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泰德休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泰德·,休斯,《乌鸦》,巴赫金,狂欢化
泰德休斯论文文献综述
褚旭[1](2019)在《反抗者的狂欢—泰德·休斯诗集《乌鸦》的巴赫金式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乌鸦》是泰德·休斯的一部神话诗集,在其全部作品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整部诗集以乌鸦的诞生为始,讲述了其追寻自然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起起伏伏。自问世以来,《乌鸦》因其断裂的叙事、怪诞的文风、丑陋的意象等问题引起评论界的激烈讨论,而休斯对于各国神话和民间故事的借用更是增添了解读的难度。着眼于这些特点,本文借助于狂欢化理论,对《乌鸦》进行巴赫金式的解读。狂欢化是巴赫金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诗集《乌鸦》通过狂欢式人物、狂欢化语言、怪诞现实主义、脱冕加冕等手法,在戏谑的气氛中挑战权威,打破了其不可动摇的严肃性和等级制度,体现出狂欢节中对于自由、欢乐和变化的赞扬,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不谋而合。本文由导言、叁章正文和结论构成,从叁方面分析《乌鸦》中的狂欢化特点。正文第一章指出主人公乌鸦是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中的狂欢式人物:骗子,狂欢化国王。乌鸦在戏谑的氛围中嘲讽基督教世界,并体现出狂欢化中“快乐的相对性”。第二章分析了诗集中大量的怪诞形象和肉体下部元素,由此指出,《乌鸦》体现了狂欢化中的怪诞现实主义特征。第叁章着眼于《乌鸦》的语言特征,认为休斯在诗歌用词和形式等方面刻意颠覆传统诗歌审美,从而体现出狂欢化颠覆精神。通过上述写作策略,休斯营造了一种狂欢化的气氛,并通过主人公乌鸦来挑战传统禁忌和诗歌美学。最终,本文得出结论:《乌鸦》是一部狂欢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平等世界的向往。(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27)
吴庆宏[2](2017)在《献给孩子的爱——论泰德·休斯儿童诗的创作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桂冠诗人泰德·休斯十分关注儿童文学的作用,他的儿童诗创作坚持从儿童教育的目的出发,以儿童的视角审视身边的人和物,并根据儿童的审美特点描绘丰富多彩的世界。他的儿童诗代表了他献给孩子们的爱,充满了童心和童趣,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本文来源于《镇江高专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王婷婷[3](2017)在《探索自然法则的生态诗人——浅析泰德·休斯诗歌中的道家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全球生态面临新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下,人们从休斯的诗歌里找到了遵循自然法则的力量支撑;找到了解除困扰、滋润心田的精神绿洲;找到了人类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回归采用道家"天人合一"的灵丹药方。这不难看出刮起休斯研究之风的内动力及意义所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7年04期)
郑思明[4](2016)在《人对自然的暴力——泰德·休斯诗中的生态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泰德·休斯(1930—1998)是英国现代着名诗人,他的诗歌中多有暴力描写的内容,如动物间的暴力,人对自然的暴力,人对人的暴力等,因而有人称其为"暴力诗人"。文章重点关注休斯诗歌中人对动物和大自然的暴力,进而揭示诗人的生态意识。休斯希望通过自己的笔,将人们对待自然的冷漠与残暴表现出来,让人警醒。(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6年12期)
谭蓉蓉[5](2016)在《意象·自然·创新——泰德·休斯《思想—狐狸》之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桂冠诗人泰德·休斯运用现代诗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创作出一系列独特的动物主体意象,并与浪漫主义中的自然这一元素相结合,通过描写自然界来影射人类社会,试图在人类社会的一片精神废墟中找寻拯救的良方。他的这一诗风在《思想—狐狸》这首宣言式的诗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亦在诗坛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流派。(本文来源于《南通职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赵越[6](2016)在《泰德·休斯《牧神》中的动物隐喻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着名代表诗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被誉为"动物诗人"。文章从休斯的童年生活对动物的痴迷到形成"捕捉动物"的诗学理论出发,探索休斯通过诗中的动物意象对人类与自然和人类本性的隐喻解析,解析休斯对失衡的自然关系和人性的深入洞悉,并试图警醒人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并建立和谐的自然关系。(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谢雅卿[7](2016)在《泰德·休斯诗学中的道家思想—对《埃尔默废墟》与《河流》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桂冠诗人泰德·休斯对道家思想兴趣浓厚,他的诗学观念和诸多诗歌作品的主题思想都与道家哲学极为契合。本文以休斯的诗学思想和他的两部诗集《埃尔默废墟》与《河流》为研究对象,结合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与萨义德的“旅行理论”为研究方法,探究休斯诗歌创作中的主题审美思想与道家哲学的联系,以及他在全新文化语境下对道家思想进行的再创造。道家思想主要通过海外汉学的译介进入了休斯的知识秩序中。他的诗学思想与道家美学有诸多契合之处,例如,二者都提倡艺术创作中的心物一元论,无论是在审美心境还是在表达策略方面,都应超越主客体的二元对立。休斯的诗学思想对应着他的创作实践,在诗集《埃尔默废墟》中,通过描写一个生态群落的衰败与再生,休斯展现了道家学说中万物有灵的世界。他解构了文明与自然的二元对立,认为两者共同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死循环。而在诗集《河流》中,休斯将注意力转向人的精神世界,从认识论角度实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河流》追踪了一位垂钓者从抗拒自然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灵之旅,他在虚静的精神状态下,摆脱了理性分析思维,皈依直觉感知,因此忘却了自我与外物的差异,优游于宇宙大化之中。休斯精确地把握了道家美学的精神内旨,并巧妙地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然而,在截然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得益于休斯的再创造,道家思想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埃尔默废墟》与《河流》展示了休斯如何将道家思想与生态批评、基督教以及他个人的社会政治理想相结合。首先,道家“天人合一”的观念帮助休斯表达他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其次,道家哲学认为自然既具创造力又富毁灭性,这为休斯表达他对基督教上帝的质疑提供思想保证。再次,道家思想对于和平与和谐的提倡,有助于休斯表达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即建立一个和谐互助的新型社会。本文的结论是,随着道家思想进入休斯的知识结构,他的诗学观念和诗歌作品都显示出与道家哲学的契合之处,具体表现在心物一元论、万物有灵论和天人合一论叁个方面。休斯对道家思想的汲取不仅出于他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反思,更出于他对东方文化自然的亲近与积极的融合。(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6-05-19)
张炯亚[8](2016)在《生态批评视角下的泰德·休斯诗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泰德·休斯是英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篇大都与自然及动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常常体现出暴力倾向,因此作为自然诗人的泰德·休斯又被称作“暴力诗人”。他的自然诗歌是其生态思想的载体,学界对此早已有所关注,但多数研究聚焦于单部诗集或单篇诗歌,且更多从自然生态处着眼。本论文则认为,休斯的生态诗歌不仅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关注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于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他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叁维角度表现人类生态失衡的现状,并积极探寻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这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研究思路和视角。本论文由绪论、主体、结论叁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包括泰德·休斯及其诗歌的简要介绍、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生态批评理论以及该理论和休斯诗歌结合的适用性。论文主体部分分别从生态危机意识、暴力诗歌的治愈能力和生态愈合叁方面对休斯的诗歌进行分析。首先,自然生态危机层面,以环境污染及气候异常为切入点分析休斯诗歌中蕴含的环境危机意识。研究发现休斯强烈谴责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破坏行为,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第二个层面聚焦于休斯诗歌中的社会生态危机,探讨人际间的冷漠和道德失范。休斯通过批判科学技术和理性主义和坚持文明必须植根于自然的思想消解了文明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提出了社会、文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思想。第叁个层面从精神生态危机角度入手,分析人类的信仰危机及精神幻灭。休斯认为自己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经济和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物质主义和科技至上主义在人们的心中扎根,两次世界战争、社会萧条与意识形态的斗争使人缺乏信仰、迷茫且人与自我关系的严重异化共同导致了精神生态危机。第二章侧重于分析其暴力诗的治愈能力,即泰德·休斯休斯暴力观、人类恶性暴力及自然良性暴力,警示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是一种无可挽回的恶性循环,从而引起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并进一步探讨休斯为找寻生态危机的根源和探寻走出危机的办法所寻求的途径。结论部分指出,休斯诗歌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叁种关系彼此相联,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构成一个叁维的生态整体。诗人从不同层面展示了其个人生态思想以及整个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并通过暴力诗歌的方式舒缓排解人们的精神危机,肯定了大自然在整个生态环境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休斯心系万物,以诗入药,旨在警醒世人关注生态问题并积极探索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为弥合生态裂痕寻求出路,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类自身精神的和谐。(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马星晨,郭嘉睿[9](2016)在《试解读泰德·休斯动物诗《乌鸦行猎》中的两大情结》一文中研究指出泰德·休斯是英国二十世纪着名的现代派诗人之一,享有"桂冠诗人"的美誉。他打破了运动派的温雅诗风,用破坏性的语言创作了大量以动物为题材的诗歌,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原始的、暴力的野性世界。本文以《乌鸦行猎》为例,从时代背景和作者背景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分析诗歌中的两大对立意象"乌鸦"和"兔子",试探讨休斯在动物诗中所体现出的战争情结和自然情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动物诗中的"暴力性"。(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6年11期)
张静文[10](2016)在《泰德·休斯诗歌中乌鸦的双重意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泰德·休斯是英国着名的桂冠诗人,他的诗歌尤以"动物诗"为最,乌鸦是其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休斯诗中的乌鸦虽然散落在不同的诗篇中,但乌鸦的形象却突破了文字局限,融为一体,构成连贯的双重意象,即:对传统价值的质疑和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6年03期)
泰德休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英国桂冠诗人泰德·休斯十分关注儿童文学的作用,他的儿童诗创作坚持从儿童教育的目的出发,以儿童的视角审视身边的人和物,并根据儿童的审美特点描绘丰富多彩的世界。他的儿童诗代表了他献给孩子们的爱,充满了童心和童趣,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泰德休斯论文参考文献
[1].褚旭.反抗者的狂欢—泰德·休斯诗集《乌鸦》的巴赫金式解读[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2].吴庆宏.献给孩子的爱——论泰德·休斯儿童诗的创作观[J].镇江高专学报.2017
[3].王婷婷.探索自然法则的生态诗人——浅析泰德·休斯诗歌中的道家思想[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
[4].郑思明.人对自然的暴力——泰德·休斯诗中的生态意识[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
[5].谭蓉蓉.意象·自然·创新——泰德·休斯《思想—狐狸》之评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6
[6].赵越.泰德·休斯《牧神》中的动物隐喻解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
[7].谢雅卿.泰德·休斯诗学中的道家思想—对《埃尔默废墟》与《河流》的影响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
[8].张炯亚.生态批评视角下的泰德·休斯诗歌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9].马星晨,郭嘉睿.试解读泰德·休斯动物诗《乌鸦行猎》中的两大情结[J].青年文学家.2016
[10].张静文.泰德·休斯诗歌中乌鸦的双重意象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