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根式锚碇基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根式基础,锚碇,悬索桥,承载力
根式锚碇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张强,朱思宇,唐贺强[1](2013)在《马鞍山长江大桥根式锚碇基础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传统沉井基础力学性能的缺陷,提出了新型的根式锚碇基础。针对根式锚碇基础设计方案,利用现场试验数据对根式基础中根键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根式基础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为设计提供数据支持。最后,对根式锚碇基础中根键部分进行设计简化计算,并为设计人员提供了简化的设计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根键的压入能够大大提高基础的极限承载力,根式锚碇基础用于大跨度悬索桥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3年02期)
殷永高,孙敦华[2](2010)在《悬索桥根式锚碇基础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已有关于厚覆盖层地区锚碇基础试验研究,分析重力式沉井锚碇基础的受力机理,并据此理论提出一种新型的悬索桥锚碇基础——根式锚碇基础。结合工程实例,通过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根式锚碇基础在两种假设工况(单独均布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和两种工程实际工况(锚碇施工结束和悬索桥运营阶段)的整体变位情况,初步分析根式锚碇基础的受力机理及变位值,同时结合根式沉井基础和根式锚碇基础的现场测试分析,验证该锚碇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根式锚碇基础在群井底部反力、井壁反力和根键反力的共同作用下承担上部主缆索力,受力合理,其竖向和水平变位满足类似工程中关于锚碇变位要求及国内外相关规范规定,可作为厚覆盖层地区大跨度悬索桥的一种极具潜力的锚碇基础方案。(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11期)
王明甫[3](2010)在《根式锚碇基础的非线性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式沉井基础是传统桩基沉井基础的一种创新,其基本原理是在保持沉井与周边土体的摩阻力不变的基础上,通过打入根键,加大沉井承载力、提高其抗拔能力和水平抵抗力。群井锚碇基础由根式沉井基础群组成,目前国内外对该系统的研究还较少,因此,加强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应用有限差分分析软件Flac3D对根式锚碇基础进行叁维数值模拟,以研究其受力特性、变位机理以及根键对锚碇基础的作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用Flac3D对Duncan-Chang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并通过简单算例验证了模型二次开发的正确性;(2)用二次开发的Duncan-Change模型对大沉井锚碇基础进行数值计算,发现当锚碇受到一定水平荷载时,建在厚覆盖层中的传统大沉井锚碇会明显转动,这说明锚碇水平抗力主要是由锚碇前方土体的被动土压力来提供;(3)用二次开发的Duncan-Change模型对群井锚碇基础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抗竖向荷载方面,该群井锚碇基础的性能较传统大沉井锚碇略好、同时新型群井锚碇也发生了转动,再次证明锚碇前方被动土压力的水平抵抗作用;(4)通过在井壁设置刚性根键,同时对增加根键后沉井基础的水平和竖向承载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带根键的沉井基础承载性能与不带根键沉的相比有明显提高;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承载性能改善效果不同,水平向承载性能的改善效果要比竖向承载性能好;增加根键长度、根键数、层数,线性位移均减小。(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0-05-01)
殷永高,孙敦华,朱福春,卢元刚[4](2010)在《悬索桥根式锚碇基础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已有关于厚覆盖层地区锚碇基础试验研究,分析重力式沉井锚碇基础的受力机理,并据此理论,提出一种新型的悬索桥锚碇基础——根式锚碇基础。结合工程实例,通过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根式锚碇基础在两种假设工况(单独均布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和两种工程实际工况(锚碇施工结束和悬索桥运营阶段)的整体变位情况,初步分析根式锚碇基础的受力机理及变位值,同时结合根式沉井基础和根式锚碇基础的现场测试分析,验证该锚碇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根式锚碇基础在群井底部反力、井壁反力和根键反力的共同作用下承担上部主缆索力,受力合理,其竖向和水平变位满足类似工程中关于锚碇变位要求及国内外相关规范规定,可作为厚覆盖层地区大跨度悬索桥的一种极具潜力的锚碇基础方案。(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期刊2010-04-08)
卢元刚[5](2009)在《悬索桥根式锚碇基础变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提出的一种创新型的悬索桥锚碇基础形式——根式锚碇基础,是通过承台把数根式沉井基础连接成整体,并通过上部锚体锚固悬索桥主缆,承台和根式沉井基础(包括井身和根键)带动锚碇周围大范围土体共同承担主缆索力及锚碇自重,确保悬索桥的整体稳定。首先根据已有关于厚覆盖层地区传统大型沉井锚碇基础试验研究,分析重力式沉井锚碇基础的受力机理,并据此理论,提出悬索桥根式锚碇基础。结合工程实例中的根式锚碇基础方案,分别通过FLAC3D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方法,分析根式锚碇基础在实际工程中两种工况下(锚碇施工结束和悬索桥运营阶段)的整体变位规律及变位值,并与悬索桥锚碇变位规范容许值进行比较,验证该锚碇方案的可行性。在参与悬索桥根式锚碇基础课题组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了本文,该课题是由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组织研究,结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及本文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根式锚碇基础在根式沉井井壁土抗力、底部反力、根键反力等共同作用下承担锚碇自重和上部主缆索力,受力合理,其竖向和水平变位满足类似工程中关于锚碇变位要求及国内外相关规范规定,方案是可行的,可作为厚覆盖层地区大跨度悬索桥的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锚碇基础方案。(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9-04-01)
根式锚碇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已有关于厚覆盖层地区锚碇基础试验研究,分析重力式沉井锚碇基础的受力机理,并据此理论提出一种新型的悬索桥锚碇基础——根式锚碇基础。结合工程实例,通过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根式锚碇基础在两种假设工况(单独均布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和两种工程实际工况(锚碇施工结束和悬索桥运营阶段)的整体变位情况,初步分析根式锚碇基础的受力机理及变位值,同时结合根式沉井基础和根式锚碇基础的现场测试分析,验证该锚碇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根式锚碇基础在群井底部反力、井壁反力和根键反力的共同作用下承担上部主缆索力,受力合理,其竖向和水平变位满足类似工程中关于锚碇变位要求及国内外相关规范规定,可作为厚覆盖层地区大跨度悬索桥的一种极具潜力的锚碇基础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根式锚碇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1].张强,朱思宇,唐贺强.马鞍山长江大桥根式锚碇基础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
[2].殷永高,孙敦华.悬索桥根式锚碇基础初步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0
[3].王明甫.根式锚碇基础的非线性分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4].殷永高,孙敦华,朱福春,卢元刚.悬索桥根式锚碇基础初步分析[C].第五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2010
[5].卢元刚.悬索桥根式锚碇基础变位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