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滑行速度与蹬冰力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杨萍萍[1](2021)在《高水平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滑跑技术的运动学和表面肌电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发展和提高运动能力的基础上,应具有完善的竞技性、时效性和鲜明节奏感的动作技术。本文以13名高水平速度滑冰运动员为实验测量对象,利用两台高速摄像机和肌电系统进行拍摄,利用3D Simi Motion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和EMG Analyzer解析系统,从运动员左、右单步各阶段弯道滑跑的时间、滑步、身体重心、蹬冰角度、关节角度、输出功率和肌肉活动贡献率等方面进行数据解析,并结合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滑跑技术的运动学和表面肌电特征,为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滑跑技术的研究和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新思路。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滑跑技术的运动学特征,经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在不同阶段弯道滑跑所用时间中,左、右单步单支撑阶段的时间大于双支撑阶段(P<0.01)。身体重心速度的指标中,左、右单步单支撑阶段大于双支撑阶段(P<0.01)。滑步步长指标中,长度和宽度的左、右单步单支撑阶段大于双支撑阶段(P<0.01),步频为双支撑阶段大于单支撑阶段(P<0.01)。蹬冰角度指标中,左、右单步单支撑阶段大于双支撑阶段(P<0.05)。输出功率中,左单步各阶段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右单步各阶段具有单支撑阶段大于双支撑阶段(P<0.01)。关节角度指标中,髋关节角度左单步小于右单步(P<0.01),膝关节角度从单支撑阶段开始出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踝关节角度从左单支撑阶段开始角度逐渐较小,在双支撑开始后出现增大趋势。(2)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滑跑技术部分相关因素分析,在速度与步长的相关关系中,各阶段速度和步长之间不存在显着相关关系(P>0.05)。步频与步速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P<0.01)。蹬冰角度与步速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P<0.01)。输出功率与步速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3)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滑跑下肢表面肌电特征分析,左单步各阶段中左侧肌群的积分肌电值和贡献率较大,其中股四头肌外侧最为显着。右单步各阶段双侧肌群做功情况来看,右侧肌群肌电值和贡献率大于左侧。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单支撑阶段步长和步频的变化有利于提高滑行速度、完善滑跑技术。(2)加大单支撑阶段身体倾斜幅度减小蹬冰角度是提高单支撑阶段滑跑速度的有效途径之一。(3)加快滑行速度需要增加输出功率,在弯道滑跑技术中,增加输出功率是提高运动员弯道滑跑技术的重要途径。(4)腓肠肌内侧肌群是影响步频和步长的主要肌群;股二头肌是加大侧向蹬冰的倾斜幅度和维持身体重心稳定性的主要做功肌群。
豆照良,刘峰斌,汪家道[2](2018)在《速滑冰刀减阻与高效驱动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竞技体育与科技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关冰刀减阻与高效驱动的技术研究,对于提高滑冰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有着重要意义。分析冰刀的受力情况和冰面摩擦学特性,认为摩擦生热机制作用下冰面水基润滑膜的构建是实现极低摩擦系数的关键。指出了滑冰运动的驱动力由运动员施加在冰刀上的蹬冰力提供,冰刀材料需具有良好的刚度、韧性和耐磨损性能以避免冰刀机械失效,从而获得有效蹬冰力。探讨采用真空物理镀膜工艺制备纳米金属陶瓷涂层对于实现冰刀减阻和高效驱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常巍[3](2018)在《速度滑冰的蹬冰和滑行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速度滑冰中,运动员通过蹬冰获得滑行速度,掌握蹬冰和滑行的技术要领对于提高速度滑冰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训练中也发现,许多运动员虽然总体上掌握了速度滑冰蹬冰与滑行的技巧,但是在一些细节上仍然不够完善,例如蹬冰时间、重心控制、滑行姿势等等。在激烈的竞技比赛中,任何一个小的失误或是不规范的动作,都会对运动员的成绩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要结合每位运动员的体质情况,开展针对性的蹬冰和滑行技术训练,以帮助运动员在速度滑冰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周骥[4](2016)在《速滑冰刀的参数化设计及摩擦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技术在体育运动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是体育产业开发与应用的第一推动力量。鲨鱼皮泳衣、克莱普冰刀等这些体育科技产物无不证明了这一点。速度滑冰是一项复杂的运动,滑跑成绩受冰刀与冰的多层面的交互作用影响,除了运动员的个人水平外,滑冰器材的革新也是潜在的影响因素。冰刀是冰上运动的基础,而冰刀的结构、形状、力学性能对提高运动成绩都有极大的影响。其中,冰刀弧将直接决定运动员滑行的动力学性能,是影响速滑运动员成绩的决定因素之一,冰刀弧曲线为一光滑自由曲线,包括弧形、弧度、弧长、弧高和顶弧位置等参数。因此,通过提高冰刀对冰面的作用效果来提升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至关重要。本文选取冰刀弧的曲率半径,顶弧位置和弧形为设计参数,各参数分别选取了3个水平:曲率半径(R=15 m,R=20 m,R=25 m),顶弧位置(弧顶位于沿刀长方向上40%,50%,60%处),弧形(圆弧形、抛物线形和摆线形),利用试验优化设计编排并加工出共9种冰刀弧。通过冰上试验和有限元模拟,探寻各因素水平对冰刀滑行效果的影响。(1)通过低速滑行试验,以摩擦阻力为试验指标,经极差分析得出三种因素对摩擦阻力影响的主次因素顺序为曲率半径、顶弧位置、弧形,各因素的优水平为R=15 m、40%、摆线形。冰刀弧的曲率半径与滑行阻力影响具有显着相关性。在压力板测试中得出刀弧曲率半径对刀刃与冰面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强的影响要大于弧形;顶弧位置会影响刀刃压力中心位置和刀刃底部与冰的接触区域。(2)利用ANSYS对9种冰刀进行滑动摩擦热-结构耦合分析,以温升为试验指标,得出的结论与低速滑行试验基本一致,曲率半径的优水平为R=20 m;接接触面的压强、接触面间的热传导和非接触面的对流换热均影响接触面温升。(3)利用ANSYS模拟涂层冰刀和几何结构刃面冰刀的滑动摩擦效果以提高冰摩擦润滑效果和冰刀服役性能。通过对比不含涂层、UHMWPE涂层和TiN涂层冰刀与冰面作用后温度场及应力场,分析得到涂层材料使冰面温升更高,同时涂层起隔热作用,对冰刀基体温度场有缓释作用;并分析涂层基体等效应力与切应力表明涂层冰刀存在两个危险点,且应力随弹性模量增大而增大。通过对比不同间距的凹坑型刃面冰刀与冰面作用后温度场及应力场,得到只有间距为7mm的几何结构刃面冰刀使冰面具有更高的温升;分析光滑和几何结构刃面冰刀基体的等效应力和温度场,得到几何结构刃面在局部存在应力集中和局部高温,但在接触区的等效应力和温度均小于光滑刃面,几何结构刃面对冰刀基体应力场和温度场具有缓释作用,且凹坑间距越小,缓释作用越明显。
王晓林[5](2009)在《黑龙江高校公体速滑课初学者直道技术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实验仪器等科研方法,以解剖学、心理学、生物力学为理论依据对高校公共速滑课男女初学者的学习态度、兴趣、动机、滑冰姿态、蹬冰角度、力量、重心移动以及幅度等影响直道技术的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以便为体育教师更好地开展速滑课教学提供参考.
王犇[6](2007)在《滑板辅训手段与速度滑冰直道技术的动作结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运用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以吉林省体校青少年男性速度滑冰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获取速度滑冰直道技术与滑板辅训手段一个单步中的足底动力学参数。通过对滑冰直道技术与滑板辅助训练手段压力随时间变化特征,压力传导特征和压强分布特征等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验证滑板辅助训练手段对巩固和提高滑冰直道技术水平的有效程度,为提高滑板辅助训练手段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1、力是影响运动效果的重要因素,速滑直道技术的一个单步足底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呈双峰型,第二峰平缓且峰值压力高于第一峰;滑板辅训手段一个单步足底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呈多峰型,第二个波峰较陡峭。2、在速滑直道技术与滑板辅训手段的一个单步的着冰时间参数有显着差异,提示可适当缩短滑板的长度,以在训练中模拟冰上的动作时相与频率;最大压力和平均压力参数均表现出滑板显着高于滑冰,即滑板作为一种辅助训练,对提高运动员在冰上的法向蹬冰力是有益的。3、滑板辅训手段和滑冰直道技术一个单步足底不同区域着地顺序与离地顺序一致;大部分时间是足跟区和足中区外侧受力;用力传递过程和方向基本一致:足跟区,足中区,足前区。4、Fmax、Average、Pmax、Impulse、LR和Comp指标特征基本一致,但滑板辅训手段和滑冰直道技术一个单步足底不同区域在这些指标上在表现出差异,提示在应用滑板训练中,指导运动员将最大力用在足跟区内侧,以形成与滑冰直道技术相一致的用力感觉,提高滑板辅助训练手段的有效性。
陈民盛[7](2005)在《Clap式冰刀弯道蹬冰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Clap式冰刀的使用开创了速滑运动一个新的纪元。自第18届冬奥会(1998)至今所有世界记录均被刷新就是最好的验证。尽管高海拔(盐湖城1227m)及室内冰场提供了创造优异比赛成绩的外部条件,但是,Clap式冰刀的益处不容质疑。可以说新式冰刀的问世对传统蹬冰动作技术原理及其训练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虽然从1997年开始Clap式冰刀被引入我国并且公认为:Clap式冰刀与传统冰刀相比具有延长蹬冰作用时间;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增大下肢关节蹬伸幅度;保持冰刀全刃与冰面接触和原有的滑行方向以及蹬冰方向,使之在踝关节充分跖屈的情况下结束蹬冰动作等作用;但也存在着新技术是:向侧后蹬冰还是向后蹬冰;蹬冰最后阶段的伸膝、踝动作是自然动作还是主动动作的结果;蹬冰过程中的重心位移方向仅是横向(法向)移动还是纵(切向)横(法向)兼有等重要技术环节上的认识分歧。为了有效阐述Clap式冰刀的蹬冰机制,本研究采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通过对影响速度滑冰滑行速度的技术要素分析,确立正确的弯道蹬冰技术概念,阐明动作技术的关键环节,明确速滑蹬冰动作加速理论的内涵,建立优秀运动员的弯道技术参数体系,进而揭示Clap式冰刀弯道蹬冰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本研究结论如下:1 Clap式冰刀弯道蹬冰动作技术原理Clap式冰刀弯道蹬冰动作技术原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来改变下肢各关节的发力性质;二是通过冰刀结构的改变来揭示速滑蹬冰技术动作加速理论的适用条件。核心是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具体表现为:(1)Clap式冰刀通过“铰链”连接结构,提高了踝关节的自由度,改变了传统冰刀在蹬冰过程中主要发挥髋、膝关节的力量,而难以利用踝关节力量的弊端,在增加做功环节的同时又加大了膝关节的工作范围。(2)通过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来改变原有下肢各关节发力特征,最终提高身体滑行速度。(3)踝关节运动幅度的提高改变了原有蹬冰过程中重心主要做横向(法向)移动而难以纵向(切向)前移的弊端,使重心沿切线方向的主动性前移成为可能。2速滑蹬冰加速理论的适用条件本次研究认为:以往提出的加速理论,在反映高水平运动员加速能力时是有条件的;而且,单纯从获得速度改变量大小的角度来推断蹬冰加速的机制,并不应是使重心加速的唯一条件;重心前移程度(切向)与合理的侧蹬冰时机相结合是获得最佳加速度的前提,它反映了支点与重心间力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蹬冰动作的加速条件。正是Clap式冰刀的这种特有结构为重心前移提供了可能,体现出现代速滑蹬冰加速理念在实践中的合理运用。3动态支撑方式中频幅组合的模式特征本研究首次在周期性竞速项目的步幅、步频与步速关系研究中提出区分定点支撑方式与动态支撑方式的概念。通过对不同滑行速度中频幅组合与步速之间的关系分析,比较了动态支撑方式与定点支撑方式中的差异在频幅组合上所表现出的异同性。结果发现:从低速向高速滑行过程中频幅组合在步频与步速关系中,动态支撑方式遵循定点支撑方式的变化规律,满足步频对步速的曲线凹面向上的函数关系,两者具有一致性;但在步幅与步速关系中,动态支撑方式却与定点支撑方式相反。定点支撑方式表现为随着速度的提高步幅也增大(在极限速度条件下或保持不变或略有减小);动态支撑方式表现为随着速度的提高步幅减小的变化规律。这一结果揭示出:支撑方式(动态支撑和定点支撑)不同时,在步幅与步速之间的制约关系中,随着速度的提高步幅也增大的规律是有条件的,应根据动、定点支撑方式的性质加以区别对待。
望斌[8](2004)在《速滑蹬冰力测试系统研究》文中提出
陈民盛,李贵阳,程湘南[9](2004)在《对速滑蹬冰加速理论的质疑与思考》文中指出对蹬冰的加速理论研究进行分析的结果认为:从前提出的加速理论,在反映高水平运动员加速能力时是有条件的,并且,认为IngenSchenau所提出的加速理论,还有待于经过实验加以验证。因此,单纯从获得速度改变量大小的角度来推断蹬冰加速的机制,并不是重心沿前进方向加速的唯一条件。
张强,陈民盛,覃晓红[10](2003)在《滑行速度与蹬冰力的关系》文中指出揭示滑行速度与蹬冰力之间的关系是速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国内外有关滑行速度和蹬冰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进而探讨了滑行速度与蹬冰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提示 ,滑行速度与蹬冰力曲线形态有关 ,表现为低速滑行时垂直力曲线为单峰型而高速滑行时为双峰型 ;水平力的峰值点力值和平均力值与滑行速度相关 (P <0 .0 5 ,P <0 .0 1)。但是 ,这一提示也仅反映出了直道的特点 ,在弯道中是否适用还有待于今后探讨。
二、滑行速度与蹬冰力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滑行速度与蹬冰力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高水平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滑跑技术的运动学和表面肌电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速度滑冰弯道滑跑技术概念界定 |
1.1.2 肌肉表面肌电(SEMG)概念界定 |
1.2 弯道滑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2.1 复步时间的相关研究 |
1.2.2 身体重心的相关研究 |
1.2.3 滑步的相关研究 |
1.2.4 蹬冰力的相关研究 |
1.2.5 下肢关节角度的相关研究 |
1.3 弯道滑跑技术下肢表面肌电的相关研究 |
1.4 文献综述述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验测量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3 拍摄参数界定与运动阶段的划分 |
2.3.1 拍摄参数界定 |
2.3.2 运动阶段划分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弯道滑跑技术的因素特征研究 |
3.1.1 不同阶段弯道滑跑时间的分析 |
3.1.2 不同阶段身体重心的变化分析 |
3.1.3 不同阶段滑步的分析 |
3.1.4 不同阶段蹬冰角度的分析 |
3.1.5 不同阶段输出功率的分析 |
3.1.6 不同阶段关节角度的变化分析 |
3.2 影响弯道滑跑技术的部分相关因素分析 |
3.2.1 影响弯道滑跑技术的相关因素确定 |
3.2.2 不同阶段步长与速度的相关关系 |
3.2.3 不同阶段步频与速度的相关分析 |
3.2.4 不同阶段蹬冰角度与速度的相关分析 |
3.2.5 不同阶段输出功率与速度的相关分析 |
3.3 弯道滑跑技术的下肢表面肌电特征研究 |
3.3.1 左单支撑阶段积分肌电和肌肉活动贡献率的分析 |
3.3.2 左双支撑阶段积分肌电和积肉活动贡献率的分析 |
3.3.3 右单支撑阶段积分肌电和积肉活动贡献率的分析 |
3.3.4 右双支撑阶段积分肌电和积肉活动贡献率的分析 |
4 讨论与分析 |
4.1 关于弯道滑跑步速、步长、步频的综合分析 |
4.2 关于弯道滑跑蹬冰角度、输出功率的综合分析 |
4.3 关于弯道滑跑技术的下肢表面肌电综合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速滑冰刀减阻与高效驱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滑冰技术的动力学特性 |
2.1 冰刀受力情况分析 |
2.2 蹬冰力与高效驱动 |
2.3 冰刀摩擦特性分析 |
2.3.1 压力融化 |
2.3.2 摩擦生热 |
2.3.3 表面融化 |
3 冰刀制作工艺特征与真空物理镀膜技术应用 |
3.1 冰刀制造工艺现状 |
3.1.1 冰刀材质 |
3.1.2 结构优化 |
3.1.3 热处理与表面改性 |
3.2 真空物理镀膜 |
3.2.1 技术原理与工艺过程 |
3.2.2 技术特点与应用 |
3.3 真空物理镀膜技术迁移 |
3.3.1 冰刀减阻 |
3.3.2 高效驱动 |
4 结语 |
(3)速度滑冰的蹬冰和滑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速度滑冰中蹬冰存在的技术问题 |
1.1、单、双脚支撑蹬冰时间不适宜 |
1.2、蹬冰时臀部起伏 |
1.3、收、摆腿动作不规范 |
2、速度滑冰中滑行存在的技术问题 |
2.1、直道滑行姿势问题 |
2.2、弯道滑行姿势问题 |
3、速度滑冰中运动员机体变化情况分析 |
3.1、不同滑行阶段下肢关节的角度变化 |
3.2、蹬冰过程中下肢关节伸展变化 |
3.3、蹬冰过程中下肢关节角速度变化 |
4、提高速度滑冰蹬冰和滑行技术的措施 |
4.1、采用直接矫正法改正错误动作 |
4.2、单项动作的重复训练 |
4.3、掌握好早蹬冰的时机与动作要领 |
5、结语 |
(4)速滑冰刀的参数化设计及摩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冰摩擦学的研究与进展 |
1.3 冰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冰刀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4 摩擦接触的有限元分析 |
1.5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冰刀弧形几何模型 |
2.1 冰刀弧的基本特征 |
2.2 冰刀弧形的特征参数选取 |
2.2.1 顶弧位置 |
2.2.2 弧度 |
2.2.3 弧形 |
2.3 冰刀弧形的参数化设计 |
2.3.1 曲率半径 |
2.3.2 弧线特征方程 |
2.4 冰刀刀片的加工 |
2.4.1 冰刀材料的服役条件 |
2.4.2 常用的冰刀材料 |
2.4.3 刀片的加工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冰刀的摩擦性能及压力特征 |
3.1 试验设备 |
3.2 试验准备工作 |
3.3 低速滑动摩擦试验 |
3.3.1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压力板测试 |
3.4.1 足底测压系统 |
3.4.2 速滑蹬冰足底压力特征 |
3.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冰刀的滑动摩擦热—结构耦合分析 |
4.1 ANSYS摩擦接触问题概述 |
4.1.1 接触分析 |
4.1.2 热接触分析 |
4.1.3 热—结构耦合场分析 |
4.2 滑动摩擦有限元分析模型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材料参数及单元选取 |
4.2.3 边界条件的确定 |
4.2.4 摩擦热流分配系数的确定 |
4.2.5 接触导热系数的确定 |
4.2.6 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 |
4.3 仿真模拟分析设置 |
4.3.1 定义接触属性 |
4.3.2 加载及求解设置 |
4.4 有限元仿真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4.1 摩擦界面最高接触温度 |
4.4.2 指定路径上各点的温度分布 |
4.4.3 接触应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冰刀刃面润滑效果及耐磨性能的模拟研究 |
5.1 常见的耐磨技术 |
5.2 涂层冰刀的有限元模拟 |
5.2.1 涂层材料 |
5.2.2 模型建立 |
5.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 几何结构刃面冰刀的有限元模拟 |
5.3.1 模型建立 |
5.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5)黑龙江高校公体速滑课初学者直道技术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2.1 效度检验: |
2.2.2.2 信度检验: |
2.2.3 仪器实验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直道动作技术学习的心理学分析 |
3.2 直道动作技术的解剖学、生物力学分析 |
3.2.1 直道滑行各阶段支撑腿关节角度分析 |
3.2.2 直道滑行支撑能力分析 |
3.2.3 直道滑行重心高度变化分析 |
3.2.4 直道摆臂动作分析 |
3.2.5 直道滑行姿势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 论 |
4.2 建 议 |
(6)滑板辅训手段与速度滑冰直道技术的动作结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速度滑冰的运动学研究 |
1.2.2 速度速度滑冰的动力学研究 |
1.2.3 速滑无冰期训练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3.1 学术价值 |
1.3.2 应用价值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对象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过程 |
2.4 测试指标 |
2.5 实验数据处理 |
2.5.1 应用软件 |
2.5.2 数据筛选方法 |
2.5.3 足底压力分区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足底压力-时间曲线特征比较分析 |
3.1.1 压力-时间曲线特征定性分析 |
3.1.2 几个压力、时间指标的定量分析 |
3.2 足底压力分布与传导的力学特征比较分析 |
3.3 足底压强分布变化特征比较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Clap式冰刀弯道蹬冰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速滑运动及器械的起源与演变 |
1.2 速滑技术动作的演变历程 |
1.3 速滑技术研究的概况 |
1.4 蹬冰阶段重心速度的变化 |
1.5 影响滑行速度的技术因素问题 |
1.6 有关冰面摩擦力的研究 |
1.7 有关空气阻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1.8 关于速滑蹬冰的加速理论 |
1.9 关于速度滑冰中的速度问题 |
1.10 速滑蹬冰动态力的测试问题 |
1.11 关于速滑蹬冰动作技术评价问题 |
1.12 Clap 式冰刀蹬冰技术的研究进展 |
1.13 小结 |
2 前言 |
2.1 Clap 式冰刀蹬冰动作技术原理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2 研究课题 |
2.2.1 研究课题1: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动作结构的特征 |
2.2.2 研究课题2:影响速滑运动成绩的技术要素 |
2.2.3 研究课题3:速滑项目动态支撑方式中频幅组合的模式特征 |
2.2.4 研究课题4:优秀速滑运动员摆腿技术的特征 |
3 研究方法 |
3.1 影像测量法 |
3.1.1 实验现场的设置与标定 |
3.1.2 实验过程 |
3.1.3 误差分析 |
3.2 模型法 |
3.2.1 环节动坐标系的确定 |
3.2.2 环节角速度的计算 |
3.3 组间对照法 |
3.4 不同速度比较法 |
3.5 统计处理法 |
3.6 研究上的假设 |
3.7 几点说明 |
3.7.1 关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
3.7.2 关于研究结果应用的局限性 |
4 研究对象 |
4.1 世界杯赛(哈尔滨站) |
4.2 全国速滑分站赛哈尔滨站(大全能) |
4.3 优秀组与一般组 |
5 术语定义 |
6 结果与分析 |
6.1 弯道滑行的时间特征 |
6.2 滑步特征 |
6.2.1 滑步长度 |
6.2.2 滑步宽度 |
6.2.3 步频 |
6.3 重心移动幅度 |
6.4 滑步步长与重心移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
6.5 滑行姿势特征 |
6.5.1 左右单步不同阶段关节角度的变化 |
6.5.2 下肢各关节的有效蹬伸范围 |
6.6 起蹬条件 |
小结 |
6.7 影响速滑运动成绩的技术要素 |
6.7.1 不同时相下肢各关节角度的变化 |
6.7.2 蹬冰腿各关节点的动态变化 |
6.7.3 下肢关节活动的顺序性 |
6.7.4 重心滑角及其变化 |
6.7.5 关于影响运动成绩的相关因素确定 |
6.7.5.1 影响运动成绩的时间量因素 |
6.7.5.2 影响运动成绩的速度量因素 |
6.7.5.3 影响运动成绩的姿位量因素 |
6.7.5.4 影响运动成绩的机械输出功率因素 |
小结 |
6.8 频幅组合模式 |
6.8.1 频幅组合与步速关系中区分动、定支撑点的依据 |
6.8.2 步长、步频与步速之间的相互关系 |
6.8.3 步频与步速之间的关系 |
6.8.4 步长与步速之间的关系 |
6.8.5 动、定点支撑中频幅组合的异同性及其成因 |
小结 |
6.9 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摆腿技术的特征 |
6.9.1 弯道摆腿的时间特征 |
6.9.2 弯道摆腿的速度特征 |
6.9.3 摆动腿关节角度的变化 |
6.9.4 摆动幅度 |
6.9.5 下刀动作 |
小结 |
7 讨论 |
7.1 Clap 冰刀与传统冰刀蹬冰机制的异同性比较 |
7.1.1 Clap 冰刀的研制背景 |
7.1.2 Clap 冰刀与传统冰刀蹬冰技术的异同点 |
7.1.3 对 Clap 冰刀蹬冰机制的认识 |
7.2 对速滑蹬冰加速理论适用条件的再认识 |
7.3 肌群工作方式的异同性对速滑专项力量训练理念转化的提示 |
7.3.1 肌肉力量训练的双重功效性 |
7.3.2 对蹬冰动作爆发力程度的认识 |
7.3.3 Clap 式冰刀蹬冰动作下肢肌群工作特点 |
7.4 支撑方式的异同对频幅组合与步速关系的制约 |
小结 |
8 结论 |
8.1 Clap 式冰刀弯道蹬冰动作技术原理 |
8.2 速滑蹬冰加速理论的适用条件 |
8.3 动态支撑方式中频幅组合的模式特征 |
9 致谢 |
10 参考文献 |
(8)速滑蹬冰力测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测力传感器与运动生物力学 |
1 测力传感器 |
2 运动生物力学介绍及其发展 |
3 力传感器在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节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1 课题的提出 |
2 测力传感器的发展现状 |
3 课题的意义 |
第二章 蹬冰力测试系统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速度滑冰的技术力学分析 |
1 速度滑冰蹬冰力的技术力学基础 |
2 生物力学分析方法 |
第二节 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 |
1 传感器的定义 |
2 传感器的组成 |
3 传感器的分类 |
4 传感器的特性 |
5 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
6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弹性敏感元件 |
第三章 传感器弹性体的选择及建模 |
第一节 传感器弹性体的选择 |
1 测试系统方案的制定 |
2 弹性体的选择 |
第二节 弹性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1 弹性体元件 |
2 有限元法简介 |
3 工程数值模拟系统ANSYS |
4 弹性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三节 弹性体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1 实验原理 |
2 实验结果 |
3 实验结果验证 |
第四章 测试方案分析及确定 |
第一节 贴片方案的选择和实验结果测定 |
1 前面部分弹性体的应变分析和贴片方案的设计 |
2 后面部分弹性体的应变分析和贴片方案的设计 |
第二节 实验结果分析与回顾 |
1 非线性分析 |
2 实验误差分析 |
3 向间干扰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感器动态特性浅析及新型弹性体构想 |
第一节 传感器动态特性及性能指标 |
1 传感器动态特性及其重要性 |
2 动态性能指标 |
第二节 传感器弹性体动态特性浅析 |
1 弹性体动态特性的常用指标 |
2 ANSYS动力学分析简介 |
3 用ANSYS计算弹性体的固有频率 |
第三节 新型传感器弹性体构想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摘 要 |
(9)对速滑蹬冰加速理论的质疑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速滑蹬冰技术的因素研究 |
1.1 冰面摩擦力的研究 |
1.2 滑行姿势与空气阻力的研究 |
1.3 影响滑行速度的技术因素研究 |
2 速滑蹬冰的加速理论 |
3 质疑与思考 |
四、滑行速度与蹬冰力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水平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滑跑技术的运动学和表面肌电特征研究[D]. 杨萍萍.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2)
- [2]速滑冰刀减阻与高效驱动技术研究[J]. 豆照良,刘峰斌,汪家道. 冰雪运动, 2018(04)
- [3]速度滑冰的蹬冰和滑行技术研究[J]. 常巍.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11)
- [4]速滑冰刀的参数化设计及摩擦特性分析[D]. 周骥. 吉林大学, 2016(09)
- [5]黑龙江高校公体速滑课初学者直道技术分析研究[J]. 王晓林.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6]滑板辅训手段与速度滑冰直道技术的动作结构比较研究[D]. 王犇.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
- [7]Clap式冰刀弯道蹬冰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D]. 陈民盛. 北京体育大学, 2005(03)
- [8]速滑蹬冰力测试系统研究[D]. 望斌. 吉林大学, 2004(04)
- [9]对速滑蹬冰加速理论的质疑与思考[J]. 陈民盛,李贵阳,程湘南.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02)
- [10]滑行速度与蹬冰力的关系[J]. 张强,陈民盛,覃晓红. 冰雪运动,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