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芳(山东省利津县中心医院山东利津2574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作用。方法将13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0例,对照组69例,两组均按照急性心肌梗塞的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连续10天监测心肌氧耗量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根据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降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效果显著,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氧耗量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心肌的缺血和坏死,是心内科的危重症之一,因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发病后病人情绪常不稳定,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这些心理变化,常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肌耗氧量。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中,降低心肌耗氧量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对7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有效的降低了心肌耗氧量,并同时设对照组69例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我院心内科自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1例,女48例,年龄40-83岁,平均53.13±11.57岁。
1.2方法
将以上13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0例,对照组6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心肌耗氧量等方面无差异(P>0.05)。两组均按照急性心肌梗塞的常规治疗,实验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两组均连续10天监测心肌耗氧量,每日6次,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两组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心肌耗氧量的均值低于对照组。
3体会与讨论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巧),积极的影响患者的心理,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至。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改变。除常规处理外,心理护理技术日益受到重视。
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冠状动脉病变支发生闭塞,心肌的供血、供氧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在这对供求矛盾中至关重要。而决定心肌耗氧量的因素有室壁张力、心肌收缩力和收缩速率、心律,为了较好地反映心肌耗氧量,临床上常采用简便的二因素成绩来计算,即收缩压x心律所得值。在冠状动脉灌流量降低的基础上,上述决定耗氧量的诸因素中的任何中的任何一项增加均可导致心肌耗氧和心绞痛的发生。若心绞痛未缓解。这些变化就揭示了一种灾难性的生物正性反馈,即血压越高,心律越快,失衡的耗氧量亦越大,心肌缺血就越严重。急性心肌梗塞易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和泵衰竭,是病人的主要死因,预防其发生比治疗更为重要,降低心肌耗氧量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心肌耗氧量的降低,对防止心肌梗塞范围的扩大有重要意义。而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往往会因为心理状况的变化,而影响心肌的耗氧量,这是因为:急性心肌梗塞是心内科的危重之一,具有发病急、胸痛或喘憋重、并发症多、病程长、死亡率高等特点,患者一旦患病,其心理状态往往发生很大的改变,因此,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表现,作相应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3.1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主要心理状态表现
3.1.1焦虑、恐惧
心肌梗塞患者发病突然,常有心前区剧烈压榨性疼痛,有窒息感,同时各种检查、治疗、监护、监测等治疗护理措施的实施,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的疾病的严重性产生恐惧,并为能否顺利康复产生焦虑。
3.1.2多疑、敏感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由于入院后24小时昼夜监护,绝对卧床引起的身体不自由,探视限制或同室同类病人的抢救死亡,患者常常表现为异常敏感、感情脆弱,出现抑郁、绝望心理,同时怀疑医生、护士的技术能力,怀疑家人对自己嫌弃,最终演化为焦虑。
3.1.3角色减退或缺如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常常认为比入院时的症状少有缓解就是治愈了,对自己的疾病认识不足,缺乏对疾病本身的认识,对疾病满不在乎、无所谓,以至于不配合治疗,不按要求卧床休息,不听从指导,而擅自过早下床活动,出现松弛心理。
以上不稳定的各种心理状态,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氧耗量增加,同时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
3.2心理护理原则
3.2.1心理护理与躯体护理的整体性
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心理因素已成为躯体疾病的致病原因之一,而躯体疾病又会加重心理情绪反应,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进行护理时,要从病人的心身整体考虑,即对患者进行躯体护理,以减轻新的情绪反应;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减弱情绪对躯体的作用,通过阻断病人的恶性循环链,以达到心身整体的协调。在护理过程中,还要注意顺应病人的个性,稳定其情绪,减少应激。
3.2.2心理护理的个性化
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不同,后天环境和教育条件不同,个人实践和主观能动性不同,故心理活动又千差万别。文化水平的差异对疾病及治疗态度也有一定的差异;不同气质性格的病人,对疾病的承受能力、反应方式以及表现又各不相同;另外社会角色和社会经历不同,对待疾病的心理活动规律也有较大的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个别的心理护理能达到良好效果。
3.2.3重视病人家属和亲友对病人的心理作用
病人离开他所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环境,还要忍受疾病的折磨,甚至会面临死亡的威胁。因此,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过度的心理反应可破坏心理平衡,加重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心理反应和需要,注意观察其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适应,对住院的反应,对病友的态度,对家庭亲友探访的态度以及与发病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等。详细观察和了解病人的情况,可有的放矢的帮助病人适应医院环境,配合医疗护理过程,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3.3心理护理的目标
(1)满足病人的需要;(2)调整病人的社会角色;(3)调节病人的情绪;(4)缓解病人的心理社会应急;(5)帮助病人增强适应能力;(6)处理病人的心理反应。
3.4实施心理护理我们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3.4.1耐心介绍病情,满足病人的需要
向病人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针对病人的护理问题和需要,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解除病人的痛苦。满足病人的需要,介绍各种检查、治疗及仪器使用目的和必要性,消除病人焦虑和恐惧心理。
3.4.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病人深入进行心理沟通
良好的的护患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意义。多与病人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以优良的态度娴熟的技术,消除病人的疑虑,赢得病人的信赖,使他们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3.4.3对患者要高度负责,处处为其着想
各种操作果断、利索,如情况要沉着、冷静,言行上表示有信心,丝毫不能流露出不利于病情的表情。稳定病人的情绪,增强病人的信心。
3.4.4要有把病人当亲人的同情心
依赖心理增强的病人,急需得到亲人的照顾,然而亲人照料只能在病人心理上起一定的安慰作用,而医护人员的关怀,还可减轻或消除痛苦。因此,应给病人以情感支持,护理人员要在病人床旁陪伴守护,多安慰病人。
3.4.5对角色减退或缺如的病人要尽快使他们适应角色
要向病人耐心介绍病情及相关知识,介绍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向病人说明休息及逐渐增加活动量的重要性,取得病人合作,保证其安全顺利康复。
我们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研究,证实了心理护理能使病人情绪稳定,心理状态良好,由此可降低患者心肌耗氧量,这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国伟,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第6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909.
[2]王国强.心身疾病的心理互利原则和目标.实用护理杂志,16(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