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哲学的典范——《孙子兵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爱华[1](2020)在《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文中认为教材是课程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教材建设也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我国有着历久弥新的教育发展史,也有着独具匠心的教材建设史。中国古代学校教材是新时代教材改革与创新不可替代的文化源流,遗憾的是,虽然已有部分学者开展了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的研究,但对明清时期学校教材(以下简称‘明清教材’)缺乏专门的探讨,有待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明清教材在宋元教材体系的基础上予以改版,并新编了一批经典教材,是中国古代学校教材集大成者,倾注了明清统治者与精英知识分子的教育理想,折射出了中国近五百年的教育发展轨迹,是明清历史时期教育生态的高度总结和生动反映,深度隐含着关于中国教育的永恒思考。根据教材研究的特点,本研究采取了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梳理明清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直接面向一本本教材的文本,用多元的视角考察分析了明清教材的发展背景、影响因素、知识体系、文本特征与实践价值,共分成七个章节予以论述。在本研究中,第一章阐述了明清教材研究的意义,整理了明清教材专门研究、当代教材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以及与本研究有关的其他文献,并确定了研究思路:在收集与整理明清教材史料的基础上,从社会和文化视角分析其嬗变与发展,从知识视角梳理其知识类型与框架,从教育价值视角分析其文本特征,从实践视角归纳与总结对当代教材建设的启示,各阶段研究层层递进,朝向现实的借鉴价值归拢。第二章解析了明清教材体系的嬗变与发展。一是明清文化思想的流变与传播。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导致了以理学为宗的教材体系的形成与续接,陆王心学的崛起使教材增加了更多注释之本,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经义之学的民间传播;颜元实学的涌现使明清教材呈现了专科式发展的萌芽,丰富了明清教材的知识体系;二是明清专制的文教政策与八股选材。政教合一不仅使诸多律法类、文体类文本成为官方教材,而且导致部分教材成为科举的附庸,强化了部分教材的功利性和保守性;书院讲学形成了一批具有高度思想性或应用性的着作式教材,书院藏书更是极大丰富了明清教材的版本与存量,并带动了蒙学教材的学科式发展。第三章对明清(公元1368年-1840年)时期官学教材、着名书院教材和蒙学教材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教材的作者、产生背景、主要内容、社会影响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共整理明清教材80余本。第四章对明清教材的知识指向与存量进行了解读,将明清教材的历史与人文、思想与义理、法制与礼仪、诗词与文体、科学与技术等知识进行了分类呈现,并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了解读与分析。第五章分析明清教材文本特征,从“存量”、“呈现”、“表达”三个层面解析了明清教材文本的教育性。明清教材文本存量是“丰富”的,是基于生活应用的百科读物,并凭借丰富帮助学习者走向整全的生活、生动的实践及价值意义的生成;明清教材文本是基于百家之言的启蒙与建构,错落有致的内容布局和言之有理的历史论证显现了朴素的说理风格;明清教材文本是基于诗词歌赋的文化隐喻,韵律与诗词、典故与神话能给予学习者广泛的想象与思考空间。第六章是在分析明清教材文本的教育性的基础上,揭示了理想教材的文本模型。理想的教材文本作为本土文化的基因应是“活性”的知识,具有知识体系、表达呈现、接收逻辑三个基因链;教材文本作为知识的载体应实现价值超越,作为客体与他者的关系价值是教材文本的功能指向。教学生态是教材价值超越的藩篱,个体的认知建构是如何实现价值超越的心理逻辑;教材文本要来源于本土文化,并作为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予以表达和呈现,“文以载道”作为中国文化的表达模式应予以回归,“由博返约”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有益经验应予以推广,教材文本以“厚”为导向是“最经济”的教材本土化原理。作为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的典型代表,明清教材警示了部分当代教材文本的粗放性与空乏性、文本表达的抽象性与直接性、文本选材对中国文化的疏离性与固化性。在第七章结论部分,全面总结分析了明清教材的成就与局限。明清教材是在明清时代产生和流传的,其被浸润的封建糟粕应予以批判和摈弃;明清教材属于明清时代,不能施以“拿来主义”,要予以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之,未来教育的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的关系都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未来的教材也正面临新一轮的改革创新与发展诉求,明清教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瑰宝,为新时代教材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创新视角和文化关照,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孔祥艳[2](2019)在《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文中研究说明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在于,毛泽东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铸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本质在毛泽东哲学的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过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表明毛泽东哲学的萌芽,在这两篇文章中,毛泽东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及阶级理论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独有的特点作出了详细正确的分析。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土地革命时期开始了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一系列文章表明,毛泽东开始逐步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毛泽东哲学开始初步形成。“两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实践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矛盾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两论”彻底批判了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纠正了“左”倾错误和右倾错误。“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融合的光辉典范。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的辩证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矛盾运动规律等基本原理进行了创造性阐发,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关问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问题和战争的阶段性发展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扩充了毛泽东哲学的理论体系。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抗战胜利后国内外的复杂局势,揭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从而顺利解决了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向世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成功,毛泽东哲学走向成熟。
张灯[3](2019)在《毛泽东生活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生活观是毛泽东对生活世界基本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实际,以人民为主体,以革命和建设为基本手段,以民族解放和人民生活幸福为价值旨归,探寻生活世界变迁规律,解决中国现实生活问题。毛泽东生活观具有主体性、民族性、实践性和革命性四个核心特质。论文以毛泽东生活观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着、毛泽东着作为主要研究文本,采用文献分析与综合、历史与逻辑、比较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分析毛泽东生活观的内涵特质、整体结构、主体定位、精神意蕴与矛盾法则。研究发现,毛泽东生活观的内涵特质突显群众主体的革命生活实践活动,从唯物辩证的内在统一把握生活世界的整体结构,其表现为四个统一:把握历史规律和生活发展方向的统一,改造客观生活世界和改造主观生活世界的统一,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及文化生活的统一,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其主体定位彰显了人民是生活世界的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利益至上;其精神意蕴显示了敢于胜利的信仰力量,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成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其矛盾法则立足于对立统一性关照生活世界的矛盾,重视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指出不同质的矛盾要使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毛泽东生活观既面向中国,又放眼世界;既把握了生活世界的发展规律,又探索了解决中国人民生活困境的方向,深刻地影响着二十世纪的中国和世界。毛泽东生活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维度,可以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为解决新时代中国重大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哲学思考,为提升新时代生活实践主体精神提供思想指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因此,研究毛泽东生活观,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对全面认识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李声昊[4](2018)在《道—技视野下的《孙子兵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孙子兵法》的哲学研究需要中国哲学本位的研究视角。本文以四方架构来构建《孙子兵法》的哲学框架,以道-技问题来充实其哲学体系。第一章探讨中国哲学中的道技关系,指出道-技是中国哲学范畴之一,两者之间是由技入道和由道习技的双向互动过程;并且,技与功夫同义,道也包含“四方架构”中的宇宙论和本体论意义;“四方架构”实际上是宇宙-功夫-境界和本体-功夫-境界两条诠释中国哲学的功夫论进路,道-技视野就是这两条进路。这一部分构建了方法论前提。第二章通过考察《孙子兵法》中的宇宙论,发现天的本根地位已失却,但孙子仍然承认阴阳五行的宇宙运行法则,这否定了宇宙-功夫-境界的诠释进路。第二节的分析说明“全”是《孙子兵法》的战争活动的价值本体,肯定了本体-功夫-境界的进路。第三节则在本体论的基础上概括功夫操作及次第,即“谋攻”,其中“谋”是指战争主体的精神直接去追求、把握本体,“攻”是指战争主体的精神只关注战争技术的规则和胜利结果。第四节则分析在功夫的各个不同阶段所能达到的战争效应及精神境界,其中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最高效应,也就是“全胜”,此时战争主体则进入与本体合一的境界之中;攻取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只是“胜”。由此得出,孙子给出的是一条渐次妥协的由技入道的路径。另外,主体在战争操作中得“全”之后还能获得“百战百胜”的效用,这就是由道习技所产生的效应,正因为此,由技入道的战争功夫才有了必要。第三章则将战争功夫运用到个人的心性修养之中,主要体现在功法及原则的启发和主体精神境界的提升。总之,在道-技视野下,《孙子兵法》就是一套渐次妥协的战争功夫论。
张莎莎[5](2018)在《毛泽东实践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泽东实践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实践观在当今仍然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教育等的方方面面。在新时代中国研究毛泽东实践观仍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毛泽东实践观的理论渊源。本文将毛泽东实践观的理论渊源分为三大来源,其中毛泽东实践观主要理论来源是马克思的实践观,同时不同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哲学实践观思想的影响。第二,毛泽东实践观的形成。毛泽东实践观的形成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历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本文将毛泽东实践观形成的过程分为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和发展阶段,并对不同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第三,毛泽东实践观的主要内容。毛泽东的实践观以认识论为中心,阐述了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因、目的以及对真理的标准等中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实践观是认识的来源。第四,毛泽东实践观的现实意义。毛泽东实践观具有改造意识和改造社会的作用。毛泽东实践观不仅仅是纯粹的理论产物,更是作为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斗争的武器出现。历经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考验,毛泽东实践观变得更加成熟和系统。在新的历史时期,毛泽东实践观也将继续发挥实践作用,指导新时代中国的建设与发展。总而言之,毛泽东实践观要求我们以更宽广的视野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以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
谢连生[6](2017)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领域,从其基本含义来说,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既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又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相结合的过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重点在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此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相结合的研究,也是不能忽略的。我们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其前提和基础是树立哲学自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合与综合创新,是树立哲学自信的一个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既有融合的必要性,也有融合的可能性。融合之所以必要,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现代化转型的需要。融合之所以可能,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汲取了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其中也包含了中国传统哲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100多年的历史中,已经取得了融合创新的两次飞跃。从逻辑上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融合也具有可能性,二者都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人的命运,高扬人的价值,追求人的提升,同时都具有实践哲学的特征。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等重要资源,不仅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创新发展提供文化滋养,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要注意与相关概念的辨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三个概念,既有内在关联,但又有所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有许多具体表现形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坚持对人的关怀,并日益取得世界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实践紧密相连,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过程来看,经历了介绍期、创生期和发展期,取得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主要有两个:一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内涵。新时期所形成的,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则是最新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目标是现代性的建构,以实践哲学为主要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体现了实践性,体现了哲学变革和生产力变革相结合,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相统一,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经历了百年历程,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在其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三是立足中国社会实际和中国实践,四是顺应时代潮流和适应时代需要,五是反映人民愿望和代表人民利益,六是能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七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大众化的统一。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了新的优势,因而展现出广阔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了实践基础、制度保障以及理论与文化支撑,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与主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运用、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根本途径,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文化资源。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践必将更加紧密结合,毛泽东倡导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将更加凸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的实现中、西、马综合创新,中国创造、中国贡献及其世界性影响将更加强化。
杜家瑶[7](2017)在《论毛泽东实践智慧》文中认为在中西文化的语境中,实践和智慧紧密相关,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实践智慧是在肯定人的智慧活动的“实践性”基础上,强调其价值取向和理性能力,认为实践智慧是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对待人与世界关系的智慧,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智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中,毛泽东实践智慧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十八大以来反腐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实践智慧再次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成为我们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的“总标杆”。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普遍停留在教科书和理论体系的层面,蕴含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实践智慧很少有人谈及,导致了把毛泽东思想教条化甚至碎片化的倾向。本文由引言和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在从词源、中西文化背景和马克思主义语境对“智慧”、“实践智慧”梳理、界定的基础上,指出“毛泽东实践智慧”是毛泽东把带有普遍真理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根据中国社会客观的特殊的情况做出的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教育等方面决策与策略的智慧;它扎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文化转型的产物,表达着理性社会的追求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价值取向,是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生活化、现实化表达,是蕴含在整个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机理性”和“灵魂性”的东西。第二部分从早期革命活动的孕育、传统哲学和文化的熏染、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和革命道路的认识三个方面,深入地剖析了毛泽东实践智慧的形成,强调毛泽东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革命道路的论述,是其实践智慧最为精彩的部分。第三部分分别介绍了毛泽东的政治、军事和思想教育方面的实践智慧,认为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最大的政治实践智慧,是其他经济、军事、教育等智慧的灵魂。第四部分阐述了毛泽东实践智慧的特征:调查研究的“唯实”态度,反对本本主义的“去教条化”精神,群众路线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保留了中国民间传统的质朴本色,转化成“实事求是”的生活品格。第五部分总结升华出毛泽东实践智慧的当代启示是:在全社会大兴“接地气”的调查研究之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既学习西方又反对“西化”;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不断从文化传统中汲取丰富滋养;努力把“实事求是”化为社会各阶层的行为准则。
刘丽红[8](2015)在《毛泽东的“实践智慧”的辩证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哲学思想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通常的观点认为,《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的代表作,其中《矛盾论》体现了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矛盾论》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以及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等内容的论述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曾触及或发挥的领域,毛泽东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完成了对辩证法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说明和发挥。由此,毛泽东辩证法的研究似乎已成定论,但我们仍然可以追问:究竟在何种意义上理解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实质是什么?对毛泽东辩证法理解的模式化源于教科书体系,传统教科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内容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个部分。在“两大主义、四大板块”的体系中,辩证法往往成为脱离思想内容的“变戏法”,不能表征事物自身思想内容的逻辑。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在当代推进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发展,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辩证法。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前提下才能真正理解毛泽东的辩证法。我们认为,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实质是实践智慧的辩证法或辩证法的实践智慧,其独特贡献在于将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实现为指导行动的“实践智慧”,真正实现了哲学的“转识成智”,辩证法的实践智慧是理论切中实践、在特定的实践情境中做出的正确决策和策略。辩证法的发展历程呈现出走向“实践智慧”的趋势,致力于实现理性和现实和解的黑格尔辩证法在唯心主义基础上实现了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是概念辩证法内蕴的实践智慧指向。马克思立足现实的人拯救出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实现了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成为无产阶级解放自身的锐利武器。毛泽东的辩证法展现了理论切中实践、主观切中客观的智慧,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统一,二十世纪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是实践智慧的辩证法的历史展开。“实践智慧”的辩证法,是毛泽东哲学在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转识成智”,是在中国革命特定情境下做出的正确决策和策略。其一,实践智慧的辩证法在世界观的意义上阐发了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实现了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现实统一;其二,实践智慧的辩证法在实践论的意义上总结和升华了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核心的辩证智慧,实现了《实践论》和《矛盾论》的统一,使辩证法成为指导行动的现实力量;其三,实践智慧的辩证法在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意义上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气派和风格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从而以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和创新实践的中国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实践智慧的辩证法不是毛泽东对马克思辩证法和中国传统辩证法的杂糅,而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的理论创新和哲学表征。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中国化还是中国传统辩证法的时代化,都不能遮蔽毛泽东辩证法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智慧的独特贡献。
姜普敢[9](2014)在《王阳明心学思想及其实践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明儒学从程朱理学发展到阳明心学,是一次重要的哲学转向,在宋明理学内部呈现出了新特征:“道”不在外,而在内、在心,形而上与形而下是充分贯通的。王阳明一生的志业就是读书学圣贤,实现儒生的两大理想:“内圣”与“外王”,达到“立德、立言、立功”的境界,确实也做到了“三不朽”。学者对王阳明思想理论的研究已非常丰富,但对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仍有很多值得探讨空间,因此本文以王阳明的实践为研究主轴、辅之以阳明心学的义理梳理,着重探讨阳明心学的实践价值。首先,通过王阳明所处时代背景和成长历程,梳理时代和成长对其理论形成的影响,进而依据原着文本来说明其思想的前后三变如何一以贯之体现其“做第一等事、第一等人”的终极理想,以此说明其坚定的意志、追求理想的动力、成就人生价值的执着与其一生实践成就的密不可分。其次,通过对阳明心学思想“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与“四句教”等内涵的解读,分析其思想在作为儒家道统继承者如何与宋儒(以程朱理学为主)思想发生碰撞并分野,进而开始反思,在回归孔孟,承接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建构出自身特色的心学体系。本文透过历史分析法探究阳明心学与孔子、孟子、大学与中庸的思想关系,由此来梳理宋明心学一派的脉络,从程明道“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谢上蔡“心与天地同流、体与神明为一”,陆象山“复其本心,先立其大”、“心同理同”以及陈白沙“静中养出端倪”的“自得之学”与阳明心学的内在关系。从核心范畴上讲,陆王思想在义理上并无太大分歧,差别只是在实践工夫的方法和次第上有所不同。阳明心学要建立一个“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的“心”。透过心的发用,世界万物与人产生了关系,而世界也从一个本然世界转化成意义世界,这就是王阳明所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一体,使有一物所失,便是吾仁有未尽处”。阳明心学是即工夫即本体、体用一源、知即行、行即知的一体论述,本文尝试在建构其本体论的良知学同时,亦阐述了其工夫修养论的精随,并藉此展现其思想义理最重要的价值仍是在致良知的知行合一之论上。再次,王阳明在外王的表现是儒生的典范,实现了历代儒家的夙愿:治国平天下,可与其良知学并传于世。本文又从王阳明在军事、政治、经济、教育等具体实践作为来说明其外王成就的丰功伟绩着手,其哲学思想是其外王实践的根基,其成就更是其心学妙用的外在展现,论述了其外王成就(杀山中贼)与其内圣思想(杀心中贼)是合二为一的,从未分为二事,并论述王阳明如何从“立君行道”转化为“立民行道”,进而建立了“四民同道”的新价值体系。最后,以在王学后人影响较大的泰州学派对阳明心学的继承和转化作为结论。反思了安身保身的泰州学派为什么却是中国历史上几个极少的为真理而杀身成仁的学派,论述了为什么这种矛盾性是对阳明心学的继承和发展。
王有红[10](2013)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研究引起学术界极大兴趣,相关学术研究成果颇丰,但关于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发展研究却较为薄弱,学术界涉猎不多。文化与文化理论有所区别。文化是文化理论的实践化,文化理论是文化的凝练和系统化。本文以“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发展研究”为题,对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发展的三大渊源、哲学依据、核心内涵、历史逻辑、路径选择、基本主体、动力机制、政治意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认为,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变革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资产阶级新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是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的三大理论来源;五四新文化运动、苏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国统区左翼文化运动是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的三大实践来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毛泽东的唯物主义实践哲学是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的哲学依据。“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民主的”是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的核心内涵。三段论是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的历史过程。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的逻辑路径。社会实践是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发展的基本动力,批判与创新是其内在张力,文化冲突是其外在动力。党的领导集体、文化人以及延安的文化团体、新闻报刊等都是中共文化理论发展的基本主体,在它们的互动和作用下,形成对文化理论发展的合力,推动着理论的发展。延安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重叠,使得中共致力于夺取文化领导权和工农大众话语权,凸显了中共文化理论发展的政治意蕴。回首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发展的历程,笔者以为政治性、先进性、体系性是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发展的基本特征,政治性反映了中共文化理论的价值定位;先进性反映了中共文化理论的时代定位;体系性反映了中共文化理论的自我地位。尽管在当代有个别人对延安时期的中共文化理论提出质疑之声,但笔者以为,在党史中,没有哪个阶段的文化及其理论像延安时期这般深刻、正确和科学。当代中国的国际显赫地位和强大国力佐证了人民共和国及其文化的中国社会史意义,也间接证明了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的社会史意义。延安时期中共文化具有现代性精神实质与文化统一性力量,它是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行动力。
二、实践哲学的典范——《孙子兵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践哲学的典范——《孙子兵法》(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明清教材专门研究 |
二、教材(教科书)有关研究 |
三、教材文本有关研究 |
四、研究评价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明清教材的嬗变与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思想流变与教材发展 |
一、程朱理学为宗与教材 |
二、陆王心学崛起与教材 |
三、颜元实学涌现与教材 |
第二节 明清的文教政策与教材发展 |
一、教材体系的界定与增编 |
二、官学教材成为知识权威 |
三、书院派特色教材的兴起 |
四、蒙学教材学科式发展 |
五、教材集成与训诂考订 |
第三章 明清教材概览 |
第一节 明清教材概览(上):官学教材 |
一、经义类教材 |
二、律政类教材 |
三、礼制类教材 |
四、告诫类教材 |
五、文体类教材 |
六、军事类教材 |
七、科技类教材 |
第二节 明清教材概览(中):书院教材 |
一、讲求理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
二、讲求心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
三、以实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
四、考据学派书院的特色教材 |
第三节 明清教材概览(下):蒙学教材 |
一、基础识字类教材 |
二、伦理规范类教材 |
三、名物典故类教材 |
四、诗歌作文类教材 |
五、数理科技类教材 |
第四章 明清教材的知识体系 |
第一节 关于历史与人文的知识:人物及其事件文本 |
一、鲜活的人物:以《三字经》、《千字文》为例 |
二、具体的事件:以《幼学琼林》、《龙文鞭影》为例 |
三、文化的标识:以《二十四孝图说》、《为善阴骘》、《孝顺事实》为例 |
第二节 关于思想与义理的知识:论着与经义文本 |
一、直抒义理:以《三字经》、《小儿语》、《续小儿语》为例 |
二、官修权威:以《五经大传》为例 |
三、名家导读:以《四书大全》为例 |
四、博览众家:以《性理大全》为例 |
五、经世致用:以《武经七书》、《孝经》、《说苑》为例 |
第三节 关于生存与生活的知识:律法与礼制文本 |
一、行为样本:以《弟子规》为例 |
二、角色规则:以《皇明祖训》为例 |
三、生存法则:以《大明律》、《大明会典》、《明大诰》为例 |
第四节 关于审美与文体的知识:诗词与文体文本 |
一、创作与审美启蒙:以《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增广贤文》为例 |
二、诗词大会:以《千家诗》、《神童诗》、《唐诗三百首》为例 |
三、能臣作文:以《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书文》为例 |
四、文豪经典:以《唐宋八大家文钞》、《古文观止》、《文章辨体》为例 |
第五节 关于科学技术的知识:科技与数理文本 |
一、天文地理:以《千字文》、《三字经》、《畴人传》为例 |
二、渔林制造:以《幼学琼林》为例 |
三、数理科学:以《九章算术》、《数理精蕴》为例 |
第五章 明清教材的文本特征 |
第一节 丰富展现:基于生活应用的百科读物 |
一、凭借丰富走向整全的生活 |
二、凭借丰富走向生动的实践 |
三、凭借丰富走向意义的生成 |
第二节 朴素说理:基于百家之言的启蒙与建构 |
一、错落有致——基于个体心理成长的内容布局 |
二、言之有理——基于百家之言的历史论证 |
第三节 诗性表达:基于诗词歌赋的文化隐喻 |
一、律对与诗词:创造的空间 |
二、比兴与典故:隐喻的展现 |
第六章 透析:来自明清教材文本的启示 |
第一节 教材文本“基因”:活性知识 |
一、基因链之一:知识存量 |
二、基因链之二:表达呈现 |
三、基因链之三:接受逻辑 |
第二节 教材价值拓展:何以超越 |
一、价值超越的核心:客体价值 |
二、价值超越的藩篱:教学生态 |
三、价值超越的逻辑:认知建构 |
第三节 “教育性”落地图景:本土化 |
一、语言风格:文以载道 |
二、文本扩展:由博返约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主要观点 |
一、明清教材是明清时期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 |
二、明清教材展示了理想教材的基因模型 |
三、明清教材文本教育性的现实价值 |
四、明清教材的时代局限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的不足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明清官学主要教材目录 |
附录2:明清书院主要特色教材目录 |
附录3 :明清表蒙学主要教材目录 |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2)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毛泽东与毛泽东哲学的萌芽 |
第一节 毛泽东早期世界观的转变 |
一、“人心即天命”的世界观 |
二、二元论的世界观 |
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
第二节 毛泽东哲学的萌芽 |
一、民主革命基本思想 |
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毛泽东哲学的形成及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运用 |
第一节 中国革命新的特殊道路 |
一、中国红色政权理论 |
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 |
三、毛泽东对托、陈取消主义的批驳 |
第二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
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二、反对本本主义 |
三、从斗争实践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
第三节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哲学思想 |
一、战争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关系 |
二、战争中全局和局部的辩证关系 |
三、通过战争实践认识和掌握战争规律 |
四、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战术的辩证法 |
第四节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
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
第一节 “两论”创作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准备 |
一、“两论”创作的历史背景 |
二、“两论”创作的理论准备 |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贡献 |
一、实践是认识产生的源头 |
二、认识是随实践逐渐深入的过程 |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四、对两类错误认识和两类错误倾向的批判 |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贡献 |
一、两种宇宙观的对立与选择 |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三、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
四、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多方面展开 |
第一节 唯物辩证思想在军事方面的系统展开 |
一、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
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 |
三、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
四、兵民是胜利之本 |
第二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客观依据 |
二、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
三、反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 |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一、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
二、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 |
三、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出色运用 |
第一节 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历史唯物主义判断 |
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与革命的两手策略 |
二、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中国化 |
一、坚持彻底的辩证法 |
二、《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哲学意义 |
三、唯物史观的胜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3)毛泽东生活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适应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 |
二、解决现实生活世界困境的要求 |
三、毛泽东生活哲学的现实性力量 |
四、研究毛泽东生活观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解读法 |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 |
三、比较与创新相统一方法 |
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一、从哲学的视域系统梳理毛泽东生活观的主要内容 |
二、全面概括毛泽东生活观的独特内涵及其主要特质 |
三、以唯物辩证的整体视角和方法研究毛泽东生活观 |
第二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内涵特质 |
第一节 形成过程 |
一、萌芽阶段(1921 年前) |
二、形成阶段(1921—1937 年) |
三、应用展开阶段(1937—1949 年) |
四、复杂发展阶段(1949—1976 年) |
第二节 内涵 |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把握生活世界基本问题的根本看法 |
第三节 特质 |
一、能动的主体性 |
二、鲜明的民族性 |
三、深刻的实践性 |
四、彻底的革命性 |
第三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整体性把握 |
第一节 把握历史规律和生活发展方向的统一 |
一、整体把握人类社会历史规律 |
二、历史规律与人类生活发展相结合 |
第二节 改造客观生活世界和改造主观生活世界的统一 |
一、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统一 |
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 |
第三节 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统一 |
一、物质生活是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物质生活方式的统一 |
二、政治生活是党内、国家和人民政治生活的统一 |
三、文化生活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统一 |
第四节 实现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 |
一、生死观:为人民利益而生而死 |
二、人际观:建立无产阶级革命生活情谊 |
三、消费观:为国家建设和人民幸福履行勤俭原则 |
四、读书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第四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主体定位 |
第一节 主体定位:人民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主体 |
一、主体思想的形成 |
二、主体思想的内容 |
三、主体思想的作用 |
第二节 主体动力: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
一、理论基石:历史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过程 |
二、创新发展:只有人民才是生活世界的建造者 |
三、实践方法: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
第三节 主体价值:人民利益至上 |
一、价值取向: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
二、价值目标: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 |
三、价值评价: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
第五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精神意蕴 |
第一节 生活态度: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
一、精神要义:生活向上、艰苦奋斗 |
二、精神动力:救国为民 |
三、精神实践: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
第二节 理想信念:科学的共产主义 |
一、形成信仰:从大本大源到马克思主义 |
二、树立目标:从精神之个人主义到改造中国与世界 |
三、实践理想:从新村社会到共产主义 |
第三节 工作作风: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 |
一、“两个务必”的综合成因 |
二、“两个务必”的内在逻辑 |
三、“两个务必”的实践路径 |
第六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矛盾法则 |
第一节 承认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
一、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二、矛盾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三、矛盾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分析矛盾:具体的事物实行具体的分析 |
一、定点分析:矛盾是共同点和特殊点的交汇点 |
二、定位分析: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
三、定性分析: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不同的社会矛盾 |
第三节 解决矛盾: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 |
一、旧民主主义社会矛盾用民族民主革命方法解决 |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矛盾用武装斗争方法解决 |
三、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用民主专政方法解决 |
第七章 毛泽东生活观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唯物论价值——唯物史观的继承和丰富 |
一、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革命战争离开物质力量是不行的 |
二、规律是客观和可知的:坚持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第二节 认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新和发展 |
一、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 |
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生活实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
第三节 方法论价值——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理论先导 |
一、根据生活决定意识原理,强调调查研究的方法 |
二、根据意识反作用原理,强调发挥自觉能动性方法 |
三、根据对立统一法则原理,强调矛盾分析法 |
四、根据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动力原理,强调群众路线工作方法 |
第四节 实践价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 |
一、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奠定理论基础 |
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现实力量 |
三、为解决新时代中国重大现实生活问题提供哲学思考 |
四、为提升新时代生活实践主体精神提供思想指引 |
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
结论 |
一、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道—技视野下的《孙子兵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孙子兵法》哲学的合法性 |
二、孙子哲学研究方法上的缺陷 |
三、以中解孙的可能性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以马解孙 |
二、以西释中 |
小结 《孙子兵法》需要中国哲学本位的研究视角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道-技与功夫论进路 |
第一节 “道”与“技” |
一、道 |
二、技 |
第二节 道技关系 |
一、由技入道的可能性 |
二、由道习技的必要性 |
第三节 道-技与功夫 |
第四节 道-技视野与四方架构 |
一、道-技视野与两条功夫进路 |
二、《孙子兵法》的研究进路 |
小结 道-技视野即功夫论进路 |
第二章 《孙子兵法》中的战争功夫论 |
第一节 阴阳运化的宇宙论 |
一、天的本根地位的失落 |
二、以阴阳五行为宇宙运化法则 |
小结 战争功夫非以宇宙论为依据 |
第二节 以“全”为道的本体论 |
第三节 以“谋攻”为功法的功夫论 |
一、“先为不可胜”的战前准备阶段 |
二、非战全胜的谋略阶段 |
三、因利制权的攻取阶段 |
四、“先知”的首要地位 |
小结 谋攻:渐次妥协的功夫次第 |
第四节 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效应的境界论 |
小结 本体—功夫—境界的得道系统 |
第三章 战争与修养 |
第一节 用兵与医心 |
第二节 兵法的医心功夫 |
结论 《孙子兵法》是渐次妥协的功夫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毛泽东实践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综述 |
0.2.1 国内研究综述 |
0.2.2 国外研究综述 |
0.3 研究重点、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重点 |
0.3.2 研究框架 |
0.3.3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之处与论文局限 |
0.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0.4.2 论文的局限之处 |
第1章 毛泽东实践观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 |
1.1 西方传统哲学的实践观 |
1.1.1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 |
1.1.2 康德的实践观 |
1.1.3 黑格尔的实践观 |
1.2 中国哲学的知行观 |
1.2.1 中国古代哲学知行观 |
1.2.2 中国近代哲学知行观 |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
1.3.1 马克思的实践观 |
1.3.2 列宁的实践观 |
1.4 毛泽东实践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1.4.1 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1.4.2 中国革命的发展 |
1.4.3 李达、艾思奇实践观对其思想影响 |
1.5 毛泽东对实践观的界定与继承 |
1.5.1 毛泽东实践观的界定 |
1.5.2 毛泽东对中西实践观的继承 |
第2章 毛泽东实践观的形成和发展 |
2.1 形成阶段 |
2.1.1 毛泽东潜心钻研马列哲学着作 |
2.1.2 毛泽东广泛深入社会调查实践 |
2.1.3 毛泽东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
2.1.4 毛泽东善于对各种主义进行分辨 |
2.1.5 毛泽东坚定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信仰 |
2.2 成熟阶段 |
2.2.1 革命的实践推动实践观走向成熟 |
2.2.2 《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观的最初理论成果 |
2.2.3 延安时期全面深入研究实践观 |
2.2.4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实践观成熟的标志 |
2.3 发展阶段 |
2.3.1 实践观是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 |
2.3.2 实践观指导社会主义初期建设 |
第3章 毛泽东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
3.1 毛泽东实践观的基础地位 |
3.1.1 确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3.1.2 确立人民是实践的主体 |
3.1.3 创立基于实践的实事求是的思想 |
3.2 毛泽东实践观的本质展开 |
3.2.1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
3.2.2 基于实践由感性向理性的升华 |
3.2.3 实践-认识-再实践 |
3.3 毛泽东实践观的检验标准 |
3.3.1 实践应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3.3.2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
3.3.3 人民群众是检验真理的主体 |
第4章 毛泽东实践观的特色、启示和贡献 |
4.1 毛泽东实践观的四大特色 |
4.1.1 毛泽东实践观是革命时代的理论产物 |
4.1.2 毛泽东实践观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
4.1.3 毛泽东实践观的鲜明的中国特色 |
4.1.4 毛泽实践观具有改造社会的现实功能 |
4.2 毛泽东实践观的理论贡献 |
4.2.1 毛泽东实践观发展了中国知行观 |
4.2.2 毛泽东实践观发展了马克思实践观 |
4.2.3 毛泽东实践观助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创举 |
4.2.4 毛泽东确立和扞卫了科学的实践观 |
4.2.5 毛泽东实践观对哲学认识论的创新 |
4.3 毛泽东实践观对中国新时代的意义 |
4.3.1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党干部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 |
4.3.2 毛泽东实践观仍然是我们认识中国的思想武器 |
4.3.3 毛泽东实践观仍然是改造中国的重要方法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 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
(二) 符合中国道路实践的需要 |
(三) 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 |
(四) 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前景 |
(一) 已取得的主要进展 |
(二) 党外人士的相关研究 |
(三) 国外的相关研究 |
(四) 研究前景 |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 如何更紧密地结合中国社会实际与中国实践 |
(二) 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大众化、时代化的统一 |
(三) 如何正确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三个时期的贡献及相互关系 |
(四) 如何实现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五) 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成果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
(六) 如何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风格和贡献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 重点难点、可能的创新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 |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
(二) 中国传统哲学自身转型的需要 |
(三) 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需要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 |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证明 |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证明 |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哲学资源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与历史回顾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蕴 |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 |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包容与继承 |
(五)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关怀 |
(六)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
(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世界影响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式 |
(一) 哲学元理论上的融合 |
(二) 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 |
(三) 哲学自信的树立 |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 |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介绍期 |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生期 |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期 |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价值 |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价值 |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价值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次飞跃 |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次飞跃的过程 |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形态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成果的理论架构 |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目标是现代性的建构 |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以实践哲学为思维方式 |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要论题 |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范式 |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特点 |
(一) 实践性 |
(二) 哲学变革与生产力变革相结合 |
(三) 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
(四) 建立哲学新形态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前景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
(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作用 |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地位 |
(三) 立足中国社会实际和中国实践 |
(四) 顺应时代潮流和适应时代需要 |
(五) 反映人民愿望和代表人民利益 |
(六)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 |
(七)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时代化、大众化的统一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优势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二) 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创新、发展、运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三) 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趋势 |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 |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更加凸显 |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创造与中国贡献更加强化 |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世界影响更加广泛 |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未来之路 |
(一) 在走中国道路的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二) 中、西、马综合创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三) 在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结束语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论毛泽东实践智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相关概念的厘定 |
(一)智慧之内涵 |
(二)实践智慧 |
(三)毛泽东实践智慧的界定 |
二、毛泽东实践智慧的形成 |
(一)早期革命活动的孕育 |
1.从追求大本大源的哲思到投身社会实践 |
2.从积极进行革命活动到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
(二)传统哲学和文化的熏染 |
(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和革命道路的认识 |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
2.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 |
3.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
三、毛泽东实践智慧的主要内容 |
(一)毛泽东的政治实践智慧 |
(二)毛泽东的军事实践智慧 |
(三)毛泽东的思想教育实践智慧 |
四、毛泽东实践智慧的特征 |
(一)调查研究的“唯实”态度 |
(二)反对本本主义的“去教条化”精神 |
(三)群众路线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
(四)保留了中国民间传统的质朴本色 |
(五)转化成“实事求是”的生活品格 |
五、毛泽东实践智慧的当代启示 |
(一)在全社会大兴“接地气”的调查研究之风 |
(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既学习西方又反对“西化” |
(三)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社会主义价值理想 |
(四)不断从文化传统中汲取丰富滋养 |
(五)努力把“实事求是”化为社会各阶层的行为准则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毛泽东的“实践智慧”的辩证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1章 辩证法的历史演进及其走向“实践智慧”的必然性 |
1.1 辩证法的历史演进 |
1.1.1 古代哲学的辩证法 |
1.1.2 近代哲学的辩证法 |
1.1.3 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 |
1.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 |
1.2 辩证法的“实践智慧”向度 |
1.2.1 实践智慧的视域转换 |
1.2.2 走向“实践智慧”的辩证法 |
1.3 毛泽东的“实践智慧”的辩证法的构成要件 |
第2章 《实践论》和《矛盾论》统一的辩证法 |
2.1 正确理解《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前提 |
2.2 《实践论》和《矛盾论》统一的理论渊源 |
2.2.1 《实践论》《矛盾论》与哲学基本问题 |
2.2.2 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 |
2.3 《实践论》和《矛盾论》统一的实践智慧 |
2.3.1 作为实践智慧的《实践论》 |
2.3.2 作为实践智慧的《矛盾论》 |
第3章 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辩证法 |
3.1 实践智慧的辩证法的理论自觉 |
3.1.1 思维方式的“转识成智” |
3.1.2 实事求是的理论宗旨 |
3.2 实践智慧的辩证法的时代内涵 |
3.2.1 思想内容:中国革命内涵逻辑的辩证法 |
3.2.2 理论概括:中国革命丰富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 |
3.3 实践智慧的辩证法的价值态度 |
3.3.1 共同的精神力量和信念 |
3.3.2 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
第4章 民族形式、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辩证法 |
4.1 作为民族精神的辩证法 |
4.1.1 实现和平的中国方式 |
4.1.2 决策策略的民族特点 |
4.2 中国传统辩证法的“时代化” |
4.2.1 对循环论思想的批判 |
4.2.2 倡导形成辩证法的理论思维 |
4.2.3 对传统辩证法修养学说的运用 |
4.3 说“中国话”的辩证法 |
4.3.1 运用中国哲学史的概念和范畴表达的辩证法 |
4.3.2 借用中国古代典籍表达的辩证法 |
4.3.3 具有大众化语言风格的辩证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王阳明心学思想及其实践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架构 |
第一章 王阳明传奇人生及其一生的志业 |
第一节 朝廷昏乱,家世非凡 |
一、政治社会环境 |
二、学术文化环境 |
三、非凡家世环境 |
第二节 年少慕圣,泛观博览 |
一、传奇出生,天赋超群 |
二、踏入圣学,格竹穷理 |
第三节 困学寻道,返归儒门 |
一、落第修心,勤研兵法 |
二、体悟佛道,共倡圣学 |
第四节 龙场悟心,创立学说 |
一、百死千难,大彻大悟 |
二、学以致用,随处讲道 |
第五节 南赣平乱,此心光明 |
一、破山中贼,正自家心 |
二、平宁王乱,得致良知 |
三、感化思田,传世良知 |
第二章 阳明心学对《四书》的扬弃 |
第一节 宋明心学传承与脉络 |
一、宋朝心学的先行者:程明道与谢上蔡 |
二、宋朝心学的创始人:陆象山 |
三、明朝心学的先驱者:陈白沙 |
第二节 《论语》中的心学资源 |
一、学与致知 |
二、约礼与知行合 |
三、仁与心即理 |
第三节 《孟子》中的心学资源 |
一、性善与良知 |
二、集义与致良知 |
第四节 《中庸》中的心学资源 |
一、命性于天的本体 |
二、戒慎恐惧的工夫 |
第五节 《大学》中的心学资源 |
一、何为大人之学 |
二、工夫修养与次第 |
第三章 阳明心学的核心内涵 |
第一节 良知学说 |
一、良知即心之本体 |
二、良知即天道 |
第二节 良知的工夫实践 |
一、必为圣人之志 |
二、省察克治之法 |
三、事上磨练之法 |
四、格物正心之法 |
五、戒惧谨独之法 |
第三节 知行合一 |
一、真知真行 |
二、知行本是一体两面 |
三、一念之动便是行 |
第四节 四句教 |
一、无善无恶心之体 |
二、有善有恶意之动 |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 |
四、为善去恶是格物 |
第四章 阳明心学的实践价值 |
第一节 王阳明的军事实践 |
一、王阳明的军事潜能及养成 |
二、王阳明的致胜之道 |
三、王阳明的实战军功 |
第二节 王阳明的政经实践 |
一、以仁为政的实绩 |
二、设立县治 |
三、建设仓廪 |
四、税务改革 |
五、四民同道新价值的建立 |
第三节 王阳明的教育实践 |
一、士之学——由内而外实践圣学 |
二、民之学——由外而内实践圣学 |
三、教育建设的实践 |
四、教师人格的实践 |
五、幼童教育的实践方法 |
六、理想人格的典范——君子 |
七、教育的终极理想:拔本塞源论 |
第五章 泰州学派对阳明心学实践性的继承与转化 |
第一节 泰州学派对阳明心学的继承 |
一、继承的矛盾性 |
二、矛盾的合理性 |
第二节 泰州学派对阳明心学的转化 |
一、出位之思 |
二、性命之精 |
第三节 结语 |
一、十六字心传概述 |
二、十六字心传的王学解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10)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3.1 文化、中共文化、延安时期 |
1.3.2 文化理论、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 |
1.3.3 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4.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发展的三大渊源 |
2.1 以经世与会通为特色的传统文化 |
2.1.1 传统文化的构成与特色 |
2.1.2 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
2.2 以民主和科学为主旨的新文化 |
2.2.1 近代新文化的主题与方向 |
2.2.2 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文化的批判与继承 |
2.3 以革命与解放为旨趣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
2.3.1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 |
2.3.2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列主义文化理论的传播与探索 |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 |
3.1 中共文化理论初创阶段 |
3.1.1 左翼文化对中共文化理论的影响及其理论遗产 |
3.1.2 新启蒙文化的理论贡献 |
3.1.3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探索 |
3.2 中共文化理论形成阶段 |
3.2.1 形成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框架 |
3.2.2 构建新民主主义文艺体系 |
3.2.3 寻求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体系化 |
3.3 中共文化理论确立与深化阶段 |
3.3.1 人民本位的文化理论及其确立 |
3.3.2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深化 |
3.3.3 知识分子理论的完善 |
3.4 中共文化理论发展的路径选择 |
3.4.1 中国化道路 |
3.4.2 时代化道路 |
3.4.3 大众化道路 |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发展的哲学依据与核心内涵 |
4.1 中共文化理论发展的哲学依据 |
4.1.1 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的对立 |
4.1.2 实践的认识论 |
4.1.3 实践的辩证法 |
4.1.4 实践哲学的意义 |
4.2 中共文化理论的核心内涵 |
4.2.1 民族的理论形态 |
4.2.2 科学的现代属性 |
4.2.3 大众的阶级立场 |
4.2.4 民主的政治诠释 |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发展的基本主体 |
5.1 党的领导集体与中共文化理论发展 |
5.1.1 理论贡献 |
5.1.2 方向引领 |
5.1.3 实践推动 |
5.2 文化人与中共文化理论发展 |
5.2.1 郭沫若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文化观 |
5.2.2 吕振羽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 |
5.2.3 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 |
5.2.4 胡绳的新文化观 |
5.3 延安时期的文化团体和新闻报刊 |
5.3.1 文化团体及其贡献 |
5.3.2 新闻报刊及其贡献 |
第六章 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发展的动力机制 |
6.1 社会实践是中共文化理论发展的基本动力 |
6.1.1 实践带动文化理论发展 |
6.1.2 实践提供创作题材 |
6.1.3 实践与理论的辩证统一 |
6.2 批判与创新是中共文化理论发展的内在张力 |
6.2.1 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法 |
6.2.2 文化理论的批判与创新 |
6.3 文化冲突是中共文化理论发展的外在推力 |
6.3.1 民族文化革命 |
6.3.2 阶级文化革命 |
第七章 延安时期中共文化理论发展的政治意蕴 |
7.1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理论 |
7.1.1 意识形态与文化理论 |
7.1.2 文化的意识形态化 |
7.1.3 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 |
7.2 中共文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
7.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与特征 |
7.2.2 延安时期的“文化—意识形态”观 |
7.3 中共文化理论与文化领导权 |
7.3.1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概念的提出 |
7.3.2 毛泽东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
7.4 工农大众话语权 |
7.4.1 话语与意识形态体系 |
7.4.2 延安时期中共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
7.4.3 中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实践哲学的典范——《孙子兵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D]. 刘爱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2]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D]. 孔祥艳.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3]毛泽东生活观研究[D]. 张灯. 华侨大学, 2019(11)
- [4]道—技视野下的《孙子兵法》研究[D]. 李声昊. 兰州大学, 2018(11)
- [5]毛泽东实践观研究[D]. 张莎莎.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D]. 谢连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7]论毛泽东实践智慧[D]. 杜家瑶. 延安大学, 2017(10)
- [8]毛泽东的“实践智慧”的辩证法研究[D]. 刘丽红. 吉林大学, 2015(08)
- [9]王阳明心学思想及其实践性研究[D]. 姜普敢. 南京大学, 2014(05)
- [10]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发展研究[D]. 王有红. 西北大学, 2013(05)
标签: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黑格尔辩证法论文;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