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车游客论文-匡翠翠

自驾车游客论文-匡翠翠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驾车游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驾车旅游,涉入理论,游客行为,游客涉入

自驾车游客论文文献综述

匡翠翠[1](2019)在《涉入视角下自驾车游客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驾车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市场潜力庞大。但游客在进行旅游产品购买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化导致其行为表现也更加随性化、个性化、复杂化,这就给游客管理和市场的有序发展增大了难度。本文通过引入涉入理论来研究非理性决策模式下的自驾车游客行为特征,识别游客需求,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对于进一步开展市场营销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也吸引更多的群体关注中国自驾游。从这些方面来说,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为自驾车游客行为相关研究做了丰富与补充。本文在回顾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涉入视角构建自驾车游客涉入量表和行为量表,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得相关研究数据,并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受访者进行客群划分及对不同涉入类型的自驾车游客行为特征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有:基于涉入视角,可将自驾车游客分为四类:高价值组、高涉入组、中等涉入组和低涉入组,四组自驾车游客在出游动机、信息来源、出游同伴、餐饮和娱乐活动偏好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涉入的程度越高的自驾车游客,“社交/购物”动机和“商务/体验”动机更强,信息来源更广泛,出游同伴更加多样化,对餐饮的要求更高,对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更感兴趣。(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4)

骆玥文,董亚娟[2](2019)在《自驾车游客对旅游公路的体验感知评价研究——以陕西沿黄观光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陕西沿黄观光路为例,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根据自驾车游客对旅游公路的体验感知评价进行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旅游因子、服务因子、安全因子在沿黄观光路自驾车游客体验感知评价中起主导作用,其中又以旅游因子的影响最大。对沿黄观光路未来的建设发展提出深度开发景点增强进入性、增加服务区数量完善沿线建设、提高道路安全性修建骑行专用道、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沿途景观、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国内外知名度五点建议。(本文来源于《经营与管理》期刊2019年04期)

刘艳平,保继刚,黄应淮,张子昂[3](2019)在《基于GPS数据的自驾车游客时空行为研究——以西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出行与游玩日益模糊化的背景下,利用GPS轨迹挖掘自驾车游客在大尺度范围内移动的空间行为特征和时间制约因素,对于规划设计旅游路线及旅游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自驾车旅游热点区域——西藏自治区,通过Python挖掘"六只脚"平台6748条"脚印"数据以及924条轨迹信息,结合OSM路网数据以及旅游景点POI数据,以季节强度指数、多环缓冲区、核密度等方法探讨自驾车游客的时空行为特征。研究发现:(1)游客兴趣点主要沿西藏南部交通路网分布,国道周边的自然景观对自驾车游客具有明显吸引力;(2)游客兴趣点数随着与景点距离的增加呈现出幂函数式递减,自驾车游客围绕旅游景点存在一定的空间聚集。但游客兴趣点与景点的空间距离较大,沿途景观成为游客重点关注的旅游吸引物;(3)年内,受西藏季节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游客出行以夏秋季节为主,主要分布在商业相对发达且旅游业态较多的拉萨和林芝市区。不同季节的自驾车速度存在显着差异,速度高低关系为秋季>夏季>春、冬季;(4)日内,在进食、睡眠等生理节律及娱乐需求的约束下,游客会在停车场、服务站、景色优美的路段、景点等地方停留游憩,旅游活动的整体节奏是移动和静止相结合,且大部分时间处于移动状态。(本文来源于《世界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郭平[4](2018)在《自驾车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偏好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私家车及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为自驾车旅游提供了先决条件,国家相关文件的发布也使自驾车旅游这个业态的发展从自发阶段进入了自觉阶段。珠叁角地区作为全国旅游业发展基础最好、发展环境最优越、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为自驾车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因此,本文选取珠叁角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对于了解自驾车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所表现出的偏好行为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定义了自驾车游客、旅游目的地以及旅游偏好,并在推拉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文献分析、访谈研究和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形成了旅游动机因子、目的地属性因子和个人特征叁个部分的问卷,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和选取珠叁角地区有代表性的自驾车旅游目的地丹霞山和梅州雁鸣湖旅游度假村两处进行实地调研,来探讨自驾车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的偏好行为,并根据研究结果给与针对性的建议。研究发现:(1)自驾车游客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自驾车游客主要集中在25-56岁的青中年人群,学历和收入相对较高;(2)影响自驾车游客目的地选择偏好的因子有个人特征、旅游动机因子和目的地属性因子;(3)自驾车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基本受自身收入和家庭生命周期的影响较小,年龄相对较轻的游客会为了追求刺激和冒险偏向于第五类景区,比较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有旅游观光动机的自驾车游客由于更想体验旅游服务而偏向于第一类景区或者第二类景区,有家庭与亲情动机的自驾车游客由于更加看重家人交流和旅游安全偏向于第二类和第叁类这种被成熟开发的安全便利的旅游目的地。(本文来源于《广东财经大学》期刊2018-05-09)

石丽[5](2018)在《旅游景区自驾车游客停车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地急剧上升和汽车租赁业的快速发展,自驾车出游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并成为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自驾车出游虽然刺激了消费、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给旅游景区的交通组织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特别是旅游高峰期,景区的停车问题越来越突出。自驾车游客停车行为的研究是景区进行停车管理的基础,对景区停车场的具体规划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学术界对旅游景区自驾车游客停车行为的研究却存在严重的缺失。基于此,本论文将从旅游景区自驾车游客的停车行为研究入手,探讨旅游景区的停车管理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旅游景区的交通特性分析:在对旅游景区的内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自驾车出游特征、内外部交通环境、停车位供给模式、停车收费费率和停车过程几个方面对旅游景区的交通特性进行了分析,为自驾车游客的停车行为研究奠定基础。(2)自驾车游客停车行为特征分析:总结停车影响因素,设计景区调查问卷,对都江堰旅游景区和白鹭湾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调查,以及网上问卷调查,收集自驾车游客在旅游高峰期和平峰期的停车行为选择基本信息,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以多元Logit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旅游高峰期自驾车游客停车选择模型,并用SPSS软件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的标定和检验,最后得出自驾车游客在景区停车位满时对不同停车地点的选择概率。(3)旅游高峰期景区停车泊位供需管理分析:引入泊位共享理念,对旅游高峰期景区停车泊位供给模式进行探讨。首先确立旅游高峰期景区停车位需求预测方法,然后建立基于泊位共享的旅游高峰期自驾车停车位供给模型,即“景区停车位+固有社会停车位+多层共享泊位+路内停车位”结构的停车供给模式,最后提出景区泊位共享的实现方法,以此来解决旅游高峰期景区停车位供应不足的问题。(4)以都江堰景区为例,对所建模型进行实际应用,给出了2019年春节黄金周都江堰景区的停车泊位调控方案。(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4-10)

司有山[6](2018)在《自驾车游客旅游动机、旅游涉入与满意度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驾车旅游形式最早始于二十世纪中后期的欧美发达国家,是工业化大发展、周末休闲度假、带薪休假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成果初现,居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自驾车旅游开始出现。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自驾车旅游进入繁荣期。自驾车旅游越来越受到国人青睐,逐渐成为主流出游方式之一。本文以广州自驾车游客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构建自驾车游客旅游动机的测量量表,分析自驾车旅游动机的构成因素;(2)研究旅游动机与旅游涉入维度之间的关系;(3)研究旅游涉入对满意度的影响;(4)研究旅游动机对满意度的影响。通过实地和在线调查,共回收380份问卷,有效问卷达345份,分析结果如下:(1)构建了自驾车游客动机量表,涵盖18个动机测量项目,通过因子分析得到自我发展、交流体验、社会交往、游览观光、逃避放松等5个动机因子。(2)旅游动机因子对旅游涉入因子产生一定的影响,自我发展动机因子对吸引力涉入、中心性涉入、自我表现涉入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297、0.233、0.272;交流体验对吸引力涉入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78;社会交往动机因子对吸引力涉入、中心性涉入、自我表现涉入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209、0.372、0.160;逃避放松对自我表现涉入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49。(3)旅游涉入直接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吸引力涉入、中心性涉入、自我表现涉入对游客满意度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190、0.200、0.149。(4)旅游动机因子对满意度产生一定的影响,自我发展动机因子、交流体验动机因子、社会交往动机因子、逃避放松动机因子对游客满意度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194、0.200、0.151、0.185。(本文来源于《广东财经大学》期刊2018-03-09)

惠英,柳翠怡[7](2017)在《城郊出游自驾车游客方式转移影响因素研究——以东钱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驾游在城郊短途出游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带来了交通拥堵、停车困难、停车秩序混乱等一系列交通问题,如何引导自驾车向公交转移成为多数旅游景区亟须解决的问题.文中以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为例,利用Logit选择模型,研究各类因素及措施对自驾车游客方式转移的影响,有助于景区交通规划与管理措施的制定和效果评估.研究表明,同游人数、限制小汽车使用措施、增加公交服务、提高停车收费等因素对方式转移行为有显着影响,对于同类景区也存在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7年06期)

罗茜[8](2015)在《自驾车游客选择汽车旅馆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自驾游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汽车旅馆供给不足问题却日益凸显,难以满足自驾车旅游者的需求。在对自驾车旅游者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AHP法确定影响自驾车旅游者选择汽车旅馆的各因子权重,得出了影响自驾车旅游者选择汽车旅馆的主要参考因素,包括客房的整洁、汽车旅馆所在位置的便利、客房被褥的舒适、停车场车位的数量、停车场进入的便利性、餐饮的卫生、客房的隔音效果等。最后对我国汽车旅馆的建设和经营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开发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巫丹,史春云,孙勇,姚晓蔚[9](2015)在《基于旅行模式的自驾车游客消费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驾游的重要性凸显以及自驾车旅游研究的增多,自驾车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旅游研究者的关注。在旅游消费研究中,对自驾车旅行模式的细分市场研究尚不多见。以实地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二项逻辑回归方法,对不同旅行模式自驾车旅游者的消费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出游天数和消费总数对自驾车旅游者选择旅游模式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出游天数的增加,自驾车旅游者进行多目的地旅游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花费总数越高的自驾车旅游者进行多目的地旅游的概率越高。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变量总消费、日均消费以及餐饮、交通、住宿、门票、购物、娱乐和其他消费进行分析,以证明旅行模式对自驾车游客消费的影响,结果揭示,旅行模式是自驾车游客消费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5年12期)

宋婷婷[10](2012)在《自驾车游客对旅游移动商务态度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呈现出了旅游消费普遍化和多样化、旅游方式散客化、旅游产业信息化的发展态势。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车辆保有量的不断攀升,更多的人们改变了传统的出行方式,而选择更能满足自身个性化需求的自驾车旅游。最早的自驾游多是选择在周末出行,并且都是附近的郊区,随着自驾游发展脚步的加快,自驾游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外出旅行的最佳选择。2009年3G牌照的正式发放标志着我国3G服务进入正式商用元年,随着叁家运营商的3G号码大规模投放,中国的3G时代已经到来。与之俱来的是旅游业信息化发展产物的诞生——旅游移动商务。旅游移动商务的诸多特点契合了自驾游的特殊需求,为自驾游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平台。目前在我国无论是旅游移动商务还是自驾游均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相关研究甚少,因此本文选择自驾车游客对旅游移动商务态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首先对相关背景文献进行了研究,主要总结和归纳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自驾游、3G及旅游移动商务发展现状。其次在整合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建立了本文的研究模型理论框架及研究假设,并对相关变量进行了界定和定义。然后通过问卷设计和实地调研,对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旅游移动商务有用、感知旅游移动商务易用、感知旅游移动商务可靠、感知旅游移动商务便利、自驾游经验、个体创新性和主观规范等因素对使用旅游移动商务态度和意愿影响显着;自驾车游客使用旅游移动商务态度对使用移动商务意愿影响显着,自驾车游客对旅游移动商务态度越正面,其使用意愿就越强烈;有自驾游经验的旅游移动商务使用者使用态度和使用意愿比无自驾游经验旅游移动商务的使用者更加强烈,即有自驾游经验的使用者对使用移动商务具有积极、正面的态度和意愿,乐于继续使用旅游移动商务。(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2-04-01)

自驾车游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陕西沿黄观光路为例,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根据自驾车游客对旅游公路的体验感知评价进行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旅游因子、服务因子、安全因子在沿黄观光路自驾车游客体验感知评价中起主导作用,其中又以旅游因子的影响最大。对沿黄观光路未来的建设发展提出深度开发景点增强进入性、增加服务区数量完善沿线建设、提高道路安全性修建骑行专用道、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沿途景观、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国内外知名度五点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驾车游客论文参考文献

[1].匡翠翠.涉入视角下自驾车游客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骆玥文,董亚娟.自驾车游客对旅游公路的体验感知评价研究——以陕西沿黄观光路为例[J].经营与管理.2019

[3].刘艳平,保继刚,黄应淮,张子昂.基于GPS数据的自驾车游客时空行为研究——以西藏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19

[4].郭平.自驾车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偏好行为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8

[5].石丽.旅游景区自驾车游客停车行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8

[6].司有山.自驾车游客旅游动机、旅游涉入与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8

[7].惠英,柳翠怡.城郊出游自驾车游客方式转移影响因素研究——以东钱湖为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7

[8].罗茜.自驾车游客选择汽车旅馆的影响因素分析[J].开发研究.2015

[9].巫丹,史春云,孙勇,姚晓蔚.基于旅行模式的自驾车游客消费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

[10].宋婷婷.自驾车游客对旅游移动商务态度的实证研究[D].渤海大学.2012

标签:;  ;  ;  ;  

自驾车游客论文-匡翠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