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语文半壁江山的法宝

夺取语文半壁江山的法宝

谢志宽河北省曲周县第四中学057250

指导中学生作文,教师总习惯让学生扣紧文题、抓住中心、句子优美、内容充实。这是不错的。然而,怎样使学生思路开阔、有话可说、写出好文章呢?

一、积累素材,读写结合

1、从课文开始积累。学习课文,不仅仅单纯了解结构层次、写作技巧、主题思想,更要注重研究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他用了什么材料,怎么用这些材料,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扩展链接。如课文中所写到的一些名人,除了课本上写出的感人事情外,他还有哪些方面的事情?或者还有哪些人与他的事情很相似?思维的“网”一旦撒开,书本上的东西就成了学生积累素材的一个引子,由此可以拓宽知识、开阔视野,书上的例子用起来就不再是老面孔了。

2、重视课外积累。从起始年级抓起,有侧重地在三个不同阶段进行写作方面的积累训练。

初一年级重点培养学生说、摘和简单点评的能力,重在积累素材。说以“介绍”为引子,可介绍自己、家人;介绍家乡特产,如樟村的贝母、大雷的雷笋、杖锡的土豆、古林的草席、洞桥的八戒西瓜等;或介绍兴趣爱好等。阅览课上,可指导学生选择要看的杂志、书(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先选看),分类进行摘记,然后用简短的语言进行点评,点明所摘材料可用来写什么,有什么新颖独到的地方。每节课前利用三分钟进行口头交流。因为每一位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学生兴趣很浓。每周练笔两到三段,可写自己的学习、生活,也可以写读书的感受。这样坚持下来,学生就积累了一定的素材。

初二年级,重在培养学生读、记和评(感)的能力,重在培养感情、进行悟性的训练。要求学生在每节课前找一篇短小的优秀作品,在课堂上读给全班同学听,并简要说说选此文的原因。听的学生要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自己的看法,写在摘记本上;每周就同学们读过的文章,选择一篇作为自己的写作话题。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记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欣赏、感悟的能力,拓宽了学生阅读面,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效果比较好。

初三年级,让学生多注重时事评论、新闻,看记者是如何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看似平凡实则别有蕴含的事情的,并在课堂前即兴讲演出来。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就时事进行陈述,也可以讲故事谈看法,对课文提出自己的不同认识等等。这一切都需要开动脑筋,不仅是说的人,听的人也要准确捕捉说话人的重要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答辩或写作,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做实结构和立意方面的训练

写法方面的教学,我认为应该以教材中的优秀文章为例,从语言、构思、技巧等方面让学生从中玩味欣赏。让学生对文中的故事或情节通过相似联想和想像,进行写作训练。对初学者来说,既有文可依,又激发了向名家学习的自豪感,写作的兴趣自然较高。如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记事类记叙文的典范,叙事与议论相得益彰,结尾让读者回味无穷,可治学生写事就一叙到底的毛病。《珍珠鸟》写情感变化细腻、生动,卒章显志,水到渠成,可治学生一写感情性的文章就显得干瘪无味的毛病;《谈骨气》一文,充分展现了议论文说理的条理性、论证的充分性和语言的严密性,可治学生写起议论文,翻来覆去道理说不透,论证时没有有力事理的毛病。

在立意方面,我认为应该先从“我”写起,培养“情商”。文章只有流露了真情,才能打动人。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一首小诗:“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真可谓是道出了写作的甘辛。大作家巴金写《家》《春》《秋》时,又何尝不是以泪洗面。许多学生文章缺乏真情,我认为很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用心体验生活,没有写真生活。所以我让学生写“我爱我家”,必须真实流露酸甜苦辣、忧乐喜悲,怎么活的就怎么写,绝对不能“假唱”。结果,既有同学写出家庭的和睦温馨,也有学生写出了家庭的悲惨凄苦,以及凄苦中的至爱亲情。也有同学写了“学校”“班级”“寝室”这样的“家”。寄宿生活让不少的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与家人那种不同的感情。此次作文讲评后震动不小,不少同学又找回了那久违了的情,以后的文章中和生活中都少了一些霸气、娇气,多了一些理解、宽容。

三,指导学生多敲敲边鼓

文题到手,在确定主题以后,不必非得从正面入手,完全可以从它的上下左右、前后反侧诸方面寻找最理想的突破口,搜索最有表现力的材料、例证和语言来写。比方说,表现时间流逝,不一定要说“一年过去了”,可以写花开花落、草木枯荣;突出环境恶劣,不一定要说“人难以忍受”,可以写“兽铤亡群,飞鸟不下”。

《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一段,可谓“敲边鼓”的经典,关羽无疑是这个片段中作者要塑造的中心人物。然而,作品并没有从关羽处落笔,而首先是着力渲染华雄的骁勇,“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鞭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骁将俞涉出马,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华雄甚嚣尘上,不可一世,斩一大将,如探囊取物,使帐内袁绍手下众头目大惊失色。这样写貌似离题千里,实则“意在鼓芯”。接下来写关羽面对强敌,毫无惧色,大呼而出,请令出战。“某去便来”,即表现他的急切,又显示了他的自信。在酒温未减的片刻之间,不费吹灰之力取华雄首级。关羽的勇猛和魄力尽显无疑。此段千百年来之所以脍炙人口,从写作角度来讲是作者别具匠心的“敲边鼓”使然。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又是一个难以立见成效的环节,老师只有针对学生的作文现状进行剖析,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标签:;  ;  ;  

夺取语文半壁江山的法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