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瘀热相搏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瘀热相搏证,血热,血瘀,皮肤病
瘀热相搏证论文文献综述
夏智波[1](2015)在《瘀热相搏证在难愈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瘀热论是周仲瑛教授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瘀热病机在临床所表现的证候为瘀热相搏证,凉血化瘀是其基本治法。慢性湿疹、结节囊肿性痤疮是临床常见、难愈性皮肤病,分析其病因病机发现,瘀热或兼夹痰湿相互搏结是其病变的主要病机。应用瘀热相搏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将凉血与活血化瘀两法有机、联合使用作为核心治法。慢性湿疹以活血凉血清热、健脾养血祛湿,结节囊肿性痤疮以活血凉血、清热化痰为基本治法,取得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李丽[2](2015)在《溃疡性结肠炎瘀热相搏证的论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溃疡性结肠炎(UC)是目前消化系疾病研究难点之一,目前病机尚未明确,亦无特效治疗,中医药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及预防复发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观察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着瘀热征象,但尚未有研究报道瘀热相搏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本文从瘀热角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进行论述。(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5年04期)
张雷强,虞舜[3](2014)在《基于德尔菲法的瘀热相搏证辨证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定瘀热相搏证的辨证标准。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基于文献研究的结果,制定"瘀热相搏证中医诊疗专家问卷调查表",先后向30余位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及专家反馈意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1、2轮问卷调查分别回收有效问卷32、31份,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4%、97%,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瘀热相搏证辨证标准,专家意见趋于统一。瘀热相搏证的临床表现体现在发热、出血、疼痛、神志异常、肌肤、面色、舌脉等方面,其辨证要点为舌质黯红、(肌肤)脉络色赤紫黯、面部黯红、出血色鲜红混夹紫黯血块、舌质红紫。结论采用德尔菲法建立瘀热相搏证辨证标准符合中医辨证思路,其研究结果突出了瘀热相搏证病机基本特点。德尔菲法能发挥凝聚专家共识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俞鹏,李海啸,陈晓虎[4](2014)在《桂枝茯苓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以桂枝茯苓汤为主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共收集66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桂枝茯苓汤剂。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9%,优于对照组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7.0%,优于对照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对中医证候、心绞痛症状改善均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4年08期)
汤灵翼[5](2014)在《清化瘀热法治疗2型糖尿病瘀热相搏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临床研究方面,通过观察清化瘀热方对2型糖尿病瘀热相搏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客观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治疗该病拓宽思路,也为中西医结合诊疗该病提供优势互补的新方法。实验研究方面,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观察各浓度梯度清化瘀热方、环孢素A+清化瘀热方对鼠胰岛素瘤细胞(大鼠INS-1细胞、小鼠MIN6细胞)的细胞活力,初探清化瘀热方对2型糖尿病瘀热相搏证患者的疗效及机制,为清化瘀热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临床研究部分收集符合本试验标准的2型糖尿病瘀热相搏证患者50例,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清化瘀热方。4周为一疗程,观察3个疗程。通过相关中医症状的量化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同时观察其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等实验室疗效指标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2实验研究部分选用大鼠胰岛素瘤细胞株INS-1细胞、小鼠胰岛素瘤细胞株MIN6细胞为胰岛β细胞的体外研究对象。两类细胞各自分为2组:清化瘀热方组(0mg/ml,0.5mg/ml,1mg/ml,2mg/ml,4mg/ml);环孢素A+清化瘀热方组(环孢素A干预胰岛细胞48h诱导出细胞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加用清化瘀热方(0mg/ml,0.5mg/ml,1mg/ml,2mg/ml,4mg/ml)),通过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并观察形态。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临床研究部分(1)基线资料比较:确诊并纳入2型糖尿病瘀热相搏证患者50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相关指标及中医症状等方面均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中医单项症状明显改善,其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72%。经Ridit分析,两组资料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3)血糖改善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PB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降糖效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80%。经Ridit分析,两组资料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降糖有效率优于对照组。(4)血脂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治疗前组间比较:治疗组TC、TG、LDL-C、HDL-C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治疗后对照组TG、LDL-C较前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1),但TC、HDL-C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较前降低、HDL-C较前升高,皆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TC、TG、HDL-C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LDL-C无明显差异。’(5)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治疗前组间比较:治疗组全血高切[200/s]、全血中切[30/s]、全血低切[5/s]、血浆粘度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治疗后对照组全血低切[5/s]较前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全血高切[200/s]、全血中切[30/s]及血浆粘度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高切[200/s]、全血中切[30/s]、全血低切[5/s]、血浆粘度值均较前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全血低切[5/s]、血浆粘度值差异显着(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全血低切[5/s]、血浆粘度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全血高切[200/s]、全血中切[30/s]差异不显。(6)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发现有过敏反应及其它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安全性观察指标均未见异常。2实验研究部分(1)清化瘀热方单独作用对INS-1细胞活力的影响:不同浓度的清化瘀热方作用于INS-1细胞24h后,与对照组相比,0.5mg/ml、lmg/ml、2mg/ml组的细胞活力增高。其中,经LSD单因素方差分析,0.5mg/ml组(P<0.01)及1mg/ml组(P<0.05)细胞增殖活力升高有统计学意义;而4mg/ml组的细胞增殖活性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2)清化瘀热方单独作用对MFN6细胞活力的影响:不同浓度的清化瘀热方作用于MIN6细胞24h后,与对照组相比,0.5mg/ml、1mg/ml、2mg/ml组的细胞活力增高;而4mg/ml组的细胞增殖活性下降。其中,经LSD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对照组比较,1mg/ml组细胞增殖活力显着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3)清化瘀热方对CsA诱导的INS-1细胞损伤模型的细胞活力影响:与常规培养液培养的INS-1细胞作为对照组比较,INS-1细胞在13μM CsA诱导48h后,细胞活力显着降低(P<0.01)。分别给予0.5mg/ml、1mg/ml、2mg/ml、4mg/ml的清化瘀热方对CsA诱导的INS-1细胞损伤模型进行24h干预后,0.5mg/ml、1mg/ml组INS-1的细胞活力较CsA损伤组升高,其中清化瘀热方0.5mg/ml组细胞活力显着升高(P<0.01),且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09)。(4)清化瘀热方对CsA诱导的MIN6细胞损伤模型的细胞活力影响:与常规培养液培养的MIN6细胞作为对照组比较,MIN6细胞在13μM CsA诱导48h后,细胞活力显着降低(P<0.01)。分别给予0.5mg/ml、1mg/ml、2mg/ml、4mg/ml的清化瘀热方对CsA诱导的MIN6细胞损伤模型进行24h干预后,清化瘀热方1mg/ml组MIN6的细胞活力较CsA损伤组明显升高(P<0.01),且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P=0.723)。结论:1通过临床初步研究,基础治疗合用清化瘀热方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基础治疗效果。治疗组在临床上可改善2型糖尿病瘀热相搏证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与体征,同时在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等方面有显着地疗效,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值得深层次的研究。2在实验研究方面,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清化瘀热方可增强INS-1细胞、MRN6细胞的细胞活力且对CsA所致的胰岛细胞损伤有保护及修复的作用;CsA对INS-1细胞、MIN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时效依赖关系。(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4-04-03)
张雷强[6](2014)在《“瘀热相搏证中医诊疗指南”制定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医瘀热病机)开放课题—“瘀热相搏证中医诊疗指南的研制”的组成部分。本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文献研究、专家问卷调查及专家研讨会3种方法相结合,开展循证性“瘀热相搏证中医诊疗指南”制订的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揭示:《黄帝内经》中有瘀血及其治法的论述,其祛除瘀血的思路符合瘀热证的治法。《神农本草经》中寒凉祛瘀药的记载体现了当时医家对瘀热治法的正确认识。《伤寒论》中的蓄血证、瘀热发黄证、热入胞宫证等实为后世探讨瘀热证的渊薮。明清时期,随温病学派的产生发展,瘀热在理论研究及现实运用方面均有巨大进步。但古人对“瘀热”的理解大多建立在对“瘀血”、“热邪”两种病理因素的认识上,至周仲瑛教授提出“瘀热是一种独特病因”之观点,瘀热学说方得以成形。目前多样化的科研角度、丰富的临床研究资料,使瘀热学说体系日臻完善,亦体现了瘀热学说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也为制定“瘀热相搏证中医诊疗指南”构建了现实基础。针对特定病机制定诊疗指南的工作,有历史依据可循。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以及制定中医诊疗指南的实践为瘀热相搏证中医诊疗指南的研制提供了参考。此外,文献研究的结果亦构成了专家调查问卷的基础。专家问卷调查采用改进的Delphi法,期间结合专家研讨会的成果,制订了两轮问卷,凝聚专家共识,运用循证医学评价文献质量的原则和方法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对瘀热相搏证的辨证治疗标注证据分级、推荐强度,从而制定出“瘀热相搏证中医诊疗指南”初稿。对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表明:瘀热相搏证未必尽见出血之象,但热与瘀相搏结,其舌、脉有征。瘀热之邪耗伤阴血而致烦热、身热夜甚等表现,亦是其辨证依据。临床亦当结合其子证特点辨证。瘀热相搏证以凉血化瘀为治疗原则,具体治法上则可表现为透热散瘀、滋阴除瘀、逐瘀泻热、清络散瘀等四方面。在制定指南的方法方面,德尔菲法使专家意见趋于统一,增加了指标的重要性,提高了专家意见的协调性,从而发挥凝聚专家共识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4-04-01)
赵澜[7](2013)在《清化瘀热方治疗2型糖尿病瘀热相搏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瘀热相搏证的认识,采用清化瘀热方治疗2型糖尿病瘀热相搏证。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清化瘀热方对糖尿病瘀热相搏证患者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TNF-α、hs-CRP、IL-6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本病的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2型糖尿病瘀热相搏证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在生活方式干预和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清化瘀热方水煎剂每日一剂,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两组分别评价其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治疗前后观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TNF-α、hs-CRP、IL-6)等指标,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依从性。全部数据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炎症指标等基线数据经统计无显着性差异,有可比性。①中医证候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②血糖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③血脂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C、LDL-C、TG水平下降,有统计学差异。HDL-C水平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治疗组TC、HDL-C、LDL-C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有差异,TG水平较对照组改善具有显着差异。④血液流变学: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5/s)、血浆粘度、血沉较治疗前均下降,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全血粘度(中切、低切5/s)及血沉较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差异,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治疗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5/s)、血浆粘度、血沉下降程度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全血粘度(中切)无明显差异。⑤炎症因子:治疗组治疗后hs-CRP、TNF-α、IL-6均较治疗前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hs-CRP、TNF-α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IL-6较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治疗组hs-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从初步临床研究来看,西药治疗合用清化瘀热方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中药治疗既可改善糖尿病瘀热相搏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调节血脂,还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炎症反应,而且安全、有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3-04-01)
李海啸[8](2013)在《桂枝茯苓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桂枝茯苓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瘀热相搏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生活质量、性别中医证候疗效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的的影响,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判定,以评价桂枝茯苓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共收集66例UA瘀热相搏证、心绞痛Ⅱ-Ⅳ级、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心病但未行PCI术的患者。试验组病例来源于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住院病人,共33例;对照组病例来源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病人,共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标准化治疗;试验组加服桂枝茯苓汤。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均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mg。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生活质量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的变化,以及试验组性别中医疗效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疗效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具有证候诊断意义的次症及舌脉积分均明显下降,对照组的“发热、口渴、面色”叁个次症积分下降,其下降幅度即差值与试验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差值大于对照组;心电图疗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男女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即性别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桂枝茯苓汤能明显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生活质量;2.桂枝茯苓汤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瘀热相搏证患者心电图表现的改善作用与对照组相似;3.桂枝茯苓汤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瘀热相搏证女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改善作用与男患者相似。(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3-03-27)
李海啸,陈晓虎[9](2013)在《桂枝茯苓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的可行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瘀热相搏"理论,从病因病机、方义、现代药理学研究及临床研究报道等方面进行文献分析,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3年02期)
殷鑫[10](2012)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的客观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调查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通过其中医证候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规律;2、评估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瘀热相搏证与IL-6、HCY、hs-CRP、TNF-a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病例收集的范围是江苏省中医院心脏科2011年04月~2012年02月期间住院的病人,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1.根据《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瘀热相搏证中医辨治指南》中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分型,通过观察患者四诊资料,如胸闷、胸痛、心悸、乏力、食欲、二便、舌苔、脉象等(详见CRF表),进行相关证型归纳,总结出各证型在总病例中的分布规律;2.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瘀热相搏证与其他各证型进行炎性因子对比分析,包括IL-6、HCY、hs-CRP、TNF-a,采用SPSS18.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作为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果:1、中医临床观察:(1)通过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80例病人的随机临床观察,气阴两虚证组共10例,占12%,阳气虚衰证组共14例,占18%,心肾阴虚证组共8例,占10%,阴寒凝滞证组共8例,占10%,痰阻心脉证组共12例,占15%,瘀热相搏证组共28例,占35%。(2)按性别划分,男性病例中,占有比例最大的为瘀热相搏证组,占45%,占有比例最小的为心肾阴虚证组及阴寒凝滞证组,占7%;女性病例中,占有比例最大的为瘀热相搏证组,占24%,占有比例最小的为气阴两虚证组、心肾阴虚证组及阴寒凝滞证组,占13%。(3)按年龄划分,40岁(含)以下,占有比例最大的为瘀热相搏证组,共2例,占100%,余病例组中皆占0%;41~50岁中,占有比例最大的为瘀热相搏组,共7例,占87.5%,比例最小的是气阴两虚证组、阳气虚衰证组、心肾阴虚证组、痰阻心脉证组,各占0%;51~60岁中,占有比例最大的为瘀热相搏证组,共10例,占58.82%,比例最小的是阳气虚衰证组,各占0%;61~70岁中,占有比例最大的为阳气虚衰证组,共8例,占32%,比例最小的是阴寒凝滞证组,共1例,占4%;71~80岁中,占有比例最大的为气阴两虚证,共7例,占25%,比例最小的是痰阻心脉证组及瘀热相搏证组,各有3例,各占3%。2、各证型组与相关炎性因子相关性(1) hs-CRP各组间比较,阴寒凝滞组与痰阻心脉组无显着差异(p=0.075),其他各组间均有显着差异(p<0.01);HCY各组间比较,各组间均有显着差异(p<0.01);IL-6各组间比较,心肾阴虚组与阴寒凝滞组无显着差异(p=0.101),心肾阴虚组与痰阻心脉组无明显差异(p=0.113),阴寒凝滞组与痰阻心脉组无显着差异(p=0.827),阴寒凝滞组与瘀热相搏组无明显差异(p=0.303),其余各组均有显着差异(p<0.01); TNF-a各组间比较,阴寒凝滞组与痰阻心脉组无显着差异(p=0.927),其余各组间均有显着差异(p<0.01)。(2)瘀热相搏组与其他证型组hs-CRP、HCY、IL-6、TNF-a比较,均具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1)所收集到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中,证型占有比例依次为瘀热相搏证>阳气虚衰证>痰阻心脉证>心肾阴虚证=阴寒凝滞证。(2)所收集病例瘀热相搏组中,男性病人占有量大于女性病人,70岁(含)以下患者中占有量明显高于70岁以上,性别因素、年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辩证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瘀热相搏组与其他证型组hs-CRP、HCY、IL-6、TNF-a比较,瘀热相搏组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组,具有显着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血清hs-CRP、HCY、IL-6、TNF-a的检测结果可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辨证做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3-30)
瘀热相搏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目前消化系疾病研究难点之一,目前病机尚未明确,亦无特效治疗,中医药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及预防复发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观察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着瘀热征象,但尚未有研究报道瘀热相搏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本文从瘀热角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进行论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瘀热相搏证论文参考文献
[1].夏智波.瘀热相搏证在难愈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
[2].李丽.溃疡性结肠炎瘀热相搏证的论治[J].四川中医.2015
[3].张雷强,虞舜.基于德尔菲法的瘀热相搏证辨证标准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
[4].俞鹏,李海啸,陈晓虎.桂枝茯苓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
[5].汤灵翼.清化瘀热法治疗2型糖尿病瘀热相搏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6].张雷强.“瘀热相搏证中医诊疗指南”制定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7].赵澜.清化瘀热方治疗2型糖尿病瘀热相搏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8].李海啸.桂枝茯苓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9].李海啸,陈晓虎.桂枝茯苓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的可行性探讨[J].四川中医.2013
[10].殷鑫.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的客观化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