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整理论文-李雪通,白桂芹,计瑜,杨政睿,王硕

涂层整理论文-李雪通,白桂芹,计瑜,杨政睿,王硕

导读:本文包含了涂层整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性聚氨酯,纳米ATO,超细TiO_2,多功能涂层整理

涂层整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通,白桂芹,计瑜,杨政睿,王硕[1](2019)在《基于纳米ATO、TiO_2涤纶多功能涂层整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功能纺织品是现代纺织品研究的热点。文中以水性聚氨酯为防水涂料,纳米氧化锡锑(ATO)及超细二氧化钛(TiO_2)作为功能填料,采用涂层工艺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探讨了涂层整理剂中各组分的最佳含量,并对织物的防水、防紫外以及隔热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优化的工艺参数为:水性聚氨酯含量为50.00%,纳米ATO含量为2.00%,纳米TiO_2含量为3.00%。经整理后的涤纶织物耐水压为12.4 kPa,UPF值为245.9,隔热性能提升了8.1℃,满足户外纺织面料防水、防紫外、隔热的基本需求。(本文来源于《针织工业》期刊2019年09期)

高亚萌,王硕,杨文秀[2](2019)在《锦纶织物超细TiO_2防紫外线与抗老化涂层整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细粉体通常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防紫外线、抗老化等性能。文中研究了超细TiO_2分散体系稳定性影响因素,并将超细TiO_2对锦纶织物进行涂层整理,测试分析了TiO_2涂层整理后织物的防紫外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水性聚氨酯涂层胶掺杂超细TiO_2粉体材料的处理工艺能有效提升常规锦纶66的防紫外线和抗老化性能,整理后锦纶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降低,强力损失由原来的46.2%升高到35.8%。(本文来源于《针织工业》期刊2019年01期)

尹杰[3](2018)在《纳米多孔涂层整理织物的色光及增深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入射光在涤纶等纤维表面发生强反射,造成纤维内部染料发色效率低,是此类织物难呈现特深色的根源。通过在纤维表面构筑纳米多孔涂膜,减少纤维表面反射率,提高光入射纤维的效率和染料发色率,是获得特深色织物的最有效手段。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丁酯(PMMA/PBA)的混合胶乳中,掺入少量碳酸氢铵(NH_4HCO_3),可旋涂得到纳米多孔涂膜,降低基材反射率。受此启发,论文首次将该结构涂膜用于平板和涤纶纤维两种有色基材的表面整理,并通过涂膜液固含量、涂膜液中粒子的粒径调控了涂膜的结构,研究了涂膜后有色基材的色光和色深。研究表明:1.旋涂添加NH_4HCO_3(0.27mol/L)的PMMA(57nm)与PBA(84nm)混合胶乳,可得到纳米多孔涂膜;涂膜具有良好的增透性能;随胶乳浓度的增高,涂膜厚度线性增长,涂膜最大增透率所对应的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2.混合胶乳中的PMMA粒径呈单一分布时,涂膜在各波长处的增透率差异较大;以平均粒径为57nm的PMMA制得厚度分别为120nm和165nm的涂膜,两种涂膜最大增透率对应的波长分别为500nm和643nm;涂覆这两种膜后,红、蓝、黑色的叁种平板基材色深度均有明显增高;厚度为120nm的涂膜不改变红色(最大吸收波长为480nm-560nm)基材的色光,但增强了蓝色(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670nm)和黑色基材(最大吸收波长为400nm-650nm)红光,造成色光的改变;165nm的涂膜不改变蓝色基材的色光,但引起红色和黑色基材的蓝光增强,色光也发生改变;即,只有当最大增透率对应的波长与基材的最大吸收波长接近时,基材的色光才可被高度还原;3.将粒径为135nm和85nm的PMMA混拼后,涂膜在各波长处的增透率基本相等;涂覆该结构膜后,红色、蓝色、黑色基材不仅色深度增大,而且色光还原度高;4.采用单一粒径分布的PMMA为整理剂,增深整理涤纶织物时,助剂在织物表面形成多孔膜;随着整理剂用量的提高,助剂在织物表面的覆盖率增大,织物的增深度提升;继续提高助剂用量,PMMA形成大尺寸颗粒物,引起强散射,增深度转而减小;与单一粒径分布的PMMA整理样相比,将135nm与85nm的PMMA混拼后,整理织物的增深度明显增高;5.测试PMMA增深整理的黑色涤纶织物后发现,提高助剂用量,或增大双粒径助剂中大尺寸PMMA的比例,都会引起整理织物蓝光的增强,该规律与基于平板有色基材的研究结果吻合。(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8-12-14)

刘盼盼[4](2018)在《喷涂快速组装金属纳米粒子涂层用于荧光检测及织物功能性整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荧光发光材料已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如分析检测、防伪及交通标志、夜跑及舞台表演服、荧光涂料等等。荧光材料的发光性能受其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其发光性能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金属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特性,这种共振效应一方面使得纳米粒子在紫外-可见光区域有强烈的光谱吸收,另一方面使其周围的局域电磁场显着增强。当荧光物质位于金属纳米粒子附近时,其发光强度会发生变化,即产生荧光增强或淬灭效应。利用金属纳米粒子的LSPR效应调控荧光基团的发光性能、制备功能性材料是近年来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喷涂层层组装技术是将组装成分交替喷涂在基底上,各组分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力如静电、氢键、配位键、主客体作用等沉积在基底表面,形成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集合体材料的过程。这种制备功能材料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膜速度快、环境友好、适合大面积工业生产等优点。更重要的是,通过调节喷涂过程及组装体系的参数可以对制备的功能材料形貌和结构进行调控。本论文利用喷涂组装的方法在平面石英片基底和柔性织物基底表面制备了金属纳米粒子涂层,探讨喷涂组装过程对金属纳米粒子的吸附动力学影响,进一步揭示喷涂组装机理,并将制备的金属纳米粒子涂层用于荧光检测和织物功能性整理,为进一步扩大喷涂组装方法的应用范围做贡献。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是用喷涂法在平面基底上制备两种分别制备单层金纳米涂层和银纳米涂层,通过调节喷涂气压和喷涂时间,研究喷涂参数对不同纳米粒子吸附动力学影响,进而揭示喷涂过程中纳米粒子的吸附沉积机理;然后将制备的银涂层用于增强荧光,改变组装层数,观察组装过程中银纳米粒子涂层的形貌及周围电场的变化情况,进而探讨其对荧光效应的影响;随后利用室温压印技术对银纳米粒子涂层进行条带图案化,研究图案化对荧光增强效应的影响;最后将金属纳米粒子喷涂在柔软的织物基底上,观察纳米粒子在织物表面的沉积规律及其周围荧光物质发光强度,得到具有特殊发光图案的织物,同时研究具有纳米粒子涂层织物的光热转化效率。具体内容如下:(一)利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金纳米粒子和银纳米粒子,由于柠檬酸根的包裹使得纳米粒子表面带负电荷,将带负电的纳米粒子喷涂在正电修饰的平面石英片基底上,依靠两者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得到单层的金属纳米粒子涂层。调节喷涂时间和喷涂气压两个参数,观察和比较两种纳米粒子吸附沉积行为随喷涂参数的变化。研究发现喷涂法大幅提高了纳米粒子的沉积速率,但金、银两种纳米粒子对喷涂参数的响应不同。在10、30、50 psi的气压下,金纳米粒子沉积行为与喷涂压强相关,压强越大,沉积越快,在较高气压下喷涂至20 s时,其生长曲线呈现先快速增加后增加变缓的趋势;与金纳米粒子不同,银纳米粒子的沉积行为与压强无关,改变喷涂气压时,银纳米粒子在相同喷涂时间下,沉积量没有明显差别,喷涂时间增加到60 s时,纳米粒子的沉积量始终呈线性增长趋势。(二)利用喷涂层层组装方法在石英片基底上交替喷涂银纳米粒子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得到含有多层银纳米粒子涂层的荧光检测平台。由于组装过程中PDDA对银纳米粒子的静电吸引作用,纳米粒子被固定在基底表面,随喷涂层数的增加纳米粒子形成聚集体,且聚集体形态从二维平面聚集逐步转化成叁维空间堆积状态。与单独的银纳米粒子相比,聚集态银纳米粒子进一步增加了金属纳米周围电场,从而有利于增加附近荧光基团的发光强度,但电场强度和荧光增强效果随纳米粒子从二维平面聚集转化为叁维空间堆积的转变过程中而降低。组装形成的纳米粒子涂层平台可以增强罗丹明B(RhB),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青色素衍生物(Cy5)多种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具有普适性。将具有最大荧光增强效应的银纳米粒子涂层平台用于生物免疫实验的测定,发现其对荧光基团Cy5的荧光增强倍数达到~12.3倍。(叁)利用室温压印技术制备具有条带图案的银纳米粒子涂层,进一步提高其荧光增强效果。用浸渍层层组装技术制备具有一定厚度的聚烯丙基胺盐/聚丙烯酸(PAA/PAH)*20聚电解质多层膜做为室温压印的基膜。先压印后喷涂过程是指先用室温压印技术对基膜进行条带图案化,再交替喷涂银纳米粒子和PDDA,得到图案化的银纳米粒子多层膜。先喷涂后压印过程指先在基膜表面喷涂上银纳米粒子和PDDA,再对其进行室温压印获得条带图案。将两种制备工艺得到的图案化银涂层表面形貌、紫外吸光度和荧光增强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先压印后喷涂得到的涂层中银纳米粒子主要分布在条带图案化基膜的凸起部分,与平面银纳米涂层平台(对比样品)相比,荧光增强1.39倍;而先喷涂后压印途径得到银纳米涂层平台,纳米粒子渗入整个基膜内部,荧光增强2.05倍。(四)将金属银纳米粒子喷涂在平纹棉织物基底上,研究纳米粒子在织物表面的沉积状况、银涂层织物上荧光基团的发光强度及涂层织物的光热转化效应。由于织物复杂的多级结构导致织物基底具有良好的捕捉能力,交替喷涂3层银纳米粒子和PDDA时,纳米粒子沉积量是石英片基底上沉积量的2.3倍,且纳米粒子均匀覆盖在织物中纤维表面;将修饰了银纳米粒子涂层的织物表面吸附生长荧光物质罗丹明B,观察其发光强度,研究发现由于织物中纤维的空间分布,荧光基团和纳米粒子之间的间距不可控,从而导致修饰了银纳米粒子涂层的织物周围荧光强度有所下降,使用图案模板使纳米粒子选择性沉积在织物表面,得到具有特殊发光图案的织物。同时由于金属纳米粒子涂层的LSPR效应使得织物光热转化效率大大提高,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8-05-01)

潘颖[5](2017)在《层层自组装阻燃涂层的设计及其涤纶后整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综述了层层自组装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涤纶织物阻燃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涤纶织物的传统后整理阻燃方法阻燃效率低、缺乏阻燃耐久性以及对织物的服用性能损害等缺点,开发了基于生物基原料和层层自组装技术的新型涤纶织物后整理生物基阻燃涂层技术。进一步结合纳米复合和催化成炭的原理,制备了一系列含无机纳米粒子、金属离子络合海藻酸、多聚磷酸/植酸以及次磷酸结构的生物基层层自组装涂层,研究了这些涂层对涤纶织物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这几种涂层修饰后的织物的阻燃耐水洗性。获得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将四种不同的纳米金属氧化物(ZnO、TiO2、CeO2和NiO)和海藻酸钠混合后,与带正电的聚电解质聚乙烯亚胺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在涤纶P、涤棉A(90/10)和涤棉B(80/20)叁种织物基体上制备涂层,四种由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涂层在不同基体上的涂层增重情况相似,不同的基体对于涂层的增重影响较小。研究四种由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涂层对涤纶P以及两种涤棉A和B的热分解过程的影响发现,对于涤纶纤维,这些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涂层在高温阶段有较为明显的降低其热失重速率的作用,含CeO2的涂层尤为明显。与修饰前的涤纶P相比,8 BL含CeO2的涂层修饰后的涤纶P-CeO2-8在700 ℃下的成炭量提高了 11.1 wt%。水平燃烧测试中,含ZnO和TiO2的涂层修饰后的B-ZnO-8和B-TiO2-8所剩炭渣的量明显多于修饰前涤棉B的炭渣量。在锥形量热仪测试中,4 BL含TiO2的涂层使涤棉B-TiO2-4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和总热释放(THR)与修饰前的涤棉B相比分别降低了 23%和30%。2.首先在叁种织物基体——涤纶P、涤棉A(90/10)和涤棉B(80/20)上以海藻酸作为负聚电解质、聚乙烯亚胺为正聚电解质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涂层,然后将这种含海藻酸的涂层通过浸泡在四种不同的二价金属离子(Ca2+、Ba2+、Ni2+、Co2+)溶液中使其与海藻酸络合,形成含离子交联结构的涂层。在燃烧测试中,Ca2+和Ba2+交联涂层修饰的涤棉B-Ca与B-Ba可使涤棉B基体的燃烧时间分别延长了 13%和8%,且B-Ca与B-Ba在燃烧测试后的炭渣保留十分完整。同时,与修饰前涤棉B相比,B-Ba的PHRR与THR分别降低了 26%和36%。通过对炭渣的形貌以及拉曼光谱的分析发现钙离子与钡离子交联的涂层在燃烧过程中可以形成石墨化程度较高的炭层更好地保护了基体。此外,经过标准洗涤测试前后的B-Ca和B-Ba样品在水平燃烧测试中所获得的炭渣以及燃烧数据差别较小,说明离子交联的涂层表现出了良好的耐水洗性。3.采用两种不同结构的酸源——植酸与多聚磷酸作为负聚电解质,聚乙烯亚胺和叁聚氰胺复配溶液作为正聚电解质,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分别在叁种织物基体——涤纶P、涤棉A(90/10)和涤棉B(80/20)上制备两种不同的膨胀型阻燃涂层。膨胀型阻燃涂层的组装可明显提高涤棉基体在高温下的成炭量,2 BL含植酸的涂层修饰后的涤棉B-PT-2在氮气条件下700 ℃的成炭量与修饰前相比提高了 6.2 wt%。水平燃烧测试中,两种涂层修饰后的涤纶以及涤棉织物均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能,涤棉在经过1BL-2BL组装层修饰后即可达到自熄。此外在锥形量热仪的测试中,与修饰前织物相比,2 BL含植酸的涂层修饰后的涤棉B-PP-2的PHRR和THR分别降低了 55%和46%,说明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膨胀型涂层可以有效的促进基体成炭。在耐水洗性测试中,洗涤之后的样品不能达到洗涤前样品自熄的效果,说明直接通过层层自组装制备的涂层耐水洗性较差。4.首先合成了氧化海藻酸钠(OSA),然后将OSA与聚乙烯亚胺(PEI)分别作为负聚电解质和正聚电解质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分别在叁种织物基体——涤纶P、涤棉A(90/10)和涤棉B(80/20)上构建涂层;最后将OSA/PEI修饰后的织物在次磷酸的作用下使涂层交联,从而获得次磷酸交联的OSA/PEI修饰的涤纶织物。次磷酸交联的涂层均匀的覆盖在涤纶纤维和棉纤维表面,并且不影响织物中纤维本身的结构。在空气条件下涂层的存在可使基体在高温条件下的最大分解温度提高近80 ℃并提高了基体在高温下的残炭量。水平燃烧测试中,对于涤棉B来说,当涂层仅为5 BL时,织物在燃烧4s内便可达到自熄。此外锥形量热仪的结果中,与修饰前涤棉B相比,10 BL的次磷酸交联结构的涂层修饰的涤棉B-10的PHRR与THR分别降低了 77%和75%。研究结果表明,涂层的存在可以有效的促进基体成炭并减少可燃性气体的释放。最后,通过织物的耐水洗性研究发现,经过标准洗涤测试的B-10样品仍然可以使基体达到自熄的效果,且洗涤前后涂层的形貌差别较小,说明此涂层具有良好的耐水洗性能。5.针对涤纶织物在燃烧过程中的熔融滴落问题,首先将丙烯酰胺通过紫外光接枝的方法在涤纶表面进行修饰,再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在接枝后的涤纶表面组装OSA/PEI的涂层,最后通过次磷酸交联,从而获得丙烯酰胺接枝与次磷酸交联自组装涂层的复合涂层修饰的涤纶织物。与修饰前涤纶相比,这种复合涂层使涤纶在空气中高温下的最大热分解温度提高了超过30 ℃,残炭量也有明显的提升。水平燃烧测试中,15 BL的次磷酸交联自组装涂层与丙烯酰胺的接枝相结合之后,P-UV-15可以在不滴落的情况下3s内发生自熄。与未经修饰的涤纶P相比,P-UV-15的PHRR与THR分别降低了 44%和29%,这种复合涂层在燃烧过程中可以形成石墨化程度较高的炭层从而更好地保护基体。此外,经过标准洗涤测试前后的P-UV-15样品在水平燃烧测试中的滴落及自熄情况差别较小,说明离子交联的涂层表现出了良好的耐水洗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7-05-01)

周金丽,朱梦雪,俞霞,徐庆[6](2016)在《PVP对水性聚氨酯防水透湿涂层整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优化涂层织物的防水透湿性,将自制的水性聚氨酯(WPU)乳液以及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应用于涤纶纺织品涂层整理,探讨了涂层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PVP用量以及分子量等相关因素对涂层织物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P的加入,显着改善了涂层织物的防水透湿性,当PVP分子量为8 000,用量为10%时,涂层织物的静水压值为393 mm H2O,透湿量为2237 g/(m~2·d),较未改性涂层织物分别提高17%和8%,综合性能显着改善.(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邹伶俐[7](2016)在《SF/SiO_2纳米杂化物涂层整理对锦纶织物阳离子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酸阳离子染料对丝素蛋白(SF)/二氧化硅(SiO_2)纳米杂化物整理后锦纶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SF/SiO_2纳米杂化物对锦纶织物整理有利于提高阳离子染料上染,且获得了较理想的耐洗色牢度。(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6年22期)

吴仁芬,朱亚楠,王建,葛明桥[8](2015)在《含氟拒水整理剂对夜光涂层织物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含氟拒水整理剂对织物先进行拒水整理,再对拒水整理后的织物进行夜光涂层。通过SEM、余辉亮度测试仪、织物风格仪对涂层织物性能进行表征,讨论了拒水剂质量浓度对涂层织物的发光性能、耐磨性能、悬垂性能、拉伸性能、抗皱性能以及厚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含氟拒水剂质量浓度的增加,涂层织物的耐磨性能下降较明显,发光性能和涂层厚度均逐渐降低,但手感和抗皱性能明显改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逐渐增大。当拒水剂质量浓度为30g/L时,夜光涂层织物各方面性能较好。(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5年10期)

彭志,沈文涛[9](2015)在《丙纶机织物防水涂层整理加工》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主研发的防水剂对丙纶机织物进行防水整理,结合丙纶的性能得出最佳工艺配方,并与市场上常用防水剂进行性能对比。筛选并配制了适合丙纶用的PA涂层胶,对防水后的织物进行涂层整理,并在工厂进行放样。测试结果显示:经涂层后的丙纶织物的耐水压为6 972.5 Pa,防水等级90分。(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15年07期)

康佳媛[10](2014)在《做足“表面”功夫》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 大部分非织造基布不需要进行预处理就可以进行涂层整理,但有些基布则必须在涂层前先经过准备工序。如锦纶和涤纶纤维的非织造基布常常可以直接涂层,用作室外保护的篷盖布,但在有些条件下使用时,涂层前必须经过洗涤和热定型。 目前,有很多种对非织造布(本文来源于《中国纺织报》期刊2014-12-10)

涂层整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超细粉体通常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防紫外线、抗老化等性能。文中研究了超细TiO_2分散体系稳定性影响因素,并将超细TiO_2对锦纶织物进行涂层整理,测试分析了TiO_2涂层整理后织物的防紫外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水性聚氨酯涂层胶掺杂超细TiO_2粉体材料的处理工艺能有效提升常规锦纶66的防紫外线和抗老化性能,整理后锦纶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降低,强力损失由原来的46.2%升高到35.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涂层整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雪通,白桂芹,计瑜,杨政睿,王硕.基于纳米ATO、TiO_2涤纶多功能涂层整理[J].针织工业.2019

[2].高亚萌,王硕,杨文秀.锦纶织物超细TiO_2防紫外线与抗老化涂层整理[J].针织工业.2019

[3].尹杰.纳米多孔涂层整理织物的色光及增深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8

[4].刘盼盼.喷涂快速组装金属纳米粒子涂层用于荧光检测及织物功能性整理[D].东华大学.2018

[5].潘颖.层层自组装阻燃涂层的设计及其涤纶后整理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6].周金丽,朱梦雪,俞霞,徐庆.PVP对水性聚氨酯防水透湿涂层整理的影响[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6

[7].邹伶俐.SF/SiO_2纳米杂化物涂层整理对锦纶织物阳离子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16

[8].吴仁芬,朱亚楠,王建,葛明桥.含氟拒水整理剂对夜光涂层织物性能的影响[J].化工新型材料.2015

[9].彭志,沈文涛.丙纶机织物防水涂层整理加工[J].合成纤维.2015

[10].康佳媛.做足“表面”功夫[N].中国纺织报.2014

标签:;  ;  ;  ;  

涂层整理论文-李雪通,白桂芹,计瑜,杨政睿,王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