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单层二硫化钼,孪晶界,力学性能,分子动力学
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邵宇飞,孟凡顺,李久会,赵星[1](2019)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孪晶界对单层二硫化钼拉伸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孪晶界是单层过渡金属二硫族化物材料中的一种重要结构缺陷.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Stillinger-Weber势函数研究单轴拉伸过程中孪晶界对单层MoS_2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孪晶界能够诱发裂纹在孪晶界附近形核,并促使裂纹沿界面扩展,从而降低晶体的断裂应变; 2)温度的升高能够加剧孪晶界附近的裂纹形核过程,从而进一步减弱单层MoS_2的断裂强度和断裂应变; 3)孔洞能够造成应力集中,从而进一步触发断裂过程,但孪晶界能够阻碍孔洞应力场的扩散,从而延缓单层MoS_2材料的断裂过程; 4)孪晶片层间距对单层MoS_2断裂应变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于含孔洞的单层MoS_2材料,材料断裂应变能够随着片层间距的减小而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刘晓波,熊震,方洲,李艳[2](2019)在《含孔洞的Al_2Cu单轴拉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含孔洞的Al_2Cu分子动力学模拟模型,采用嵌入原子法模拟Al_2Cu模型在常温、恒定工程应变速率的拉伸环境下孔洞大小、数量及孔洞分布对Al_2Cu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孔洞的出现使模型内部出现了自由表面并在孔洞内边缘产生了应力集中,从而大大降低材料的抗拉强度以及变形能力;孔洞增大,Al_2Cu的塑性和抗拉强度均明显下降;不同孔洞数量对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在弹性变形阶段基本重合,孔洞增多,Al_2Cu的塑性以及抗拉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改变孔洞分布,孔洞连线方向与拉伸方向的夹角越小,Al_2Cu表现出越强的塑性和抗拉强度。(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姜海越,张振宇,黄思玲[3](2019)在《碳化硅纳米线拉伸断裂及断裂表面接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维纳米材料的自愈合对于工业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晶体SiC纳米线则是一种拥有优异性能一维纳米材料。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采用Tersoff势函数,对半径25?,长150?的晶体SiC纳米线进行拉伸模拟,提取单个Si原子的位置和势能变化,发现原子断键后会形成悬键,并观察到了重新键合的现象;之后使纳米线完成了断裂表面的接触,发现了C-Si和Si-Si原子对间重新键合的现象,得到了自愈合后的纳米线。通过对单原子的势能变化进行分析,发现重新键合后的原子势能会降低,而系统为了达到稳定状态,会将悬键的势能驱动到最低,重新键合则是达到该状态的最有效路径,SiC纳米线也因此完成了自愈合。(本文来源于《硬质合金》期刊2019年04期)
苏水秀,吴建华,方颖[4](2019)在《β_3整合素/Talin F3复合物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血小板上β3整合素作为膜上重要的信号分子,以独特的转导通路双向传递跨膜信号,在血小板凝止血功能的发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常在Inside-out通路中,Talin在PIP3激酶的作用下与β3整合素结合,并桥接actin以力-化学偶联的调控机制诱导整合素的活化。研究β3整合素与Talin F3复合物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构象变化和力学稳定性,揭示其分子动力学机制,对深入了解Talin介导的整合素活化的结构基础有重要意义。方法从晶体结构(PDB:1MK7)出发,构建整合素β_3/Talin F3复合物的分子体系,利用VMD软件添加水框,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CHARMM22力场,以NAMD 2.13软件对体系施行热平衡、恒速度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选取拉伸过程中对应的不同受力构象进行恒力拉伸模拟,分析比较不同拉伸情况下的构象稳定性、氢键网络变化。结果恒速拉伸过程中,复合物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解离状态,其在断裂力、断裂时间和断裂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氢键Asp~(740)-Arg359在抗拉力解离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小于60 PN的低力拉伸下,复合物表现为逆锁键,解离概率随力的增加而降低,氢键数目、结合面SASA值则逐步上升,当力大于60 PN,表现为滑移键,其中残基Ala~(742)、Asn~(744)、Tyr~(747)在力稳定性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结论:整合素β3/Talin F3复合物结合亲和力存在双相力依赖特性,不同的恒力可以诱导出具有不同亲和力的复合物构象,适当力的施加有利于提高β3整合素与Talin的结合亲和力。(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S1期)
陈宏,王玉华,李盈盈[5](2019)在《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锆辐照损伤及拉伸力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不同初级离位原子(PKA)能量下单晶α锆的辐照损伤动态过程,以及辐照后的缺陷模型在沿[0001]单轴拉伸下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演变。结果表明,随着PKA能量的增加,α锆晶体中辐照产生的Frenkel缺陷对数目稳步增加;单轴拉伸模拟结果显示,辐照产生的Frenkel缺陷对会显着降低单晶α锆的屈服强度,且随着PKA能量的增大,辐照材料的屈服强度呈缓慢逐渐下降的趋势;结合拉伸形变过程的微观结构演化可知,辐射产生的缺陷为位错环提供了成核位置,在较低的应变下即产生了大量位错,导致辐照后α锆的屈服强度大幅降低。(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何燕,蒋英男,唐元政,陈浩,马连湘[6](2019)在《橡胶拉伸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在相同的全原子模型、聚合度及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对天然橡胶(NR)、杜仲橡胶[反式-1,4-异戊二烯橡胶(TPI)]和顺丁橡胶(BR)分子模型的拉伸行为进行模拟,研究拉伸过程中分子模型的应力-应变、能量、均方位移和均方回转半径的变化。结果表明:NR分子模型与TPI分子模型的拉伸性能基本一致,BR分子模型的应力响应较前两者更大;橡胶的拉伸性能与其分子中原子的流动性关联性很大。(本文来源于《橡胶工业》期刊2019年06期)
刘龙攀[7](2019)在《聚乙烯结晶及拉伸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分子材料大多是由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同系物混合而成,因此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会成为影响其结构与性能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经有大量实验研究了聚合物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但这只能从宏观上做定性研究,不足以说明其分子链的微观演变过程。为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微观机理,本文采用计算机模拟手段,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探究不同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混合多链聚乙烯的结构与其力学性能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链长对聚乙烯结晶行为及拉伸行为的影响。研究对象为叁个均由一种链长构成的聚乙烯多链体系,其链长分别为100、200、400,并建立相应体系的粗粒化模型。在对不同链长的聚乙烯多链体系进行结晶模拟过程中,发现分子链越短的体系,结晶速率越快,结晶度越高。接着分别对上述过程所得叁种半晶体聚乙烯进行拉伸模拟,通过其拉伸过程中的结晶度、链缠结度以及链取向度随应变的变化,得到不同链长聚乙烯体系的分子链微观演变机理,发现链长越短的聚乙烯体系屈服应力越大,应变硬化阶段所需应力越小。接着研究两种链长以不同混合比构成的多链混合体系对聚乙烯结晶行为及拉伸行为的影响。研究对象为C20/C200、C50/C200、C100/C200的多链聚乙烯混合体系,每个体系又设置叁种长短链混合比1:1、1:3、1:4,之后建立相应体系的粗粒化模型。对以上不同长短链聚乙烯混合体系进行结晶模拟,并对比均一链长聚乙烯体系结晶过程,发现混入短链可以促进结晶,且混入短链越短、越多,结晶度越高。然后分别对以上的半晶体聚乙烯进行拉伸模拟,通过分析能量、结晶度、链缠结度以及链取向度的变化曲线等揭示其分子链的微观演变机理,发现聚乙烯体系中混入短链越多且越短时,拉伸屈服应力越大,应变硬化应力越小。本文最后研究了不同分子量分布对聚乙烯结晶行为及拉伸行为的影响。研究对象为叁种链长以不同分散度构成的两个多链混合聚乙烯体系,其链长组成分别为50/200/350,150/200/250,两体系的分散度分别为1.225和1.0125,并建立相应体系的粗粒化模型。分别对以上不同分子量分布的多链混合聚乙烯体系进行结晶模拟,发现这两个聚乙烯体系的初始结晶速率几乎相同,但是在温度较低时,分散度高的体系结晶速率较大,生成半晶体的结晶度更高。分别对以上两种体系的半晶体聚乙烯进行拉伸模拟,通过分析其能量、结晶度、链缠结度以及链取向度的变化曲线得到其分子链的微观演变机理,发现分散度高的体系屈服应力更大,应变硬化阶段所需应力也更高。(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徐喻琼,马小强[8](2019)在《多晶钨纳米线拉伸变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晶粒尺寸多晶钨纳米线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行为,详细分析晶粒尺寸对应力-应变曲线模式、弹性模量及拉伸变形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粒尺寸在(5.303~7.653)nm内的多晶钨纳米线的应力-应变曲线中存在双峰、单峰;弹性模量随晶粒尺寸的增大而增加;拉伸力学性能呈反向Hall-Petch关系;塑性变形主要在晶界处,并伴随晶粒转动;应变量达0.15时,纳米线中观察到孪晶组织;随着应变量增加,出现孪晶滑移,且孪晶附近出现局部应力集中,导致断裂。(本文来源于《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于正飞[9](2019)在《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HIF-1α和p300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p300)简称p300,是由人类p300基因编码的酶。主要用过其乙酰转移酶的功能,来调节染色体重塑进而达到调控基因转录的目的。p300在调节细胞增殖、分裂和分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且p300对人类出生前后的正常发育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碱性螺旋-环-螺旋(b HLH)-PAS家族的一员。正如其名,其保持活性的条件之一为低氧。在低氧条件下,HIF-1会与p300结合并进入细胞核,共同调节基因转录。由于在癌细胞中具有理想的低氧环境,使得HIF-1与p300的相互作用频繁,从而使癌细胞中的基因转录、表达更加活跃。因此,探究HIF-1与p300的相互作用,对癌症的治疗有着很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传统分子生物学实验不能观察到蛋白的结构和势能的变化,分子动力学模拟是基于经典力学方程衍生出的一门依赖于计算机的科学研究方法,可以为传统的实验提供其所不具备的微观结构变化以及可靠的机制理论研究,弥补传统生物学方法的不足,为研究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本实验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HIF-1α与p300结合前后二级结构发生的一些变化以及HIF-1α从p300上解离下来的途径。使用AMBER软件分别对HIF-1α/p300复合物以及p300单体进行常规动力学模拟,观察其二级结构和一些宏观性质的变化。利用CAVER3.0预测p300通道,最后使用NAMD软件进行拉伸动力学模拟。分析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后的数据,从而探究HIF-1α从p300上解离下来的途径。结果表明,HIF-1α/p300复合物在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中是稳定的。在与HIF-1α结合的p300中,p300内部形成了新的氢键,使p300的结构更加稳定。这可能使得HIF-1α与p300更趋于结合,这可能癌细胞中相关基因过量表达的原因。因此破坏这种新生成的氢键可能会抑制HIF-1α与p300的结合。CAVER 3.0结果表明,HIF-1α的螺旋1,2和3分别镶嵌在p300的叁条通道上(通道H1,H2,H3)。为了探究HIF-1α从p300上解离下来的途径,我们选择HIF-1α上的螺旋1,2和3作为新配体,通过其自身的通道探索HIF-1α的解离途径。结果表明,HIF-1α可以很轻易地从H3通道解离下来,却很难从H1、H2通道解离下来。H1中阻碍解离的关键氨基酸为364位组氨酸以及368位精氨酸。H2中阻碍解离的关键氨基酸为345位丙氨酸和346位天冬氨酸。而H3阻碍解离的关键氨基酸较少(351位赖氨酸)。因此H3通道可能是HIF-1α从p300上解离下来的最优途径。我们的工作为HIF-1α与p300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也为寻找HIF-1α与p300相互作用的抑制剂作用位点提供了参考,从而为通过抑制低氧诱导因子治疗癌症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马小强,徐喻琼,苏华山,杜晓超,袁显宝[10](2019)在《含有缺陷3C-SiC陶瓷拉伸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SiC纤维增韧SiC基复合材料(SiC_f/SiC)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而成为新一代核能系统重要候选材料之一.材料中的缺陷会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本文运用分子动力学程序LAMMPS模拟计算了分别含有空位、微空洞和反位替代叁种缺陷的3C-SiC结构体系沿[100]方向的拉伸变形过程,原子间相互作用采用Tersoff多体势描述.通过模拟得到不同缺陷体系的应力—应变曲线和拉伸过程中体系能量,通过分析应力-应变曲线,得到了不同缺陷体系的杨氏模量、断裂应变、拉伸强度随缺陷"浓度"的变化关系,最后分析了3C-SiC拉伸断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空位和微空洞对杨氏模量、拉升强度的影响类似,都是随着缺陷"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反位替代缺陷使体系的杨氏模量随缺陷"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了含孔洞的Al_2Cu分子动力学模拟模型,采用嵌入原子法模拟Al_2Cu模型在常温、恒定工程应变速率的拉伸环境下孔洞大小、数量及孔洞分布对Al_2Cu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孔洞的出现使模型内部出现了自由表面并在孔洞内边缘产生了应力集中,从而大大降低材料的抗拉强度以及变形能力;孔洞增大,Al_2Cu的塑性和抗拉强度均明显下降;不同孔洞数量对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在弹性变形阶段基本重合,孔洞增多,Al_2Cu的塑性以及抗拉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改变孔洞分布,孔洞连线方向与拉伸方向的夹角越小,Al_2Cu表现出越强的塑性和抗拉强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1].邵宇飞,孟凡顺,李久会,赵星.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孪晶界对单层二硫化钼拉伸行为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9
[2].刘晓波,熊震,方洲,李艳.含孔洞的Al_2Cu单轴拉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3].姜海越,张振宇,黄思玲.碳化硅纳米线拉伸断裂及断裂表面接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硬质合金.2019
[4].苏水秀,吴建华,方颖.β_3整合素/TalinF3复合物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J].医用生物力学.2019
[5].陈宏,王玉华,李盈盈.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锆辐照损伤及拉伸力学行为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9
[6].何燕,蒋英男,唐元政,陈浩,马连湘.橡胶拉伸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橡胶工业.2019
[7].刘龙攀.聚乙烯结晶及拉伸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9
[8].徐喻琼,马小强.多晶钨纳米线拉伸变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9].于正飞.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HIF-1α和p300之间的相互作用[D].吉林大学.2019
[10].马小强,徐喻琼,苏华山,杜晓超,袁显宝.含有缺陷3C-SiC陶瓷拉伸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