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安文职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安文职制度,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公安文职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倩[1](2013)在《我国公安文职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安文职制度是现代警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上海公安文职制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个体访谈和资料分析比较等方法,立足总结公安文职制度探索成效,分析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探讨制度深化发展方向。本文共分为“我国公安文职制度概述”、“国外警察文职制度比较”、“我国公安文职制度存在问题”和“完善我国公安文职制度的思考”四部分。第一章“我国公安文职制度概述”中,从制度概念、建立背景及制度现状等方面对公安文职制度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并从五个方面对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效进行了总结。第二章“国外警察文职制度的比较”中,简要介绍国外部分发达国家警察文职制度实行情况,通过归纳并比较国内与国外警察文职制度的特征,引出下一章我国公安文职制度存在问题。第叁章“我国公安文职制度存在问题”中,分别从国家立法、制度定位、政府运作机制保障、公安内部管理等四个层面,对公安文职制度深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四方面问题进行了阐述,分别是:“法律保障尚显缺位”、“身份定位尚不明确”、“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和“内部管理水平契需提升”。第四章“完善我国公安文职制度的思考”中,与存在问题相对应提出四方面的思考建议。其中,在第一方面“强化法律保障”中,在对法律适用选择的法理与现实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即“建立公安文职制度专项立法”,或者“在相关法律中增加公安文职制度的规范性内容”。在第二方面“明确身份定位”中,基于当下制度发展现状,提出公安文职人员身份未来发展有“政府雇员”、“事业编制人员”和“聘任制公务员”叁种可能路径,并进行了利弊分析,形成“聘任制公务员身份较为贴切”的倾向性意见。在第叁方面“完善运作机制”中,从加强地方政府对公安文职制度的支持、合理调整完善公安文职制度用工模式角度出发,提出叁方面建议和思考。在第四方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中,从“公安内部明确公安文职人员法律地位”、“完善公安文职岗位设置体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及“强化公安文职文化精神引领”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从操作层面进一步推动公安文职制度深入发展。(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3-10-09)
周步青[2](2013)在《上海公安文职制度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安文职制度,即公安系统委托第叁方所实行的一种劳务派遣制度。2005年起,这一新型的用人制度已经先后在全市各公安分、县局及市公安局各直属单位得到了广泛地推广与运用,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上海公安机关在扩编受限、现有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大胆创新,借鉴国外警方人事管理运作模式,推行了公安文职制度,在当前上海实有人口数量剧增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升与警力数不足之间的矛盾。公安文职制度实行八年来,对于文职人员的各项管理制度也逐步出台,对规范、促进文职队伍的发展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工作在不同岗位上的文职人员充分发挥着各自的特长,为公安工作贡献着自身的力量。文职制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瓶颈与挑战。国外文职警察,其虽也同样不从事一线的执法工作,但身份却和一线警察相同,为公务员。相比之下,上海乃至全国的公安文职人员的身份均为劳务派遣工,不是公务员,也不享受公务员待遇,身份不同、待遇不同,导致文职人员在公安队伍中似乎“低人一等”。在警力不足的矛盾得以解决的同时,新的矛盾又随即产生。而文职队伍又是公安机关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使用好、管理好、培养好、发展好这支队伍,使其成为一支能担重任的队伍。本文介绍了上海公安文职制度的概念,说明了公安文职制度的本质;并从上海公安文职制度实行的现状着手,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然后考察、分析了境外部分国家与地区实行警察文职制度多年来的经验与做法,并从中归纳出对上海公安文职制度的启示;最后从减少文职人员流失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文职制度的稳定性,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总结。(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3-04-01)
韩晓翠[3](2011)在《沈北公安分局实施公安文职制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治安形势也面临严峻挑战,公安机关警力严重不足同公安工作要求和社会总体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具有普遍性的急需解决的难题。作为政府雇员之一的公安文职人员,已经成为公安机关里具备专业化和职业化的一支骨干力量。公安文职人员制度作为公安人事制度的重要改革举措和实践创新,突破了公安机关的警力瓶颈并为公安机关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文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公安文职制度实施现状的基础上,以沈北公安分局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公安文职制度的基本模式、根本特点、推行范围,在此基础上对公安文职制度在沈北分局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据此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完善方案。本论文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阐述了公安文职制度的含义,在将公安文职人员同警察、辅助警力和聘任制公务员进行综合比较基础上,指明了公安文职制度同聘任制之间的联系及主要内容;对我国公安文职制度及国外公安文职制度的研究和实践作深入分析。(2)介绍了我沈北新区公安文职实施的背景及内容,探讨了沈北公安分局在实施公安文职制度方面的取得的成效,对沈北分局公安文职雇员的管理与情况及工作满意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找出沈北分局在实行公安文职制度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3)详细分析了沈北公安分局实施公安文职制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实施过程中对公安文职的身份和适用范围界定不清、岗位设置缺乏科学依据、文职人员因福利待遇、晋升及考核标准等诸多问题导致的工作满意度降低等问题。(4)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首先要在态度上转变对公安文职的认识,其次从严格基层文职岗位设置、采用科学的文职人员使用模式、完善在实施文职制度过程中的各种机制等方面予以改进。(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1-12-06)
党姗姗[4](2011)在《山东省公安机关试行文职制度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山东省公安厅根据公安部关于试行文职人员制度的有关规定要求,积极探索实践,创新用人模式,逐步建立和实行了文职人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警力不足的现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全省公安机关文职人员基本情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公安机关所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编制和警力已经成为(本文来源于《机构与行政》期刊2011年10期)
沈琦[5](2009)在《我国公安文职制度的法治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建立一套高效、透明、规范的国家公共人事管理制度,是当代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公安文职制度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相关法学理论,运用历史考察和比较分析相结合、价值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公安文职制度的现状、合理性和合法性等问题进行了评析,并从法治政府的角度,探索公安文职制度法治化的解决途径。全文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论述公安文职制度的概念、历史发展和现实意义,阐明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存在价值;第二章主要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对公安文职制度的基本法律关系进行深入的解析,厘清制度本身所具有的行政法律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二元性”特征;第叁章考察了英国、美国、法国以及我国香港地区警察机关的文职制度,分析、比较了上述国家和地区警察机关文职制度的发展背景和规范程度;第四章是通过对我国现有公安文职制度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公安文职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规范性不足、法制保障缺失等问题;第五章则是立足于法治政府的角度,提出公安文职制度法治化的一些思路,包括与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的紧密衔接等。(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9-10-20)
付鹏翥[6](2009)在《我国推行公安文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安文职制度是一种新的用人制度,目前我国尚处在探索和起步阶段。我国推行公安文职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公安文职人员的法律地位难以准确界定;岗位设置跟不上,易导致新的人浮于事;人员流动性大造成工作衔接不畅;缺乏特殊民警退出机制导致转岗置换难度加大。为此,我国应建立健全公安文职制度的相关法律和制度,采取科学的公安文职人员用人模式和管理方式,并设计多样化的文职人员职业上升通道和发展空间。(本文来源于《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林光[7](2008)在《关于我国施行公安文职制度的理性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积极探索和全面实施中国特色的公安文职制度是公安机关人事制度改革的创新举措。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职业化、专业化用人和分配制度,对有效缓解警力紧缺、大量节约用人成本、大力提升公安工作效能将起到积极作用。公安机关要科学定位文职人员,积极探索警察、文职两个序列并存的人事体制,完善文职制度配套机制。(本文来源于《公安研究》期刊2008年10期)
林光[8](2008)在《对我国施行公安文职制度的理性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面实施中国特色的公安文职制度是公安机关人事制度改革的创新举措,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职业化、专业化用人和分配制度,对有效缓解警力紧缺、大量节约用人成本、大力提升公安工作效能将起到积极作用。但我国现阶段文职制度也存在不少问题,公安机关应从对文职人员的身份界定、岗位设置、管理体系等现状进行反思,提出相应的完善方案。(本文来源于《福建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薛景[9](2008)在《我国公安机关文职制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以社区化为特征的第四次警务革命不断深入和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第五次警务革命的逐步开展,公安文职人员作为政府雇员的一种,已成为公安机关不可或缺的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生力军。2003年以来,我国各级地方公安机关也以公开考试的方法,通过社会招聘,选用各类社会人才进入公安机关辅助性岗位开展工作,形成了日益壮大的公安文职队伍。公安文职制度作为公安人事制度的实践创新和重大改革,将为公安机关突破警力瓶颈提供十分宝贵的发展机遇。它以市场经济理念导入契约化社会服务方式,不仅能置换民警充实基层,加强一线执法警力,有效缓解警力不足,而且能丰富和优化队伍结构,增强民警紧迫意识,有效激发队伍活力,对构建多渠道警力资源体系,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将起到重大的推动意义。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公安文职制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公安文职制度的实施经验,分析了我国公安文职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方案。论文共分五章。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根据公安机关的警力配置、内部结构和实践需求状况,明确了全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同时介绍了目前对于公安文职制度的研究现状、全文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第二章阐述公安文职制度的涵义和源起。分别从理论基础与实践动因方面对我国公安文职制度的源起及发展现状作深入分析。从内涵和特征分析两个方面对公安文职制度进行合理的界定,同时对相关的概念进行比较。第叁章阐述公安文职制度的实践。首先介绍了公安文职制度在国外及香港地区的实践经验,以及在我国几大城市的试点成效。其次全方位探讨了我国在实施公安文职制度方面的取得的成效。最后分析指出我国在实行公安文职制度中暴露出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四章为完善我国公安文职制度的提出对策研究。首先提出完善我国公安文职制度的基本思路,其次分析探讨解决方案和需要完善的配套措施。第五章本文结论,提出还有待于深入研究的相关课题。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公安机关文职制度研究比较散乱的现状,较深入地论述了我国公安文职制度的涵义与源起、存在问题与对策;在介绍西方国家及我国香港地区公安文职制度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深入地阐述了它们对我国建设公安文职制度的指导意义与价值;对我国公安文职制度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根据我国公安机关实际情况提出了较符合实际的完善办法。(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8-10-02)
本报,张杰,通讯员,张强福,张锋育[10](2008)在《公安文职制度探索之“上杭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T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频繁,社会治安问题在不少地方日益突出,给本就捉襟见肘的警力带来了更加沉重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缓解乃至消除警力严重不足问题,成了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对此,上杭县探索性地通过人才服务中(本文来源于《福建日报》期刊2008-01-29)
公安文职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公安文职制度,即公安系统委托第叁方所实行的一种劳务派遣制度。2005年起,这一新型的用人制度已经先后在全市各公安分、县局及市公安局各直属单位得到了广泛地推广与运用,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上海公安机关在扩编受限、现有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大胆创新,借鉴国外警方人事管理运作模式,推行了公安文职制度,在当前上海实有人口数量剧增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升与警力数不足之间的矛盾。公安文职制度实行八年来,对于文职人员的各项管理制度也逐步出台,对规范、促进文职队伍的发展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工作在不同岗位上的文职人员充分发挥着各自的特长,为公安工作贡献着自身的力量。文职制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瓶颈与挑战。国外文职警察,其虽也同样不从事一线的执法工作,但身份却和一线警察相同,为公务员。相比之下,上海乃至全国的公安文职人员的身份均为劳务派遣工,不是公务员,也不享受公务员待遇,身份不同、待遇不同,导致文职人员在公安队伍中似乎“低人一等”。在警力不足的矛盾得以解决的同时,新的矛盾又随即产生。而文职队伍又是公安机关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使用好、管理好、培养好、发展好这支队伍,使其成为一支能担重任的队伍。本文介绍了上海公安文职制度的概念,说明了公安文职制度的本质;并从上海公安文职制度实行的现状着手,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然后考察、分析了境外部分国家与地区实行警察文职制度多年来的经验与做法,并从中归纳出对上海公安文职制度的启示;最后从减少文职人员流失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文职制度的稳定性,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总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安文职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王倩.我国公安文职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3
[2].周步青.上海公安文职制度实践研究[D].复旦大学.2013
[3].韩晓翠.沈北公安分局实施公安文职制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1
[4].党姗姗.山东省公安机关试行文职制度情况[J].机构与行政.2011
[5].沈琦.我国公安文职制度的法治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9
[6].付鹏翥.我国推行公安文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9
[7].林光.关于我国施行公安文职制度的理性反思[J].公安研究.2008
[8].林光.对我国施行公安文职制度的理性反思[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8
[9].薛景.我国公安机关文职制度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
[10].本报,张杰,通讯员,张强福,张锋育.公安文职制度探索之“上杭模式”[N].福建日报.2008