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特质论文-谈翀

叙事特质论文-谈翀

导读:本文包含了叙事特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闻类非虚构写作,叙事行为,价值理念

叙事特质论文文献综述

谈翀[1](2019)在《精神内核与叙事特质——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非虚构写作逐渐渗透到新闻领域,不少学者开始思考非虚构写作在场式和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对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聚焦新闻类非虚构写作作品,总结其精神内核与叙事特质,从而尝试探索其发展之道。(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11期)

张晨[2](2019)在《历史·当代·叙事——谈诺曼·莱布雷希特《为什么是马勒?》的写作特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学编纂与写作中的历史和史料维度是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如何运用它们决定了作者的写作方式、风格和定位。英国着名音乐评论家诺曼·莱布雷希特的着作《为什么是马勒?——一个人和十部交响曲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在写作中关注了历史在当代的作用,剖析了马勒作品在当代产生的效应,解答了其复兴的谜团。这部着作在叙述上以时间和空间的交叉为轴,展现了作曲家与作品、历史与现实、发送者与接收者、创作与聆听等诸多方面的关联。作者的写作具有延续性:早年《记忆中的马勒》是写作的基础,而后《为什么是马勒?》的重要意义则在于如何看待历史和史料并从中析出独特的写作方式,在品评中重塑史料,指出了音乐史研究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音乐探索》期刊2019年04期)

温舒艺[3](2019)在《叙事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特质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叙事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进行干预。结果发现叙事团体心理辅导在安全、温暖、真诚、平等的氛围之中,通过问题外化,解构并重新建构问题故事,改写生命故事,实现成长与改变,进而改变其特质应对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期刊2019年10期)

周文姬[4](2019)在《《雪暴》:东北特质的叙事元素及审美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雪暴》中现实主义手法运用使得大自然与人物同样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围绕着东北地域、文化与精神建构了具有东北特质的审美文化。影片在追击叙事中产生了新元素,并且成为重要角色。对比西部片与东北电影,追击叙事与整体叙事的关系暧昧不清,使得作品在叙事问题上仍然有待挖掘与拓展。如果说以第六代电影中具有纪实美学特质的影像来叙述森林警察,《雪暴》是否是另一种《可可西里》?与导演崔斯韦以往参与的编剧和电影相比,显然,它在尝试着新视点创作。(本文来源于《电影艺术》期刊2019年04期)

大健[5](2019)在《史诗叙事与青春特质——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没看到现场,也许对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印象还停留在对同名电影的怀旧当中。1958年由孙道临、袁霞主演的同名电影实在太过经典,以致岁月留痕也变成一种特殊的质感,永远缅怀故事的原型李白烈士和他的战友们。那么,由上海歌舞团推出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编剧罗怀臻,总编导韩真、周莉亚)是一部什么(本文来源于《东方艺术》期刊2019年03期)

王书月[6](2019)在《教出叙事散文的基本特质——《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在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录播现场,我观摩了徐州崔炳光老师执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节课,教出了叙事性散文的基本特质,师生一起沉浸于语言文字之中,充分感受到了语言文字带来的魔力。叙事性散文教什么?一是要教出叙事的特质。散文的叙事与一般记叙文或者小说(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7期)

毛凌滢[7](2019)在《库柏小说叙事的视觉优先与风景描写的如画特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美国西部神话和民族意识的建构者,詹姆斯·菲尼莫·库柏小说创作的历史文化意义一直以来均受到了中外评论界的关注。但对库柏小说的文化、历史意义的强调往往遮蔽了其作品中的艺术成就。结合西方诗画和视觉中心主义传统,以及18世纪流行于英国的如画理论,探讨了库柏小说叙事中的视觉优先倾向以及风景描写中的如画特质。正是库柏对北美风景的如画描写和视觉优先的现实主义的精确笔法,不仅使其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本土特色,也使其笔下的风景成为美国重要的形象以及凝结民族情感的材料。(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张龙宇[8](2019)在《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轨迹及其特质的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已经进入质量提升的关键发展时期,乡村学前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短板,受到政府和社会等各方的严重关切。由于乡村社会特殊的地域背景、独特的经济文化发展样态、乡村学前教育机构的分散与灵活等特点,加之乡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和教育教学资源的限制,乡村幼儿生源及师幼比的巨大差异,使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呈现出独特的发展历程和鲜明的专业成长特质。因此对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特殊过程、阶段及其表现出来的专业成长特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试图科学合理地界定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成长阶段、专业成长特质等问题;在叙事研究范式下,描绘、勾勒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轨迹,界定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凝练出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特质。为更好地引导和支持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提出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对策建议;促进乡村幼儿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与改进。研究者通过在一所乡村幼儿园五个月的实地调研,在叙事研究范式下,采用访谈法、观察法、文本分析法对四位不同代际的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轨迹进行细致的描绘,划分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呈现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真实情况;结合对四位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轨迹的分析,凝练出目前一线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特质;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及建议。本研究发现,不同代际的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轨迹虽有区别,但也具有很明显的共同特点。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学习成长预备期、适应与累积期、胜任与成熟期、稳定与停滞期。通过对专业成长轨迹的分析,凝练总结出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六大特质:代际特质、实践特质、不确定特质、移情特质、关系特质、乡土特质。在对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轨迹描绘与分析,以及特质凝练的基础上,发现影响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复杂多样,但可概括归结为教师自身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因此本研究针对影响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因素,结合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理论,以及研究者从研究对象成长历程中获得的启发,从乡村幼儿教师自身提升和外部环境支持与改善两个方面提出促进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乡村幼儿教师自身的提升主要包括:乡村幼儿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乡村幼儿教师要提高有效自主成长的能力;乡村幼儿教师要建构合理的专业成长规划;乡村幼儿教师要增强专业认同能力。外部环境的支持与改善主要包括:提高乡村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为乡村幼儿教师减负降压;提升家园合作质量;营造乡村幼儿教师间互助合作的氛围;重视乡村幼儿教师的培训效果;加强对乡村幼儿教师的支持指导;优化乡村幼儿园的专业管理。(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杨芳,王剑华[9](2019)在《生命的探索与成长——论艾丽丝·门罗《红裙子1946》的叙事特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早期短篇小说《红裙子1946》对于现实世界的关注、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对于日常生活细节化的真实描写展现出作家鲜明的现实主义叙事特质。通过线性结构下的个性化叙事、第一人称视角下的心理现实主义叙事、写实与虚构之间的自我叙事叁个视角切入,分析作品的现实主义叙事特征,并揭示文本如何透过叙事手法表现现实世界中人的生存困境与成长历程,反映现代社会的生活状况,有助于把握门罗的创作艺术,对于认识作家创作的发展与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嘉兴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郑晓峰[10](2018)在《周的史诗:《大雅》“五诗”的叙事特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雅》"五诗"集中体现了周的史诗或诗史的叙事性质。既有史的因子,又有诗的想象成分;既用韵文,又夹杂着神话与故事传说,是诗化的历史。对照亚里士多德史诗的定义,中国式史诗带有强烈抒情色彩的叙事性、片段组接的完整性,以及精神意识中的民族性,是历史的诗化。《大雅》"五诗"是在时间链条上,随着地理空间的转换,组接成周族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成为这个民族在梦境里、庙堂上、祭坛中无数次被唤起的集体的精神原型。(本文来源于《北方论丛》期刊2018年06期)

叙事特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音乐学编纂与写作中的历史和史料维度是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如何运用它们决定了作者的写作方式、风格和定位。英国着名音乐评论家诺曼·莱布雷希特的着作《为什么是马勒?——一个人和十部交响曲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在写作中关注了历史在当代的作用,剖析了马勒作品在当代产生的效应,解答了其复兴的谜团。这部着作在叙述上以时间和空间的交叉为轴,展现了作曲家与作品、历史与现实、发送者与接收者、创作与聆听等诸多方面的关联。作者的写作具有延续性:早年《记忆中的马勒》是写作的基础,而后《为什么是马勒?》的重要意义则在于如何看待历史和史料并从中析出独特的写作方式,在品评中重塑史料,指出了音乐史研究的重要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叙事特质论文参考文献

[1].谈翀.精神内核与叙事特质——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探析[J].视听.2019

[2].张晨.历史·当代·叙事——谈诺曼·莱布雷希特《为什么是马勒?》的写作特质[J].音乐探索.2019

[3].温舒艺.叙事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特质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

[4].周文姬.《雪暴》:东北特质的叙事元素及审美建构[J].电影艺术.2019

[5].大健.史诗叙事与青春特质——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J].东方艺术.2019

[6].王书月.教出叙事散文的基本特质——《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观察[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

[7].毛凌滢.库柏小说叙事的视觉优先与风景描写的如画特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张龙宇.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轨迹及其特质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9].杨芳,王剑华.生命的探索与成长——论艾丽丝·门罗《红裙子1946》的叙事特质[J].嘉兴学院学报.2019

[10].郑晓峰.周的史诗:《大雅》“五诗”的叙事特质[J].北方论丛.2018

标签:;  ;  ;  

叙事特质论文-谈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