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碳酸盐胶结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淋滤作用,成岩作用,埋藏条件,差异成岩
碳酸盐胶结带论文文献综述
卢欢,徐长贵,王清斌,杜晓峰,刘晓健[1](2019)在《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机制及其对渤海海域C12和Q17构造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薄片鉴定、X-衍射、扫描电镜、元素分析、盆模软件和激光微区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手段,对C12和Q17构造碳酸盐胶结类型、赋存状态、不同期次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机理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胶结物的差异导致了储层物性的差异,而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因和分布主要受埋藏条件、淋滤作用、构造条件和成岩环境差异4个因素的影响。C12构造碳酸盐胶结物含量高,早期和晚期胶结物充填孔隙,且早期胶结物后期未发生溶蚀,仅在中生界顶部不整合面附近发育次生孔隙。这是由于C12构造受反复深埋藏、封闭成岩环境、辫状河的强烈蒸发环境以及早期断层活动的构造条件影响,导致本区碳酸盐胶结强烈,储层致密。Q17构造碳酸盐胶结也较为普遍,但仅在局部细粒砂岩段存在早期胶结物富集段,而在原始沉积条件好的厚层粗砂岩段碳酸盐本身含量低,或发生早期碳酸盐溶蚀,并出现零星铁白云石胶结,物性相对较好。这是由于Q17构造为浅埋藏、开放的成岩环境和断层持续活动的构造条件,淋滤作用影响的范围广、深度大。而晚期铁白云石的出现,与地层水流体活动、油气侵位有关。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差异成岩作用的观点,并从宏观构造和微观成岩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吴仕玖,范彩伟,招湛杰,代龙,邓孝亮[2](2019)在《莺歌海盆地乐东区碳酸盐胶结物成因及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乐东区碳酸盐胶结物的分布规律、成因机制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应用铸体薄片、碳氧同位素、包裹体对碳酸盐胶结物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斜坡带往凹陷中心,碳酸盐含量由18.0%降至5.0%;其δ13C值分布在-4.78‰~+1.03‰,δ18O值分布在-10.99‰~-6.34‰,Z值分布在111.27~123.59,古海水温度分布在11.36~32.02℃,古盐度分布在3.24%~6.91%;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主要与碳酸盐岩或高钙质砂岩母岩的溶解再沉淀有关,其受控于水介质温度、成岩温度与盐度,由斜坡带往凹陷中心,水介质温度降低、盐度增高,胶结变弱.低含量的早期(铁)方解石与高温热流体溶解高含量早期(铁)方解产生的低或高含量的晚期(铁)白云石区均可发育中渗"甜点"储层.(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解强旺,王艳忠,操应长,林敉若,葸克来[3](2019)在《多期石油充注对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影响——以东营凹陷盐斜229地区沙四上亚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确定东营凹陷盐斜229地区始新世沙河街组四段上部(Es4s)碎屑岩储层中石油充注和碳酸盐胶结序列的基础上,探究了多期石油充注对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影响。通过运用在埋藏史和热史图上投影两相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Ths)的方法来确定石油充注和碳酸盐胶结的序列。通过计算YGOI(含有黄色荧光油包裹体的石英颗粒的数量与石英颗粒的总数的比值)和BGOI(含有蓝色荧光油包裹体的石英颗粒的数量与石英颗粒的总数的比值)的值来分(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王晔桐,孙国强,杨永恒,秦彩虹,李艳明[4](2019)在《柴北缘冷湖七号地区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碳酸盐胶结物是碎屑岩储层中分布最广泛和最常见的自生矿物类型之一,它的形成具有多期性,可以是早期沉淀形成,直接围绕碎屑颗粒生长,也可以是后期形成,生长在其他胶结物之间或颗粒次生加大边外缘,因此我们可根据碳酸盐胶结物与其他胶结物的充填顺序,来研究碎屑岩的成岩演化历史,从而为储层物性、油气运移和赋存状态的研究提供依据。碳酸盐胶结物中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差别和一定的规律,利用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来(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章展铭,蔡煜琦,刘章月,蔡建芳[5](2019)在《松辽盆地含铀砂岩碳酸盐胶结物C-O同位素研究及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辽盆地钱家店铀矿床作为我国的超大型砂岩型铀矿床,但是其成因存在明显争议。前人主要通过铀矿物与有机质、草莓状黄铁矿的共生关系,碳酸盐胶结物中油气包裹体的存在来推测生物/油气活动对松辽盆地砂岩型铀矿的富集作用。野外调查发现,含矿层上白垩统姚家组下段砂岩存在较为明显的热液蚀变矿物,以碳酸盐脉为显着特征。并且我们通过对钻孔采集的含铀砂岩进行详细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铀矿物(铀石、沥青铀矿)主要的赋存状态(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丁波,刘红旭,杨胜富,杨龙,任志勇[6](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纳岭沟铀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与铀成矿关系:来自含矿层碳酸盐胶结物C-O同位素的约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铀矿勘查与研究程度的深入,在鄂尔多斯盆地北缘发现了皂火壕、纳岭沟、大营、东胜等一系列大型—特大型砂岩型铀矿床。大量学者对这些铀矿床的成矿环境、成矿年龄、铀源和成矿流体来源及有机质在铀成矿中的作用、成矿模式等方面做了非常系统的研究,但是关于成矿流体来源方面不同的学者具有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该区铀矿富集所需的还原剂主要来自下伏古生界地层的天然气(冯乔等,2006;吴柏林等2014),(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4-13)
章展铭,蔡煜琦,蔡建芳,刘章月[7](2019)在《松辽盆地西南部辉绿岩侵入与砂岩型铀成矿关系探讨:来自碳酸盐胶结物的C-O同位素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辽盆地钱家店铀矿床是我国的超大型砂岩型铀矿床,但是其矿床成因存在较大争议。前人主要通过铀矿物与有机质、草莓状黄铁矿的共生关系,碳酸盐胶结物中油气包裹体的存在来推测生物/油气活动对松辽盆地砂岩型铀矿的富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却忽略辉绿岩侵入在该地区铀成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其与铀成矿关系尚未明确。(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4-13)
杜贵超,苏龙,陈国俊,张功成,丁超[8](2019)在《番禺低隆起珠海组砂岩碳酸盐胶结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化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的油气地质特征认识,针对碎屑砂岩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发育特征、胶结机制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等问题,采用孔渗分析、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测试手段,对该区珠海组储层砂岩开展了系统的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同生成岩期、早成岩阶段A期及晚成岩阶段A_1期共3期碳酸盐胶结;同生成岩期发育基底式胶结的方解石及铁白云石,与该时期孔隙流体在弱碱性成岩环境中过饱和析出有关;早成岩阶段A期发育孔隙式胶结的方解石、铁白云石及菱铁矿,该期胶结物质来源包括生物化石骨架颗粒溶解、铝硅酸盐矿物水化作用及早期残余孔隙流体等;晚成岩阶段A_1期发育少量孔隙式胶结的方解石及铁白云石,该阶段末期成岩环境逐步转变为弱碱性—碱性,在较大埋深、较高温压条件下,强烈的水-岩反应释放出Ca~(2+),Fe~(2+)及Mg~(2+)等离子并进入孔隙流体,导致末期方解石及铁白云石过饱和析出;碳酸盐胶结是导致研究区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方解石及铁白云石包裹碎屑颗粒,充填粒间孔隙,极大地破坏了储层物性,中期孔隙式胶结的方解石、铁白云石及菱铁矿进一步缩减了孔隙空间,晚期碳酸盐胶结见方解石及铁白云石充填粒间孔隙并交代碎屑颗粒,使砂岩进一步致密化。研究结果可为该区有利区带预测及勘探目标评价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9年03期)
唐鑫萍,王冠群,钱茂路,张喜满,杨博贤[9](2019)在《叁水盆地古近系布叁段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叁水盆地布叁段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的组成特点及成因,开展岩矿鉴定、成岩演化分析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布叁段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普遍含铁,矿物组成主要为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碳酸盐胶结物的碳同位素(δ~(13)C)值分布范围较集中,在-6.4‰~-4.3‰之间,平均为-5.6‰,氧同位素(δ~(18)O)值分布范围为-15.5‰~-11.2‰,平均为-13.1‰,碳源分析表明其形成与有机脱羧作用有关;计算古盐度Z值分布范围为107.5~112.5,平均值为109.3,反映碳酸盐胶结物形成于淡水环境;计算古温度为78.5~108.8℃,平均值为91.8℃,结合成岩演化分析,推测碳酸盐胶结物总体形成于中成岩阶段早期;计算古埋深为1 850~2 800m,对比现今700~1 550m埋深,推测该段砂岩具有"曾经深埋、后期抬升"的特点,平均被抬升约为1 200m。(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罗程飞,陈勇,陈金定,黄向胜,郭来源[10](2019)在《不同组分气体充注对碳酸盐胶结物形成的影响及其地质意义:以莺歌海盆地XF13区块黄流组储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应用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稳定同位素分析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等技术,通过半定量化研究深入探讨了莺歌海盆地XF13区块黄流组储层中富CO2和富烃类气两类气体充注对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靠近底辟的XF13A、XF13B井受到了晚期富CO2热流体充注影响,促进了溶蚀作用(次生孔隙比例为39.9%~58.4%),但由于处于幕式半开放的封闭成岩体系中,溶蚀过程中形成的大量Ca2+、Mg2+、Fe2+等离子没有及时排出,这些离子重新化合沉淀形成大量晚期碳酸盐胶结物,使得碳酸盐胶结物体积分数(4.5%~13.5%)和类型增多,进而破坏孔隙喉道,形成中孔低渗储层;(2)远离底辟的XF13E、XF13F等井黄流组储层主要是早期烃类气充注,溶蚀作用较弱(次生孔隙比例为7.2%~27.7%)且处于开放的酸性热液体系中,造成碳酸盐胶结物体积分数(1.0%~6.0%)和类型相对较少,形成中孔中渗储层。(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9年01期)
碳酸盐胶结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乐东区碳酸盐胶结物的分布规律、成因机制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应用铸体薄片、碳氧同位素、包裹体对碳酸盐胶结物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斜坡带往凹陷中心,碳酸盐含量由18.0%降至5.0%;其δ13C值分布在-4.78‰~+1.03‰,δ18O值分布在-10.99‰~-6.34‰,Z值分布在111.27~123.59,古海水温度分布在11.36~32.02℃,古盐度分布在3.24%~6.91%;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主要与碳酸盐岩或高钙质砂岩母岩的溶解再沉淀有关,其受控于水介质温度、成岩温度与盐度,由斜坡带往凹陷中心,水介质温度降低、盐度增高,胶结变弱.低含量的早期(铁)方解石与高温热流体溶解高含量早期(铁)方解产生的低或高含量的晚期(铁)白云石区均可发育中渗"甜点"储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酸盐胶结带论文参考文献
[1].卢欢,徐长贵,王清斌,杜晓峰,刘晓健.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机制及其对渤海海域C12和Q17构造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的影响[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9
[2].吴仕玖,范彩伟,招湛杰,代龙,邓孝亮.莺歌海盆地乐东区碳酸盐胶结物成因及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2019
[3].解强旺,王艳忠,操应长,林敉若,葸克来.多期石油充注对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影响——以东营凹陷盐斜229地区沙四上亚段为例[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4].王晔桐,孙国强,杨永恒,秦彩虹,李艳明.柴北缘冷湖七号地区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其意义[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5].章展铭,蔡煜琦,刘章月,蔡建芳.松辽盆地含铀砂岩碳酸盐胶结物C-O同位素研究及地质意义[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6].丁波,刘红旭,杨胜富,杨龙,任志勇.鄂尔多斯盆地纳岭沟铀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与铀成矿关系:来自含矿层碳酸盐胶结物C-O同位素的约束[C].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摘要集.2019
[7].章展铭,蔡煜琦,蔡建芳,刘章月.松辽盆地西南部辉绿岩侵入与砂岩型铀成矿关系探讨:来自碳酸盐胶结物的C-O同位素证据[C].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摘要集.2019
[8].杜贵超,苏龙,陈国俊,张功成,丁超.番禺低隆起珠海组砂岩碳酸盐胶结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J].岩性油气藏.2019
[9].唐鑫萍,王冠群,钱茂路,张喜满,杨博贤.叁水盆地古近系布叁段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成因[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9
[10].罗程飞,陈勇,陈金定,黄向胜,郭来源.不同组分气体充注对碳酸盐胶结物形成的影响及其地质意义:以莺歌海盆地XF13区块黄流组储层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