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收缩同步性论文-吴棘,Rita,Mukerji,Gong-Yuan,Xie

机械收缩同步性论文-吴棘,Rita,Mukerji,Gong-Yuan,Xie

导读:本文包含了机械收缩同步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血流动力,非同步性,左室收缩,心肌

机械收缩同步性论文文献综述

吴棘,Rita,Mukerji,Gong-Yuan,Xie[1](2009)在《心肌机械运动与血流动力学的非同步性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在心收缩期,左室心肌缩短、增厚,并沿左室长轴扭转,左室壁各节段收缩、扭转的协调同步对维系心脏的泵血功能至关重要。目前,有关心肌机械运动与血流动力学的同步关系及其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和实时叁维超声分别评价心(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9-09-17)

苏德淳[2](2003)在《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心肌异常收缩反应及电机械活动同步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DSE)能否诱发或加重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的心肌异常收缩反应;研究多巴酚丁胺是否会恶化IDC电机械活动的同步性,及其对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方法:18个IDC病人(平均年龄48.8±14.1岁,NYHA心功能Ⅱ—Ⅲ级,平均LVEF 33.2±9.2%),进行DSE(5、10、20ug/kg.min)。实验采用美国心脏超声协会推荐的16节段分段法,室壁运动采用半定量4分积分法。应用HP Sonos 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集二维图像。在DSE过程中室壁收缩反应分为四类:运动改善(与基础状态或上一级负荷状态相比室壁运动积分减少≥1分)、无改善、运动恶化(与基础状态或上一级负荷状态相比室壁运动积分增加≥1分)、双相反应(在低剂量时运动改善,大剂量时运动恶化)。其中无改善、运动恶化及双相反应节段定义为心肌异常收缩反应,而运动恶化及双相反应节段定义为类缺血反应。 在研究心室电机械活动同步性及心功能的过程中,于基础状态及各剂量分别采集心尖部四腔及五腔心切面,并显示前后房室环,采集血流频谱,测量左室收缩末期(LVSEV)和舒张末期容积(LVDEV),根据LVSEV和LVDEV的变化分别计算每搏输出量(SV)和射血分数(LVEF)。测定E波最大速度(Ev)、A波最大速度(Av)、Ev/Av、主动脉最大血流速度(As),E波持续时间(ED)、A波持续时间(AD)、左室充盈时间(FT)及左室射血时间(ET)。计算Z比值和心输出量(CO),Z比值表达为(FT+ET)/RR(%)。将图像转换为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模式,测量房室环各部位最大收缩期运动速度(S)、最大舒张早期速度(E)和最大心房收缩期速度(A),并根据各部位电机械活动时间(Q-S)计算该剂量下病人电机械活动时间的离散度(Tcd),Tcd反映了左心室各部位电机械活动的同步性。分别计算各个室壁S、E和A的平均值(Sm、Em和Am)。 结果:18人全部存在异常收缩反应(100%),13人存在类缺血反应(94.4%),总计225个有效节段中,126节段诱发出异常收缩反应(56%),其中29段为类缺血反应节段(12.9%),97段为无改善节段(43.1%),运动恶化16段(7 .1%)、双相反应13段(5.8%)。病人的心率、As和co在负荷量达IOug/kg·min后明显增加,LVSEv、SV和LVEF用药前后有显着性差异,但总体趋势变化不大。负荷前后Ev、Av、Ev/Av和LVDEv的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性。CO和心率显着正相关。Sm和Em随负荷量增加呈现总体增高的趋势,但只有20ug/kg·耐n与其它各剂量均达到显着性差异。Sm和Em显着正相关。腼、Em/Am在各负荷状态下均无差别。校正Tcd随着负荷量的加大并未出现预计的恶化趋势,也未出现同步性好转。其它的各项时间闻期指标(校正的ED、AD、ET、IVRT及Z比值)也无差别。 结论: 1、DSE能够诱发出心肌异常收缩反应。 2、IDC存在以缺血为表现形式的心肌能量供需失衡,这种心肌能量供需失衡可能与功C的病因和进展有一定关系。 3、多巴酚丁胺既不会改善、也不会恶化左心室电机械活动的同步性。 4、IDC达到难治性心衰阶段后,小剂量多巴酚丁胺(<10ug/kg .min)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十分有限。(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03-05-01)

机械收缩同步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DSE)能否诱发或加重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的心肌异常收缩反应;研究多巴酚丁胺是否会恶化IDC电机械活动的同步性,及其对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方法:18个IDC病人(平均年龄48.8±14.1岁,NYHA心功能Ⅱ—Ⅲ级,平均LVEF 33.2±9.2%),进行DSE(5、10、20ug/kg.min)。实验采用美国心脏超声协会推荐的16节段分段法,室壁运动采用半定量4分积分法。应用HP Sonos 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集二维图像。在DSE过程中室壁收缩反应分为四类:运动改善(与基础状态或上一级负荷状态相比室壁运动积分减少≥1分)、无改善、运动恶化(与基础状态或上一级负荷状态相比室壁运动积分增加≥1分)、双相反应(在低剂量时运动改善,大剂量时运动恶化)。其中无改善、运动恶化及双相反应节段定义为心肌异常收缩反应,而运动恶化及双相反应节段定义为类缺血反应。 在研究心室电机械活动同步性及心功能的过程中,于基础状态及各剂量分别采集心尖部四腔及五腔心切面,并显示前后房室环,采集血流频谱,测量左室收缩末期(LVSEV)和舒张末期容积(LVDEV),根据LVSEV和LVDEV的变化分别计算每搏输出量(SV)和射血分数(LVEF)。测定E波最大速度(Ev)、A波最大速度(Av)、Ev/Av、主动脉最大血流速度(As),E波持续时间(ED)、A波持续时间(AD)、左室充盈时间(FT)及左室射血时间(ET)。计算Z比值和心输出量(CO),Z比值表达为(FT+ET)/RR(%)。将图像转换为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模式,测量房室环各部位最大收缩期运动速度(S)、最大舒张早期速度(E)和最大心房收缩期速度(A),并根据各部位电机械活动时间(Q-S)计算该剂量下病人电机械活动时间的离散度(Tcd),Tcd反映了左心室各部位电机械活动的同步性。分别计算各个室壁S、E和A的平均值(Sm、Em和Am)。 结果:18人全部存在异常收缩反应(100%),13人存在类缺血反应(94.4%),总计225个有效节段中,126节段诱发出异常收缩反应(56%),其中29段为类缺血反应节段(12.9%),97段为无改善节段(43.1%),运动恶化16段(7 .1%)、双相反应13段(5.8%)。病人的心率、As和co在负荷量达IOug/kg·min后明显增加,LVSEv、SV和LVEF用药前后有显着性差异,但总体趋势变化不大。负荷前后Ev、Av、Ev/Av和LVDEv的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性。CO和心率显着正相关。Sm和Em随负荷量增加呈现总体增高的趋势,但只有20ug/kg·耐n与其它各剂量均达到显着性差异。Sm和Em显着正相关。腼、Em/Am在各负荷状态下均无差别。校正Tcd随着负荷量的加大并未出现预计的恶化趋势,也未出现同步性好转。其它的各项时间闻期指标(校正的ED、AD、ET、IVRT及Z比值)也无差别。 结论: 1、DSE能够诱发出心肌异常收缩反应。 2、IDC存在以缺血为表现形式的心肌能量供需失衡,这种心肌能量供需失衡可能与功C的病因和进展有一定关系。 3、多巴酚丁胺既不会改善、也不会恶化左心室电机械活动的同步性。 4、IDC达到难治性心衰阶段后,小剂量多巴酚丁胺(<10ug/kg .min)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十分有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机械收缩同步性论文参考文献

[1].吴棘,Rita,Mukerji,Gong-Yuan,Xie.心肌机械运动与血流动力学的非同步性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关系[C].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9

[2].苏德淳.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心肌异常收缩反应及电机械活动同步性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3

标签:;  ;  ;  ;  

机械收缩同步性论文-吴棘,Rita,Mukerji,Gong-Yuan,Xie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