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长大下坡论文-王志新

汽车长大下坡论文-王志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汽车长大下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型载货汽车,长大下坡路段,行驶安全,辅助减速车道

汽车长大下坡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新[1](2018)在《基于汽车行驶安全特性的山区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辅助减速车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山区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连续长大下坡路段汽车行驶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其中重型载货汽车在该路段因制动器故障或热衰退引发的事故数量比较多,给人民造成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依托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504FKCA001)“长大下坡路段辅助减速车道关键技术研究”和西安市科技计划-技术转移促进工程项目(CX12162)“重型商用汽车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围绕有效控制重型载货汽车在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行驶速度、防止汽车失控进行研究。首先,建立长大下坡路段重型载货汽车制动鼓温升模型和车速失控预测模型,研究长大下坡路段辅助减速车道的设置位置。通过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基于平路和坡道试验,对升温和降温两个过程分别建模,建立持续制动装置和行车制动器联合制动时的重型载货汽车平路和坡道行驶制动鼓温升模型,通过实车试验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依据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发动机制动和电涡流缓速器制动,排气制动和电涡流缓速器制动,皆可博制动和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分别与行车制动器联合作用时工作特性,基于坡道行驶制动鼓温升模型,对不同挡位的制动鼓安全温度阈值内的坡段行驶工况进行研究,分析车速与道路坡度、下坡距离之间的关系,建立长大下坡路段重型载货汽车车速失控预测模型,继而推导出辅助减速车道设置位置分析模型。其次,基于轮胎-颗粒流动力学模型研究辅助减速车道参数匹配。通过仿真模拟与台架、道路试验,研究辅助减速车道铺设厚度、集料颗粒尺寸对汽车行驶阻力的影响。基于离散元理论与方法建立轮胎结构模型和辅助减速车道集料模型,利用自主研发的轮胎性能测试系统对货车轮胎的垂直特性进行室内台架试验,对不同输入条件下的轮胎反馈进行研究;进行滑行试验及减速车道实车试验,通过测量汽车在不同种类、形状集料中的行驶距离、速度、轮胎转速及下陷位移,研究集料铺设厚度、颗粒尺寸对行驶状态的影响,并对轮胎-颗粒流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基于轮胎-颗粒流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减速效果和施工成本,研究辅助减速车道参数匹配,确定关键技术参数,制定设计方案。再次,研究辅助减速车道对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影响。根据车辆动力学原理,建立14自由度整车非线性耦合动力学模型,结合轮胎-颗粒流模型,建立整车非线性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实车试验数据与仿真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基于14自由度整车非线性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对路面材料、速度对车辆俯仰、侧倾的影响进行研究,为优化辅助减速车道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基于驾驶人视认特性研究长大下坡路段辅助减速车道标志设置。基于驾驶人视认特性,结合长大下坡路段道路线形特点,建立驾驶人视认距离与交通标志文字尺寸和速度的关系模型;基于驾驶人的视觉认知特性以及车辆的制动减速特性,建立辅助减速车道标志前置距离模型,同时考虑驾驶人的视觉短时记忆等因素建立辅助减速车道标志重复距离模型;基于长大下坡路段道路线形特点和重型载货汽车驾驶人的视点高度建立辅助减速车道标志设置高度模型。研究成果可为今后辅助减速车道的设计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重型载货汽车在山区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行驶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20)

王志新,余强,赵轩,严慈磊[2](2017)在《长大下坡路段载货汽车行驶速度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重型载货汽车在长大下坡路段行驶制动器容易失效导致事故多发的问题,在下坡路段行驶制动器温升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汽车行驶方程式,结合对车辆的受力分析,对其在排气制动条件下的瞬时行驶速度进行了预测,建立了长大下坡路段车辆速度预测迭代模型。以东风EQ1108G6D13为试验车在典型长大下坡路段——青兰高速K1857~K1864段进行了道路试验,采用Racelogic VGPS车速传感器、DEWE3010型32通道数据采集仪对速度、时间和距离信号进行了实时监测与采集。试验结果表明:车辆速度预测模型所得到的速度与试验测试的速度变化趋势一致,且预测的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2.57%,证明速度预测方法可行,可计算出车辆下长坡时的瞬时速度,进而通过制动器温升模型能够准确计算出制动器的瞬时温度,从而可实现实时监控载货汽车的制动器温度。(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7年07期)

赵含雪[3](2014)在《基于发动机制动和排气制动的重型商用汽车长大下坡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猛,各种重型商用汽车,大型集装箱等运输装备不断走入到运输行业的每一个领域,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然而重型商用汽车在长大下坡路段的行驶安全性却不容乐观,群死群伤的特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常常因为在长大下坡路段,驾驶员频繁使用行车制动器造成制动器过热,而引发的制动效能衰退有关。为提高重型商用车的行驶安全性,要求商用车加装持续制动装置。本文对持续制动系统的制动原理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针对加装了持续制动系统的重型商用汽车下坡能力进行研究和探讨。研究中选用某型号六轴载货汽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发动机制动和排气制动方式下,不同坡度的道路上行驶的下坡能力和下坡行驶规律,并对其在实际公路行驶时的安全性做出评价。首先对汽车进行了平路上的脱档滑行试验和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方式下的持续制动试验。两次试验分别得到了汽车在行驶阻力作用下的速度—时间数据,以及持续制动力作用下的速度—时间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汽车动力学相关知识,建立了汽车行驶阻力模型和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的制动特性模型。在这两个模型的基础之上结合汽车下坡行驶的受力分析,进一步建立整车下坡模型。在下坡模型中分别建立稳定车速与坡度的关系、下坡距离与车速的关系以及下坡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模型。为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设计六轴载货汽车的实际坡道试验。将汽车在实际道路上不同档位的发动机制动和排气制动行驶时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与通过模型得到的速度—时间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通过持续制动模型分析汽车以不同档位制动时制动特性;通过下坡模型对汽车的下坡能力进行分析。并对汽车以不同初速度、不同档位在不同坡度的坡道上持续制动行驶的行驶规律进行仿真模拟。最后分析汽车下坡行驶的安全车速,并结合我国公路的设计标准对采用联合制动方式下坡行驶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本研究结果为重型商用汽车在山区连续下坡道路上的安全驾驶提供技术指导,具有一定的实际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4-05-05)

汽车长大下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决重型载货汽车在长大下坡路段行驶制动器容易失效导致事故多发的问题,在下坡路段行驶制动器温升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汽车行驶方程式,结合对车辆的受力分析,对其在排气制动条件下的瞬时行驶速度进行了预测,建立了长大下坡路段车辆速度预测迭代模型。以东风EQ1108G6D13为试验车在典型长大下坡路段——青兰高速K1857~K1864段进行了道路试验,采用Racelogic VGPS车速传感器、DEWE3010型32通道数据采集仪对速度、时间和距离信号进行了实时监测与采集。试验结果表明:车辆速度预测模型所得到的速度与试验测试的速度变化趋势一致,且预测的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2.57%,证明速度预测方法可行,可计算出车辆下长坡时的瞬时速度,进而通过制动器温升模型能够准确计算出制动器的瞬时温度,从而可实现实时监控载货汽车的制动器温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汽车长大下坡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志新.基于汽车行驶安全特性的山区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辅助减速车道研究[D].长安大学.2018

[2].王志新,余强,赵轩,严慈磊.长大下坡路段载货汽车行驶速度预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7

[3].赵含雪.基于发动机制动和排气制动的重型商用汽车长大下坡安全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4

标签:;  ;  ;  ;  

汽车长大下坡论文-王志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