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泥浆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顶管施工,护壁泥浆套,FLAC-3D
泥浆套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磊,隆威,王李昌[1](2019)在《基于FLAC-3D的顶管施工护壁泥浆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顶管施工过程中,顶管施工时间长、难度大,减阻浆液性能要求高,若浆液作用效果不理想,顶管施工时极易造成地层垮塌埋管,顶管阻力急剧增加导致顶管失败。注浆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到顶管工程中施工的进度与质量,并且是顶管施工的成本控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注浆技术的研究是顶管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诸多顶管工程施工案例和技术资料,顶管能否顺利顶进的关键是泥浆润滑减阻和成套护壁作用能否发挥出来,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关键问题,开展基于FLAC-3D软件的数值模拟,研究在顶进过程中浆液形成泥浆套的问题,进而及时补充注浆使其形成更完整的泥浆套,以达到浆液的成套护壁和润滑减阻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09期)
刘招伟,杨朝帅[2](2016)在《矩形顶管隧道施工中触变泥浆套形成规律及减阻效果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在矩形顶管施工中砂质土和黏性土两种地层条件下泥浆的扩散半径、减阻效果,通过自行设计的试验台架,设定不同的覆土压力及浆土混合比例,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砂土地层泥浆灌注起始压力约为4/5覆土压力,且注浆压力与扩散半径均呈线性增长;黏性土地层中注浆起始压力约为2倍覆土压力,浆液的扩散形式为劈裂渗透,渗透扩散不均匀,泥浆套成形质量较差;纯触变泥浆形成的泥浆套最大摩阻系数为0.011 8,对应的摩擦角为0.68°,随着黏土含量增大,泥浆减阻效果降低;现场实测最大顶推力比理论最大顶推力约减少60%,应用效果良好。研究成果能够有效解决矩形顶管隧道施工阻力大、小间距隧道顶进施工对既有管节的影响大等问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喻军,李元海[3](2015)在《顶管泥浆套的物理性质对顶推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泥套一方面起润滑作用,减小顶管推力,另一方面可以支撑顶管,防止土体坍塌,减小土体变形及地面沉降,这些与泥浆的组成和微观结构有关,也与施工工艺有关。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泥浆的微观结构组成与顶管力的关系,优化泥浆的配置和顶管的施工工艺,得出如下结论:泥浆套是一种蒙脱土的黏土矿物,具有迭层结构,水分子可以进入迭层之间产生膨胀,从而在土与顶管间形成泥饼,具有高膨胀、低渗透、封闭性的特点;在顶推过程中,停留时间过长,会增大50%的摩阻力,是由于膨润土流限的降低;顶推扰动会增加膨润土的润滑作用,其剪切力使膨润土流限降低;泥浆套将顶管悬浮其中,其厚度决定着对土体和顶管的支撑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7-17)
喻军,李元海[4](2015)在《顶管泥浆套的物理性质对顶推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泥套一方面起润滑作用,减小顶管推力,另一方面可以支撑顶管,防止土体坍塌,减小土体变形及地面沉降,这些与泥浆的组成和微观结构有关,也与施工工艺有关。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泥浆的微观结构组成与顶管力的关系,优化泥浆的配置和顶管的施工工艺,得出如下结论:泥浆套是一种蒙脱土的黏土矿物,具有迭层结构,水分子可以进入迭层之间产生膨胀,从而在土与顶管间形成泥饼,具有高膨胀、低渗透、封闭性的特点;在顶推过程中,停留时间过长,会增大50%的摩阻力,是由于膨润土流限的降低;顶推扰动会增加膨润土的润滑作用,其剪切力使膨润土流限降低;泥浆套将顶管悬浮其中,其厚度决定着对土体和顶管的支撑作用。(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S2期)
王双,夏才初,葛金科[5](2014)在《考虑泥浆套不同形态的顶管管壁摩阻力计算公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直径、长距离顶管施工常通过注浆形成泥浆套来减小阻力,泥浆套的形态及其完整性对管壁摩阻力大小有决定性作用,现有摩阻力计算公式一般未考虑不同泥浆套形态对摩阻力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根据不同施工状况对顶管外壁泥浆套的可能形态进行了分类及成因分析,提出了判断3种常见泥浆套形态的方法。利用半无限弹性体中柱形圆孔扩张理论探讨了注浆压力对泥浆套厚度的影响,结合非线性流体力学计算泥浆与管壁接触产生的摩阻力,最终采用挖掘面稳定假设,针对3种泥浆套形态提出了摩阻力计算公式。采用该方法对工程案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表明:现有摩阻力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过于保守,所提出的计算公式是合理和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4年01期)
苏永军[6](2011)在《泥浆套和空气幕下沉沉井施工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沉井的平面形状常取决于结构物底部的形状。文章介绍了沉井基础的构造,对泥浆套和空气幕下沉沉井施工方法进行了说明,并对沉井下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给予总结,以供相关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2011年01期)
郝震宇,黎燕,吴迁[7](2009)在《大断面矩形顶管泥浆套压力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项目是研制一套泥浆套压力自动控制系统,严格控制顶进过程通道上方路面沉降,确保工程安全实施,并为今后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提供技术保障。本项目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南陈路站2号出入口顶管工程、轨道交通10号线(M1线)工程1标新江湾城站5号、7号出入口顶管工程和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金科路站出口的顶管工程,均能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地下工程建设与环境和谐发展——第四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文集》期刊2009-10-01)
袁捷[8](2009)在《浅谈顶推箱涵泥浆套形成机理试验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顶推箱涵施工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泥浆套是关键的技术环节之一,国内外尚无针对泥浆套形成机理的研究。本文通过模拟试验,对影响泥浆套形成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索了泥浆套形成规律,希望能为相关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09年31期)
李志伟,井浩[9](2008)在《大断面顶推箱涵施工中泥浆套形成机理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形成良好的泥浆套是大断面箱涵顺利顶进施工的关键。结合某大断面箱涵下穿分离式立交工程实例,设计了模拟试验。对不同土质情况下,正压力、土体含水量及密实度等影响泥浆套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试验证明,最佳注浆压力应为泥浆膜扩散迅速发展的前一级压力,注浆压力随土体密实度增加而增加且与含水量无关,浆液的扩散是劈裂扩散,劈裂压力随土压力增大而增大,约为土压力的2倍。(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08年09期)
马香兰,井浩,段国胜[10](2008)在《顶推箱涵泥浆套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断面顶推箱涵能否顺利施工,形成良好的泥浆套是关键的技术环节之一,国内外尚无针对泥浆套形成机理的研究。本文通过模拟试验,对影响泥浆套形成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索了泥浆套形成规律,为今后相关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08年26期)
泥浆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在矩形顶管施工中砂质土和黏性土两种地层条件下泥浆的扩散半径、减阻效果,通过自行设计的试验台架,设定不同的覆土压力及浆土混合比例,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砂土地层泥浆灌注起始压力约为4/5覆土压力,且注浆压力与扩散半径均呈线性增长;黏性土地层中注浆起始压力约为2倍覆土压力,浆液的扩散形式为劈裂渗透,渗透扩散不均匀,泥浆套成形质量较差;纯触变泥浆形成的泥浆套最大摩阻系数为0.011 8,对应的摩擦角为0.68°,随着黏土含量增大,泥浆减阻效果降低;现场实测最大顶推力比理论最大顶推力约减少60%,应用效果良好。研究成果能够有效解决矩形顶管隧道施工阻力大、小间距隧道顶进施工对既有管节的影响大等问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泥浆套论文参考文献
[1].张明磊,隆威,王李昌.基于FLAC-3D的顶管施工护壁泥浆套研究[J].科技视界.2019
[2].刘招伟,杨朝帅.矩形顶管隧道施工中触变泥浆套形成规律及减阻效果试验[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喻军,李元海.顶管泥浆套的物理性质对顶推力的影响[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15
[4].喻军,李元海.顶管泥浆套的物理性质对顶推力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15
[5].王双,夏才初,葛金科.考虑泥浆套不同形态的顶管管壁摩阻力计算公式[J].岩土力学.2014
[6].苏永军.泥浆套和空气幕下沉沉井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
[7].郝震宇,黎燕,吴迁.大断面矩形顶管泥浆套压力自动控制系统研究[C].地下工程建设与环境和谐发展——第四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文集.2009
[8].袁捷.浅谈顶推箱涵泥浆套形成机理试验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09
[9].李志伟,井浩.大断面顶推箱涵施工中泥浆套形成机理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08
[10].马香兰,井浩,段国胜.顶推箱涵泥浆套形成机理研究[J].科技信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