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译者的职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翻译伦理,商务英语,翻译,译者
译者的职责论文文献综述
张星[1](2018)在《翻译伦理视域下商务英语翻译的译者职责》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其他翻译一样,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译者需要坚持"忠实""准确""统一"的原则。同时,商务英语翻译跨文化交际在商务领域的一种应用,对交际伦理性要求较高,否则会引起误会,导致交际失败,甚至矛盾、冲突的产生。在文化学研究背景之下,回归翻译伦理是跨文化交际、文化间性的必然要求,而这种回归更为明确译者职责提供了理论依据。芬兰学者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将翻译伦理分为五种类型:(1)再现原文文本、原文作者;(2)服务于委托人、达成其要求;(3)与"他者"即原文作者及译文读者进行交际交流;(4)基于规范,符合特定文化的要求;(5)履行翻译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责。该文基于这五种伦理模式,对商务英语翻译的译者职责进行明确与定位,解析译者的职责规范和伦理要求,以帮助译者更好地从事商务英语翻译活动。(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8年02期)
黄晓珊[2](2014)在《生态翻译学视阈下译者的职责——以《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汝龙译本中的注释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商业化的环境对新时代译者的职责提出了追问,译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矛盾与挑战,对此,生态翻译学颇具独特见解。生态翻译学倡导整体主义,重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实际主导作用,强调译者要树立"全责"理念,并在具体翻译活动中负责统筹协调"翻译环境""翻译群落""翻译文本"叁者之间的关联互动。梳理该理论主要内涵,并结合《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汝龙译本中的注释的实证研究,将有助于认清译者以下主要职责:第一,"适者生存",保持原语与译语的生态平衡;第二,观照"翻译群落",协调"诸者"关系;第叁,"译有所为",关注译品的传播与接受。(本文来源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张丽[3](2014)在《从翻译的不可译性看译者的伦理职责》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是人类跨语言文化的交流活动,英汉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导致翻译中不可译性的存在。如何协调、糅合英汉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增进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是翻译工作者们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作为协调多方利益的中间人,译者不仅是原作(作者)的读者和阐释者,还是译文(读者)的作者和文学的再创作者。为了使翻译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译者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双语语言功底和双语文化能力,要能够在语言这个层面充分理解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要充分了解原作文本所论述的主题,还必须在译入语的表达上具备真正的熟练技巧和运用自如,能够用新的语言手段来充分表达原文的思想。此外,译者还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文体、语气、细微差别和语域具备鉴赏的能力。翻译活动中面对不可译性问题时,译者应尊重原作的完整性,对原文作者负责,突出强调原作的异质特征,同时也应关照译文读者,进行"诗学"层面的再创作,在翻译中适当地消减差异,有选择地再现差异,加以适度的改变,尽量去调和、弥补两种文化的差异,去适应读者的接受程度,让作者、译者与读者叁个互为依存的主体视界相互融合,使得作者的意图、文本的内涵、读者的期待与译者的理解与阐释之间和谐共处,以增进相互理解与对话,真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本文来源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11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4年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国际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4-08-25)
王惠萍[4](2012)在《从伊万·金的《骆驼祥子》英译本看译者的文化身份和职责》一文中研究指出伊万·金的《骆驼祥子》英译本Rickshaw Boy使老舍的作品真正走向世界,但该译本因对原作进行了大量改写而颇受争议。译者伊万·金具有多重文化身份,在其译本中既保留了较多的源语文化异质,亦有译者本土文化的移植,体现了文化的杂合性。翻译中的文化互渗、文本形象的构建等受制于权力的影响,但是译者在跨文化交流中也承担着自己的职责。译者对源语文化心理的正确感知是跨文化交流成功的关键。(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赵丽娜,邹德刚[5](2012)在《情绪与意境的传递——浅析庞德翻译理论中对译者职责的规约》一文中研究指出庞德认为,译者应该有能力了解原作作者创作时的情境和意境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等,而译者的职责在于通过了解和把握这些因素,把包含这些创作因素的作品以适当的形式再现给目的语的读者。因此,作品中的个别语句的翻译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细节凝成的作品的意境。艾略特说"每个时代都必须有自己的翻译",因为,随着时间和地点的改变,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也会改变。本文旨在根据庞德诗歌翻译理论所倡导的译者的职责的某些观点,阐述诗歌翻译过程中的某些方法和策略,以期对中国古代诗歌翻译实践提供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张丽[6](2012)在《译者职责的伦理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本质上是一种跨语言文化的交流活动,这意味着译者要遵守相关的伦理规则,明确自己的职责。如何处理主体间关系,协调文化间冲突,伦理学为此提供了崭新视角。翻译研究的伦理回归为译者的职责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译者应以忠实于原作、尊重原作完整性、推动母语发展为己任,在翻译中既要为源语文化负责,也要为目的语文化负责,促进文化的和谐发展。(本文来源于《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张秀娟[7](2012)在《全球商业化视角下译者的职责》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商业化环境给国内翻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也首当其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各方面资料显示,国内翻译行业翻译数量飞涨,但翻译质量令人堪忧。本文试图聚焦译者,通过梳理我国传统译论反映的译者职责,分析在全球商业化的视角下译者应如何提高自高素质以促使翻译行业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王玲[8](2012)在《全球化背景下译者求异的伦理职责》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化浪潮袭卷了全世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推动了各国发展和变化的进程,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给各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和生命力。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播变得空前频繁,译者作为连接各国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在跨文化翻译时势必会经历文化间的融合与冲突。全球化背景下的译者面临的不仅只有发展和机遇,同时还有挑战和考验。翻译作为文化交流和创造的重要方式,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在日渐频繁的翻译活动中,总是不由自主地根据自身文化伦理规范做出某种“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从而表现出一定的伦理倾向。在全球化背景下,译者求异的伦理取向和对待他者文化的差异的伦理态度,对维护文化多样性,丰富和发展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等方面意义重大。同时译者文化身份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定位使译者更加明确自己的伦理职责。本文以全球化为背景,探索和总结了全球化对文化带来的影响;分析了译者的伦理职责,从译者文化身份的定位及翻译策略的选择上,阐述了译者求异的伦理职责的合理性及其意义。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介绍翻译伦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概括分析了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概念;重点分析了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以及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第叁章分析了译者伦理职责的概念;以翻译伦理为基础,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趋同”“求异”的伦理困境。这一部分重点分析了以全球化为背景的译者与他者的关系以及求异的伦理职责;第四章简要介绍了译者文化身份定位,从译者文化身份定位的全球性和求异翻译策略的选择上,重点论述了译者求异伦理职责的合理性及译者求异伦理对文化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2-04-01)
徐修鸿[9](2011)在《译者职责的翻译伦理学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伦理的回归为译者明确自身的职责提供了理论依据。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受到多重翻译伦理的约束,既要忠实于原文作者,尽可能重现原文风貌,又要忠诚于委托人和目标读者,力图发掘译作的各种价值。切斯特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翻译的五种伦理模式,即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规范伦理和承诺伦理。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充当跨文化交际的调停人,需要遵循特定的规范与伦理,明确自身的职责,才能确保交际的成功。(本文来源于《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李晓辉[10](2011)在《系统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的飞行经历跟这个机长很相像” 不知是巧合还是主办方的刻意,《最高职责》译者杨元元的媒体见面会被安排在北京平安大街平安府宾馆的平安阁,所谈主题便是“安全”。在这里,杨元元与我们分享了他在翻译《最高职责》一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与所悟。(本文来源于《经济参考报》期刊2011-10-12)
译者的职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全球商业化的环境对新时代译者的职责提出了追问,译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矛盾与挑战,对此,生态翻译学颇具独特见解。生态翻译学倡导整体主义,重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实际主导作用,强调译者要树立"全责"理念,并在具体翻译活动中负责统筹协调"翻译环境""翻译群落""翻译文本"叁者之间的关联互动。梳理该理论主要内涵,并结合《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汝龙译本中的注释的实证研究,将有助于认清译者以下主要职责:第一,"适者生存",保持原语与译语的生态平衡;第二,观照"翻译群落",协调"诸者"关系;第叁,"译有所为",关注译品的传播与接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译者的职责论文参考文献
[1].张星.翻译伦理视域下商务英语翻译的译者职责[J].海外英语.2018
[2].黄晓珊.生态翻译学视阈下译者的职责——以《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汝龙译本中的注释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
[3].张丽.从翻译的不可译性看译者的伦理职责[C].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11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4年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国际研讨会摘要集.2014
[4].王惠萍.从伊万·金的《骆驼祥子》英译本看译者的文化身份和职责[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5].赵丽娜,邹德刚.情绪与意境的传递——浅析庞德翻译理论中对译者职责的规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
[6].张丽.译者职责的伦理阐释[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
[7].张秀娟.全球商业化视角下译者的职责[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
[8].王玲.全球化背景下译者求异的伦理职责[D].长沙理工大学.2012
[9].徐修鸿.译者职责的翻译伦理学阐释[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10].李晓辉.系统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源[N].经济参考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