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白甲鱼论文-沈正雄,樊均德,许勤智,梅杰,陈靖

小口白甲鱼论文-沈正雄,樊均德,许勤智,梅杰,陈靖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口白甲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lini(Wu)],人工养殖,梵净山

小口白甲鱼论文文献综述

沈正雄,樊均德,许勤智,梅杰,陈靖[1](2015)在《梵净山小口白甲鱼人工养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 lini(Wu)]是分布于沅江水系、珠江水系、闽江水系等长江以南水系的小型经济鱼类。对梵净山小口白甲鱼的生物学习性、人工养殖与主要营养需求进行了研究,为该鱼的保护和规模化养殖提供一定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20期)

樊均德,许勤智,梅杰,邓霞,陈靖[2](2015)在《梵净山小口白甲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解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梵净山地区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 lini)肌肉中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梵净山地区小口白甲鱼肌肉中测得脂肪酸21种,含量达8.45 g/100 g。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总量的70.77%,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占37.63%,多不饱和脂肪酸占33.14%,DHA与EPA占9.59%。(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6期)

樊均德,梅杰,邓霞,陈靖,许勤智[3](2015)在《梵净山小口白甲鱼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HE染色法研究了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 lini)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小口白甲鱼体型小,口小下位,下颌具角质边缘。食道和肠道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肠道细而长,比肠长(肠长与体长之比)大于2.0;小口白甲鱼的口咽腔上皮细胞中有杯状细胞排列,鳃耙细密发达。食道的输送食物能力和肠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强,小口白甲鱼属于以刮食为主的偏植食性鱼类。其消化道组织结构与食性一致。(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2期)

樊均德,梅杰,许勤智,陈靖,邓霞[4](2015)在《梵净山小口白甲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梵净山地区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 lini)的含肉率、肌肉中营养成分含量和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地区小口白甲鱼的平均含肉率为73.16%,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7.28%,灰分为1.14%,粗蛋白质为19.25%,粗脂肪为2.32%。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占肌肉干重比例为68.92%,其中必需氨基酸为31.30%,鲜味氨基酸占26.35%,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色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是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63.38。(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0期)

梅杰,樊均德,许勤智,梁正其[5](2014)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口白甲鱼资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对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口白甲鱼资源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小口白甲鱼的资源现状、种群结构、生长特征和食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口白甲鱼资源处于衰退状态,平均体长为(9.71±2.0)cm,是以低等藻类为主的植食性鱼类。鉴于目前情况,应采取应对措施,禁止非法过度捕捞,开展宣传教育,进行人工繁殖,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34期)

代应贵,韩雪,张晓杰[6](2010)在《小口白甲鱼都柳江种群mtDNA D环的序列变异及遗传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PCR结合DNA测序技术,测定分析了易危鱼类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 lini)都柳江种群36个个体mtDNA D环约470bp序列的变异及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36个个体中,该序列的长度为469~475bp,其碱基组成为A+T的平均含量(68.4%)高于G+C(31.6%)。共检测到25个多态位点,其中转换19个、颠换6个。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575,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2.695。36个个体分属5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d)为0.260,单倍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P)为0.026。5个单倍型构建的UPGMA系统树聚为2个分支。目前小口白甲鱼都柳江种群mtDNA D环序列存在着较丰富的变异和遗传多样性。(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0年02期)

韩雪[7](2009)在《小口白甲鱼核型及mtDNA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 lini)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白甲鱼属(Onychostoma),主要分布于沅江水系、珠江水系、汀江和九龙江等水系。多年来,其种群数量日趋减少,种质资源正濒临消失的危险,现已被列为易危鱼类。小口白甲鱼在贵州主要分布在隶属于沅江水系的清水江和隶属于珠江水系的都柳江,是当地的名贵经济鱼类。到目前为止,有关小口白甲鱼的研究资料仅限于其形态、分类、分布等方面,其他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以小口白甲鱼为材料,对其染色体核型和线粒体DNAD-loop区序列分析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通过对小口白甲鱼进行核型分析,发现小口白甲鱼核型公式为2n=50,12m+8sm+4st+26t,染色体臂数为NF=70,未发现异型染色体、随体染色体和次缢痕。通过计算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发现小口白甲鱼的染色体相对长度在6.429±0.39与2.320±0.06之间,两相邻的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差异不大。比较了小口白甲鱼的核型与其它白甲鱼类核型,发现它们的二倍染色体数(2n)均为50,小口白甲鱼的进化程度最低,是原始类型。在对小口白甲鱼进行资源保护时要加强遗传多样性的保护。采用PCR结合DNA测序技术测定分析了小口白甲鱼36尾个体mtDNAD环约470bp序列的变异及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36尾个体中,该序列的长度存在变异,变化幅度为469bp~475bp。该序列的碱基组成为A+T含量(68.4%)高于G+C含量(31.6%)。共检测到25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19个,颠换6个。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575,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2.695。36尾个体分属5个单倍型,单倍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P)为0.026。5个单倍型构建的UPGMA系统树和NJ系统树形成2个分支。目前小口白甲鱼mtDNAD环序列存在着较丰富的多样性。(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09-05-01)

小口白甲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水解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梵净山地区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 lini)肌肉中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梵净山地区小口白甲鱼肌肉中测得脂肪酸21种,含量达8.45 g/100 g。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总量的70.77%,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占37.63%,多不饱和脂肪酸占33.14%,DHA与EPA占9.5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口白甲鱼论文参考文献

[1].沈正雄,樊均德,许勤智,梅杰,陈靖.梵净山小口白甲鱼人工养殖技术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5

[2].樊均德,许勤智,梅杰,邓霞,陈靖.梵净山小口白甲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5

[3].樊均德,梅杰,邓霞,陈靖,许勤智.梵净山小口白甲鱼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5

[4].樊均德,梅杰,许勤智,陈靖,邓霞.梵净山小口白甲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5

[5].梅杰,樊均德,许勤智,梁正其.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口白甲鱼资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

[6].代应贵,韩雪,张晓杰.小口白甲鱼都柳江种群mtDNAD环的序列变异及遗传多样性[J].动物学杂志.2010

[7].韩雪.小口白甲鱼核型及mtDNA多样性研究[D].贵州大学.2009

标签:;  ;  ;  ;  

小口白甲鱼论文-沈正雄,樊均德,许勤智,梅杰,陈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