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地区主义论文-陈明爱

东盟地区主义论文-陈明爱

导读:本文包含了东盟地区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东盟一体化,越南,地区主义,民族主义

东盟地区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爱[1](2018)在《越南与东盟一体化:在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之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东盟一体化发展进程为背景,分析不同时期越南在东盟一体化中的角色及作用。冷战时期,越南的民族主义推动了东盟的诞生;后冷战时期,越南与东盟改善关系并加入东盟,越南的地区主义助推东盟的扩大和深入发展。越南在东盟一体化中的地区主义与民族主义是越南依据其民族国家利益,结合世界和地区情势做出的理性选择。东盟共同体建设完成后,越南仍然会以其民族国家利益为核心,充分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在东盟一体化中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南亚纵横》期刊2018年03期)

李东屹[2](2016)在《中国-东盟关系与东盟地区主义近期互动解析——以南海问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东盟关系和东盟地区主义的紧密相连是中国外交、也是地区主义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亚太地区国际形势的转变,二者关系出现了新特征、新挑战,需要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考察。本文从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双重性"特征出发,阐述东盟对华认知及相应的地区主义战略取向,归纳出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中国-东盟关系包含的地区主义逻辑,本文以南海问题为例,阐述了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行为和立场,并通过描述东盟内部分歧,论证了东盟地区主义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其随之做出的反应式调整。中国-东盟关系与东盟地区主义的相互作用是长期、复杂的过程,本文将从东盟视角透视其近期特征,并由此推想出中国-东盟关系的前景,为中国的应有对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太平洋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刘舒天[3](2016)在《论东盟规范对东亚地区主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东盟规范在东亚地区主义兴起及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东亚地区主义的指导性规范,东盟规范的局限与当前东亚地区主义的困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界定本文的分析框架,第二、叁章依据该分析框架讨论了东盟规范对东亚地区主义的影响,第四章讨论东盟规范对中国推动东亚地区主义进程的重要启示。第一章界定了规范与地区主义的内涵,并探讨了规范与地区主义的内在关联。规范是由特定群体视为“恰当”并在实践中得到遵守的行为准则,且具备社会性、非正式性以及管制性叁个特征,通过行为管制与社会化发挥作用。地区主义是由特定地区内的国家所引导的兼具规范与实践特性的地区整合思想与实践。地区主义发展需要规范,地区主义实践同时也反作用于规范。有效的规范在地区主义发展过程中具有协调大国关系、塑造地区认同、增加地区内互信、促进地区合作的作用。第二章主要讨论了东盟规范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并就东盟规范对东亚地区主义的积极贡献进行了深入分析。具体而言,东盟规范在东亚地区主义兴起及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促进区域合作共识达成、推动区域认同建构、协调区域大国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维持区域合作进程的积极作用。但东盟规范发挥这些积极作用有着特定的内外部环境,并受这些特定环境的限制,环境变迁可能使东盟规范的局限显现出来。第叁章主要讨论了东盟规范的局限及其对东亚地区主义的制约,并对东盟规范发展的趋势及与此相适应的东亚地区主义前景进行了展望。东盟规范的局限主要有“低制度主义”与合作进程的脆弱性、“过程导向”与区域合作的动力缺失、精英学习为主的内化机制导致“表层社会化”现象严重等。这些东盟规范的局限在东亚地缘环境的变迁下被放大,导致出现东盟规范“失灵”的现象。东盟规范“失灵”使东盟规范在协调大国关系、维持合作进程、促进经济合作、塑造区域认同以及区域治理等方面的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进而使东亚地区主义表现出大国博弈失序、合作进程分化、区域认同弱化以及安全局势复杂化等特点。关于东盟规范的未来发展方向与东亚地区主义的前景,本文认为,东盟规范将继续发挥其在东亚地区主义中的积极作用,并将适应“失灵”的新常态,在与中美之间的协调与博弈中塑造新的东亚区域规范;“开放的”东亚地区主义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在中美管控好第叁方可能导致中美关系危机的前提下,嵌入亚太区域合作的、开放的东亚地区主义可能是东亚地区主义的未来前进方向。第四章主要讨论了东盟规范对中国推进东亚地区主义进程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推进东亚地区主义进程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东盟规范推动东亚地区主义的优势及其局限为中国推进东亚地区主义进程提供了很多启示。这些启示有,东亚区域合作的“开放地区主义本质”,推动多领域合作以维持东亚区域合作进程,大国自我约束增强规范社会化效果,支持“过程导向”的东亚区域合作,尝试对接其他区域合作倡议以形成互补,更加注重民心相通、增加人文交流的质与量等。依据这些启示,以及前文的分析,本文给中国推进东亚地区主义进程的政策建议是,(1)支持以东盟规范为基底塑造东亚区域规范,(2)推动以东盟为中心的东亚区域治理机制建设、贯彻与落实中国新的区域合作倡议,(3)采取措施推动中日关系的积极进展,确立双方争端管理与危机管控机制,(4)将中美东亚问题协商机制纳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的议程。(本文来源于《国际关系学院》期刊2016-05-30)

戴维·阿拉斯,许丽丽[4](2011)在《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合作——区域安全合作的制度化与东亚地区主义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简称"东盟")之间的安全合作尚未引起持续的关注,也许是因为它不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简称"北约")、欧洲联盟(EU,简称"欧盟")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简称"欧安组织")那样实行多边安全合作。(本文来源于《南洋资料译丛》期刊2011年03期)

[5](2011)在《我军参加2011年东盟地区论坛救灾演练医疗队圆满完成人道主义医疗救助任务》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胡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2011年3月14-20日,总后卫生部从解放军302医院抽组的医疗队,参加了在印尼万鸦老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救灾演练,为当地民众开展常见病诊治、疑难病会诊和健康宣教等免费医疗救助服务,累计诊治当地民众748人次、健康宣教920人次,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赞誉。期间,通过我军远程医学系统对2名疑难病患者实施了远程会诊,与来自意大利、新加(本文来源于《人民军医》期刊2011年05期)

[6](2011)在《我军参加2011年东盟地区论坛救灾演练医疗队圆满完成人道主义医疗救助任务》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胡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2011年3月14-20日,总后卫生部从解放军302医院抽组的医疗队,参加了在印尼万鸦老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救灾演练,为当地民众开展常见病诊治、疑难病会诊和健康宣教等免费医疗救助服务,累计诊治当地民众748人次、健康宣教920人次,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赞誉。期间,通过我军远程医学系统对2名疑难病患者实施了远程会诊,与来自意大利、新加坡、法国、印尼等国医疗队进行了深入交流。包括印尼国防部国防战略总司长、(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5期)

赵银亮[7](2011)在《民主化和区域主义相关性研究:东盟的地区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主化的实践对于东南亚区域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东南亚地区合作的不断推进,政治转型成为该地区当下所面临的重要议题。本文拟结合民主化与区域主义两者关系的分析,探索传统上以精英为主导的区域主义正在经历的深刻嬗变。研究表明,民主化对于东南亚区域主义发展范式的影响是复杂的,以公民社会为主要载体的参与式区域主义方兴未艾,两种类型的区域主义勾画了东盟地区治理的图景。(本文来源于《东南亚研究》期刊2011年02期)

杜昆[8](2011)在《我军参加2011年东盟地区论坛救灾演练医疗队圆满完成人道主义医疗救助任务》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胡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2011年3月14日至20日,从第叁○二医院抽组的医疗队参加了在印尼万鸦老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救灾演练,为当地民众开展常见病诊治、疑难病会诊和健康宣教等免费医疗救助服务,累计诊治当地民众748人次、健康宣教920人次,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赞誉。期间,通过我军远程医学系统对2名疑难病患者实施了远程会诊,与来自意大利、新加坡、法国、印尼等国医疗队进行了深入交流。包括印尼国防部国防战略总司长、日本外务大臣政务官在内的各国参演代表医疗队,对我开展的医疗救助行动给予高度评价。(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期刊2011年03期)

张英姣,王作成[9](2010)在《析东南亚地区主义的发展——从马来西亚与东盟关系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马来西亚与东盟的关系,可以管窥到东南亚地区主义发展的特征与走向:未来发展摇摆于东亚地区主义与亚太地区主义之间,更倾向于向东亚地区主义方向发展;东盟不可能象欧盟那样高度机制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仍在发展之中,充满着很多变数。(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10年18期)

王丽琴[10](2010)在《东亚新地区主义和东盟方面的经济动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亚新地区主义在冷战后冒头,发展势头迅猛,成果显着。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东盟的经济政策导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内向型转变为外向型政策导向。不论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经济政策,东盟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2010年东盟一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宣布建立都从事实上印证了这一点。本文作者以东盟经济政策为线,探讨东盟的内向型向外向型政策导向的转变为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提供的巨大动力。其中20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经济危机和21世纪初中国主动提出与东盟合作的政策是产生这种动力的直接因素。在现阶段,中国和东盟在经济方面的合作是当前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具体体现。虽然有来自东盟和中国的巨大动力做支撑,渐进主义仍将是东亚新地区主义发展的主旋律。(本文来源于《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期刊2010-04-20)

东盟地区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东盟关系和东盟地区主义的紧密相连是中国外交、也是地区主义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亚太地区国际形势的转变,二者关系出现了新特征、新挑战,需要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考察。本文从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双重性"特征出发,阐述东盟对华认知及相应的地区主义战略取向,归纳出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中国-东盟关系包含的地区主义逻辑,本文以南海问题为例,阐述了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行为和立场,并通过描述东盟内部分歧,论证了东盟地区主义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其随之做出的反应式调整。中国-东盟关系与东盟地区主义的相互作用是长期、复杂的过程,本文将从东盟视角透视其近期特征,并由此推想出中国-东盟关系的前景,为中国的应有对策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盟地区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陈明爱.越南与东盟一体化:在民族主义与地区主义之间[J].东南亚纵横.2018

[2].李东屹.中国-东盟关系与东盟地区主义近期互动解析——以南海问题为例[J].太平洋学报.2016

[3].刘舒天.论东盟规范对东亚地区主义的影响[D].国际关系学院.2016

[4].戴维·阿拉斯,许丽丽.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合作——区域安全合作的制度化与东亚地区主义的演变[J].南洋资料译丛.2011

[5]..我军参加2011年东盟地区论坛救灾演练医疗队圆满完成人道主义医疗救助任务[J].人民军医.2011

[6]..我军参加2011年东盟地区论坛救灾演练医疗队圆满完成人道主义医疗救助任务[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

[7].赵银亮.民主化和区域主义相关性研究:东盟的地区实践[J].东南亚研究.2011

[8].杜昆.我军参加2011年东盟地区论坛救灾演练医疗队圆满完成人道主义医疗救助任务[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

[9].张英姣,王作成.析东南亚地区主义的发展——从马来西亚与东盟关系的视角[J].商场现代化.2010

[10].王丽琴.东亚新地区主义和东盟方面的经济动力[C].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2010

标签:;  ;  ;  ;  

东盟地区主义论文-陈明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