p=0.713)。4、AC对IQ组和LEHR组放射性摄取比值(%)的影响:IQ-AC前后,心尖段(66.83±23.69 vs 59.65±18.19,p=0.001)、前壁(210.26±41.13 vs 187.35±32.78,p<0.001)及间壁(322.87±43.91 vs 269.22±45.28,p<0.001),AC后放射性摄取比值明显减低;LEHR-AC前后,间壁(321.48±40.92 vs 356.96±28.19,p<0.001)及下壁(185.70±32.85 vs 226.35±27.57,p<0.001)AC后放射性摄取比值增高。IQ配位后与NOAC比较,下壁(215.26±26.20 vs 190.70±35.16,p<0.001)、间壁(340.04±43.91 vs 322.87±43.91,p=0.022)放射性摄取比值均明显增高。5、AC对IQ组和LEHR组灌注评分的影响:IQ-AC前后,间壁(2.52±3.18 vs6.09±3.99,p<0.001)AC后评分增高。LEHR-AC前后评分没有差异。IQ配位后与NOAC比较,侧壁有差异(2.57±3.36 vs 3.74±4.03,p=0.029),配位后评分降低。6、图像配位不准后的轴向分析:IQ-AC与配位后x轴(58.50±22.13 vs11.62±2.70,p<0.001)、y轴(-3.33±7.35 vs 0.99±4.30,p=0.03)及z轴(-15.10±13.25vs 1.60±3.41,p<0.001)均有差异,其中x轴方向向左偏移幅度最大,平均幅度为(46.87±2.50)mm;y轴方向向后偏移次之,平均幅度为(4.32±8.47)mm和z轴方向向下偏移最轻微,平均幅度为(16.70±13.96)mm。结论:1、LEHR-SPECT AC后下壁及间壁显像剂分布得以补充;IQ-SPECT AC后,下壁及间壁没有得以补充,且心尖、前壁及间壁显像剂分布出现明显稀疏,重新配位后显像剂分布得到改善。2、分析原始图像后,图像配准不良x轴向左偏移最大,z轴向下偏移次之y轴向后偏移最小。其中x轴向左偏移主要影响左室间壁,使得间壁放射性摄取值减低。(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27)

史腾飞,孙书利[4](2018)在《带未知衰减观测率多传感器系统的自校正加权观测融合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带未知衰减观测率的多传感器线性离散时不变系统,通过相关函数在线辨识不同传感器的衰减观测期望和方差,将在线辨识的参数代入到最优加权观测融合滤波算法中得到自校正加权观测融合滤波算法.分析了参数辨识的一致性和自校正加权观测融合滤波算法的收敛性.仿真例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系统科学与数学》期刊2018年10期)

刘家金,毕晓,李灿,富丽萍,王瑞民[5](2018)在《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PET/MR临床应用中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伪影类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69例患者的PET/MR图像,使用Siemens MMWP工作站的TrueD软件同时显示PET_(非衰减校正)(PET_(NAC))和超短回波时间/Dixon序列图像、PET衰减妊(PET_(AC))和T2WI像、PET_(AC)图像和衰减系数图(μmap)3组图像,对基于MR衰减校正的PET图像伪影特征进行分类。结果 269例患者中发现9类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伪影,分别是脑局部热灶及冷灶伪影7个,肺与其他组织交界区的异常热灶453个、气管腔内热灶134个,全脑部冷区伪影23个,肝脾冷区伪影2个,钆剂热灶伪影3个,金属伪影69个,上肢截断伪影386个。结论 PET/MR临床应用中,PET图像会出现多种类型衰减校正伪影。分析图像时需要将PET_(NAC)图、PET_(AC)图、MR诊断图和μmap像相结合,以便发现和解释基于MR衰减校正产生的PET图像伪影。(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胡彬,胡海勇[6](2018)在《基于MR模板的PET/MRI衰减校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并对比基于MRI的衰减校正模板对PET图像的衰减校正效果,寻找衰减校正效果最佳模板。方法采集30名志愿者的18 F-FDG PET图像,根据性别或不同头部尺寸创建MRI模板,包括女性组(fmg)、男性组(mmg)、小尺寸头部组(smg)、大尺寸头部组(bmg)和基础组(gmg),与PET透射模板结合后获得个体化衰减图,并最终用于18F-FDG PET图像的衰减校正;测量并对比经不同模板校正的PET图像ROI内的放射性活度值和与原始PET图像相比的相对偏差值。结果女性受试者经衰减校正的PET图像中,其ROI内放射性活度的最小差值为4Bq/ml,来源于fmg与gmg模板间,而男性受试者放射性活度的最小差值为1Bq/ml,来源于mmg与fmg模板间。经5个不同模板校正后与经PET透射扫描所获得的衰减数据之间均存在差异,相对偏差值范围为-6.31%~6.32%。gmg模板与其他4个模板的相对偏差值范围为-3.44%~5.34%。结论基于MR模板的衰减校正方法对于受试者个体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情况下,gmg模板即可满足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阚晓婧,葛英辉,刘霄静,张继良,谢瑞刚[7](2018)在《管腔内对比度衰减梯度和改良校正的管腔内对比度衰减梯度分级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管腔内对比度衰减梯度(TAG)和改良校正的管腔内对比度衰减梯度(MTAG-CCO)分级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302支狭窄血管)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组)和53例(130支血管)无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对照组)的冠状动脉CTA(CCTA)资料。对狭窄组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将其分为5个亚组:1级亚组,狭窄程度<25%;2级亚组,25%≤狭窄程度<49%;3级亚组,49%≤狭窄程度<69%;4级亚组,69%≤狭窄程度<99%;5级亚组,狭窄程度≥99%。测量并比较组间及亚组间TAG、MTAG-CCO值。结果狭窄组TAG值[-(18.20±7.42)HU/10mm]低于对照组[-(12.39±4.40)HU/10mm;Z=9 389.00,P<0.001],MTAG-CCO值[-(0.027±0.011)/10mm]亦低于对照组[—(0.014±0.005)/10mm;Z=4 555.50,P<0.001]。狭窄组各亚组TAG及MTAG-CCO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级、2级亚组TAG值高于4级、5级亚组(P均<0.05)。1级、2级亚组MTAGCCO值高于3级、4级、5级亚组,3级亚组MTAG-CCO值高于5级亚组(P均<0.05),其余亚组间TAG及MTAG-CCO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AG及MTAG-CCO均有助于分级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孙璐冰[8](2018)在《同机呼气末屏气钙化积分CT扫描用于SPECT心肌灌注显像衰减校正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基本发展过程为:冠状动脉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十年来明显上升。在2003年、2008年及2013年我国卫计委进行的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分别为4.6‰,7.7‰及10.2‰。因此,冠心病的早诊断、早干预及准确的预后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是冠心病的主要病因,而动脉粥样硬化开始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冠状动脉局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此时,载脂蛋白B滞留于内皮下并形成损伤相关分子形态,进而引起周围组织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单核细胞聚集,最终导致细胞内、外脂质等共同堆积于血管内膜下。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其会逐渐形成钙化,这一过程由钙离子介导,钙离子可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内膜增厚。以往认为钙晶体在受损组织中的被动沉积导致了粥样硬化斑块钙化。最新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是一个与骨骼形成相似,需要多种因子参与、受机体主动调控的过程。目前在冠心病诊疗过程中应用较广泛的检查手段有:传统危险因素评估、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及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这些技术从不同层面评估冠心病,但这些检查方法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各自的缺陷和不足。在临床实践中,单独应用任一种检查方法评估冠心病,均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近来,MPI联合CACS对冠心病诊疗过程的应用价值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研究表明MPI联合CACS可提高诊断冠心病的准确率,并且可以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准确的危险度分层及预后判断。SPECT/CT在MPI采集过程中会常规采集一低分辨率CT(Low-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LRCT),通过对MPI进行衰减校正可以改善由于呼吸运动及不均一软组织造成的光子衰减,并减少其对MPI图像的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提高MPI定性及定量数据的准确性。随着技术发展,人们开始思考是否能用门控屏气的CACS扫描数据来进行衰减校正。由于呼吸运动会影响衰减值,而SPECT/CT匹配的低转速CT所获得的CT数据可以代表呼吸运动的平均状态,多排高速CT获得的数据只能代表屏气呼吸的某个阶段,这些缺陷都限制了CACS用作衰减校正。有研究表明在正常呼气末屏气采集CT接近于自由呼吸的状态采集CT,本研究主要探讨正常呼气末屏气采集的CACSCT(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 computed tomography obtained during normal expiration,CACS_(EXP)CT)用于MPI衰减校正的可行性。目的探讨CACS_(EXP)CT用于SPECT MPI衰减校正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年10月—2017年7月31例临床已确诊或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利用SIEMENS SYMBIA T16型SPECT/CT同机分别行静息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及CACS_(EXP)CT扫描,应用QPS软件,分别将MPI常规附加的LRCT和CACS_(EXP)CT对MPI图像进行衰减校正处理,将两种处理方法自动获取的左室心肌缺损范围百分比(percentage of perfusion defect,EX%)以及总灌注缺损面积(Totaled perfusion defect,TPD)进行比较。衰减校正所获图像由2名有经验且具备放射与核医学上岗证的核医学科医师分别阅片并进行评分,意见不一致时,由两人共同阅片协商决定,将两种处理方法所得左室静息总积分(sumed rest score,SRS)及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脉分布区域的静息积分进行比较。结果1.CACS_(EXP)CT衰减校正所获EX%(4.55±6.51)与LRCT所获EX%(3.81±7.4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ACS_(EXP)所获TPD(4.42±6.68)与LRCT所获TPD(3.68±6.68)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ACS_(EXP)CT所获SRS(2.40±4.04)与LRCT所获SRS(2.40±4.01)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两者图像各血管分布区域静息积分进行对比,统计数据如下:前降支P=0.281;回旋支P=0.180;右冠脉P=0.665,P值均>0.05。结论MPI常规附加的LRCT和CACS_(EXP)CT对MPI图像进行衰减校正处理,两种处理方法自动获取的参数及根据两者图像各室壁放射性分布所得S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以CACS_(EXP)CT可用于MPI的衰减校正。将此技术应用于临床,即在行心肌灌注显像时将CACS_(EXP)CT替代常规的LRCT,使其在用于MPI衰减校正的同时又可获得患者冠脉钙化积分,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5-01)

F.Liu,H.Jang,R.Kijowski,T.Bradshaw,A.B.Mc,Millan[9](2018)在《探讨深度学习用于基于MR成像的衰减校正在PET/MRI成像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开发并评估深度学习用于基于MR成像的衰减校正(AC)(深度MRAC)方法在颅脑PET/MRI中应用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利用深度学习方法从MR影像中模拟(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谢慧芳[10](2018)在《基于全变分正则化的PET图像重建技术及其在PET/MR系统衰减校正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成像领域中,因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处理各类特殊问题的需求,比如CT中对于减少扫描成本和辐射剂量的要求,PET中对于减少晶体个数的需求等,导致采集的数据不完全。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重建图像,全变分正则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完全投影数据情况下的迭代重建中。全变分最小化方法同样适用于PET/MR系统的硬件衰减校正中。PET/MR作为最前沿的医学成像技术之一,对于肿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叁大领域疾病的早期诊断、分期、治疗监测和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PET/MR中,对于PET图像定量评估的精确性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是?射线的衰减。因此准确的衰减校正对成像至关重要。其中,MR硬件的衰减校正不容忽略。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新的PET/MR中MR硬件衰减的方法。相比于CT扫描法和透射扫描法中放射源需旋转的扫描方式,本文将固体桶源(68Ge源)固定放置在PET/MR视野范围内,采集其发射数据用于重建MR硬件的衰减图。2.提出相应的算法设计。我们提出改进的MLEM算法,结合从CT扫描得到的硬件形状信息作为先验知识和Split Bregman求解的全变分正则化约束,求解有限角重建问题,得到硬件的衰减系数图。3.设计相应的数值仿真实验和GATE仿真实验,讨论了先验知识和正则化约束对重建结果的影响,探索了不同迭代次数和不同有限角分布对衰减校正的影响。4.在实际数据的基础上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描述了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过程,最后比较了两种基于CT扫描的衰减校正方法与本文提出的衰减校正法的结果,得出本文提出的方法比其他两种方法效果更好的结论。(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8-01-01)

衰减校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Dixon序列的衰减校正方法对心脏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成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3例心肌显像清晰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PET/CT)肿瘤筛查患者,PET/CT检查后即行心脏PET/MR扫描。使用Cedars心脏软件对PET/CT和PET/MR图像进行处理,分别得到每例患者左室美国心脏协会(AHA)20节段图中每段心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代谢占左室心肌代谢最高点的百分比(代谢百分比)。评价PET/CT和PET/MR图像中每段心肌代谢百分比之间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用于评价PET/CT和PET/MR图像每段心肌代谢百分比的相关性与一致性。结果:在23例患者的460个节段中PET/CT左室心肌代谢百分比为(61.32±11.84)%,明显低于PET/MR图像的(62.55±11.5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P<0.001),但相关性良好(r=0.891);其95%一致性界限为11.95%~-9.49%,平均值为1.23%。结论:PET/CT和PET/MR左室心肌20个节段的~(18)F-FDG心肌代谢百分比整体上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且对PET/MR结果低估很小,能够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衰减校正论文参考文献

[1].田德峰,杨宏伟,庄静文,崔碧霄,马杰.一体化PET/MR不同衰减校正方式定量准确性分析及图像质量评估[J].中国医学装备.2019

[2].毕晓,刘家金,关志伟,陈英茂,王瑞民.基于磁共振成像Dixon序列和CT的衰减校正方法在心脏PET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学装备.2019

[3].薛及弟.CT衰减校正对IQ-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9

[4].史腾飞,孙书利.带未知衰减观测率多传感器系统的自校正加权观测融合估计[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8

[5].刘家金,毕晓,李灿,富丽萍,王瑞民.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

[6].胡彬,胡海勇.基于MR模板的PET/MRI衰减校正方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

[7].阚晓婧,葛英辉,刘霄静,张继良,谢瑞刚.管腔内对比度衰减梯度和改良校正的管腔内对比度衰减梯度分级诊断冠状动脉狭窄[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

[8].孙璐冰.同机呼气末屏气钙化积分CT扫描用于SPECT心肌灌注显像衰减校正的可行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8

[9].F.Liu,H.Jang,R.Kijowski,T.Bradshaw,A.B.Mc,Millan.探讨深度学习用于基于MR成像的衰减校正在PET/MRI成像中的价值[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8

[10].谢慧芳.基于全变分正则化的PET图像重建技术及其在PET/MR系统衰减校正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8

标签:;  ;  ;  ;  

衰减校正论文-田德峰,杨宏伟,庄静文,崔碧霄,马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